历史特点和历史现象能否等同

历史特点和历史现象能否等同,第1张

不能!

1、历史现象是看得见的,特点是归纳出来的。

2、现象时具体的,特点是抽象的。

3、历史现象是每个时代的,普遍的,而特点是长时间的总结。

4、现象是自然的,特点是人为的。

(1)现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或答: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唐朝对外交通从海陆均可通往西亚)。(2分)(2)原因:如答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4分)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

(3)材料三是俄国在某一时期颁布的一份土地法令,它对这一时期有俄国革@命有何意义?(4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指出罗斯福颁布上述新政措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1)现象: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2分)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各国的变法,生产关系的调整(私田取代公田)。(6分)

(2)状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分)

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6分)

(3)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和巩固政权起了重要作用。(4分)

(4)目的:控制农产品数量和规模,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经济危机。(6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秦朝时,民间使用的笔画更为简单的文字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和图二两种现象的出现对秦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以上措施的是秦朝的哪位皇帝?他为了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两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历史现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前提条件:秦朝统一全国。

(2)小篆。隶书。

(3)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4)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北筑长城,抵御匈奴……(任选两项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历史特点和历史现象能否等同全部的内容,包括:历史特点和历史现象能否等同、)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72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