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特征

喀斯特地貌特征,第1张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両银”的俗谚。

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地貌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气候,降水,温度和气压影响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影响岩溶作用,生物,动植物给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氧化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影响岩溶作用。构造,岩层的产状和节理构造等,有利于水的垂直流动,从而影响岩溶作用。

三种地貌的特点如下:

1、花岗岩地貌:是常见的酸性侵入体,质地坚硬,岩性较均一,垂直节理发育,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

2、喀斯特地貌:地貌面积大、地貌多样多样,生物生态丰富,主要分布在气候暖湿的石灰岩层分布区;

3、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1

三级阶梯地形

中国地貌的一个非常显著特征就是形成了三级阶梯地形。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

4000

~4500m,气候干冷,冰川和冻土地貌发育,表面相对起伏较小,而周边强烈切割。第二级阶梯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在

1500

~2000m,河谷深切,地表起伏比第一级阶梯大,气候北部干冷,南部暖湿,以发育河流地貌和风成地貌为特征。第三级阶梯是东部平原-东南丘陵,海拔低,地形起伏小,气候比较湿润,河流、湖泊发育。

2

地貌类型及成因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形成地貌的动力多变,所以我国的地貌类型非常丰富。既有内动力形成的火山地貌、构造地貌,也有外动力形成的河流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成地貌、海岸地貌、湖沼地貌等,还有人工改造形成的人工地貌,如京杭大运河、梯田等。

3

地貌发育的区域性

我国地貌发育的区域性特征也非常明显,具有纬向、经向和高度分带。在纬向上,从南到北依次发育的主要地貌是砖红土型风化壳-岩溶和河流地貌-河流和湖泊地貌-风成地貌-冻土地貌。在经向上,从东到西是海岸地貌-河湖地貌-黄土地貌-沙漠(洪流地貌)-砾漠。在高度分带性上,从低到高依次为海岸地貌-河湖地貌-风成地貌-冻土地貌-冰川地貌。

4

地貌发展的旋回性

地貌的发展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密切,这两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构造运动影响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地貌形态又折射出构造运动的特征。我国的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明显,活动期与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这就造成了我国地貌演化的阶段性(geomorphic

stage)和旋回性(geomorphic

cycle)。

早在

20

世纪初(1904

年),威利斯在研究华北地区第四纪地质和地貌时就提出了华北地区侵蚀期与堆积期交替出现的地貌发展的地文期(physiographic

stage)(表

2-14)。所谓的地文期是指地貌形成发展的阶段性。地文期是地貌发展旋回性的一种表现,以堆积或夷平与侵蚀或切割交替出现为特征。在我国的南方岩溶地区,也划分出一系列的岩溶期(表

2-14)。

2-14

中国地貌发展地文期对比

思考题

1)为什么第四纪下限有多种划分方案

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为什么中国的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具有独特性

对现今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如何

3)研究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意义何在

4)地貌演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戴维斯的地貌演化理论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特征全部的内容,包括:喀斯特地貌特征、三种地貌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406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