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20个科学现象,以及它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的20个科学现象,以及它的科学原理。,第1张

--------------有点乱,你自己挑一下-------------

1、为什么自来水不适宜直接放入金鱼池中养鱼?

原因:自来水一般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的,而氯气等物质对金鱼的生长不利,所以自来水最好用盆装着在阳光下晒一、二天后,再用来养鱼。

2、为什么有人用草木灰来清洗一些橱房用具呢?

原因: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所以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一定的去污作用。

3、为什么把一些贵重的药材浸成药酒饮用呢?

原因:酒能慢慢溶解药材中一些有用的物质,人饮用了药酒,就可以吸收到药材中的有用成分,发挥药的作用,但要注意有些人对酒精是会过敏的,所以饮酒要量力而为。

4、现在为什么提倡使用无铅汽油呢?

原因:以前为了减少汽油剧烈燃烧所产生的振动,在汽油中添加了含铅的物质。但铅是重金属,有毒,它会随燃烧后的尾气一同排出,严重污染环境。

5、为什么新建好的房屋不适宜马上入住呢?

原因:建房屋用到的熟石灰,它在固化过程中,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水,所以新建的房屋比较潮湿,最好过一、二个月才入住。另外,新装修的房间中,因为各种油漆、化学涂料会会发出一些有害气体,应将窗户打开透气15天-30天,才可入住。

6、去锈剂的另一功能

冬天烧蜂窝煤, 由于煤湿, 炉火生着后烟筒里要流出黑色的水。这种水流到衣物上用洗衣粉、肥皂是洗不掉的, 可用少量“去锈剂”, 一洗就掉。

7、白酒除餐桌油污

吃完饭后, 餐桌上总免不了沾有油迹,用热抹布也难以拭净。如用少许白酒倒在桌上, 用干净的抹布来回擦几遍, 油污即可除尽。

8、白铁桶不能贮存酸性食品

白铁桶就是镀锌的铁皮桶。锌是一种白色柔软而有光泽的金属, 它易溶于酸性溶液。如在白铁桶或其他镀锌器皿内配制或贮存酸性食品、饮料, 锌即以有毒的有机酸盐的形式溶入食品中, 人食后有中毒的危险。因此, 使用镀锌容器时, 切勿用它来盛装酸性菜肴、汤水、酒类、果汁、牛奶等饮料。

9、除果汁三法

新染上的果汁, 可先撒些食盐, 轻轻地用水润湿, 然后浸在肥皂水中洗涤。对于轻微的果渍可用冷水洗除, 一次洗不净, 再洗一次, 洗净为止。

污染较重的, 可用稀氨水(1份氨水冲20份水)中和果汁中的有机酸, 再用肥皂洗净。

呢绒衣服可用酒石酸溶液洗。丝绸可用柠檬酸或用肥皂、酒精溶液来搓洗。在果汁渍上滴几滴食醋, 用手揉搓几次, 再用清水洗净。

----------------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 应是饭前吃水果 5、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反正茶类不要喝就对了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 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 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 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 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 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 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南瓜,低 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睡眠不足会变笨, 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 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 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 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 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 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 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 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 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 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 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 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 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 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 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 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 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 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 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 不拚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 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 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 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 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 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 生活与运动 45、保持 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2-04 21:27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 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这是因为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

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

一、服装的颜色

“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统统消失了。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颜色。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光源的照耀下,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体吸收的光线,人们就看不见,只有被反射的光线,人们才能看到。因此,某种物体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在我们看来,它就具有什么样的颜色。如红色的花,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线,把其他颜色的光线都吸收了;白色的东西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东西却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线,没有光线反射回来,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了。

太阳不仅给人们送来光明,而且还送来了大量的辐射热。对于辐射热来说,黑色也是只吸收,不反射,而白色正好相反。

一般说来,深色的东西,对太阳光和辐射热,吸收多,反射少;而浅色的东西,则反射多,吸收少。因此,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象白色、灰色、浅蓝、淡黄等,这些颜色能把大量的光线和辐射热反射掉,使人感到凉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蓝色的衣服最好,它们能够大量地吸收光和辐射热,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人们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在生产技术上加以利用。象大型露天煤气罐、石油罐的表面都漆成银白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它们反射阳光和辐射热的能力,使罐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以免引起爆炸事故。

人们还利用反向和吸收的原理来征服自然界,让它为人类服务。我国西北部有座祁连山,山上盖满了厚厚的冰雪。可是,因为山很高,上面很冷,就是炎热的夏天,强烈的阳光和辐射热照上去,也都被那白色耀眼的冰雪给反射回去了,所以积雪没法融化。结果山下大片的田地,都因缺水而荒芜了。

二、生蛋和熟蛋

两个相同的鸡蛋,一个生蛋一个熟蛋,不把鸡蛋打破如何区分?

把两个鸡蛋放在相对平滑的桌面上后,用大致相同的力同时转动鸡蛋,先停下的是生蛋、后者是熟蛋。小学时我们在电视上就知道了这种方法。那么原理是什么哪?生熟鸡蛋的区别在于蛋的内容物分别是液态和固态物。当用力转动蛋壳时,蛋壳受力开始转动而液态的内容物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二者间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同时蛋壳与桌面间也存在摩擦阻力,所以很快停止转动。熟蛋内容物成固态物与蛋壳自成一体,当用力转动蛋壳时,蛋壳与内容物一并转动,二者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只需克服较小的桌面摩擦力,所以能长时间转动。

三、神奇的磁化水

磁化水是一种被磁场磁化了的水。让普通水以一定流速,沿着与磁感线平行的方向,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普通水就会变成磁化水。磁化水有种种神奇的效能,在工业、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上,人们最初只是用磁场处理少量的锅炉用水,以减少水垢。现在磁化水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高温炉的冷却系统,对于提高冷却效率、延长炉子寿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化工厂用磁化水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提高产量。建筑行业用磁化水搅拌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强度。纺织厂用磁化水褪浆,印染厂用磁化水调色,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农业上,用磁化水浸种育秧,能使种子出芽快,发芽率高,幼苗具有株高、茎粗、根长等优点;用磁化水灌田,可使土质疏松,加快有机肥分解,刺激农作物生长。通过实践人们发现,常浇磁化水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和萝卜、黄瓜等蔬菜,产量可提高10~45%,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可增产11~18%。此外,有些畜牧场用磁化水喂养家禽家畜,可使禽畜疾病减少、增重快。

在医学上,磁化水不仅可以杀死多种细菌和病毒,还能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磁化水对治疗各种结石病症(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等)、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感冒等均有疗效。对于没病的人来说,常饮磁化水还能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用经过磁化的洗衣粉溶液洗衣,可把衣服洗得更干净。有趣的是,不用洗衣粉而单用磁化水洗衣,洗涤效果也很令人满意。

磁化水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这是一个至今尚未揭开的谜。一些科学家认为,水分子本身就是一个小磁体,由于异性磁极相吸,因而普通水中许多水分子就会首先相吸,连结成庞大的“分子团”。这种“分子团”会减弱水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当普通水经过磁场作用后,冲破了原先连接的“分子团”,使它变成单个的有活力的水分子。当然,要彻底揭开磁化水的奥秘,还有待于人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真是太多了,我们只是对几种现象进行了粗浅的研究,许多深奥的知识我们还不懂。这使我们增加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了我们探究的欲望,我们渴望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在神奇的科学世界里遨游。

希望您能满意!

秋千中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篇1

荡秋千的科学原理

会荡秋千的人,荡到高处时会突然下蹲使身体的重心下降 加速秋千的下落;在摆到最低点时,你的身体又开始慢慢站立, 同时两手用力地向外推荡绳,使荡绳弯曲,向下摆时荡绳变直。 这些动作都会消耗人体的能量。荡到最低处时,人站起来重心 升高,提高了重力势能(在秋千上站要比地面上多费一些力气, 也就是说多付出一些能量),荡秋千的人在最高处突然下蹲,使 一部分重力势能变为动能加快秋千的摆动。正是这些能量使 秋千越荡越高。下面的小实验可以帮助你从摆动的角度分析荡秋千:用一 根线绳拴住一个大螺母,做成一个摆。摆长应超过一米,越长越好做。

摆线的一端不要固定,而是穿过一个固定在椅背上的圆环。 线端抓在你的手中,让这个摆像一个秋千一样摆动起来。如果 抓住绳端不动,过一会儿摆就会停下来。但是适当有规律地拉 动绳端,可以让摆越摆越高。经过几次失败以后,你会总结出一个规律:螺母摆到最低 点的时候,要突然把手中的线头向下拉使摆线由长变短,摆到 高处的时候,手中的线头要突然放松使摆线长度变大。只要配 合得好,摆就会越摆越高。

从摆动的规律看,秋千是一个摆,摆长长,周期大,摆得慢; 摆长短,摆动周期变小,摆动加快。秋千的摆长可以近似地从 悬点到人体的重心计算,人在秋千板上站立时,重心高,摆长 短;蹲下,重心低,摆长变长。在最低点,人突然站立使摆长突然减小,摆动加快。在从低处向高处荡过去时,人用手向外用力推荡绳,使它们向外弯曲,这个动作的效果也是使摆长变短, 使秋千越荡越高。

荡秋千的力学原理

1 力学模型

如果把人和秋千组成的系统看作一个摆,摆线在O点处是固定的,摆线自身的伸缩和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设想人在最大偏转角处迅速下蹲,在最低点处迅速站立,下蹲和站立的过程都在瞬间完成。人体的下蹲和站立导致了系统质心的升降,相当于有效摆长改变。

2 运动过程分析

现在我们把人!秋千和地球所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在荡秋千的全过程中,系统所受到的外力只有悬点的约束反力,其值与摆线张力T相同,为一变力。但是,因为悬点固定,此外力并不作功。重力为保守力,使人下蹲和站起的力为非保守内力。根据功能原理:"一切外力与非保守内力所作功之和等于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因为外力并不作功,所以有Aλ=ΔE。现在我们来研究图。所示的可变摆长单摆模型的第一次摆动。

荡秋千原理的案例

案例一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这个不安分的电脑奇才自中学起便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电脑程序设计,并且从中获利,之后盖获便在电脑软件开发这架秋千上持续发力。

从一个小打小闹的学生作坊到全球首家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软件公司,微软用了14年。在这14年的时间里,盖茨丝毫没有懈怠过他的工作,直到身价数以百亿美元,他依然奋斗在软件开发的第一线上,甚至每年还专门抽出时间来闭门思考微软下一步的发展。这种努力让微软(Windows)飘扬的旗帜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的电脑屏幕。

法国启蒙思想家布丰曾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治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确,无论我们于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二

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工作难度出乎意料的大,1枷种材料被他制作成各种形状,用做灯丝,效果都不理想,要么寿命太短,要么成本太高,要么太脆弱,工人难以把它装进灯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半年后人们失去耐心了,纽约《先驱报》说:“爱迪生的失败现在已经完全证实,这个感情冲动的家伙从去年秋天就开始研究电灯,他以为这是一个完全新颖的问题,他自信已经获得别人没有想到的用电发光的办法。可是,纽约的著名电学家们都相信,爱迪生的路走错了。”

爱迪生的“秋千”一下于跌落到了最低谷。爱迪生不为所动,继续着自己的实验。英国皇家邮政部的电机师普利斯在公开演讲中质疑爱迪生,他认为把电流分到干家万户、还用电表来计量,是一种幻想。爱迪生继续摸索。人们还在用煤气灯照明,煤气公司竭力说服人们:爱迪生是个大骗子。就连很多正统的科学家都认为他在想人非非,然而爱迪生毫不动摇。在进行这项研究一年之后,他的秋千终于把他荡上了高空,他造出了能够持续照明45小时的电灯,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在研究电灯的实验处于低将的时候,爱迪生没有退缩,他坚持了下来,他不但促成了自己的蜕变、牢牢树立了自己在世人心目中伟大的发明家地位,而且促成了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大变迁。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这项发明,人类才真正进入了电气时代。

当困难绊住你成功的`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的雄心的时候,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荡得高的秋千都是从低处升到高处的,只要坚持越过低谷,必然会换来更高处的清风扑面。

坚持到最后一刻,成功就属于你了。

荡秋千中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篇2

当秋千从最低点荡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系统的动能转化为系统的势能,当秋千从最高点荡回到最低点时,系统的势能又转化为系统的动能,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秋千将做等幅摆动。

如果要让秋千越荡越高,就必须借助外力,自己荡秋千,就没办法借助外力了,系统也就无法从外界获得能量。只有通过荡秋千的人自己与绳子的内力做功将自己的内能转化为系统的机械能,而人的内力做功又只能靠人在秋千上站起或蹲下来实现。

扩展资料

荡秋千技巧:荡秋千时应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即秋千越荡越高。

秋千起源: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1、用竹竿够床底的东西,利用了杠杆原理。

2、用开水烫瘪了的乒乓球,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3、用水管抽鱼缸里的水,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作了一个著名的重力实验:他从比萨斜塔上同时抛下了两个同样大小的球,其中一个球是重金属球,另外一个则是木制球。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两个球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亚力士多德的理论

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是瓶子中的混合物产生了气体,产生出的气体从瓶子中跑出挤向气球,因此气球发生了膨胀,该原理具体做法如下:

需要工具材料:小苏打粉,气球,瓶子,白醋,白纸

1、把小苏打粉装到气球里,因为气球口比较小,可以拿一张纸做成纸槽,把小苏打粉送到气球里。

2、把白醋倒进瓶子里,大约50ml。

3、把气球套到瓶口上。

4、用手捏住瓶口,把气球拿起来,让小苏打粉掉进瓶子里,会看到气球逐渐变大,听到瓶子里有滋滋的声音

5、实验原理: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把气球吹大。

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现象一:光的折射下雨天天空中出现彩虹

物理现象二:磁力现象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物理现象三:能量的转化细线悬挂的小球在空中摆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物理现象四:液体凝固冬天早晨窗子上出现冰花;物理现象五:扩散现象一滴红墨水滴入一个装满清水的杯子,很快一杯水都红了;物理现象六:光的反射镜子中出现自己;物理现象七:沸腾现象烧开的水水面不停地翻滚;物理现象八:做家具形状改变,其本质并没有变化。木匠把木头做成桌子、椅子等家具。

两小儿辩日的科学原理是视觉的相对性及热辐射的吸收。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的科学解释: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

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科学解释: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较早晨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

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热胀冷缩: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冬天会松弛些;温度计也是;

升华:结了冰的衣服在太阳下会冒白气;

食品袋里装防潮剂:成分大多是氯化钙和碳酸钙,它们能吸收潮气、水分;

筷子伸入水里后变折了:光的折射原理;

先闪电后打雷:光速比声速快;

以上就是关于生活中的20个科学现象,以及它的科学原理。全部的内容,包括:生活中的20个科学现象,以及它的科学原理。、荡秋千中的科学原理是什么、科学原理在生活中还可以怎样利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84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