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哪些名人

三国演义有哪些名人,第1张

魏:武将:许褚(人称"虎痴",曾裸衣斗马超),典韦(当年超级大勇将,事迹不废话了,反正他救了曹操一命),庞德(也曾得到曹操手下诸将的承认),徐晃(曾与许褚大战胜负不分,也指挥了樊城之战,关羽败走麦城)曹仁,(有樊城之战以及诸多战役的功勋,甚是英勇);谋士:荀yù("或"字加两撇)("狭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提出来的),荀攸(在官渡之战前后对袁绍的战争中表现极其出色),郭嘉(遗计定辽东),贾诩(投奔曹操前屡破曹操的张绣就是听他的),司马懿

蜀:关羽,赵云,魏延,黄忠,姜维;诸葛亮,庞统,徐庶,法正,杨仪

吴:甘宁、吕蒙、凌统、周泰、韩当;周瑜、鲁肃、陆逊、张昭、顾雍。

武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原因:吕布作为天下第一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能撼动他稳如泰山的位子,其实像是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那样的没有争议(只不过没有李元霸那样傲视群雄,最多比赵云也就好一点)。当然配合他的方天画戟和赤兔马就更能够纵横于三国。如果他没有叛心的话和貂禅倒也是郎才女貌。

赵云,子龙一生无败绩,可以说是三国中最完美的武将。特别是在长坂坡的时候六进六出。成为传世佳话,我想即使是吕布也没有他这样的勇气吧!敢把百万曹军视作草芥。张颌,许晃等曹营超级猛将看到他那样子就心惊胆寒。不战而败。更为可贵的他那种不为女色所动的高尚气质。子龙能够成为三国第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典韦,双铁戟天下无双,可惜死的早(红颜祸水哪)为了曹操的一己“私欲”,就害死了曹营第一猛将,要不然白马之围也就不用劳驾云长了,张绣等人就算偷了他的双铁戟也不敢和他正面对敌,还是靠胡车见的偷袭才将其杀死。

关羽,武圣的名号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虽然是看中他那忠义,但是要舞动82斤的青龙郾月刀也不是意见轻易的事情)美髯公之武艺绝伦绝非夸张,斩颜良文丑也绝非侥幸。过五关斩六将更是他胆气的体现。第四舍美髯公其谁。

马超,西凉马孟起,人称锦马超。在十六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出征。而且无敌于阵前。(难怪他不怎么看得起我们的玄德公,原来是少年得志,那他怎么就能够屈就张鲁呢?真是想不通,难道是他也有宗教信仰?迷!马超在单条张飞和许诸的时候只是打个平手,看来长的帅也有好处!张飞打败过许诸,而单条张颌的回合马超比张飞少,就是这原因)所以马孟起应该排名第五。

张飞,自称是燕人张飞(保护他的还有燕云十八骑,不知道金庸和隋唐的燕云十八骑是不是模仿他的)他在长坂坡一站成名(不知道是不是练了佛门的狮子吼,虽然这有取巧的部分)但是杀纪灵,败许诸张颌,和马超打成平手并非是纸上谈兵,猛翼德排行第六我想应该也没有什么争议吧。

江东小霸王孙策。经过一段不惬意的青少年期以后,伯符终于得志。喝死一将夹死一将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孙策狮子吼的功力一定没有张飞的深,张飞那么远就吼死夏侯杰,孙策这么近才行)而且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势如破竹般的扫平江东六郡81州。这我想连曹操都没有办法比拟吧(虽然江东的武将菜了点)伯符当选第七也没有什么问题。

太史慈,子仪的勇力和伯符的也相差无几(而且是江东第一神射手)当年在解救孔融的时候就在黄巾军里面纵横自如(那可是被曹操收编为最精锐的青州兵)可见他的勇力。并非一般人可比。第八就是他了。

许诸,虎痴仲康能够和孟起打成平手的并非一般庸才,绝对是有实力的,而且更成为曹操的虎卫军之一,实力能够在百万曹军中脱颖而出的绝非一般人。第九的位子就是仲康的了。

甘宁,兴霸(说真的,这位子我实在是考虑了很久才想到的)想想就只凭借着100个骑兵就想偷袭曹营,不伤一兵一骑,除了勇气以外更需要的是实力。所以第十的位子也就是这么定了。

谋士:贾诩、诸葛亮、程昱

原因:该榜效仿在下武力的排行,也是分项加权所得,为常见的百分制。分为四项,如下:

战略眼光——该项在谋士中在下以为最重要,关系到势力的兴衰存亡、攻击对象、联盟对象、依附对象等等,权重最大,为40。

战术素养——该项在谋士中在下觉得为第二重要,主要关系到战争的成败,为30。

临机急智——该项主要指面对突发事件或对手策略时,作出判断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及能否提出相应的合适的对策,为20。

外交谈判——该项主要指口才方面的能力,不一定单指外交,内部谈判的能力也被计入,为10。

总和为100。

即:战略+战术+急智+谈判=总和

——————————————————————

贾诩:39+30+20+10=99

贾诩在我的排行榜上位居第一,此君战术神鬼莫测,临机精准犀利,谈判潇洒自如,此三项皆满值。唯战略一项,贾诩本人亦有言:“某昔从李傕,得罪天下”,美玉有瑕,去1。

贾诩三大优秀谋略:

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马超乃一勇之夫,不识机密。丞相亲笔作一书,单与韩遂,中间朦胧字样,于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送与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超必索书来看。若看见上面要紧去处,尽皆改抹,只猜是韩遂恐超知甚机密事,自行改抹,正合着单骑会语之疑;疑则必生乱。我更暗结韩遂部下诸将,使互相离间,超可图矣。

————————————————

诸葛亮:38+29+20+10=97

诸葛亮虽为智谋化身,但于我看来得屈居第二了。孔明高卧隆中,已知天下三分,但是他面对天下形式的变化,没有及时修正战略指导,关羽之死,刘备之败,他有一定的责任。战术方面,过于谨慎,不够完美。

诸葛亮三大优秀谋略: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吾今退军,可分五路而退。今日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日掘三千灶,后日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

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

程昱:39+29+20+9=97

程昱堪称曹营全能大师,战略战术,无所不精,尤其战场之上的临机判断,眼光独到。他对天下之人之事亦有准确见解,尤其在刘备一事上,与郭嘉见仁见智。并列第二。

程昱三大优秀谋略:

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

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绍追至河上,"我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可胜绍矣。"

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

—————————————————

郭嘉:40+27+19+10=96

郭嘉长于战略判断,分析敌我思路之清晰,三国罕见。战术方面亦有亮点,但似乎表现逊色于曹营其他几位谋略大师,临机急智距满值亦存一线。

郭嘉三大优秀谋略:

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今绍北征公孙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

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孙策)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

司马懿:39+29+18+9=95

司马懿几成‘老谋深算’之代词,四项都离满值尚余一线。他出山的时候,已经不是群雄纷争的时代了,战略表现不多,战术上受制于诸葛,临机判断稍逊,但综合来看,三国之中能胜过他的,唯之前四人耳。

司马懿三大优秀谋略:

刘备以诈力取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攻之,势必瓦解。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也。

懿曰:"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一面令参军梁畿赍檄星夜去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

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

———————————————————

荀彧:40+27+18+9=94

曹操初得荀彧时,喜曰:“吾之子房也。”不过在我看来,他更适合比作汉三杰中的另外一位,即萧何。曹操出征时,往往由荀彧坐镇许都,于后方调度。荀彧战略判断,极其准确,曹营众谋士,往往英雄所见略同。其他方面,表现虽然不如其战略强眼,但也俱是顶级水准。

荀彧三大优秀谋略: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

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

书略曰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

荀攸38+29+19+8=94

荀攸与其叔相比,更长于战术,随曹操征战四方,屡出奇计,其他方面,表现也很出色。

荀攸三大优秀谋略

今可扬言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闻之,必然惊惶,分兵拒我;我乘其兵动时击之,绍可破也。

三公之言未善。以愚意度之: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此机会不可失也。

若破干,须用诈降计方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37+28+20+8=93

周瑜在智谋方面,为东吴第一人,他少年得志,智计百出,赤壁是其智谋的完美表现,其后执着于诸葛,影响了他的判断和决定,唯有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三大优秀谋略:

将军承父兄遗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

吾身本无甚痛楚;吾所以为此者,欲令曹兵知我病危,必然欺敌。可使心腹军士去城中诈降,说吾已死。今夜曹仁必来劫寨。吾却于四下埋伏以应之,则曹仁可一鼓而擒也。

————————————————

陆逊38+27+18+9=92

陆逊周郎,皆东吴之柱石也。陆逊在战略和外交上,还要略优于周瑜,但在战术变化方面要逊色一些。若智谋也仿效武力有超一流之说,他为超一流最后一人。

陆逊三大优秀谋略:

云长倚恃英雄,自料无敌,所虑者惟将军耳。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以陆口之任让之他人,使他人卑辞赞美关公,以骄其心,彼必尽撤荆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荆州无备,用一旅之师,别出奇计以袭之,则荆州在掌握之中矣。

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

前面石亭,虽是山路,足可埋伏。早先去占石亭阔处,布成阵势,以待魏军

——————————————————

法正:38+26+17+9=90

庞统:36+27+19+8=90

——————————————————

鲁肃:38+25+16+10=89

徐庶:35+27+18+7=87

陈宫:34+28+18+7=87

吕蒙:34+26+17+8=85

———————————————————

其中:99—92为超一流,九人;

90为准超一流

89—85为一流

根据《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把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按照隋唐英雄这样的样式来做一个划分:

一是四猛:张飞、典韦、马超、许褚。

四猛第一名:张飞。张飞武艺高强,勇猛好战,吕布在当时是公认的天下第一,但打不赢张飞,打败任何一员将领,都不用20个回合,只有张飞一人是个例外,能两次战平天下第一的吕布,张飞就是天下第二。

四猛第二名:典韦。典韦是古之恶来,而且是名不虚传,典韦力大无比,能单手举起牙门旗;在与张绣军力战的时候,能一手拿着一个敌军的尸体作战;能与老虎搏斗,最重要的是典韦谁也不怕,敢跟任何人单挑,能与许褚大战数百回合不落下风,能为了救曹操力战而死,一个人挡住了张绣军数千军队。

四猛第三名:马超。马超是西凉猛将,打得曹操割须弃袍,打遍曹营无敌手,九个回合打败于禁,20回合打败张郃,数个回合杀死李通,四五十回合打败曹洪,一个人杀败了梁兴、侯选、李堪、马玩、杨秋五大西凉名将;一个人杀败了杨阜等八将的围攻。

四猛第四名:许褚。许褚迎战吕布,两人单挑20回合,许褚跟马超大战230回合,马超打落了许褚的兵器,许褚折断了马超的兵器,两个武艺相当,不分仲伯,算得上平手,所以许褚排在马超之后,位列四猛第四名。

二是四绝:关羽的忠义、赵云的忠心正直、刘备的仁义、曹操的狠毒

四绝之一:关羽的忠义。关羽的忠义天下无双,按三国演义来说,关羽虽然投靠了曹操,但是给曹操设了三个投降理由,分别是:降汉不降曹、善待刘备夫人、若知道刘备下落就会离开。曹操同意了,关羽才投靠曹操。关羽在离开曹操前就报答了曹操的恩情,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华容道时,放过了曹操,这都是关羽还曹操恩情的举动,这就是义。关羽对刘备的不离不弃,虽然曹操可以给关羽一个有发展的前途,但是无论刘备多么落魄,关羽一直紧紧跟随,不离不弃。

四绝之二:赵云的忠心正直。赵云是三国演义中最忠心最正直的人,一直默默跟随刘备奉献,为刘备守护家人安全,想想长坂坡为了救刘备妻子儿子的赵云,面对千军万马,把刘禅绑在怀中,不顾一切地为刘备救出了妻子儿女,完全不顾自己的性命,这就是忠心。

四绝之三:刘备的仁义。刘备是三国中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君主,没有曹操的显赫家世,没有孙权的富二代身份可以继承,刘备有的只有仁义,还礼贤下士,不断招揽人才,在长坂坡,有十万百姓宁愿跟着刘备一起走,也不愿意投靠曹操,这都是刘备的仁义,也是刘备成功的原因。

四绝之四:曹操的狠毒。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可是非常狠毒的,曹操攻打徐州时,屠城,弄得徐州人非常恨曹操,曹操在兖州时,也杀了不少名人,所以陈宫、吕布等人背叛曹操,此外曹操还杀了华佗、孔融、许攸、杨修、崔琰等名士,曹操还诛灭了马超的所有族人,够狠毒了吧。

三是十八好汉:吕布、黄忠、颜良、文丑、庞德、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张辽、徐晃、张郃、甘宁、魏延、姜维、文鸯、张任、关平、周泰

第一吕布。吕布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一生单挑没有败绩,而且一个人能打很多猛将的联手,比如三英战吕布,曹营六将战吕布,虽然最终吕布战败,可你得看看有多少猛将才能击败吕布,所以吕布是第一。

第二黄忠。黄忠能一百多回合战平关羽,而关羽斩杀了颜良与文丑,所以黄忠就能排在颜良、文丑之前,并且黄忠在定军山一战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名将五虎上将之一。

第三是颜良。颜良20个回合就打败了徐晃,没有任何水分,这一点怕是吕布也做不到,虽然颜良被关羽所杀,但并不影响颜良武艺排名。

第四是文丑。文丑排在颜良之后,因为文丑能战平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还能一个人大战张辽与徐晃的联手,并击败了对方,虽然也被关羽所杀,但文丑能排第四。

第五是庞德。庞德能战平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在襄樊之战时,庞德两次合计一百五十回合战平了关羽,并且靠暗箭射伤了关羽,能在战场上打败关羽,庞德称得上超一流猛将,所以庞德排第五。

第六是孙策。孙策号称江东小霸王,霸王可是当年的项羽,这个称号不是随便叫的,孙策一出手就生擒于糜,并且活活挟死了对方,又大声吼死了一人,前后一瞬间的工夫,就杀了两将。

第七是太史慈。太史慈与孙策大战百余回合,一直就是平手,所以排在孙策之后。

第八是夏侯惇。夏侯惇算是曹营除典韦、许褚、庞德之外最勇猛的将领了,夏侯惇敢战吕布,虽然被打败,但勇气可嘉,夏侯惇还三次战平了关羽,每次都是十个回合,这也算不错了,关羽毕竟是三国超一流猛将,夏侯惇四五十回合打败高顺,一个回合杀死曹性,武艺也算不错了,在曹营能排第四,所以这里排第八。

第九是张郃。张郃与张飞三次单挑战平,第一次20回合,第二次三五十回合战平,第三次10个回合战平,此外,张郃还20回合战平了黄忠。

第十是张辽。张辽能跟张郃五十回合战平,能与太史慈七八十回合战平,五十回合能战平凌统。

第十一是徐晃。徐晃最好的战绩就是五十回合战平了许褚,许褚可是曹营头号猛将。

第十二是甘宁。甘宁是东吴武艺除孙策及太史慈之外最高的了,甘宁射杀了凌统父亲凌操和江夏太守黄祖,一个回合斩杀了马延与张凯,20回合战平了曹洪,数个回合战平了乐进,并射中了乐进门面。

第十三是魏延。魏延战平了文聘,生擒了泠苞,十个回合打败了马超的堂弟马岱,还曾一箭射中了曹操,生擒过孟获,一个回合斩杀了王双,十个回合战平了张郃,三个回合战平了司马懿,数个回合战平了何平,是蜀汉除五虎上将之外,最勇猛的将领。

第十四是姜维。姜维可是战平了老年的赵云,光是这一点也够厉害了,赵云可是三国超一流猛将,虽然老了,武艺一点也没下降。

第十五是文鸯。文鸯在三国演义中,50回合战平了邓艾,此外文鸯在乐嘉城之战中来回冲杀,单骑击败数千追击的数千魏将,把司马师给吓得眼珠迸出。

第十六是张任。张任是刘璋手下的大将,射死了庞统,两次各十余回合战平了张飞,还是诸葛亮用计才能打败张任。

第十七是关平。关平在三国演义中是关羽的义子,关平在襄樊之战三十回合战平了庞德,三个回合击败徐商,六个回合打败了吕建,三四个回合战平了徐晃,能够战平一系列名将,关平的武艺并不弱,排第十七名。

第十八是周泰。周泰是东吴仅次于甘宁的猛将,镇守宣城时,为保护孙权身中12枪,一个回合斩杀张南,合肥之战为了救孙权及徐盛,又是身中十多枪,周泰武艺不是很高,但作战却异常勇猛,身上全是作战的伤痕,而且不怕死,排在第十八名。

1、曹魏:

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

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司马懿、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

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夏侯尚、毌丘俭、诸葛诞。

2、蜀汉

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关平、周仓、关兴、张苞、陈到。

李严、姜维、廖化、马谡、马岱、陈式、雷铜、吴兰、王平、任夔、张翼、马忠、张南、冯习、傅佥、关索。

3、孙吴

陆逊、张昭、张紘、鲁肃、虞翻、顾雍、诸葛谨、诸葛恪、陆凯、骆统、周鲂、周瑜、吕蒙、甘宁、太史慈、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丁奉、徐盛、陈武、凌操、凌统、潘璋、朱然、孙桓、马忠、孙韶、朱桓、夏恂、周平、全琮、于诠。

4、诸侯

张角、何进、董卓、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刘璋、马腾、张鲁、韩遂、公孙瓒、韩馥、刘岱、王匡、张邈、孔伷、陶谦、鲍信、桥瑁、袁遗、孔融、张超、张杨、刘度、赵范、金旋、韩玄。

5、黄巾军

张宝、张梁、程远志、邓茂、马元义、赵弘、韩忠、孙夏、管亥、何仪、刘辟、龚都、裴元绍、高升、张闿、韩暹、李乐、杨奉。

6、东汉朝廷

董承、王子服、李儒、陈宫、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逢纪、辛评、荀谌、辛毗、陈登、蒯良、王累、韩胤、沮鹄、杨弘、阎象、蒯越、伍孚、李傕、郭汜、颜良、文丑、潘凤。

俞涉、武安国、穆顺、华雄、牛辅、张济、樊稠、胡轸、胡车儿、李肃、高顺、张任、高览、曹性、闵纯、纪灵、马休、马铁、高览、袁谭、袁熙、袁尚、高干、麴义、吕翔、吕旷。

韩猛、淳于琼、焦触、张南、马延、雷薄、张勋、陈纪、桥蕤、郝萌、侯成、宋宪、魏续、成廉、蔡瑁、张允、黄祖、苏飞、吕公、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

7、其他

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吕伯奢、普净、华佗、于吉、左慈、吉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魏国:

1、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20年。

2、曹丕:生于187年,死于226年。

3、曹植:生于192年,死于232年。

4、曹冲:生于196年,死于208年。

5、司马懿:生于179年,死于251年。

6、荀彧:生于163年,死于212年。

蜀国:

1、刘备:生于161年,死于223年。

2、刘禅:生于207年,死于271年。

3、关羽:生于163年,死于219年。

4、诸葛亮:生于181年,死于234年。

5、赵云:生于157年,死于229年。

6、马超:生于176年,死于222年。

7、黄忠:生于148年,死于220年。

吴国:

1、孙坚:生于155年,死于191年。

2、孙策:生于175年,死于200年。

3、孙权:生于182年,死于252年。

4、周瑜:生于175年,死于210年。

5、鲁肃:生于172年,死于217年。

6、吕蒙:生于178年,死于219年。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演义有哪些名人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演义有哪些名人、《三国演义》的排名都是谁、三国演义中有多少位历史名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85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