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的意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的意思,第1张

意思是:如果世上没有孔子这个人,我国漫漫的历史就如同无边的黑夜"天不仲尼,万古如黑夜"。这是南宋儒学家朱熹说过的一句话。朱熹如此盛赞孔子为万古长夜亮起的一盏明灯,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位思想家在中华文明史上无可取代的地位。

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

是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其实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

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

杜甫倒是作了一首关于“夜”的诗歌。标题《夜》,全文如下: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是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

其实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

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

杜甫倒是作了一首关于“夜”的诗歌。标题《夜》,全文如下: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意思是:如果老天没有安排孔子这样的圣人出世,留下他的理念,教化万民的思想,那么历史就像长夜一样漆黑一片。

时近复有人打油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既生仲尼,长夜复长。”

“万古长如夜”,亦即比孔子如日月而言,同样古有文本可资支持。《诗》尝有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一则是《朱子语类》卷九三朱子的学生季通在解释“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时说:“天先生伏羲尧舜文王,后不生孔子,亦不得。”所谓“亦不得”者,即是说如果没有孔子,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行将消散,而古之典制文物亦会湮灭,此即子贡所说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这个“人”就是指孔子,因为只有孔子才追述先王、发明六经,所以能既绍往圣,又启来哲,使大道光明灿烂于世间。此即元武宗所说的“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亦即孟子所说的“孔子之谓集大成”,或柳诒徵先生所说的“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或西哲杜兰特所说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二则是王船山所说:“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法者,礼法是也。孔子之前,中国礼乐刑政合一,而统名之可谓礼。礼是靠先人历史经验传承下来的生命生活生存的智慧,是人伦日用而不知的外在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规范,也就是说人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及至春秋时期,天崩地解,礼崩乐坏,天生我孔子,不仅克己复礼,而且居仁由义,特别是把道德的种子根植和内化于人心,使人明了克己复礼和居仁由义之所以然,从而增强了人的自信和自尊,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规模和气象,这就是船山所说的“道著于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正是说孔子点燃了人心中的道德明灯,日月般光照和指引着人生和人类的道路。

“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意为:上天不造就像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那么万古就像漫漫长夜一样黯淡无光。但是上苍又造就了我们,那么万古才会重新恢复光明,焕发光彩。

这句话是中国儒家知识分子对孔子及其思想学说无限崇拜、无限敬仰的表达。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话后面紧接着说了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语的目击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是宋朝佚名诗人所作。

扩展资料:

就“万古长如夜”而言,《诗》中写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子贡则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正是他把孔子比作日月:“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儒道互补的,包涵诸子百家的华夏文明。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谦下,知白守黑,顺其自然,后发制人。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中庸,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先礼后兵。从汉朝董仲舒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发扬光大。到宋朝时就有人说出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赞誉之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为什么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以上就是关于“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的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的意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是什么意思出自何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出自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911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