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故事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故事,第1张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河南洛阳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七女,母清河崔氏,隋朝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皇后。其姿色秀丽,十四岁时嫁给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共诞育有十个儿女。仁寿二年(602年)8月,独孤伽罗病崩于永安宫。

独孤皇后_独孤皇后 -代北奇英,倾世红颜

传奇一生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公元544年——公元602年),河南洛阳人。她是隋文帝的皇后,夫妇携手共同开创了结束魏晋南北朝三百馀年动乱分裂、促进中华各民族第一次大融合的隋朝。父独孤信,北朝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核心人物之一,其祖辈为代北鲜卑贵族;母清河崔氏,出自中古时期最著名的“五姓七望”汉族文化世家门阀之一。14岁的独孤伽罗于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嫁给爸爸老部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并相继育有五子五女。其中长女杨丽华为北周宣帝宇文赟之皇后。周宣帝荒*残暴、大失人心,继位两年后去世。杨坚抓住机会把持朝政,后取代北周创建隋朝。

独孤伽罗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性格刚强果断,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周宣帝突然病逝,近臣矫诏令杨坚入宫辅政,关键时刻,独孤伽罗派心腹对丈夫进言:“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妻子的忠告让杨坚顿下决心:代周立隋。独孤伽罗巾帼不让须眉,表现出了果敢善断的政治家气魄。

隋朝从草创到强大的发展过程中,独孤皇后和隋文帝一样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在君主执政期间对其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隋文帝对她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隋朝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独孤皇后的主意,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开皇之治”独孤皇后功不可没。

独孤皇后虽然热心政治,但并不属于爱出风头、锋芒毕露的个性。她在恢复传统伦理道德以治理天下的观点上和隋文帝如出一辙,而且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她在生活上起居简朴、不尚华丽,家庭生活中要求女儿们要培养妇德、孝顺舅姑,同时公私分明、抑制外戚。

开皇末年,独孤皇后在废杨勇立杨广的储君决策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她无法料到的是她和文帝寄予厚望的杨广因为急功近利从而滥用民力、用兵无度导致富强的隋朝二世而亡,因此不少史家学者也把隋亡责任归咎给独孤皇后。

仁寿二年(602年)8月,独孤皇后病逝于永安宫。她的去世标志着1个时代的结束,隋文帝失去爱侣和精神支柱,悲痛不已,隋朝为独孤皇后上谥号为献皇后。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献者:聪明睿智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同年闰十月,花甲之年的隋文帝亲送亡妻葬于太陵,两年后去世的隋文帝与爱妻合葬。

大事年表

公元纪年年号纪年年龄事件544年西魏大统十年独孤伽罗出生。父: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母:清河崔氏557年北周孝闵帝元年14岁嫁给爸爸老部下陈留公杨忠嫡长子杨坚为妻3月,独孤信与宇文护争权,政斗失败,被迫自杀558年北周明帝二年15岁独孤信长女,明帝王后独孤氏去世561年北周武帝保定元年18岁长女杨丽华出生,后为周宣帝皇后568年北周武帝天和三年25岁7月,公公随国公杨忠去世;抚养杨坚幼弟杨爽569年北周天和四年26岁第二子杨英(杨广)出生571年北周天和六年28岁第三子杨俊出生573年北周武帝建德二年三十岁长女杨丽华被聘为周武帝皇太子宇文赟之太子妃;第四子杨秀出生577年北周建德六年34岁向丈夫推荐清廉直质的晋州总管周摇;找到失散多年的异母长兄独孤罗578年北周宣帝宣政元年35岁周宣帝继位,杨丽华立为皇后580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37岁周宣帝发怒要处死杨丽华,独孤伽罗叩首流血得免;周宣帝暴亡,杨坚进宫辅政,独孤伽罗劝丈夫下定代立决心;12月,杨坚进封为隋王,独孤伽罗进位为隋王妃581年北周静帝大定元年隋文帝开皇元年38岁2月,独孤王妃进位为独孤王后隋文帝立独孤王后为大隋皇后582年开皇二年39岁隋文帝夫妇为第二子晋王杨广纳西梁公主萧氏为妃隋文帝夫妇登门道贺皇后长兄独孤罗袭独孤信爵独孤皇后参与制定隋朝妇官制度583年开皇三年四十岁迎怀孕的晋王妃于大兴宫待产,并且抚养杨广长子杨昭为姥爷崔彦珍祈福,在大兴城立普耀寺为爸爸独孤信祈福,在大兴城立弘善寺585年开皇五年42岁8月,皇后接见并赏赐突厥王子库合真586年开皇六年43岁为妈妈纪国夫人崔氏祈福,在大兴城立纪国寺590年开皇十年47岁皇后接见岭南女首领冼夫人,并赐首饰和宴服一袭591年开皇十一年48岁皇后被异母弟独孤陀猫鬼蛊诅咒,三日不食为其向隋文帝求情593年开皇十三年五十岁为复兴佛教,皇帝施绢十二万匹,皇后施绢十二万匹595年开皇十五年52岁隋文帝与皇后为还愿在大兴法界尼寺建造连基浮图并安置舍利皇后为修建仁寿宫滥用民力的杨素求情隋文帝请法纯禅师为皇后受戒596年开皇十六年53岁隋文帝和皇后共观神雀,许善心作《神雀颂》,并诏许善心母侍皇后讲读597年开皇十七年54岁隋文帝出轨,皇后盛怒杀死宫女尉迟氏,文帝负气离家出走,皇后谢罪598年开皇十八年55岁迎越国公杨素妻越国夫人郑祈耶至仁寿宫养病599年开皇十九年56岁与杨素结盟废易太子、罢黜高熲长兄独孤罗去世600年开皇二十年57岁6月30日,第三子秦王杨俊因病去世10月19日,隋文帝废黜皇太子杨勇,其子女并为庶人11月3日,隋文帝立第二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58岁隋文帝夫妇大兴佛法,于全国各州起舍利塔皇后被犯罪的番州刺史陆让嫡母冯氏的品德感动,为其向隋文帝求情602年仁寿二年59岁8月24日午夜,独孤皇后于仁寿宫之永安宫病逝闰10月28日,隋文帝亲送爱妻独孤伽罗葬于太陵,谥号为献皇后603年仁寿三年隋文帝为纪念爱妻,修建了天下规模最大的寺院禅定寺隋文帝把中国唯一一颗释迦牟尼佛牙送到追念爱妻之寺供养604年仁寿四年隋文帝去世后与爱妻独孤伽罗合葬于太陵

独孤皇后_独孤皇后 -俪与天齐,帝后一体

胡汉菁华

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的某一天,秦州上封(今甘肃天水市)太子太保、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家里传出一阵女婴啼声。这已经是独孤信的第七女,不过由于其生母崔氏的正妻身份和家族地位,独孤信想必仍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为她取了1个极富时代特色的佛教色彩名字:伽罗,梵语为Tagara,意为香木、沉香。谁也不曾料到,三十七年后,这个女孩将掌控中国历史走向。

小七伽罗的爸爸独孤信祖辈是归附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爷爷便是独孤部的一支部落首领,独孤信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因而在北周政权中享有崇高地位,为八柱国家族之一,并出任大司马、封为河内公;伽罗之母崔氏却是出自源于东汉的汉族政治文化世家清河崔氏,这是中古时期最著名的“五姓七望”家族之一。双方的'结合本身就具体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政治意义。 唐朝柳芳在《氏族志》中总结“代北人尚武”、“尚贵戚”、“徇劳力、无礼教”等正是游牧民族尚武好勇之风气写照,而当独孤信走上政治舞台时,独孤家族也在由尚武向文武并重悄然转变,与崔氏的联姻就是1个重要标志。

鲜卑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多由内政”,在这种文化环境下长大的小伽罗,自然具有鲜明的北朝妇女之风:即有当家做主参与维护家族利益的自觉性、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独孤伽罗从记事开始,想必就已经习惯了爸爸骑着高头大马不时出征的生活,也知道了战争的紧张不安和胜利带来的喜悦荣耀。由建功立业带来的爸爸显赫的政治军事地位、家世勋贵的耀眼光环,又让聪慧的小伽罗感到无比骄傲,心中埋下渴望展现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不输男儿的志气。

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小伽罗烙上了深刻的汉文化印记。清河崔氏是1个文化功底深厚、学识渊博的文化世族,比较注重家族整体文化素养的培养,家族女性外嫁之后,便将自家的家学带到重新组合的家庭中。好学不辍、儒家文化中的“孝悌”“温良恭俭让”等崔氏家传文化影响着家族成员的思想意识与思维方式,指导他们的行为模式。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等,可见清河崔氏的家传文化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

独孤信和崔氏联姻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越了婚姻作为“男女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含义,但是在不经意中,却使得不同的文化通过婚姻这种形式融合起来,培养出了1个大写中国历史的时代菁英——独孤伽罗。

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实岁未必满十三的独孤伽罗开始走入中国史官视野。

佳郎潜龙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西魏、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关陇集团的凝聚核心宇文泰去世,遗命其侄宇文护辅政。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虚岁已经十三的伽罗也许能感受到爸爸独孤信脸色越来越凝重,有越来越多的心事。不过独孤信百忙之中也没忘记小七的终身大事,他看中了老部下、12大将军之一杨忠的长子杨坚气质出众、仪表非凡,便把小七伽罗嫁给了他。

杨坚时年十七,刚刚踏入仕途。他相貌有奇表,从小在寺院长大,性格深沉稳重,又养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这桩婚事虽然同样带有贵族内部联姻的政治色彩,不过对杨坚和独孤伽罗两人来说,两者的结合是一桩对彼此人生都产生了决定性作用的喜事。

当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命运首先和杨坚这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少年郎开了个大玩笑,这桩门当户对巩固联系双方家族利益的政治亲缘联姻,不仅没有给他带来政治收益,反而婚后不到两月,老丈人独孤信政斗失败被逼自尽,势力流散,妻儿也受牵连流放到蜀地多年。杨家不肯依附宇文护,再加上独孤信的这层关系,导致杨坚也不幸遭受牵连,遭到宇文护常年打压,连续七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一度有过性命之忧。

而对独孤伽罗来说,爸爸定的这门婚事太及时了,如果她没有出嫁,失去杨家的保护,她恐怕也得随着家人流放边地,那不仅她个人命运、只怕北周和中国历史都要改写了。

小娇妻伽罗从受人尊重的顶级贵胄家族跌入深渊,家门不幸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杨坚更是对她爱怜有加。但是独孤家族风光不再,更让伽罗寒心的是世态炎凉,当年围绕在爸爸身边效忠卖力的人转眼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以证明自己对当朝新贵的忠诚。事实上,令世人趋之若鹜的是炙手可热的权力,而不是某个权力的体现者,权力本身才是永恒的,不满十四岁的伽罗人生刚刚起步,就受到了如此深刻冷酷的政治启蒙教育。丈夫杨坚对她无私的爱让她暗下决心,倾尽心智辅佐丈夫在政坛崛起,既成就他一番雄心壮志,又能洗刷家族耻辱。在馀生风云诡谲的岁月中,伽罗始终是杨坚最亲密的爱人、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

政治继续在杨坚夫妇面前充分展现其隐秘和黑暗的一面,宇文护攫取政权、废掉孝闵帝、毒死明帝,他那阴冷的目光不时瞄向杨家这条似乎也不太稳固的船,着实令人森然可怖。杨坚和妻子不得不相互鼓励,互商对策,以期逃避宇文护怀疑的目光。所幸由于北周周边环境形势严峻,北有突厥骚扰侵犯、东有北齐虎视眈眈、南有南朝趁火打劫,杨坚的爸爸杨忠虽然不肯依附被宇文护打压,但因为骁勇善战战斗经验丰富,宇文护一面打压一面又不得不拉拢依靠老将来保护巩固北周国家利益。杨忠之后靠战功一直拥有相当的地位,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相继和宇文皇室联姻,老二娶了宇文泰外甥的女儿尉迟氏、老三娶了周武帝妹顺阳公主。杨坚夫妇在爸爸的大树羽翼之下暂得保全。

在杨坚和伽罗的婚姻关系中,杨坚对伽罗一直保持了感情的坚贞,夫妻俩艰难同辛共度难关。杨坚与伽罗的姻缘中得到的最大利益不是所谓家族势力,而是和他两情相悦相得甚欢又聪慧果敢智计过人的独孤伽罗本人。杨坚还原创过两首琵琶曲《地厚》、《天高》,来表达对美满夫妇关系的愉悦之情,可见两人的结合实在是如鱼得水非常“相得”。

600年11月,隋文帝立杨广为太子。604年7月,杨广继位,这就是隋炀帝。从隋炀帝继位开始,几乎每年都有重役。604年11月,他发丁男数10万人,在今山西、河南省境内夹黄河两岸掘了两道长堑。

605年3月,隋炀帝营建东京,月役丁200万。同时征发河南、淮北丁男前后100余万人开凿通济渠,又发淮南民10余万人开邗沟,不到半年便完成了这两项工程。

隋炀帝在位14年间,几乎没有一年不出去巡游。他曾三巡江都,三到涿郡,两至榆林,一游河右,还在长安与洛阳间的频繁往还。伴随着巡游,到处建筑宫殿,每次出巡,宫人、侍卫和各色随从人员多达10万人,沿路供需都一概令地方承办。这笔费用最后都落在人民的头上。

隋炀帝这些劳役征发,完全超出了人民所承担的限度,在他即位的第五年,就已经有起义发生了。

611年,隋炀帝发动对高丽战争,更大规模地征发兵役和劳役,终于点燃隋末农民起义的燎原大火。

611年,这一地区遭到特大水灾,次年又发生旱灾,人民走投无路,起义的战鼓首先就在这里敲响。这一年,还有其他地方的起义。后来发展壮大的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和由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起义军,也都在这一二年间组织起来。

在这种局势下,隋朝政权迅速土崩瓦解。617岁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11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618年4月11日,隋炀帝去世,群臣立隋炀帝的另一个孙子越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618年6月12日,隋恭帝禅位李渊,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废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灭亡。此后,东突厥的处罗可汗曾经派人迎接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来东突厥,立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称后隋。630年,唐朝出兵灭亡东突厥,另外分兵攻破大隋,后隋朝灭亡。至此,隋政权残余全部灭亡。

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

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与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

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至杨坚官任北周的大丞相之后,李家才还复本姓。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  。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 。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隋文帝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皇帝的禁卫武官)。

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别亲近器重李渊,累转谯(今安徽亳县)、岐(今陕西凤翔)、陇(今陕西陇县)三州刺史。

扩展资料:

1、杨坚的皇后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

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

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 。

晚年主导罢黜宰相、废易太子引发史学界争议评价。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爱,“誓无异生之子”,共诞育有十个儿女。

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最盛佛寺为皇后祈福,临终前企盼和爱妻“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

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谥曰文献。

2、李渊的母亲

元贞皇后(?~?)独孤氏,西魏、北周时期重要将领,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第四女,生母未记载。

北周明敬皇后独孤氏四妹,隋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姐。嫁给唐国公李昞,生唐高祖李渊和同安长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渊

(以出现的先后为序)

杨坚 北周武将,杨忠长子,袭父职隋公,后篡周立隋,称隋文帝。

杨广 杨坚次子,封晋王,后杀兄弑父,称隋炀帝。

宇文述 隋寿州刺史,后为兵部尚书。

李靖 字药师,三原人氏,极善兵法,被秦王李世民拜为行军大元帅。后封卫国公。

李渊 隋封唐公,太原留守,后起兵反隋,称唐帝,即唐高祖。

秦琼 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北齐大将秦彝之后,初为隋齐州捕快、齐州折冲都尉,投唐后封右武卫大将军,封护国公。

王伯当 隋时名公,后随李密起兵反隋。

单雄信 名通,潞州二贤庄主,后为王世充女婿。

柴绍 字嗣昌,汾州好汉,后为李渊女婿。

李密 字玄逮,世袭蒲山郡公,后与翟让起兵反隋,又杀翟自代,称魏王。

魏徵 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初为道士,长于韬略,被李密拜为元帅府文学参军纪室。拔店后为太子洗马;太宗时为谏议大夫,封郑国公。

来护儿 隋山东行台总管,左翊卫大将军。

罗成 北周重臣罗艺之子,善骑射。

齐国远 少华山强人,后投唐。

李如辉 少华山强人,后投唐。

尤俊达 名通,兖州东阿县武南村豪杰,投唐后封左统军。

程咬金 字知节,山东好汉,随尤俊达聚义,后投唐。

窦建德 贝州好汉,后起兵反隋,称夏王。

窦线娘 窦建德女儿,封夏勇安公主。后为唐太后收为侄女,后嫁罗成。

朱贵儿 隋炀帝妃子。

徐世勣 字懋功,瓦岗聚义,极善谋略,投唐后封左武卫大将军,封英公,赐名李勣。

罗士信 秦琼义弟,善武功,投唐后封马军总管,后阵亡。

杨义臣 隋太仆,行军都总管,后隐迹濮州。

虞世基 隋翰林学士,内侍郎。

王当仁 王伯当族弟,绿林好汉。

翟让 瓦岗寨主,后为李密所杀。

尉迟恭 字敬德,刘武周部大将,投唐后,封左府统将军。

徐义扶 魏主狱官,后被李渊拜为上大夫。

王世充 反隋称郑王,后为李渊所灭。

秦怀玉 秦琼之子,后封为殿前侍卫右千牛。

李世民 李渊之次子,隋封秦王。后被李渊立为太子,承帝位为唐太宗。

武媚娘 太宗时入宫为才人,高宗时封昭仪,立为后,后改唐为周,称则天皇帝。

武三思 媚娘侄。先与武后通,后与韦后通。

李治 李世民之子,封晋王,立为太子后,继帝位为唐高宗。

薛怀义 俗名冯小宝,后为白马寺主,与武后通,封鄂国公。

太平公主 武后女。助临淄王平除韦党。

韦后 中宗皇后。后鸩中宗,临朝听政。

李隆基 中宗时纣临淄王,因平除韦党,被睿宗进封平王,后继帝位为唐玄宗。

姚崇 唐相。

宋璟 唐相。

杨贵妃 本名玉环,入宫为寿王妃,玄宗纳为贵妃。

江采苹 玄宗妃子,因喜梅,被赐称梅妃。

高力士 后宫内侍。后为太尉。

杨国忠 本名钊,玄宗赐名国忠,杨妃堂兄。由监察御史升侍御史,后为右相,权倾内外。

安禄山 营州都督、平卢兵马使,与杨妃通,升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谋反,国号燕,称雄武皇帝。

秦国模、秦国桢 秦琼玄孙,同第状元,同授翰林承旨。

李林甫 唐宗室,礼部尚书、右相,权势极盛。

郭子仪 初为朔方右厢兵马使、九原太守,后任朔方节度使,升兵部尚书,封汾阳王。

哥舒翰 陇西节度使。后兵败迫降、被杀。

严庄 安禄山大将,后谋杀安禄山。

南霁云 魏州好汉,后为张巡大将。

许远 睢阳太守。

张巡 雍邱防御使、河南节度副使。

雷万春 涿州人,后为张巡大将。

颜真卿 字清臣,临沂人,平原郡守,加河北采访使。

李光弼 河东节度使,后为户部尚书,北留郡留守并同平章事,又加封太尉中书令。

史思明 安禄山大将,后继安而再乱。

李辅国 唐宦官。肃宗时任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专权用事后为兵部尚书。

注:隋唐演义评书中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杨林、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等人物出自清代小说《说唐传》,褚人获《隋唐演义》原著并无此类虚构人物。

隋朝的兴亡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的建立

隋的创立者是杨坚,华阴(陕西华阴)人,其父杨忠系北周的开国功臣,是北周“十二大将”之一。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北周宣帝的皇后,周宣帝只统治了二年,579年传位于子,第二年死。580年周静帝立,年仅8岁,杨坚以社会声望与才能势力入朝执政,把持了政、军大权。杨坚为了收搅人心、巩固地位,入朝后即进行一系列改革,《隋书·高祖纪》载:“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精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集团。

杨坚执政后,北周王族还有一定势力,先后在相州(河南安阳)、益州(四川成都)等地起兵,但不到70天,即都被杨坚很快削平。接着,杨坚又镇压了一批北周的宗室,如宇文氏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等,腐朽的宇文氏被完全孤立,代周条件已成熟。

581年2月,杨坚迫使周静帝退位,用“禅让”的形式让位于他。因父杨忠曾封“隋(随)国公”,故国号“隋”,改元开皇,杨坚即历史上的隋文帝。他仍以长安为都城,但次年(582年)在长安东南龙首原建筑大兴城,第三年迁到大兴城,即新长安城。

隋统一全国

隋朝建立时,当时北方有突厥,南方有后梁(都江陵)与陈。隋文帝先解决北方,用“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办法,使突厥内部发生分裂,北方形势缓和,可倾全心对付南方。后梁地方小,人口很少,兵也弱,所以很快便被隋灭掉。主要的任务是灭陈。

陈的最后一个国君是陈叔宝(陈后主),他统治下的陈朝政治非常腐败。陈后主宠爱张贵妃、孔贵嫔与一些小人,花天酒地,饮酒赋诗,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所作所唱的诗歌均是一些靡靡之音,如《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公元588年三月,隋文帝出兵,下诏列举陈后主二十条罪状,以晋王杨广(炀帝)为行台尚书令,率领五十万大军,沿长江分十路同时进兵。

当时陈朝甲士只有十万,可陈叔宝仗着金陵有“王气”,不作任何准备。589年初,隋将韩擒虎率五百士兵夜渡采石矶,陈的士兵尽醉,很快被占领。隋另一大将贺若弼也从广陵(扬州)渡江,二路军合攻建康,陈军一哄而散,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嫔逃入枯井中不出,隋军扬言要扔石头,才爬出被俘。余下各地闻风而降,只有四个月陈即灭亡,隋朝统一了中国。

从东汉未年起,中国分裂了近四百年,到隋朝又重新统一。隋统一的原因:

(1)政治上的因素

(2)民族融合的结果

(3)经济交流的要求

北方从北魏后战争相对减少,经济有了发展。而南方在西晋未年时,大量北方内迁者把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带到南方。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经济也较繁荣。南、北两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也要求统一。

统一由隋完成,也与隋文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有关。

二、隋文帝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

581年隋建立后,隋文帝就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灭陈统一全国后,将改革后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到全国,从而巩固了封建统治,发展了社会经济。

确立三省六部制

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后来三公成为虚衔,尚书台成为中央决策机关。隋文帝加予改革,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内史省,主管草拟诏令,长官为内史令。(后内史省改称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主管审议诏令,长官为纳言,后改侍中。尚书省,主管执行政令,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互相牵制。

尚书省下设六部,也叫六曹。各部长官称尚书,副的称侍郎。具体分工:

吏部:管官吏的选拔、考核。

礼部:礼仪、教育、科举。

兵部:军政事务。

都官:后改刑部,管刑法。

度支:后改民部、户部、管户口、钱粮。

中央任免州县属吏

隋以前,州县属吏来源一是征聘、二是官吏推荐,这样做地方官可以为所欲为,同时容易培植私人势力。隋文帝规定九品以上(最小的官)的官员,一律由中央政府任免。同时,加强对地方官考核(有时故意派人行贿),还规定地方官三年一换地方,不能重任,不许用本地人。并且合并郡县,压缩官员数字。这样既打击了地方世族特权,也节省了国家开支。

创立科举制

隋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是按门弟、靠推荐的,对世族地主有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把各州县的学生与推荐者送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进士”考试,优异者任命作官。科举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世族地主衰落与庶族地主兴起这样的历史趋势,有利于没有政治特权的庶族地主子弟通过读书来作官,从而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

改革法律

隋以前,各国法律不一,但都很苛重。隋文帝即位后,命大臣杨素等十余人参与修改,制订了《开皇律》。《开皇律》对旧律作了许多减轻,如去掉枭首(音肖,悬头于木上)、宫刑、车裂等酷刑。除了谋叛,不可灭族,死刑也只有绞、斩二种。审讯犯人时刑杖不能超过二百下,中途不能换人。并简化刑法条文,从原来二千多条简化到五百条,分十二卷。史称“刑纲简要,疏而不失”。(《隋书·刑法制》),为以后《唐律》修订打下了基础。

建立租庸调制

582年(开皇二年),隋文帝颁布了关于土地与租调的新令。基本上沿袭后齐制度,也有一些改革。一夫受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死了不上缴),八十亩为露田,死后还给国家。妇女受露田四十亩,奴仆受田与常人同,丁牛一头受田六十亩。

关于租调,一夫一女叫“一床”,每年交粟三石、调绢四丈。丁男每年服役一月,后来提高丁男年龄,从十八岁到二十岁,又到二十二岁。服役减为每年二十天,五十岁后不服役。若不能服役,用三尺绢顶一日役,叫庸。三者即为租、庸、调制度。

这种土地制度,名为均田,但农民实际受田达不到此数。同时,又规定官吏永业田可有40亩——100亩,还有职分田1——5顷,所以还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的。但与前朝相比,毕竟负担减轻了些,对农民也有一定好处。

大索貌阅与输籍法

585年,隋政府为了加强对人民控制,准确地掌握全国户口数,并且增加赋税收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索貌阅”。即按户籍上的年龄与本人外貌相核对,看是否年龄故意报大报小,以逃避赋役。同时也清查没有报入户籍的人,不实者加以处罚,并鼓励互相检举。585年,一次清查出44万3千人。后来又进行过几次,“大索貌阅”,把164万遗漏户口编入户籍。

输籍法是大索貌阅的补充,即按人民财产多少,定出不同的纳税标准,编入政府的户籍册子。把户籍与纳税结合一起,地方官不能作弊,人民也不能逃税,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三、隋朝的灭亡

隋末阶级矛盾的激化

隋文帝建立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阶级矛盾,在历史上被吹捧为“节俭”的皇帝。他穿洗过的衣服,坐补过的轿子,一餐只有一个肉菜。但也很虚伪,如建仁寿宫,工程巨大,大臣杨素严督民工,天又大热,民工死了三万。隋文帝却不闻不问,宫成后赏杨素钱百万、丝织品三千匹。如果说隋文帝还有所节约的话,那继位的隋炀帝便是变本加厉、竭尽*逸之能事。

隋炀帝名杨广,是隋文帝次子。太子杨勇深居宫中,而杨广率兵南下灭陈,有一定威望。杨广为了篡位,功于心计。每次外出向父亲辞行,哭哭啼啼地表示是孝子。平日假装不好声色,身边虽有许多美女,但父母到时,让老宫女接待。还把乐器的弦扯断,放在那儿表示从不动用。杨广又勾结了有势力的大臣杨素,结果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604年,杨坚病重,杨广叫心腹张衡杀杨坚,“血溅御屏,冤痛之声闻于外”。(《资治通鉴》卷180)。并杀死杨勇,自己即位,即隋炀帝。

隋炀帝统治时期,大兴木工,赋役沉重,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1) 生活的奢侈*逸

(2) 滥用民力

(3) 政治上的残暴

(4) 征高丽所造成的经济破坏。

隋未农民大起义的爆发

611年,即隋炀帝发布征高丽的诏书之时,起义首先在长白山爆发。长白山在今山东章丘境内,山东、河北是隋统治者征高丽首当其冲的受害地区,成为各类矛盾的焦点,故起义首先爆发。

大业七年(611年),王薄自称“知世郎”,在长白山首先举起义旗。他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起义:“长白山前知世郎(王薄的义军),纯着红罗锦背裆(一律穿红背心),长矛肖(长矛)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地主的)。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在王薄起义推动下,许多地方聚众响应。孙安祖在高鸡泊(山东恩县),高士达、张金称在清河(河北清河)也起兵。窦建德与孙安祖联系也起事,但因事泄窦建德全家被杀。窦建德率二百人投奔高士达,孙安祖死后,余部也前来投窦建德,逐步发展到一万人。

农民起义发生时,大贵族杨玄感也乘机起兵。杨玄感是杨素之子,官居礼部尚书。613年隋炀帝征高丽,他留在河南督运粮草,乘机起兵,很快发展到十多万人。杨玄感进军洛阳,隋炀帝从征高丽的前线退兵,进行镇压,杨玄感兵败自杀。他的起兵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斗争,但一定程度上牵制了隋的军事力量,扩大了统治集团的分裂,削弱了隋的统治,给农民起义的迅速发展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玄感兵败自杀后,隋炀帝竟认为:“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资治通鉴》卷182)。所以大规模镇压起义军,进行大规模屠杀。

屠杀政策激起了人民更大的反抗,起义从黄河下游向全国发展,百余支义军从分散趋向联合,逐步形成了三大主力义军。即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与杜伏威、辅公袥(音石)领导的江淮义军。

(1)河北起义军

(2)瓦岗起义军

(3)江淮起义军

隋朝的灭亡

三支主力义军互为呼应,起义浪潮席卷全国。617年未,大部份地区隋已无法控制,隋的兵力只余20多万,分别控制洛阳、江都等几座孤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大地主大官僚看到隋的灭亡已成定局,纷纷起兵割据,主要的有:

李渊,隋的唐国公,镇守太原。615年起兵,617年11月攻下长安,立隋炀帝孙杨侑为帝,第二年废杨侑自立为帝,国号唐。

罗艺,据涿郡,自称幽州总管。

梁师都,据朔方(内蒙),国号梁。

刘武周,据马邑(山东朔县),称皇帝。

薛举,据金城(甘肃兰州),称西秦霸王。

李轨,据武威,称大凉皇帝。

肖铣(音任),据巴陵(湖南岳阳),称梁帝。

沈法兴,据吴兴(浙江湖州),称梁王。

隋炀帝也知未日将到,对着镜子对肖后说:“我这脖子长得可真不错,就不知以后挨谁一刀”。果然不久以后的618年3月,他的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带领禁军在江都(扬州)发动政变,杀死隋炀帝,隋王朝基本上已灭亡(还有残余势力被唐建国后铲除)。

以上就是关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故事全部的内容,包括: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故事、隋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有什么亲戚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45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1
下一篇 2023-05-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