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硫酸与氢溴酸的酸性强弱

氢硫酸与氢溴酸的酸性强弱,第1张

氢溴酸HBr是一元无氧强酸。而氢硫酸H2S是弱酸。所以HBr>H2S

氢氰酸HCN的酸性很弱比氢硫酸还要弱。

常见酸酸性比较: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甲酸>乙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氢氰酸>苯酚

无氧酸酸性没有什么规律,只能凭经验。或者查阅电离常数Ka的数据。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周期表判断。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强酸强碱盐比如: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钾 2 弱酸弱碱盐是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比如:碳酸铵,醋酸铵,硫化铜弱酸离子:碳酸根离子CO3 2-,亚硫酸根离子SO3 2-,氢硫酸根离子HS-,硅酸根SiO3 2-,偏铝酸根AlO2-,醋酸根CH3COO- 弱碱离子:难溶于水的碱,比如Fe(OH)3,Cu(OH)2,NH3·H2O(氨水) 3 强碱弱酸盐是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 溶水显碱性,如碳酸钠,乙酸钠 弱酸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 2-,亚硫酸根离子SO3 2-,氢硫酸根离子S2-,硅酸根SiO3 2-,偏铝酸根AlO2-,醋酸根CH3COO-等 强碱离子:如Na+,K+,Ca2+,Ba2+等 4 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酸性 比如: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铵 强酸离子:化学六大无机强酸 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碘酸,氢溴酸,高氯酸 弱碱离子:NH3·H2O(氨水) 难溶于水的碱,比如Fe(OH)3,Cu(OH)2,Mg(OH)2,Al(OH)3 5 弱碱是 难 溶于水 不能 发生 完全 电离的碱,一般属于不活泼金属形成的碱,如NH3·H2O、Al(OH)3、Cu(OH)2、Fe(OH)2、Fe(OH)3、Zn(OH)2等 难溶性的碱 6 编辑本段常见的强碱:碱金属氢氧化物:烧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锂[LiOH]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钡[Ba(OH)2] 7 中学化学常见弱酸有:H2CO3(碳酸)、H2SO3(亚硫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氢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亚硝酸,较少见)、中学范围内的所有的有机酸(中学不学习有机强酸) 8 无机强酸:硫酸(H2SO4)、硝酸(HNO3)、高氯酸(HClO4)、盐酸(HCl)、氢溴酸(HBr)、氢碘酸(HI)、高溴酸(HBrO4)、氯酸(HClO3)、溴酸(HBrO3)

HClO3是强酸。

1常见的强酸

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Br(氢溴酸)、HI(氢碘酸)。

2 常见的弱酸:H2CO3(碳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氢硫酸)、HClO(次氯酸)。

3常见的强碱

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NaOH(氢氧化钠)、Ba(OH)2(氢氧化钡)、CsOH(氢氧化铯)。

4常见的弱碱

Mg(OH)2、Al(OH)3、Zn(OH)2、Fe(OH)3、Fe(OH)2、Cu(OH)2、NH3H2O(其中只有NH3H2O易溶于水) 。

强酸主要指高锰酸、盐酸(氢氯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硒酸、氢溴酸、氢碘酸、氯酸,其中高氯酸、氢碘酸、氢溴酸、盐酸(氢氯酸)、硫酸、硝酸合称为六大无机强酸,它们都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人体接触会造成严重烧伤,宜用清水冲洗或苏打水冲洗。

中学化学常见弱酸有:偏硅酸、氢氰酸、碳酸、氢氟酸、乙酸、氢硫酸、次氯酸、亚硝酸等等。

扩展资料:

乙酸可用作酸度调节剂、酸化剂、腌渍剂、增味剂、香料等。它也是很好的抗微生物剂,这主要归因于其可使pH降低至低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所需的pH。

乙酸是我国应用最早、使用最多的酸味剂,主要用于复合调味料、配制蜡、罐头、干酪、果冻等。用于调味料时,可将乙酸加水稀释至4%~5%溶液后,添加到各种调味料中应用。以食醋作为酸味剂,辅以纯天然营养保健品制成的饮料称为国际型第三代饮料。

2004年,河滨加州大学的Christopher Reed研究小组合成出了这种最强的纯酸—碳硼烷酸(化学式:CHB11Cl11),碳硼烷的结构十分稳定且体积较大,一价负电荷被分散在碳硼烷阴离子的表面,因而与氢阳离子的作用很弱,从而具有令人吃惊的释放氢离子的能力。

酸性是氟硫酸的一千倍,纯硫酸的一百万倍,但由于碳硼烷的结构稳定,在释出氢离子后难以再发生变化,因此腐蚀性极低,又被称为最温和的强酸。它能溶解不溶于王水的高级烷烃蜡烛。碳硼烷酸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来制造“酸化”的有机分子,研究这些在自然界中短暂存在的有机分子有助于科学家了解物质发生变化的深层次机理,而科学家希望用碳硼烷酸酸化惰性气体氙,确定该气体的惰性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弱酸

展开剩余

那么就看其溶于水是否完全电离,如果完全电离就是强酸(碱),不完全则是弱的,根据电离的程度判断弱酸(碱)的强弱,电离越强则酸(碱)性越强,反之亦然。

盐类则看它电离出的离子所在的酸或碱是强还是弱来判定它的酸碱性。例子:HCl为强酸,NaOH为强碱,H2CO3为弱酸,NH3H2O为弱碱,则NaCl是中性,Na2CO3是强碱弱酸盐,NH4Cl是强酸弱碱盐。

常见的:

强酸:盐酸,硫酸,硝酸等,盐中含有它们的酸根离子就是强酸盐,

弱酸:碳酸,醋酸,磷酸(中强酸,也算弱酸的),盐中含有它们的酸根离子就是弱酸盐,

强碱:KOH,NaOH,Ba(OH)等,盐中含有它们的金属阳离子就是强碱盐,

弱碱:NH3H2O,Fe(OH)3,Al(OH)3,Cu(OH)2等,盐中含有它们的阳离子就是弱碱盐,

氢溴酸远远比氢硫酸强

氢溴酸(很强的酸,强于盐酸,稍弱于高氯酸)

氢硫酸(很弱的酸,比碳酸还弱一些)

像这样跨周期和主族的例子,楼主只能记住

对于无机酸的强度比较

只限于同周期或同主族

也就是说:在未知酸的相对强度大小的情况下

只能按照同周期(横行)或同主族(竖行)比较

例如同主族酸性:氢碘酸(强度接近于高氯酸)>氢溴酸(稍弱于高氯酸)>氢氯酸(盐酸,很强的酸)>氢氟酸(中等强度的酸)

氢钋酸(较强酸)>氢碲酸(中强酸)>氢硒酸(弱酸)>氢硫酸(很弱的酸)>水(中性)

同周期酸性:氨(碱性)

问题一:为什么硫化氢是酸 这是个概念的问题大学和高中肯定不一样啊,在高中阶段:

首先,硫化氢不是酸,只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而硫化氢的水溶液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具有酸性,也将其水溶液叫做氢硫酸。氢硫酸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存放。

硫化氢是一种纯净的气体,而氢硫酸是一种混合物,两者不是同一种物质的。

氢硫酸是二元弱酸,逐步电离出氢离子

电离方程式:H2S HS- + H+ (第一步)

HS- S2- + H+ (第二步)

因此是二元弱酸,其酸性比较弱,但可以使得指示剂变色。

问题二:硫化氢是酸吗 硫化氢不是酸,是气体,酸必定是溶液,硫化氢溶解到水里面就是酸了。

问题三:H2S是不是酸类 H2S是硫化氢,溶于水后是氢硫酸,一种二元弱酸。

问题四:硫化氢是酸么? 是酸,是一个二元弱酸

问题五:硫化氢是强酸吗 不是,它是弱酸。

弱酸(weak acid ),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如用常用HA去表示酸,那在水溶液中除了电离出质子H+外,仍有为数不少的HA在溶液当中。以下化学式可以表示这关系:

HA(aq)H+(aq)+A-(aq)

其溶液于平衡时,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关系可用酸度系数(Ka)表示如下:

Ka=[H+][A-]/[HA]

Ka愈大(或是pKa值愈小),就代表有愈多的氢离子(H+)生成,其pH值也就愈小。弱酸的Ka值大约在18×10 and 555之间,或是pKa值大于-176。因此,除了少数的酸被定义为强酸或超强酸外,大部分的酸均是弱酸。有机酸也是弱酸的重要一环,常见的家用弱有机酸包括醋内的乙酸,柠檬及不少生果内的柠檬酸等;无机酸当中如用作抗菌剂的硼酸,及用在汽水当中的碳酸和磷酸等。

弱酸的电离要使用可逆号(二元、多元弱酸电离必须分步书写),如:

H2CO3==H++HCO3-,HCO3-=H++CO32-(可逆)

中学化学常见弱酸有:H2SiO3(偏硅酸)、HCN(氢氰酸)、H2CO3(碳酸)、HF(氢氟酸,较少见)、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氢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亚硝酸,较少见)、中学范围内的所有的有机酸(中学不学习有机强酸)、H2SO3(亚硫酸)也为弱酸。

硫化氢,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076,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硫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1] 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其水溶液为氢硫酸。分子量为3408,蒸汽压为20265kPa/255℃,闪点为

四种酸的pKa值(电离常数)分别为

氢硫酸第一步704,第二步1192

次氯酸753

硅酸第一步977,第二步1180

氢氰酸931

因此酸性强度:氢硫酸>次氯酸>氢氰酸>硅酸

要注意氰化氢在水溶液中酸性极弱,但如果是无水氰化氢则酸性极强(质子酸碱理论),属于超酸。

以上就是关于氢硫酸与氢溴酸的酸性强弱全部的内容,包括:氢硫酸与氢溴酸的酸性强弱、高中常见的强酸,强碱有哪些,盐有哪些弱酸和弱碱有、HClO3是强酸还是弱酸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742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3
下一篇 2023-05-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