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具体说一下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具体说一下,第1张

1、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2、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节日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伊斯兰教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肉孜节又叫“开斋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肉孜节过后70天举行,家境好的,都要宰一只羊。

3、诺鲁孜节是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续3天至15天不等。

藏族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

藏历年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除夕时打扫卫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雪顿节”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

“望果节” 在每年秋收以前,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

蒙古族

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那达慕大会 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展览、放映**、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因在封斋一个月后开斋的那天举行而得名。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七十天举行。“古尔邦”是阿拉伯语,意为“献牲”,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据说先知伊不拉音在一个晚上梦见“安拉”(即真主),“安拉”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依司马义献祭,当伊不拉忠实地执行命令的时候,“安拉”又命天神送来一只羊代替。于是阿拉伯人就根据这个神话传说,宰羊祭祀。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巴拉特节、白雪节等。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肉、牛肉,其中面食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馕、包子、拉面等。

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巴拉特节、白雪节、冒路德节等。肉孜节也叫开斋节,肉孜节过后的第70天是古尔邦节,维吾尔族一般分布在新疆地区,是我国的56民族里比较具有民族色彩的族群之一。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月为准。封斋的天数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斋期满后,节日的凌晨,人们淋浴盛装,聚集在礼拜寺举行规模盛大的礼拜。随节日礼拜的结束,从高高的唤礼塔上“纳各拉”鼓和哨纳声骤然而起,人们走出礼拜大殿自发的踏着欢快的乐曲声,跳起“萨玛”舞,彼此握手道贺。一般维吾尔族妇女不参加聚礼。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该节日形成初期,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突厥部落的先辈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在晚冬初春把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之为“旧生”、“年头”,并把此日开头的月称之为“羊羔月”。

“白拉提”,为阿拉伯语,意为赦免。因为节日那天,居民多烧油葫芦,形成满村灯火,因此又称“油葫芦”节。节日时间是在封斋前约半个月举行,即公历时间8月1日至15日间。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于是这个节日叫做“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肉孜节,也叫开斋节或小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全月斋戒,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给别人。每个家庭都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每年3月20号到22号的诺鲁孜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是迎接春天来临的节日。诺鲁孜节的仪式在20号的黎明开始,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盛装,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在新的一年平安快乐。

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库尔班”节(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开斋节)。过节时,维吾尔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相互登门拜访祝贺。在乡村,每年3月22日还过“诺鲁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维吾尔族在节日及喜庆的日子里还举行“麦西莱甫”等各种娱乐体育活动。 肉孜节: >

以上就是关于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具体说一下全部的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具体说一下、我国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维吾尔族有什么节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98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