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吕后的事迹

汉朝吕后的事迹,第1张

诛戮功臣

第一个被她选中的就是已被废为淮阴侯并监视居住的韩信。她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与萧何用计杀掉了韩信,从而成功震慑了其他功臣。不久,梁王彭越被刘邦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雉,彭诉说无罪,吕雉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

她对刘邦说:“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杀掉并剁成肉酱分赐与其他诸侯王。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病情加重,吕雉派良医进行治疗。刘邦自知已经病入膏肓,赐医生金钱,把他们赶走,拒绝治疗。吕雉见刘邦病已不治,出于国家政局稳定,她到刘邦病榻前问国家关键职位人事。

吕雉问:“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也去世了,谁可以代替他呢?”刘邦回答:“曹参可以。”吕雉又接着问曹参之后人选,刘邦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比较憨厚,陈平可以辅助他。陈平才智有余,但是难以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但是安定刘氏的必然是他,可以让周勃担任太尉。”

吕雉还想接着问,但是刘邦说:“再往后的事情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亦即你也活不了那么久。”

后来朝廷的重大的人事基本上按照这次病榻问相的结果来安排。审食其虽然以吕雉之宠在王陵之后一度为左丞相,但主要是服侍吕雉,并不治事。而陈平亦佯为自保,亦不过问政事,吕雉对陈平深为赞许。

执掌天下

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为帝,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对那些为高祖侍寝而得宠幸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吕太后非常气愤,就把她们都囚禁起来,不准出宫。而薄姬由于极少见高祖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到代国,成为代王太后。太后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国。

吕雉因而大怒,于孝惠元年(前195年)十二月,杀赵王刘如意,徙淮阳王刘友为赵,并将戚夫人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又以哑药将她毒哑,这才抛入茅厕之中,称为“人彘”[zhì]。吕雉后竟然又叫刘盈来看,刘盈痛哭失声。

命人向吕雉说;“这种事不是人作得出来的。儿臣是太后的儿子,终究没有办法治理天下。”认为母亲如此惨无人道,已经违背常理,惊骇非常,而不愿处理政事。

孝惠二年(前193年),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都来京朝见。十月,刘盈与刘肥在吕雉面前设宴饮酒,刘盈因刘肥是自己的长兄,就按照家人礼节,让他坐在上首。吕雉动怒,就命人倒了两杯鸩酒,摆在面前,让刘肥起身为她祝酒。刘肥站起来,刘盈也跟着站起来,拿起酒杯,想一起向吕雉祝酒。

吕雉这才惊恐,赶紧起身打翻刘盈手上的酒杯。刘肥觉得奇怪,不敢喝这杯酒,装醉离去。后来问别人,才知道是鸩酒,刘肥很害怕,自以为不能从长安脱身,很忧虑。齐国内史士向刘肥建议说:“太后只生有孝惠皇帝和鲁元公主。现在齐王你拥有七十多座城,而鲁元公主只有几座食邑。

如果您能够把一个郡献给太后,作为公主的汤沐邑,太后必定很高兴,您也就无忧无虑了。”于是刘肥献出城阳郡,并尊公主为王,太后吕雉十分高兴,并赞许刘肥,就在刘肥的府邸摆酒宴,欢宴后,让刘肥回到封地。

孝惠四年(前191年)三月,吕雉下令废除挟书律,此法本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制定之恶法。吕雉下令废止此律,亦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吕雉从孝惠三年(前192年)开始命人修筑长安城,到孝惠六年(前189年),工程全部竣工。各地诸侯来会,十月入朝庆贺。

临朝称制

孝惠七年(前188年)八月戊寅,刘盈忧郁病逝,发丧期间,只见吕雉干哭,不见落泪。张良之子张辟强担任侍中,年仅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如今死了,却只见她干哭而不悲伤,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陈平反问:“是什么原因?”

张辟强说:“皇帝没有年纪较大的儿子,太后害怕你们这班老臣。您现在应请求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南北二军,并且让吕家的人都入宫,在朝廷执掌大权,这样吕后才会心安,你们才能有幸免于祸患。”陈平就按照张辟强的计策去做,吕雉果然高兴,哭起来也显得哀痛。

吕氏的权势便从此开始。 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吕雉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

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雉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

。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雉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吕雉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

高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

高后四年(前184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后来少帝刘刘恭略微懂事时,偶然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自己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就口出怨言,说:“太后怎么能杀死我的母亲却把我说成是自己的儿子呢?我现在还小,等长大成人后我就造反。”

吕雉听说这件事以后很担心,害怕他将来作乱,于是废了刘恭的帝位,并暗中杀了他,改立常山王刘义为皇帝,改名叫刘弘。

扩展资料:

王立群:吕后最有贡献,毕竟是她和他的儿子在称制的这15年之间,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为即将到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所以在秦王朝十几的参照通知,四年的楚汉战争以后,吕后给了老百姓喘息的机会,还废秦变法。

施丁:关于妇人之道,吕后相夫卖力,教子有成,可基本上肯定;但她强制联姻,大封诸吕,乃妇人之识、裙带之风。关于为人之道,为人处世,应重情义。吕后对待功臣或老将张良、陈平、周勃、 灌婴等还是可以的;而对异己分分子或政敌则很厉害,手段卑劣而毒辣。

关于为政之道,吕后掌皇权15年,用人得当,为政平稳,与民休息,社会安定,很值得称道。她在政治上基本上成功。只是晚年重用吕禄、吕产为吕氏遗下后患。

《剑桥中国秦汉史》:吕后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后汉时期和以后中国的王朝几次被一个皇后所把持时被人仿效。可是她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吕后

鲁元公主号称汉朝第一公主,她是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独女,鲁元公主的丈夫是开国功臣张耳之子赵王张敖,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女儿张嫣后来被吕后许配给汉惠帝。鲁元公主于高后元年(前187年)去世。

(影视剧中的少年鲁元公主与汉惠帝)

鲁元公主,名字不详,也有说法说她叫刘乐,她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的独女。高祖还在沛县当亭长的时候,吕后的父亲吕公见高祖仪表非凡,有贵人之象,对相术多少有点研究的吕公知道高祖将来必将会建立功业,便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高祖,生下了

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遗传了母亲吕雉的美貌基因,描述汉孝惠张皇后(即鲁元公主独女张嫣)悲凉一生的东晋小说《汉宫春色》这样形容鲁元公主之貌美:

“公主甚贤,其姿貌虽非绝丽,而举止大方,气象温雅,靓如秋云之吐华月,蔼如春风之拂名花,实世所罕觏也。”

可见鲁元公主虽然谈不上是国色天香,但也算是姿色过人,且举止大方优雅,有皇家女子的高贵脱俗气质,也难怪吕后对这个女儿是万般宠爱,哭哭闹闹反对高祖将鲁元公主嫁到匈奴。

在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前,她差点被高祖嫁给匈奴冒顿单于为妻。

(吕后反对将鲁元公主远嫁匈奴,不得已高祖将一宫女冒充公主嫁给冒顿单于)

汉高祖在位时,位于北方的匈奴开始崛起,韩王信(非淮阴侯韩信)叛汉,勾结匈奴人,高祖亲自率军讨伐,结果兵至平城,遭到匈奴军队围困在白登山长达七天后才得以解围。韩王信后来逃入匈奴,屡次献计侵扰汉朝北部边境,此时匈奴的单于正是冒顿。

匈奴有带甲勇士三十万,已经对汉朝的北部边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高祖对此深感担忧。当时谋士刘敬对高祖表示:“冒顿通过弑杀他的父亲才当上了匈奴的单于,而后又把父亲的许多姬妾霸占为自己的妻子,冒顿黩武好战,我们若要以仁义道德这一套恐难说服他,更何况我朝建立不久,兵士旧战疲惫,也不能对匈奴以武力制服,只能通过其他办法来笼络匈奴人。”

刘敬表示如果把长公主(即鲁元公主)许配给冒顿单于,那冒顿不就是汉朝的女婿了,他们的孩子不就是陛下的外孙了,凭着这一层关系,匈奴必不敢来犯,反而会事汉朝恭敬。这便是西汉和亲之始,高祖为了拉拢冒顿单于维护北境安定,便决定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

(鲁元公主与丈夫张敖)

可是吕后对鲁元公主非常疼爱,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远嫁匈奴,于是日夜在高祖面前哭啼,对高祖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陛下怎么忍心把她抛掉远嫁匈奴去!”终究是架不住吕后的反对,最后高祖听取刘敬的意见,找了一个宫男女冒充长公主给冒顿单于做妻子,并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就这样鲁元公主在母亲吕后的保护下避免了远嫁匈奴。

高祖在位时很惧内,吕后和两个孩子跟他斩白蛇起义到定鼎天下建立汉朝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因此高祖当上皇帝后,对吕后也是又惧又怕,但他对两个孩子也非常的好。鲁元公主到了适婚年龄,便由高祖与吕后做主,嫁给西汉开国功臣张耳之子赵王张敖为妻,两人的这一段婚姻也算是门当户对。张敖与公主感情很好,两人育有一子张偃,一女张嫣。吕后为巩固势力,又将年仅十一岁的外孙女张嫣嫁给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高后元年(前187年)鲁元公主去世,她死后没几年,西汉王朝尽除诸吕,拥立高祖第四子刘恒为帝(汉文帝),其女儿张嫣的皇位之位遭到废除,儿子张偃的鲁王之位也被撤销,改封南宫侯。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一公主,鲁元公主在历史上留下的史料很好,但从一些零星史料可以看出,公主天生丽质,且气质优雅脱俗,深受高祖和吕后的喜爱,其一生没有经历什么大风浪,既是汉惠帝的姐姐又是他的丈母娘,近亲结婚在当时算不得什么,但在今天看来就显然是惊世骇俗,令人难以接受了。

樊哙嫡子樊伉在吕中被杀害,然而吕后的外孙为什么会活了下来?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下这其中的故事。

才刚刚起来的功勋老臣便在刘襄起兵的情况下杀害了诸吕,在这场战役中,几乎和吕后有联系的人都被杀害了,而樊伉之所以被杀害,也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姨妈,这个姨妈便就是吕后。

在这次战役中,不仅杀害了樊伉,甚至刘邦的四个孙子,都被屠杀了,这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吕后的血缘,那为什么和吕后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又活了下来?

他的两个外孙的名字分别是张嫣、张偃,他们是两姐弟,他们两个能活下来还是因为他们父亲的缘故,他们的爷爷,也就是父亲的父亲,跟刘邦有着很深的情意,在刘邦没做皇帝之前,刘邦一直跟随的便是这个人。所以在那次战役中,刘长才会保住张嫣、张偃这两个姐弟,也是因为刘邦的原因,诸位老臣也会力保他们两个人。

起先,樊伉的父亲樊哙曾经被刘邦下命令杀害死亡,之后刘邦驾崩了,樊哙就是因为吕后逃过了一次,在那场战役中,因为要斩草除根便杀害了樊哙的嫡子樊伉。后来,吕后的四个孙子也被杀害了,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吕后的孙子才会被杀害,而直接原因是因为汉孝惠帝的儿子,若不杀了他们,皇帝的权威将会被质疑。其实这次战役的主要不是针对吕后,而是针对当时吕姓大家,如果当时针对的是吕后,一些本不应该杀害的人却没有死,这就说不过去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找到刘恒来当权,也正是让刘恒当权,两个谋划的人才不会受到牵连。

剑拔弩张偃旗息鼓的意思是: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偃旗息鼓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

剑拔弩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iàn bá nǔzhāng,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出自《古今书评》。

偃旗息鼓(yǎn qí xīgǔ),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该成语原意是放倒军旗,停止擂鼓,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活动。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宾语。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汉书·王莽传》是一本编撰历史人物的书籍,《王莽传》作为《汉书》的“第一巨篇”、“第一变体”,在历史编撰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

南宫公主,名不详,生卒不详,是西汉汉景帝 刘启 与皇后王氏的第二个女儿,她是汉武帝的同母姐妹,两人孰大孰小已不可考。《史记》中,外戚世家载:“王太后长女曰平阳公主,次为南宫公主,次为林虑公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又记载:“元朔六年(注:前123年),侯申坐尚南宫公主,不敬,国除。”

影视中的南宫公主

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对这一段的注释为:“南宫公主,景帝女。初,南宫侯张坐尚之,有罪,后张侯耏申尚之也。”说明南宫公主先嫁给南宫侯张坐,后嫁给耏申。

南宫公主先嫁给南宫侯张坐,后嫁给张侯耏申为妻。 但是汉书与史记中并无这位南宫侯张坐。《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中宣平侯名下:孝景中三年,侯生嗣,十四年,有罪,免。以及南宫侯名下:侯生嗣,孝武初有罪,为隶臣。万六千六百户。此两人一般认为是同一个人,因为宣平侯张敖之子张偃在吕后时被封为鲁王,吕后死后王爵被废,文帝元年又被封为南宫侯。

而在吕后元年曾经封过一个南宫侯张买,但此人应该在吕后死后封爵被夺,而后文帝将南宫侯封给了张偃, 因此这第一任南宫侯与后面几位并无关系。文帝元年被封的南宫侯张偃在文帝十六年去世,其子张欧嗣位。张欧于景帝中元三年去世,其子张生嗣位。

这位南宫侯一直做到武帝元光三年,因此,南宫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应该就是这位南宫侯张生,生字与坐字相近,与《史记索隐》中记载的南宫侯张坐相合。这位南宫侯与公主实际上是远房亲戚。

高祖 刘邦 --女-- 鲁元公主 --子--南宫侯张偃--子--南宫侯张欧--子--南宫侯张生--子--文帝 刘恒 --子--景帝刘启---女---南宫公主两人虽然辈分差着一辈, 但鲁元公主比文帝要大不少,南宫公主又是景帝比较小的女儿,所以两人年纪应该相仿。况且鲁元公主之女曾嫁给亲舅舅惠帝 刘盈 ,早有先例,辈分之差也不存在障碍,况且两人亲属关系已比较远。

第二任丈夫史书有明确记载,就是张侯耏申。有个说法,景帝时有真公主远赴匈奴和亲,而这个真公主就是南宫公主。在宋代工具书《册府元龟》(卷978)中可查到有关南宫公主的资料,记载她是汉景帝送往匈奴和亲的亲生女儿。但是在《史记》中多次出现南宫公主在朝的事迹,按此说法,则南宫公主不可能远嫁和亲,况且《册府元龟》是宋代史书,不如《史记》记录汉历史可信度高。

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刘乐简介

刘乐,是西汉皇帝刘邦的女儿,母亲是吕后吕雉,那么,身为一国公主的鲁元公主嫁给了谁她的女儿是谁她的一家人都是谁她的家人是怎么死的

鲁元公主刘乐简介:

刘乐,父亲是汉高祖刘邦,母亲是吕后吕雉,弟弟是汉惠帝刘盈,丈夫是赵王张敖,儿子是张偃,女儿是汉惠帝皇后张嫣。

刘乐的丈夫,是张敖。张敖是张耳之子。张耳在秦朝末年参加陈胜、吴广起义,张敖也有参与。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叫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接续他父亲做了赵王,汉高祖刘邦的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赵王敖做王后。

汉七年,高祖刘邦经过赵国时,由于张敖执子婿礼特别恭敬,有谄媚的样子,反而被刘邦辱骂和嫌弃。张敖的谋士贯高等人因此不满,想要刺杀刘邦,但是却没有成功。刘邦彻查是谁行刺自己,直至第二年,查出了结果,将张敖打入牢狱。但是因为张敖的妻子是鲁元公主,刘邦就将张敖贬为爵宣平侯。

鲁元公主刘乐的儿子张偃,继承王位,是鲁元王。公元前187年,被外祖母吕后封为鲁王。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撤销鲁国,张偃改为南宫侯,薨逝,儿子张生嗣位。

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了鲁元公主的哥哥汉惠帝刘盈,一生无子,是个处女皇后。吕后抱了汉惠帝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当做张嫣的儿子。可是,当这个儿子继承皇位,长大以后,得知亲生母亲宫女被吕后所杀,十分生气,想要报仇。吕后得知以后,废除了他的皇位,并秘密处死了他。张嫣亦受牵连,被徙至北宫。公元前163年,张皇后去世,张皇后去世后,臣民纷纷为她立庙,定时享祭,尊她为花神,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

译文: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赶上作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张耳曾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在外,来到外黄。外黄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却嫁了一个愚蠢平庸的丈夫,就逃离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亲旧时的宾客。

她父亲的宾客平素就了解张耳,于是对美女说:"你要一定想嫁个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给张耳吧。"美女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终于为此断绝了同她丈夫的关系,改嫁给张耳。张耳这时从困窘中摆脱出来,广泛交游,女家给张耳供给丰厚,张耳因此招致千里以外的宾客。

于是在魏国外黄做了县令。 他的名声从此更加大起来。陈余,也是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一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他,也很了解陈余不是一般平庸无为的人。陈余年轻,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秦国灭亡大梁时,张耳家住在外黄,汉高祖还是普通平民百姓的时候,曾多次追随张耳交往,在张耳家一住就是几个月。

秦国灭亡魏国几年后,已经听说这两个人是魏国的知名人士,就悬赏拘捕,有捉住张耳的人赏给千金,捉住陈余的人赏给五百金。张耳、陈余就改名换姓,一块儿逃到陈地,充当里正卫维持生活,两人相对而处。

原文: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

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馀非庸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之《张耳陈余列传》。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张耳(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02年),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末汉初历史人物。

早年为信陵君门客,授外黄县令。 参加陈胜起义,担任校尉。支持武臣为赵王,封为右丞相。武臣死后,拥立赵歇为赵王,扶赵抗秦。项羽分封诸侯时,封为常山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受到陈余攻击,归顺汉王刘邦,参加楚汉之争。随从韩信平定赵国,受封为赵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谥号为景,史称赵景王。

陈馀(?-前204年),一作陈余,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名士,性格高傲,与张耳为刎颈之交。

大泽乡起义之后,同投奔陈胜,后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后,出任大将军,武臣被部将李良杀死,与张耳立赵歇为赵王。李良引秦军大将章邯攻赵。

张耳、赵歇败走巨鹿,被秦将王离包围,自觉兵少,不敢进兵攻秦,张耳大怒,责怪陈不守信义,方出兵五千去救巨鹿,然全军覆没。后项羽大军至,大胜秦军,解巨鹿之围。张耳再次见时,怪他背信弃义。陈一气之下将帅印交出,从此张、陈俩人绝交。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陈只被封为侯,心有不满,于是联合齐王田荣,击走张耳,复立赵歇,自为代王。韩信平定魏后,与张耳一同攻赵,陈未接受谋士李左车的建议,轻视韩信的背水列阵法,败后被斩杀于泜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余

以上就是关于汉朝吕后的事迹全部的内容,包括:汉朝吕后的事迹、历史上号称汉朝第一公主的鲁元公主,她的结局怎么样、樊哙嫡子樊伉在诛诸吕中被杀,吕后的外孙为何活了下来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67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