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好玩的齐宣王

【史海钩沉】:好玩的齐宣王,第1张

 史海钩沉:好玩的齐宣王

对于春秋战国时那些声名赫赫的君主,人们比较耳熟能详的是春秋五霸以及一统江山的秦始皇。其实,有一个君王是非常有趣的。当然围绕在他身上的成语典故也有很多。这个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齐王”,他应该经常是指齐宣王。

几个成语故事来了解一下这位齐宣王:

滥竽充数

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竽。每次听竽总要组织像交响乐团那么盛大的乐队,一次三百人。有个南郭先生来报名,说自己精通吹竽。其实,他根本不会吹竽。齐宣王把南郭先生编入乐队,每次乐队吹奏时,南郭先生混在人群里,摇头晃脑鼓着腮帮装模作样。年复一年,直到齐宣王去世。后来宣王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喜欢听竽,只不过喜欢听独奏,一个人一个人轮着吹竽。于是,南郭先生混不下去,收拾行李逃走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这该对这种朋友怎么办?”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齐宣王环顾四周,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钟无艳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是齐宣王的王后。夏迎春是后人杜撰虚构的形象,据称她是一个能歌善舞的美女,是齐宣王的妃子。钟无艳虽然长得丑,但是很有政治能力,能帮齐宣王解决很多国事问题,夏迎春虽然长得漂亮,只是个花瓶。每当齐宣王碰到国家有事的时候,就去找钟无艳商量,当问题解决以后,就把钟无艳抛到一边,去找夏迎春了,这就是后人戏谑齐宣王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顺便说一句,今天人们说的“巾帼”就是当年钟无艳戴在头上的假发。

与齐宣王有关的典故还不止这些。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恐怕与齐宣王的另一个伟大成就有关,那就是发扬光大了父亲齐威王创立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成立的高等学府。齐宣王对待稷下学宫的学者们非常优厚,不仅在地位和经济上给予保障,而且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从某种意义上看,稷下学宫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齐宣王为稷下学宫建立了自由的学术氛围。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这样就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并有力地促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繁盛期是齐宣王所奠立和主导的。下面这一段发生在齐宣王和孟子之间的对话,不仅可以作为上述判断的佐证,也可以被视作最赏心悦目的思想盛宴。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钱财。”孟子说:“……大王如果喜爱钱财,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钱财,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宣王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喜爱女色。”孟子回答说:“……大王如果喜爱女色,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女色,这对施行王政有什么影响呢?”

通过这三个“寡人有疾”,能够感受到齐宣王的可爱。作为一个君王,在孟子面前,也算是坦诚了吧。能这样认识自己,而且能这样坦率地和一个学者去交流自己的那点糗事和弱点,那是相当的不容易啊!

中国古代传统会根据他们的贡献或特点对已故的君王给予谥号,透过君王的谥号,后人们也可以对这个人的过往有一定的判断。在《谥法表》上,谥号分为三类,分别是表褒扬的美谥例如汉文帝、表怜惜的平谥例如汉献帝以及表批判的恶谥例如周厉王。“宣”是美谥,跟文、武并列。可见,齐宣王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他的表现,难道不值得思考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尹凌 徐悦洋

民国游记中北京中轴线连贯轴线印象

天坛、故宫、景山、钟鼓楼这些分布在北京中轴线上及周边的遗产地和 历史 文化街区,给民国时期的游客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游记作者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中轴线上沿线遗产地及其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的喜爱以及对其 历史 文化内涵的肯定。

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故都的讴歌》如此记述太庙与社稷坛左祖右社的对称布局:“它们是左右均齐的建筑,一在天安门之左,一在天安门之右,这就是‘立国左祖右社’的造型。”《故都十日游尘》描写道:“天安门左右,右旁原为社稷坛,左为太庙。两地范围宽广,布置幽美,位居全城的中心。”

正阳门至永定门的线性特征。 有游记作者在游览时登上正阳门的城楼向南望,观察到了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连贯线性特征。如《故都杂写》中作者运用“一条直线”来描述:“譬如我们登上正阳门的城楼而向南望去,那么那条正阳门大街是一条直线地通到外城的永定门的。”

正阳门至故宫内宫的线性特征。 《故都十日游尘》作者形容由前门北望可以看到:“一座更为伟壮的‘正阳门’矗立当中,由正阳门再向内,一条直线,经过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极门而直达内宫,真是一望无尽!”此外,《故都画面》和《故都名胜游记》两篇游记分别运用“布局表示了中国排比的艺术”和“皆成一直线”来形容从正阳门至太和殿的连贯线性布局。

景山与故宫的联结。 《北游旅程》《故都名胜游记》《故都之游》等多篇游记记述了作者登上景山之巅南望故宫的体验。这类眺望的动作也构成了建筑在空间上的联结关系,在鸟瞰与俯视的过程中,运用线性视角,起了隐形的联结纽带作用,将景山与故宫进行贯通,串联起了景山与故宫的建筑。

景山至钟鼓楼的线性特征。 有游记作者在登上景山万春亭后向北望,观察到了从景山至钟鼓楼的纵直形态特征。《登景山》的作者形容景山后门宽大的马路像一条素带直拖到鼓楼钟楼的尽处。将中轴线比作了“一条素带”,并同时搭配使用“直拖”这一动词,形容中轴线走势笔直流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此段中轴线的形态特征,“带”字的传神使用,让现代的我们对于民国时期此段北京中轴线的印象认识更为深刻。

民国时期的游者虽对北京中轴线尚无从永定门到钟鼓楼78公里的完整轴线认知,但已有相当多的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运用线性视角来观察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并在游记中记述了北京中轴线的线性连贯和中轴对称特征。 这种对中轴线上部分遗产地的局部串联,是民国时期人们对于北京中轴线的重要印象。

20世纪20年代,鼓楼广场开辟“民众市场”。

从游记看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的功能

有学者提出,国内外重要城市的中轴线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交通轴、纪念轴、景观轴几种基本类型。 如果按照这个功能类型的划分,可以说,民国时期北京中轴线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景观轴和纪念轴等多重功能,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怀古追今,激发爱国热情。 故宫、中山公园等地,是怀古追今、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的重要场所。《北平游记》和《故都屐痕》两篇游记均提到了游者前往中山公园辛亥革命烈士铜像处进行瞻仰的经历。《故都十日游尘》记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游览故宫文物古迹,抒发爱国之情的经历。

凭吊古迹,增强文化自信。 天坛、故宫等地,是民国游者凭吊古迹、增强文化自信的场所。天坛作为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有着突出的文化价值。《故都的讴歌》《北游旅程》等多篇文章都记述了天坛建筑的宏伟。《北平的天坛》记述了作者在凭吊天坛建筑古迹之后,对其文化内涵的解析,认识到天坛整体体现了“中”的思想,建筑运用的“九”字数字象征,究其本质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尊贵权威的象征。《故都的讴歌》的作者在游览故宫之余对其建筑艺术进行分析:故宫建筑单独看是单调欠波动,但联合欣赏就好比是成双的五绝与七绝,四十字的五律与八句的七律。

民众教育的公共场所。 中山公园、故宫等地,是民国开展民众教育的良好场所。《北平游记》指出,中山公园设有革命图书馆和卫生陈列所,故宫设有图书馆。这类学习场所的设立体现了北京中轴线沿线遗产地对公众的教育功能。《故都屐痕》指出,故宫内有《故宫图说》售卖,入览者获此书可按图展开游览,故宫允许游览者携带日记本、铅笔,但其余物品如摄影机一概不准携带入内。诸多细节,无不透露着故宫对公众潜移默化的教育。

休闲 娱乐 的城市空间。 北海、中山公园、什刹海等地,是民国时期城市休闲 娱乐 的重要空间。《故都画面》《团城与北海之游》等多篇游记均对市民在北海展开的休闲 娱乐 事项进行了详细记述。民国游者在北海的打卡游览景点和 娱乐 体验项目,与当代城市生活的休闲项目相吻合,比如赏琼岛春阴、游九龙壁团城、长廊饮茶、夏日泛舟、冬季滑冰等。《故都散记(续)》《旧都四日记》等游记则详尽记述了中山公园的基础设施和自然风光。中山公园拥有苍老松柏、小山假石、曲折长廊、幽径亭榭,此外还设有溜冰场和高尔夫球场供市民 娱乐 ,茶社雅座和松软草地供游人放松,图书阅览室供来者阅览,古迹遗存供游人瞻仰,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充分发挥着休闲 娱乐 功能。而什刹海也具备一定休闲 娱乐 功能。《记故都湖海之胜》记录了什刹海开放冰场,供游人溜冰、玩冰车的情况。

鸟瞰中轴的视线高点。 正阳门、景山等地在民国时期就是鸟瞰北京中轴线的视线高点,对串联起北京中轴线的景观视廊起了重要作用。《故都杂写》的作者登上正阳门城楼,视线南望至永定门,丰富了民国时期永定门至正阳门南段中轴线的印象。《北游旅程》等游记作者登景山之巅,视线南望至故宫,俯瞰故宫建筑的排列和黄瓦闪亮,视线串联了景山与故宫建筑。《登景山》的作者登景山之巅,视线北眺至钟鼓楼,丰富了民国时期景山至钟鼓楼北段中轴线的印象。

繁华热闹的商业地区。 前门地区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周边 历史 文化街区,是商业活动非常密集的街区。根据《故都杂记-胜地与庙会》《深秋故都巡礼》等游记的记述,前门大街是北平最热闹的地区,是百姓购物逛街购买日用品百货的场所。前门大街百商杂集,人来人往,一派熙熙攘攘的繁华热闹景象,充分彰显了其重要的商业功能和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历史 文博系。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中轴线 历史 文献整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抗日战争胜利后,省体育场内的铁轨被拆掉,重新建起了拥有四百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在原标准运动场的东西两面各建有100米长的三级砖石看台,并改名为“中正体育场”。解放战争期间,省体育场周边场地被国民党占作军队的后勤部,用于放置军需品、养马等。

1946年1月,广东省体专校长许民辉负责重建公共体育场,并于当年7月7日修建完工正式启用。1947年第15届省运会(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届省运会)在省体育场举行,然而,那届运动会在举行期间场地四周都架起机关枪,目的是“防止有人生乱”。而1948年举行的一场篮球赛出现的奇怪情况也让人们瞠目结舌。那是“广州市子文杯篮球赛”的决赛,双方分别是广东省体专队和警察代表队,比分一直都是省体专队领先,可是就在比赛结束前的5分钟,场地灯光突然熄灭,省体专队的队员悄然离场。原来,当时的警察代表队球员非常粗暴野蛮,经常在场上对赢了自己的对手出“阴招”,甚至用小刀割伤对方球员,而裁判对这种严重犯规行为不闻不问。于是,省体专队为了保护球员,在赛事结束前主动放弃了比赛。

邓启明说:“当时国民党节节败退,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情景正是当时混乱时势的写照。” 上世纪20年代,风云变幻的东较场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策源地。1922年5月2日,在东较场举行了第二军北伐誓师典礼,孙中山先生亲临授旗。1925年6月23日,为抗议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的“五卅惨案”,周恩来和省港大罢工工人及各界群众,在东较场集合,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并组织了10万人的反帝大游行,冲向沙基,向驻沙面的侵略者示威,随后惨遭镇压,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六·二三”沙基惨案。

1926年元旦,20万军民在东较场举行集会,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毛泽东、邓颖超等也参加了。“五·一”期间,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三次劳动者代表会议和广州市农民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举行,刘少奇前来参加,之后,大约30万人举行了庆祝活动。同年7月9日,在东较场举行了“北伐誓师大会”,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揭开了序幕,推动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迅猛发展。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民党撤退时,体育场到处都是烂瓦、垃圾,一片狼藉。195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其改名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但此时的体育场被蚕食了周边地块后只剩下3万多平方米了。经过多次拨款修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容纳8000观众扩建到可容纳11000观众的铁架木板看台。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东较场命名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由体总广东分会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史海钩沉】:好玩的齐宣王全部的内容,包括:【史海钩沉】:好玩的齐宣王、史海钩沉|民国游记中的北京中轴线、广东省人民体育场的史海钩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61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