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别人的母亲为什么

古代称别人的母亲为什么,第1张

在古代一般称呼别人的母亲令堂,这是一种尊称,属于敬词。

古人对别人称自己长辈时,一般先冠以“家”字,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称呼别人的家人则冠以“令”字,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别人的母亲为令堂,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别人的女儿为令嫒。中国以“孝道”著称,孝乃德之本。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如华夏子女这般重视孝道,所以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情怀也无可比拟,古代子女对父母不能直呼其名,否则视为大不敬。子女为表示对父母的敬重,称呼也有很多讲究。

古代称别人的父母,有两种方式:

一、以“令”为前缀的称呼。该种称呼用于和别人说话时称呼别人的父亲。

令尊 和别人交谈时,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以“令”字为前缀称呼,也是一种固定的结构,如“令堂”、“令爱”、“令弟”……

二、以“尊”为前缀的称呼,此类称呼大多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

1、 尊大君 《晋书·谢鲲传》:“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2、 尊大人 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称呼方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父子天性,岂能终绝……郎君先回,求亲友于尊大人面前劝解和顺,然后携妾于归,彼此安妥。”

3、 尊公 《三国志·魏志·袁尚传》“十月至黎阳”句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刘表遗谭书:‘天笃降害,祸难殷流,尊公殂殒,四海悼心。’”

4、 尊府 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序》:“李生之尊府,以侍御史管汴之盐铁。”

5、 尊侯 干宝《搜神记》第十八卷:“后有一法师过其家,语二儿云:‘尊侯有大邪气。’儿以白父,父大怒。”

6、 尊翁 《荡寇志》第九十五回:“尊翁归天,我还不曾来吊唁。”

7、 尊君 《世说新语》中卷上《方正》第五:“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8、 尊人 古代指称父母,近代多用做对方父亲的专用敬称。叶圣陶《北上日记·三月二十七日》:“其尊人方患气管炎,年已八十有二岁,颇为可虑。”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称别人的母亲为令堂,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

1、敬称他人的儿子:令郎、令嗣、令子;

2、敬称他人的女儿:令爱(亦作“令嫒”);

3、敬称他人的母亲:令堂、令慈;

4、令,敬辞,有“美好”之意,用于敬称他人或他人的亲友,多用于敬称对方的亲属。

5、古人对别人称自己长辈时,一般先冠以“家”字,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 称呼别人的家人则冠以“令”字,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别人的母亲为令堂,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别人的女儿为令嫒。这是对别人一种尊称,相当于“你的”或“您的”。

扩展资料

用令字开头的敬语称呼对方的亲属时,一般将定语“您的”略去,如可以直接说“令爱的芳龄几何”,不必说“您的令爱芳龄几何”。

但若真这么说了,也并非错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存在这类用法,譬如在元杂剧中就有“你令堂”、“你令嗣”等称呼。

一些以“令”字开头的敬辞:

敬称他人的父亲:令尊、令严;

敬称他人的母亲:令堂、令慈;

敬称他人的儿子:令郎、令嗣、令子;

敬称他人的女儿:令爱(亦作“令嫒”);

敬称他人的妻子:令阃(kǔn)、令正、令妻;

敬称他人的女婿:令婿、令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令爱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称别人的母亲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称别人的母亲为什么、古代称别人的父亲为什么,别人的母亲是什么、古代中对对方儿子,女儿,母亲的尊称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56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