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第1张

游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寸草:小草。喻子女。

三春:指春天三个月。

晖:阳光。喻慈母的爱。

简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游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孟郊出生:

于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父亲孟庭玢时任昆山县尉。母亲裴氏,出身名门望族。这一年,安禄山于长安城过生日,杨贵妃用锦绣做襁褓裹住安禄山,谓之“洗儿”。李隆基不怒反喜,赏了杨贵妃很多洗儿钱。从此安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通宵不出,遂有反意。

孟郊六岁,安禄山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李隆基仓皇西遁,杨贵妃于马嵬驿香消玉殒,天下大乱。就在这一年,孟庭玢去世,留下裴氏和三个孩子。

家里顿失顶梁柱,孟郊一夜之间长大了,虽然小小年纪,但是深明事理,待人接物俨然大人模样。直到三十岁,他都陪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起居,没有结婚生子。

一,原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早年隐居嵩山,贞元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等职。其诗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写诗以苦吟著名,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三,字词释义

(1)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游子吟:乐府《杂曲歌辞》篇名。(2)临:将要。(3)恐:恐怕,担心。意恐:担心。归:回家。(4)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游子。寸草心:这里比喻儿女们的心意。(5)报:报答。三春:春季里的三个月。农历正月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的恩惠。

四,译文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临行之前密密地缝啊缝,只是担心儿子迟迟才归。谁说小青草的那点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五,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赞美的伟大的母爱。

全诗感情真挚,意味深长,笔法细腻,语言朴素,比喻形象。

以上就是关于《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游子吟》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游子吟作者、游子吟是谁写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000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5
下一篇 2023-05-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