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什么海

青岛是什么海,第1张

青岛是黄海。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黄海平均水深44米,海底平缓,为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大片水域水色呈**,由于历史上黄河有七八百多年的时间注入黄海,使得河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将黄海近岸的海水染成了**。随被称为黄海,并成为国际通称。它在西北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连线为界,与渤海相联系;南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度假胜地。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699万。其中市区面积1102平方公里,人口224万。现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个区及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5个县级市。

青岛的海之所以多情、浪漫,有风韵、有魅力,辽阔而不平淡,使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这是因为青岛的海更贴近城市,更趋于自然,更有亲和力,也更加丰富。

海对青岛人来说,既是城市的一种依赖和向往,也是城市空间上的一段“留白”。

它每天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每天的桨声灯影里,都伴随着城市的律动和呼吸。

海是青岛这座古老而现代城市的“原生色”和“广告色”,也是青岛人最喜爱的颜色。

比如,在所有的青岛著名企业商标中,几乎都有海的动感和颜色。

像海尔、海信,不仅企业商标上有,就连企业的名称中,也少不了一个“海”字。

再如青岛啤酒、澳柯玛等等,它们不但将啤酒花和浪花“结合”了起来,而且还将海洋与青岛大型骨干企业的发展远景“结合”了起来。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青岛的海不仅仅有一种天然之色,还有我们还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伟岸与气魄。

青岛之海,蓝色的春之声、夏之情、秋之趣、冬之梦。

海与生活

从开始走路的时候起,就学会了“赶海”,这也许是青岛人所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

再大一点,青岛的孩子们会一个“猛子”扎到大海里去,到大海里去寻找人生。

然而,无论是“赶海”也好,扎“猛子”也好,青岛人是在接受大海的最初考验。

童年的“考试”合不合格,长大之后收获明显是不一样的。

海水可以将你“托浮”起来,也会将你淹没掉,这是大海教会青岛人的一种看待世态炎凉的法则。

青岛人不自大,不自卑,不自满,不自负,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不虚度如水似流的年华,这也是大海的一种本能。

而青岛人也落落大方地继承了这种本能。

青岛人都做过大海的梦,都听着涛声上课、读书,都将海比喻成一种力量的象征。

比如称别人酒量大,是“海量”;说你气量大,是“海含”;称人或物多得数不过来,就是“海了”。

还有,称一些没有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就说“胡吃海侃”;家里用的大碗,叫“海碗”。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青岛的大海里,德国人还曾设置过一种铸铁机械发声器,能够通过“哨声”预报海风、海浪和海雾,青岛人就叫它是“海牛”。

“海牛”是青岛的一种城市风景,沾染着19世纪殖民文化的难以抹去的印记。

文化之海

在青岛的文化中,我们不难看到、或者是找到大海的影子。

在青岛的近现代建筑中,有好多建筑浮雕上,都有象征大海的装饰性花纹、“水纹”。

像胶澳总督官邸迎宾馆的外立面上,就有这种花纹、“水纹”。

不仅如此,其东面的花岗岩山墙上,还有缆桩、锚链和水手结。

有些建筑,青岛人在修建时,还将船的形象、塔台和舷窗也包容在了建筑文化中,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些文化特质,也是大海所赋予的,是大海为青岛人展现出如此宽阔的生活画面。

青岛的水族馆、海产博物馆和海洋生物标本馆,既是青岛海洋生物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向人们进行海洋科普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大海的呼唤,看到海底的另一个神秘世界。

在不久的将来,青岛作为“帆船之都”,一定还会有一座帆船博物馆,以展示青岛海洋城的航海文化和早期的渔民生活及海洋探险等。

海的概念

在青岛人的思维空间里,海就是厚道、宽容、大度、好客、热情和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在青岛的地理版图中,青岛只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三面被大海包围着、呵护着。

大海就像充满神力的母亲一样,用她那双温情的大手,捧着青岛。

所以青岛人总是在一种自豪、自我欣赏的情绪中生活着,就像生活在桃花源里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既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世界的边缘,也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似乎高山、大海、绿树、蓝天都环绕在自己的周围,自己是天之骄子。

青岛人的许多人生境遇都要去对大海诉说,让大海知道。

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站在大海面前,他就有了安慰,有了信心。

所以,即使是一个在外出差的人,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海边走走,在红礁石上坐坐,好象只有大海能够读懂他此时此刻的心思。

有时,大海也是青岛人的晴雨表。

比如今天的天气如何?不看“天气预报”,他们也能从大海的颜色和浪花的大小中识别出来。

因此,大海教会了青岛人许多东西。

这里说的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之海,面是由海洋所派生出来的“社会之海”。

例如,明代倭寇对于青岛沿海的长期骚扰,清末俄国军舰的突然停泊和德军“侵占胶州湾”,后来日军和美军在这里的长期侵占,还有青岛作为“自由港”所迎来的进进出出的各国大型商船……。

往大处说,青岛的海就是无尽的天空,你平时可以不去关心她,但她却永远注视着你;往小处说,青岛的海还像一只平平常常的纽扣,你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触到了她,她对你是那么的重要和有用、忠于职守,可你却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她。

打个比方说,如果青岛的山是一部古代史的话,那么青岛的海就是远古史,而青岛的城则是近现代史。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青岛的山所擎起的,是古代的人文故事和神话传说。

如汉代驯虎山上童恢伏虎的故事、秦始皇游崂山的传说、李白所留下的著名诗篇《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还有张三丰、邱处机在崂山修炼的故事。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蒲松龄所留给我们的千古佳话,《崂山道士》和《香玉》。

在老市区的一座座山头上,我们还能找到明代初年所设立的一座座烽火墩堡的历史遗迹及其它。

而青岛的海,在一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广袤的大草原、密林和湿地。

当时的胶州湾和黄海海域上,生活着猛犸象、麋鹿等大型动物。

直到有一天,在大陆板块和火山的运动下,胶州湾里灌满了海水,青岛的山下才出现了一片汪洋。

青岛的城,初建于明初,也就是1368年的洪武元年。

这是青岛城池史以青岛为坐标的最早记录。

当时青岛的城,名叫“浮山所”,就是现在的山东路和香港路一带。

这座城是为了抵御倭寇而建,也是明王朝屯垦戍边的一项重要措施。

眼下,浮山所的老人还有这样的一些传说。

明代浮山湾里,教练水师的帆船经常是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边。

那船上的红黄旗帜,如丛林一般,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这是青岛作为古代城市的一种真实写照。

而青岛作为现代都市,却是始自1897年的德国侵占时期,至今也不过是一个“百年青岛”。

这个青岛之城的格局与先前有所不同,即将山和海都作为城市的参照系,把城建在山海之间,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山海气蕴,吸纳岚光海色。

于是,经过百年战火的洗礼和建设,一座海滨之城拔海而起,依山而立,成为祖国的东方门户。

欧陆之城

青岛这座城市一向被称作是“东方瑞士”、“万国建筑博览”之城。

它的城市品质,还被总结为“红瓦、绿树、碧海、青山”。

这就是说,青岛有瑞士的静谧和小巧,还有各式各样的典型建筑。

城中大片大片的红瓦顶,是指建筑的规模和气派;而绿树成荫的街道,又构成了其峰回路转的幽深;而碧海和青山,又作为城市的两大“动态背景”,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所以,凡是到过青岛的游客,无不为这里的山海城浑然天成而感叹。

其实,这就是青岛的美妙迷人之处,也是一种欧陆风情。

有人说,青岛最美的地方是其城市的建筑紧紧贴着大海,道路也随着大海的弯曲而不断延伸。

还有人说,青岛的山是把城和海都拥抱在自己的怀里,襟红瓦和碧海。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而实际上,青岛之城是山和海的有机组合和填充。

没有这扬扬洒洒的城市风光,青山和碧海就缺少了灵性。

城市语言

问题一:青岛的海属于什么海 黄海。

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是烟台的蓬莱角与大连的老铁山。

问题二:青岛沿海海域是什么海域 青岛属胶州湾海域,胶州湾海域属黄海海域。

问题三:青岛属于渤海还是黄海 青岛属于黄海 渤海在天津附近,山东大连直线以西,看看这里qsng/html/bkjzx/haiyangView/2006062672219

问题四:青岛即墨田横海属于哪个海域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的田横岛,所属海域是黄海。

问题五:青岛靠什么海 靠近黄海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耿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问题六:山东的海域是什么海? 山东半岛以北至辽宁省大连市的海域为渤海湾,主要的沿海城市为东营、龙口等山东半岛以南以及烟台以东的海域为黄海,占了山东海岸线的4/5左右,主要沿海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

问题七:青岛那边的海是什么海 黄海

问题八:青岛属于什么海湾 属于胶州湾,在黄海畔。

以上就是关于青岛是什么海全部的内容,包括:青岛是什么海、青岛海洋历史、青岛属于什么海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526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