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里 所有词类活用以及里面的之和而的用法

登陆支付宝2023-04-30  16

古之(助词 相当于“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连词 表承接)知之(代词 它 知识)者,孰能无惑?惑而(连词 表转折 却)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连词 表承接)师之(代词 他);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表承接)师之(他)。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助词 无实意)先后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助词 放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存,师之(同上句 助词 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存也。嗟乎!师道之(助词 主谓间)不传也久矣,欲人之(助词 主谓间)无惑也难矣。古之(助词 “的”)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连词 表承接)问焉;今之(助词 “的”)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连词 表转折)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助词 无实意)所以为圣,(说明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圣人是圣人的原因 句中“所以”的意思是“……的原因” 这是古汉语“所以”的一种固定用法 )愚人之(同上句)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连词 表目的)教之(代词 其子),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助词 “的”)师,授之(代词 他们)书而(连词 表承接)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知句读)不知,惑之(同上句)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连词 表转折)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代词 这)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代词 这)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连词 表修饰)笑之(代词 他们)。问之(代词 他们),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助词 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代词 这)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代词 这)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好累啊 都是自己写的 可能有个别错误 你看看吧

1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以为师)

3小学而大遗(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指“句读之不知”;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的方面,指“惑之不解”)

1求师说的文言知识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一词多义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之)

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只是指示代词,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也: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 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 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常 古:永久的 今:平常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 古:风气 今:道理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则曰-省略句

2师说的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一词多义(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则耻师:v 动词 拜师 (之) 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 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 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吾未见其明也。

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今之众人---众人---古:普通人 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 今:道理 无贵无贱---无---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 则曰-省略句。

3关于韩愈的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扩展资料: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和散 文具有很高的造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 千古佳作,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韩愈

4< >的知识点整理

展开全部 一、整体把握《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

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

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

“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

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

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

“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二、问题探究1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应作怎样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

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

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

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

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

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关于练习一这篇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参考答案: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

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

第三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二 课文的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

5劝学 师说 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劝学》

1、通假字: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輮”通“煣”。用火烤木材,使之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副词。 “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 资质禀赋。

2、成语:

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大声疾呼,欲盖弥彰

二、《师说》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无常师、择善而从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原文第一段: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2)传道(3)受(4)业(5)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6),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7)终不解矣。生乎(8)吾前,其闻道(9)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10);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2)也。

第二段: 嗟乎!师道(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14)也远矣,犹且(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19)!彼童子之师(2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21)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22),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23),吾未见其明也。巫医(24)乐师百工(25)之人,不耻相师(26);士大夫之族(27),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28)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29),官盛则近谀(yú)(30)。呜呼!师道之不复(31)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32)不齿(33),今其智乃(34)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yú)(35)!

第三段: 圣人无常师(36)。孔子师郯(tan)子(37)、苌(cháng)弘(38)、师襄、老聃(dān)(39)。郯(tán)子(37)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0)是故弟子不必(41)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2),如是而已。

第四段: 李氏子蟠(pán)(43),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44)皆通习之,不拘于时(45),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46),作《师说》以贻(yí)(47)之。

编辑本段注释[1]之:结构助词,的。 学者:求学的人。

[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

[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4]受:通“授”。传授。

[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

[8]乎:于,介词。

[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

[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3]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

[17]下:低于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

[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7]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8]相师:互相学习。

[29]族:类。

[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

[32]复:恢复。

[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35]乃:竟。

[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揣测。欤,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8]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9]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不必:不一定。

[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

[46]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48]贻:赠送。

编辑本段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

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以道为师,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道理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很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编辑本段字词整理通假字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一词多义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词类活用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3吾师道也:

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

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不耻相师

师。名词作动词,拜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被动

1、不拘于时

所字结构

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词类活用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小学生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 今:表示大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 今:平常的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其可怪也欤-判断句

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

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则曰-省略句

[编辑本段]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生乎吾前:省去“者”

[41]夫庸:哪里。夫为发语词

[42]知:管,过问

[43]其:表推测语气,大概……

[44]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45]常(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46]之徒:这些人

[47]通(习之):普遍

[48]师(吾师道也):名词活用,学习

[49]所以:是用来的

[50]嘉:赞许

[51]贻:赠送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连词。

(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位卑则足羞

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作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三、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

2、之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4、而

(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找到参考书了~~

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师-名词作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古今异义:学者-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 今: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 今:表示很多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被动,状语后置

学于余-状语后置

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1 高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常用的文言句式以及常见虚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

2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第一册 1、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烛》 2、越国以鄙远 《烛》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 5、朝济而夕设版焉 《烛》 6、共其乏困 《烛》 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 8、闻寡人之耳者 《邹》 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 10、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 11、既来之,则安之 《季》 1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 1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 1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 1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 16、谨庠序之教 《寡》 17、树之以桑《寡》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 19、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过》 20、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 2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 22、履至尊而制六合 《过》 23、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 2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 2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 2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过》 27、会盟而谋弱秦 《过》 28、沛公欲王关中 《鸿》 29、吾得兄事之 《鸿》 30、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 3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 3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 33、此其志不在小 《鸿》 34、籍吏民,封府库 《鸿》 第二册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 2、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 3、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 4、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 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谏》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 7、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 8、襟三江而带五湖 《腾》 9、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腾》 10、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腾》 11、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腾》 1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 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腾》 1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腾》 15、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腾》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 1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六》 18、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六》 1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 2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 2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六》 22、李牧连却之 《六》 2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六》 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 2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 2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 2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 28、火尚足以明也 《游》 2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 30、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 3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 32、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项》 33、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 34、雨泽下注 《项》 3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项》 36、去今之墓而葬焉 《五》 37、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五》 38、缇骑按剑而前 《五》 3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五》 40、不能容于远近 《五》 41、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 42、抶而仆之 《五》 43、安能屈豪杰之流 《五》 44、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 第三册 1、屈心而抑志兮 《离》 2、步余马于兰皋兮 《离》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离》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 5、足以荣汝身 《孔》 6、留待作遗施 《孔》 7、昼夜勤作息 《孔》 8、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 9、云青青兮欲雨 《梦》 10、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梦》 11、樯橹灰飞烟灭 《念》 12、大江东去 《念》 13、则以刘病日笃 《陈》 14、谨拜表以闻 《陈》 1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 1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 1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 18、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赤》 19、侣鱼虾而友糜鹿 《赤》 第四、五册 1、岁征民间《促》 2、试使斗而才 《促》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促》 4、成以其小,劣之 《促》 5、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促》 6、益奇之 《促》 7、成然之《促》 8、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庄》 9、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庄》 附: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事) 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

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

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 何以伐为?《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1 羞:以……为羞,意动 2 小:认为……小,意动 3 奇:以……为奇,意动 4 智:认为……聪明,意动 5 毒:认为……有毒,意动 6 乐:以……为乐,意动

1 ①代词,译为“他” ②结构助词,译为“这” 郯子之徒:郯子这一类人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④音节助词,不译 ⑤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 ①代词,译为“他的” ②代词,译为“他们” ③副词,译为“难道” ④副词,译为“大概” ⑤代词,可译为“那些”

4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有哪些

我感觉文言文要多读些才有感觉(一)名词的活用 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名词“鼓”带宾语“乐”,用作动词:弹奏;名词“冠”带宾语“切云之崔嵬”,用作动词:戴 ⑵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郑商人弦高市于周 简析 名词“履”带补语“至尊”,用作动词:登上;“市”带补语“于周”,用作动词:做买卖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简析 “水”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用作动词:游水;名词“王”前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例如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简析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⑸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简析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⑹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例如 ①秦师遂东 简析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⒉名词的使动用法 ⑴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简析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⑵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 例如 ①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简析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⑶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①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②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简析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东苏子”,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⒊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 ①孟尝君客我 简析 名词“客”后带宾语“我”,活用作意动词“客我”即“以我为客”,意即“把我当做客人” ⒋ 名词直接做状语 ⑴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简析 名词“席”、“包”、“囊”分别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⑵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简析 名词“面”做动词“刺”的状语,表示“刺” 的方式:当面 ⑶ 名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简析 名词“船”作动词“载”的状语,表示“载”所用的工具:用船装 ⑷ 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 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 名词“日边”作动词“来”的状语,表示“来”的地点:从日边 ⑸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 简析 时间名词“岁”作动词谓语“更”的的状语,表示“更” 的性质:每年 ⑹名词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时,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南取百越之地 简析 方位名词“南”做“取”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向南 ⑺名词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活用为状语 例如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 简析 名词“日”作形容词谓语“蹙”的状语,表示“蹙” ,这种情况逐渐的发展变化: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二)动词的活用 ⒈动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①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简析 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作句子的主语 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⑴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简析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成为使动用法“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 ⑵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②晋侯饮赵盾酒 简析 “食”,吃,是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⒊ 动词的为动用法 例如 ①死国可乎 简析 “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 ⒈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 大行不顾细谨 简析 “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即“细枝末节” ⒉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①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简析 “高”本是形容词,但在本句中作了成分,译作“推崇” ⑵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

5 高一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示例:①项王军壁垓下:驻扎(名词+名词)②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名词+代词)③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名词+而+动词)④项王乃引兵而东:东进(动词+而+名词)⑤亦足王也:称王(副词+名词)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能愿动词+名词)⑦置人所罾鱼腹中:捕(所+名词)⑧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做官(名词+介词结构)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

①(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生小羊)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雨灌溉)③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架梯子)④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称霸)⑤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征收赋税)⑥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搭台阶)⑦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表现、显露)⑧涕出而女于吴(嫁女)⑨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⑩径匈奴,匈奴得之⑾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后面是动词,而两者间又不是主谓关系)1示例:①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表时间)②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表方位)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堂上(表处所)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表工具)⑤至于颠覆,理故宜然:按道理(表依据)⑥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表状况)⑦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表态度)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表比喻)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西望武昌诸山(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④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⑤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⑧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和为动用法)1示例:(1)动词用作名词①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伏兵。

(《左传·曹刿论战》)●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措施、制度(《后汉书》)②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且动词前有“之”或“其”●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捕蛇者说》)●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搜捕行动。

(《五人墓碑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差失、错误(《学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所见景物(《游褒禅山记》)③动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且动词前有数词●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差失、偏颇之处(《学记》)(2)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怎么样)●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为(游侠)作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廉颇蔺相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形容词的活用1示例:(1)形容词作名词①形容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义不杀少而杀众:少的人、多的人。

(《墨子·公输》)●以直养而无害:正义。(《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人之所欲:财富、富裕的生活。

(《孟子·万章上》)②形容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且前有“之”或“其”●锄其直,遏其生气:直的枝条(斫其正、删其密)●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长处、优点,短处、缺点。(《芙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贤德、才能。

(《师说》)③形容词处在宾语或主语的位置,且前有数词●四美具,二难并:美好的事物(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滕王阁序》)(2)形容词作动词(后有名词,且形容词不是名词的定语)●(项伯)素善留侯张良:结交,交好。

(《史记·项羽本纪》)2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注意其语境特征。●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 )●君子尊贤而容众(《论语·子张》)(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4使动用法①名词的使动用法●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让……当王,拥护……为王●先破秦入关者,王之(《鸿门宴》):使……成为王,拥护……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使……长出肉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使……投降,逼他投降●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尽归汉使路充国等(《苏武传》):让……回去,放还●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五人墓碑记》):使……倒下,打倒●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使。

6 高中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和词类活用用背吗

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将会逐步加大文言文的阅读较之现代文有一定难度,也是同学们失分最多的部分,同学之间也容易拉开差距,因此,许多高中同学在文言文复习方面存在困惑对此,建议大家要熟悉考点《考试说明》对文言文的考察是这样表述的:“能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识别常见的文言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能默写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名句”解释常见文言词语所谓常见的文言词语,就是在我们课文中常出现的文言词语,所谓“解释常见的文言词语”,主要是指实词现在上海存在H、S、新教材三种版本,但不管哪种版本,传统经典的篇目总在必选之列,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经典的篇目中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所谓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识别常见文言句式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及固定句式等尤其是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考察的机率比较高同学们可以根据各种句式特点,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依据进行归类整理,这样既熟透了课文(所谓拉网式复习),又识别和掌握了常见的文言句式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一般要看分数的设置,判断几个给分点,一般一个给分点是1分,然后判断哪几个重点实词必须解释出来,该句子含有哪几个特殊语法现象,必须通过翻译体现出来,一定要成竹在胸,不然,心中无数,乱翻一气,是没有多少胜数的能默写文言名篇高考一般是五句中任选其中四句,4分课内课外兼顾散文、诗词兼顾课内,要注意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就目前而言,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课外,主要还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文言名篇、名句的默写,主要是考察我们同学扎实积累的态度。

以上就是关于师说里 所有词类活用以及里面的之和而的用法全部的内容,包括:师说里 所有词类活用以及里面的之和而的用法、师说 词类活用 1.而耻学于师 2.孔子师郯子 3.小学而大遗、师说文学常识大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412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