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滁州学院有几个校区 滁州学院有2个校区,分别为会峰校区和琅琊校区,会峰校区地址为滁州市丰乐大道1528号、琅琊校区地址为滁州市琅琊区琅琊古道。
二、滁州学院简介
滁州学院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与江苏省南京市山水相连,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朱元璋从这里开始创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学校是一所以工、管为主,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 滁县教学点(分校)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滁州学院。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27万册,电子图书132万种。设有15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9人、副高级职称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读98人)、硕士73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942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优良校风,深入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探索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
党建和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忠诚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实关爱育人,推进网络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效。荣获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全国乡村道德模范”“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2015、2016、2017、2018年学校领导班子在安徽省委党建和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等次。
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通过新建、调整和改造,优化专业布局,培植应用型专业生长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单一师专升本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应用型专业获批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拥有省级产业创新团队1个、滁州市“221”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1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安徽的大学有如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学院、铜陵学院、黄山学院、巢湖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等。
合肥工业大学介绍: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1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安徽省 滁州市 本科
2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安徽省 滁州市 专科
3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专科
4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5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6安徽滁州学院
1滁州简介:
1)滁州,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南据长江,东控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滁河及清流河贯通境内,是为江东之门户,介于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辖2市4县2区,籍人口4541万(2016年末)。
2)滁州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 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1912年,滁州改为滁县,直属安徽省。
3)滁州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 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 皖东区域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滁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 ,接壤金陵西北,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儒风之盛、夙贯淮东”之誉。著名景点有:醉翁亭、琅琊山、明皇陵、吴敬梓纪念馆等。
2地理环境:
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 长江三角洲西部,习惯上称为“ 皖东”。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北门户,隔江与南京主城遥望。滁州南据 长江,东控 京杭大运河,长江一级支流 滁河及 清流河贯通境内,通江达海,是为 江东之门户,江淮之重镇。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滁州属“ 南京都市圈”核心层、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成员城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 鱼米之乡”。
有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广播电视大学和安徽滁州学院都是大学。
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绚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画、古关、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精粹可概括为:
(1)四山:琅琊山、皇甫山、凤阳山、神山;
(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
(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窟洞;
(4)四名:名人(朱元璋、欧阳修、吴敬梓)、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
(5)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钟离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长市发掘的西汉三角圩古墓群,属国内罕见,出土文物价值连城。
以上就是关于滁州学院有几个校区全部的内容,包括:滁州学院有几个校区、安徽都有哪些大学、安徽滁州有几所大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