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有什么区别【高中生物】

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有什么区别【高中生物】,第1张

简单来说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而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两者的区别从名词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生物富集通常就是单个生物个体通过日积月累的“进补”把某些元素或者难分解化合物积累起来;而生物放大一定是这些物质通过不同营养级,在食物链上呈层层放大的现象不过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其实也是有关系的,放大的基础是富集而放大本身也算是一种富集

早期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农药和重金属的浓度在食物链上逐级增大时,多将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直到1973年起,科学家们才开始用生物放大一词,并将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三者的概念区分开来,10,

1)生物富集,即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某种物质在生物体内富集,一般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这种物质比较容易被生物吸收,二是其在生物体内降解、排出速率较慢,三是该物质暂未对生物造成致命伤害。

生物富集效率可以用生物富集系数进行量化,其计算公式如下∶

生物富集系数=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环境中同种物质的浓度影响生物富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生物的特性、有害物质或污染物的性质及环境因素。

(2)生物积累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得该物质在体内逐渐积累的过程。生物积累强调的是过程,它是一个时间函数,与生物暴露于有害物质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也与生物的特性及这种物质的性质有关。

(3)在食物链中,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着营养级提高而逐级增高的现象叫作生物放大。生物放大使得食物链中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浓度。需要指出的是,污染物随食物链或食物网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后,浓度不一定都是增大,也可能减少或变化不大。具有生物放大特点的污染物;其生态毒害作用广泛,尤其可能对顶级捕食者(包括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1.生物富集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体吸收环境中物质的情况有三种:一种是藻类植物、原生动物和多种微生物等,它们主要靠体表直接吸收;另一种是高等植物,它们主要靠根系吸收;再一种是大多数动物,它们主要靠吞食进行吸收。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前两种属于直接从环境中摄取,后一种则需要通过食物链进行摄取。

2.生物放大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生物放大一词是专指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生物说的。

3生物积累:

生物积累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如果生物之间不存在食物链关系,则用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来解释。生物积累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生物富集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或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生物有机体内污染物质的浓度随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生物积累生物通过吸收、吸附或吞食,从环境中浓缩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物质,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浓集的现象生物累积是最大的概念,生物放大其次,生物富集就比较小了

生物富集作用的危害

生物富集作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危害整个食物链的生物健康,破坏生物多样性,扰乱生态平衡上。且这种危害是持续性的、不断加大的,严重的生物富集甚至会引发公害病,威胁人类生命。

以DDT的生物富集过程为例,DDT是一种脂溶性杀虫剂,自1938年开始,各国开始大量使用该杀虫剂,杀虫剂中的有毒物质不断残留在土壤中,并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海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有毒物质逐渐向生物体内富集。

DDT在食物链上的富集,导致游隼、秃头鹰和鱼鹰等鸟类生殖功能紊乱,蛋壳变薄,致使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类濒临灭绝。而人类由于食用了体内含有DDT的食物而导致有毒物质不断富集于人体,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抽搐,重则出现肺水肿、肝肿大、呼吸衰竭,甚至癌症。

另外,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些著名的公害病,也是由于有毒、有害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而引起的,如由于汞富集而引发的水俣病,由于镉富集而引发的骨痛病等。

简单来说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而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两者的区别从名词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生物富集通常就是单个生物个体通过日积月累的“进补”把某些元素或者难分解化合物积累起来;而生物放大一定是这些物质通过不同营养级,在食物链上呈层层放大的现象。不过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其实也是有关系的,放大的基础是富集而放大本身也算是一种富集。

早期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农药和重金属的浓度在食物链上逐级增大时,多将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直到1973年起,科学家们才开始用生物放大一词,并将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三者的概念区分开来。

以上就是关于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有什么区别【高中生物】全部的内容,包括: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有什么区别【高中生物】、判断是否存在生物富集需求、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生物积累三者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81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