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变焦和内变焦的区别

外变焦和内变焦的区别,第1张

内变焦:前后镜片之间的距离不变,由之间的镜片组前后移动变焦。外变焦:通过前镜片组和后镜片组移动变焦。一般变焦比超过3倍以上的都是外变焦(18-55

17-85

24-105

18-135

18-200

55-250),3倍以内的大多数为内变焦(70-200

16-35

17-40

10-22)。内变焦设计的最大优势是防尘防水性好。

这个不好简单说。

变焦比越大技术难度越高是肯定的,但是反过来说呢?同样价格的镜头,那就是变焦比越小的做得越好了。比如定焦镜头的素质多半能超过变焦镜头。所以品牌相机的大三元镜头,通常就是三个三倍镜头组成的。

佳能2470和24105

24105性价比高;2470品质更好。

具体说:

24105焦段比2470广

24105带防抖,2470没防抖

24105比较轻,2470比较重,出门便携性轻的好,但是大小差不多的镜头,越重的品质越好

24105恒定光圈最大F4,2470恒定光圈最大F28;这个不用解释,最大光圈越大越好

24105便宜4000多就可以买到正规行货(拆机头),2470贵不到一万五。

24105变焦比4倍多,2470变焦比3倍以内,变焦镜头制造里面有个规律:变焦比不超过3倍,画质非常有保障,变焦比超过3倍,画质就差一点了,变焦比越大,画质下降越厉害。鼎鼎大名的佳能大三元,个个变焦比都不超过3倍。

24105,照不出牛片,可以不认为是自己技术差,把罪过全推给镜头;2470,类似焦段没有比他更好的变焦头了,照不出牛片,只能承认是自己技术差了。

扩展资料

单镜片镜头在早期的相机使用,成像可以比针孔锐利,光圈也更大,基本可以手持拍摄。工作光圈大概在f/12左右。由于当时使用大底片,效果可以接受。

从双镜片再到三镜片,镜头的光圈更大,成像也相当锐利,CookeTriplet是目前已知的最好设计。如果是四片镜片,成像已经相当好,比如ZeissTessar(天塞),四片三组结构,其中两片粘在一起形成一组。四片结构的天塞镜头唯一的问题是光圈不能做得太大,不然像质会下降。

对于35毫米相机,天塞结构的顶限是f/28,即使使用当前最好的光学玻璃。要光圈更大,就要更多镜片。

速度(即最大光圈)不是唯一的问题。视角越大,需要的镜片越多。一支低速小视角镜头,例如Leitz560mmf/68Telyt,只用了两片镜片。50mmf/14一般需要6或7片,21mmf/45ZeissBiogon使用了8片。更多的镜片使镜头更大更重也更贵。

到此为止,我们只是考虑了制造一个锐利、快速或广角的镜头需要的镜片数目,但还有另一个问题要担心,就是镜头的实际尺寸。上面560mmTelyt镜头中的两片镜片当聚焦在无限远时,必须距离胶片560mm,因此镜头有60厘米长。

21mmBiogon全长为45毫米,当聚焦无限远时,镜头的光心必须距离胶片21毫米,这21毫米基本被镜片占据,使最后一片镜片离胶片只有5毫米。这就是为什么Biogon不能用于单反相机,因为没有给反光镜的空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单反镜头

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

所设:变焦比1-21:1,镜头至屏幕距离设为1米,那么画面的宽度最短1米,变焦后最宽2米1。如果你的投影机型号是W系列宽屏机,16:9格式的,那么画面高为056或最大的118米。

关于焦距: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关于投射比:

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普通投影机的投射比,通常在15-19之间。当投射比小于1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短焦镜头;而当投射比达到06以下,我们通常称之为超短焦镜头。

投射比通常是一个范围,但也可以是定值。为了安装方便,投影机通常具有画面大小缩放的功能。如果说安装距离是对画面大小的粗调,那么镜头的缩放 就是对画面大小的微调。所以,这时投射比就是一个范围,即表示画面宽度固定时,投影距离可以灵活变化的范围。如果投射比是一个定值,则意味着镜头是定焦的,即投影距离固定时,画面大小也固定了,只能调整镜头进行聚焦,但是画面大小不能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外变焦和内变焦的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外变焦和内变焦的区别、相机镜头变焦比越大越好吗、佳能2470和24105相比,各个优缺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840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