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一词的来历和意义 RT

“琅琊”一词的来历和意义 RT,第1张

琅琊 láng yá亦作“琅邪”1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胶南市琅琊镇2山东省境内山名 [编辑本段]琅琊山一、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是首批被林业

琅琊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

琅环历史悠久,最开始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在东汉时期改为琅环国,历经曹魏晋朝、南北朝、隋朝等朝代,在金朝定名为沂州,1913年改为临沂,临沂市有中国物流之都、中国食品之都、中国十佳生态宜居典范城市、世界滑水之城等称号。

琅琊景点推荐:

1、琅琊山:

是首批被林业部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一九九七年又被林业部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一九八八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

景区内具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遍布景区古建筑群周围,琅琊山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苍劲挺拔,琅琊溪淙淙流淌,让泉、濯缨泉等山泉散布林间,归云洞、雪鸿洞、桃源洞、重熙洞等洞洞神奇,九洞十八泉处处引人入胜;茂密的森林,清幽的景色使其具有“皖东明珠”的美誉。

2、醉翁亭:

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

琅邪,今作"琅琊",读láng yá,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此地诞生了琅琊三大家族(琅琊诸葛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

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邪邑,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治东武 (今山东诸城)。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北魏治即丘县(今山东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lángyá。琅琊又称琅邪。例句:诸葛亮次孙诸葛京次子冲携眷复归故里,又还琅琊。古代郡名:1、秦置,在今山东省诸城县。2、南朝齐置,在今江苏省东海县。

现,琅琊:山东省临沂市旧称。琅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

1、临沂,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点、鲁南临港产业带、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叠加区域。

2、琅琊山位于滁州城西南郊,核心景区面积约115平方千米。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唐大历六年(771),滁州刺史李幼卿搜奇探胜,据东晋司马睿任琅琊王时曾寓居于此而转运称帝的传说,称其为琅琊山。后因山川秀美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被誉为“蓬莱之后无别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市政府启动了大琅琊山旅游区建设,将琅琊山旅游区规划建设范围由原来的115平方公里风景区扩大到240平方公里,在现有琅琊山风景区的基础上整合丰乐亭、西涧湖、清流关、抽水蓄能电站等旅游资源以及九天峰、龙尾山、凤凰湖、红花湖、普贤庵等周边的山水历史人文和工农业旅游资源,力争把琅琊山打造成多功能、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8年9月1日-9月9日,琅琊山风景区面向北京市等九省市推出特惠政策

琅琊在古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于公元前468年迁都到琅琊,位于今连云港市锦屏山九龙口古城址,九龙口古城址周长约5公里。

琅琊城南有淮水,西临沭水、新沂河和沂水,北依沂蒙山,东靠大海,其坐拥千里苏北大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古城分为内外两城,若在越都琅琊城西面的锦屏山上,仍可看到该城全景,城址周围有春秋晚期及战国时期的居住地遗址。

琅琊由来:

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邪邑,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

西汉治东武。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北魏治即丘县。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

以上就是关于“琅琊”一词的来历和意义 RT全部的内容,包括:“琅琊”一词的来历和意义 RT、琅琊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琅琊是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48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