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该如何合理处理

秸秆该如何合理处理,第1张

秸秆何合理处理方法:

一、秸秆做饲用,过腹还田。

秸秆作为饲料原料是很常见也很好理解的,花生秧、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都可以做饲料原料。利用方式可以是干燥秸秆粉碎也可以是秸秆青储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粉碎还是青储,要加强作物后期管理,一是可以提高和保证作物产量,二是可以保证每亩地有可观的秸秆产量和质量。

二、秸秆做有机肥,腐熟还田。

秸秆做有机肥也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我们传统农业几千年来一直使用的施肥方式,随着化肥的推广和普及,有机肥逐渐退出了农业生产的舞台,已经很少人在使用有机肥了。随着国家化肥替代政策和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化肥的减量增效和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再次被重视起来,尤其是国家提出“化肥零增长”目标以后,更是为有机肥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再加上对于环保的日趋重视,养殖业污染的问题也被列为污染的重点整治对象,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养殖粪便处理已经无法回避,这也为有机肥生产提供了另一个促成条件和推动力,秸秆利用结合养殖场粪便处理是一条非常好的变废为宝的途径。

三、秸秆生产食用菌,分解后再还田。

秸秆的另一个利用途径是做食用菌在陪的基料,通过食用菌生产将秸秆分解利用,生产出健康美味的食用菌,充分发挥秸秆的营养作用,增加了其附加值,通过分解的含有秸秆的食用菌废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肥原料再次使用,最终达到全部利用的效果。通过食用菌生产分解利用作物秸秆也是一个科学有效、非常理想的途径。

四、秸秆做工业原料,综合利用。

几点作为工业原料这一项也已经有过很多的尝试和实际运营,因为这个利用的方向比较多,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作为参考。秸秆造纸和板材秸秆造纸是比较常见的秸秆利用方式,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面临的问题主要还是造纸废液的污染问题,不过随着技术的更新和改进,造纸废液的利用和污染处理问题也已经得到解决,有望实现无害化造纸。秸秆制作板材也是比较成熟和常见的方式。另外,几点还可以制作各种生物质生活用品,制作工艺品等。

秸秆的能源化利用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最常见的是沼气生产,国内已经有大型养殖场通过粪污生产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的成功案例。秸秆也可以制作成成型燃料直接通过燃烧来进行发电,需要进行前期处理和后期排污的处理,这些方式的利用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尝试,还会有更多利用途径和方式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比如有人利用秸秆生产出生物质燃油。

另外,秸秆还可以用来生产淀粉、乙醇、多糖等。以上是比较常见的秸秆利用方式,也是对秸秆利用和处理量比较大的方式,当然秸秆的利用还有很多方式,比如秸秆编制,秸秆工艺品等,因为不是主要的利用途径这里不做介绍。几点利用的途径有很多,但是秸秆要达到禁烧和全部综合利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即小麦、水稻、玉米、薯类、甘蔗等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可以用于制成人造丝、人造棉,生产酒、木糖醇,加工纤维板等;也可以用于制作有机肥料,或者作动物饲料原料;还可以用于作建材原料,可替代部分砖、木等材料;同时还可以加工成秸秆煤,用作生物质燃料。

中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从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产量低,秸秆数量少,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多,加之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烧煤和使用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秸秆的利用由原来的堆沤肥转变为秸秆直接还田。中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秸秆还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秸秆还田有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多种方式。 (表3-15,3-16))

表3-15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含量 (徐新宇,1991)

几种营养元素含量占干物重(%)秸秆种类

N P2O5 K2O Ca S

麦秸 050~067 020~034 053~060 016~038 0123

稻草 063 011 085 016~044 0112~0189

玉米秸 048~050 038~040 167 039~08 0263

豆秸 130 030 050 079~150 0227

油菜秸 056 025113 - 0348

表3-16 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

增产(公斤/亩) 增产(%)

试验单位 试验方式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微区定位试验 199~858 5597 53~227 1479

中国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123~635 3350 42~164 974

土肥所

大田调查 503~633 5630 100~124 1130

翻压还田定位试验 590~1690 640 -69~+286 110

西南农业大学

覆盖还田定位试验 337~434 386 873~1176 103

小麦压草试验 -79~514 259 -35~+656 117

中稻压草试验 381~668 504 87~126 98

湖北省农科院

棉花大田试验 61~129 91(皮棉) 72~173 118

棉花大田调查 117 131

山西省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117~140 132

江苏省农科院 大田定位试验 85~525 299 48~360 180

浙江省农科院一年三熟定位 358~337 3661117~407 152

统计全国60多份秸秆还田试验资料 -48~834 157

根据1995年中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粮食播种面积165亿亩,粮食总产量467亿吨,按粒秆比1∶12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国年生产秸秆近6亿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据张夫道等人的统计,豆科作物秸秆含氮较多,禾本科作物秸秆含钾较丰富,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约占中国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从现有的秸秆产量计算,6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400多万吨尿素,700多万吨过磷酸钙,700多万吨硫酸钾。10年之间,秸秆还田发展迅速,1987年秸秆还田面积仅2亿多亩(次),到1996年突破5亿亩(次),年平均增长10%以上。全国年秸秆还田量超过一亿吨,约占秸秆总量的20%。秸秆直接还田方式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和高留茬还田。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高留茬还田,约占秸秆直接还田总面积的60%,机械粉碎翻压和覆盖还田分别占22%和18%。秸秆还田已经成为中国沃土工程和丰收计划的重要内容,秸秆覆盖已成为以山西为代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把作物秸秆进行翻压还田或覆盖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八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西南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等单位进行的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实行秸秆还田后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统计全国60多份材料,增产范围在-48~834,平均增产157%。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秸秆该如何合理处理全部的内容,包括:秸秆该如何合理处理、秸杆的功效与作用、秸秆的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36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