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是什么意思

石金钱2023-04-30  24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一律绝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⑴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⑵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①

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②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④

··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⑤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⑥

···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

现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郿坞(第二首)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象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二古绝

古绝既然是和律绝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⑴用仄韵;

⑵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

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⑦!

····△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

李坤《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

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

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

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尽合

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①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

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②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③泊,入声烟,平声④比,上声西,平声⑤恐,上声天,平声⑥不,客,入声何,平声⑦看,平声

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

两只黄莺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行白鹭飞上蓝天。

上千年的积雪像嵌在窗上的图画,门前停泊著从很远的江苏一带驶来的船只。

'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译: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著溼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溼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问:分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境。

答:这首五言绝句选材精恰,色彩明丽,格调清新。诗人以春日迟迟统摄全篇,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所展现的明媚春光,与泥融土溼、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静睡鸳鸯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

古诗绝句的意思

绝句,又叫“绝诗”,或称“截句”、“断句”,就是撷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视窗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著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这首诗的意思(尽量多点)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

两只黄莺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行白鹭飞上蓝天

上千年的积雪像嵌在窗上的图画,门前停泊著从很远的江苏一带驶来的船只

'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长期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译: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著溼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赏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溼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问:分析杜甫的这首诗的意境

答:这首五言绝句选材精恰,色彩明丽,格调清新诗人以春日迟迟统摄全篇,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所展现的明媚春光,与泥融土溼、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静睡鸳鸯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

杜甫的《绝句》的诗句意思是什么

小学课文中的:

《绝句》(一)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视窗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著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此时既有28个字却有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停泊

《绝句》(二)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著溼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另有“绝句四首”:

绝句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杜甫赏析》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六个景物

这首唐诗从诞生以来,便被历朝历代文人推崇,并逐步成为各个朝代教育学童学习唐诗的教材之一至今在中国小学课本里仍是如此

很多文人、诗人、社会学者、历史学者都对杜甫的这首浅显易懂的《绝句》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做出过很精辟的注解出于对它的情有独衷,我从少时第一次背诵它时,便被其中的精美绝伦的描述所吸引在此谨对这首唐诗做添足赏析,玩味之意尽在不言中

我们先从整体上纵观全诗,是由两句相映成趣的宽对(对联的一种形式)组成全诗二十八个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含义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首著名的《绝句》

这首诗的起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所表达的十分简单明了诗人描绘了他站在窗前看到的近景中一幅优美的图画:

这是一幅早春图,在窗前刚刚抽丝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鹂鸟在欢快的相应和般地鸣唱在诗中首句的第一个字,诗人便用“两”这个数字和“个”量字来表示了一个头颈微动,目光微挑的动作

这里诗人用“个”字,而不是用“只”来描述黄鹂鸟的状态,是用语感来表述诗人看到的黄鹂鸟是一种动态这里很关键的一个字,便是这个“个”字“个”字是仄音,用去音来表示的语气中,有惊叹的含义诗人用“个”来告诉读者,是黄鹂鸟的鸣叫声把他的目光吸引住的一个,两个,噢,原来这里还有一只小鸟而这里若用“只”来表示,小鸟的状态就不一样了诗中的两个黄鹂鸟是在树杈间一上一下,不是并肩站在一根树枝上的,因为后面一个鸣翠柳的“鸣”字便表示了小鸟相互和鸣,在树枝间欢叫的追逐的状态一只小鸟在下,另一只小鸟在上,都是侧抓住飘动的柳丝在嬉戏

为什么说小鸟是侧抓着柳丝呢这在首句的第六字“翠”字便可知道

柳树在春天里是最先发芽的北方树种,其发芽时,先是树条里返青,这时叫抽丝,然后很嫩的芽叶吐出尖尖的嫩绿色此时的柳树是其最美的状态,文人画匠多把此刻的柳树寓意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即便是一棵柳树,丈余外都犹如一层绿雾漫卷在树冠上,由于细柳条的浅棕色里泛出一丝青绿色,柳条开始褪去冬天僵直的状态,变得柔软起来

此刻的柳丝多入诗画,曹雪芹在《红楼梦》黛玉葬花一回里这样描绘:“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更如葛紫巾 南乡子的唱和诗“长亭无风柳丝斜,杏花疏影笛声哑”“梅花漏泄春消息,柳丝长,草芽碧不觉星霜鬓边白,念时光堪惜”(晏殊词)“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而杜甫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更是给读者描述了柳丝轻柔、无风尚且柳丝斜的状态诗人准确地把握了春天柳丝的状态,而这时两个黄鹂鸟正是用爪抓住来回飘动的柳丝,在春意盎然的微风里,啾啾鸣叫,诗人也许正是被这样的闹春鸣叫声吸引到窗前

上阕的末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和首句相对应的诗人正是被黄鹂鸟的鸣叫声吸引到窗前,当他的目光从柳丝下的一只黄鹂鸟转移,被上面那只黄鹂鸟的鸣叫声挑起目光时,从树梢上,看到了远方的青天

如果说诗人用一种欢快的笔调写出了黄鹂鸟跳跃鸣叫的动感画面,那么此句中“一行”便给读者一种目光直线上升的感觉白鹭鸟相对于黄鹂鸟来说,一个是体形庞大的候鸟,一个是体形弱小的雀鸟这是一种寓意对比,我在下文中会说明成群结队的白鹭鸟,在春暖花开季节从南方越冬而北归那一种思乡归故里的迫切心情,被诗人精准地用一个“上”字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白鹭鸟的一行,与黄鹂鸟一上一下的分离成两个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也借着两种鸟的状态,把目光从眼前的一棵柳树,投向了一望无际的青天

古诗中描写天色的有很多,而诗人用“青”字来表述早春清晨爽朗的晴空,杜甫作为唐代最具有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描写早春天空的这种定义,也影响到了这个时期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瀛著名日本演歌《北国之春》的首句中“亭亭白桦,悠悠碧空”一句中,日文汉字便是“青空”两个字

这里,“青”所涵盖了这样两层意思

一是,青,颜色,蓝、绿的兼色既没有蓝色的沉闷,也没有绿色的宁静,它是一种很透亮的感觉,在西方油画色彩学里,有一种加光混合法,例如用朱红、翠绿、蓝三种原色光,同原色光双双混合,又可以混合出黄、青、紫红三种间色光在色相图标里,自然光的七色只有青色未被列入基本色相,原因便在于,青色的透明感在投光时,无法完全掩盖其它“正”色

二是,青,状态,初生萌发、干净淳朴这层意思对于暮冬已过,春色将至的早春焕发出来的生机,犹为重要诗人正是抓住了这种感觉,用一个“青”抒发了自己暮年壮心不已的情节

诗人用“色”的感觉在这里犹显考究

纵观上阕这两句,两个数字“两”、“一”,两个量词“个”、“行”,两种鸟类“黄鹂”、“白鹭”,两个动作“鸣”、“上”,两种颜色“翠”、“青”,两个距离“近柳”、“远天”表面的十四个字,表述了十四种事物但是,诗人在这首二句里,已经隐藏了递进的豪情,用一个“青”字来承上启下,通过这透亮的青色,让读者看到下阕里,诗人更难述怀的心情

如果说诗人在上阕里,只是单单描写了景致,在下阕里,诗人便更借景述怀,以物寓情了

《绝句》下阕的首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首先给读者的视线确立了一个画框——“窗”中国古典建筑里,工匠是十分注重“窗”的设计唐代建筑全国仅存四处,都在山西;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正是由于在山西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并数次古建筑考察,才使得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在该书中,有关“窗”的图样多达一卷,而这些图样中,其中很多都是“漏木雕花”这在成都杜甫草堂里有些可以看到诗人先给我们设定了这样一个场景——既然已经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青天”,那么就不应让我们看完整一个视角这里,诗人用“含”字,便隐含掉很多视觉上多余的景色,就象给我们一个相机的取景器,我们便在一个“漏木雕花”的取景器中看到了远山

“西岭”是指成都西南隅的“西岭雪山”为什么诗人不写南岭或北岭或东岭,而偏偏提到西岭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位置呢只是偶然吗

不,在唐代,佛教文化已经在中国开始盛行,佛教传入中国,并达到鼎盛时期,正是在杜甫少年时那时的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中,除了东方传统儒教的熏陶外,已经开始接受西方佛教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西方代表着死亡,东方代表着生机佛教把人的死称为涅盘,是入西方极乐世界儒教是劝人讲礼,讲一切生机的观念作为诗人的杜甫,在写这首绝句时,已经辞掉官职,在归浣花溪的路上那时,杜甫已经隐约看到了身后百年的归宿,也感觉到了一生不得志,难酬志愿的结局所以,诗人用“千秋”来表达了自己百年后所希望达到的“雪”的洁白境界

而此刻,这“窗”所遮挡的视线,可以任由读者去想象“西岭”山脉恰倒好处地被诗人用“窗”的四框包含起来,使我们的视线随着诗人的画笔,就停留在上沿“青天”,绵延横亘的“西岭”雪线,到近出的抽丝“翠柳”这时,诗人的视线回收,落到了小院柴门外的江边上另一番景色

全诗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下子将读者的眼球,从远景又拉回中远景的地方

如果上句诗人描写了“窗”内的景致,那么末句一开始就点出“门”这个角度,便已经将视线里的景致,化为一种心情的盼望窗内有景,在这个景致中,有院落,也有柴门,透过柴门而现门外江面上停泊蓄势待发船,已经很明确地点明诗人将人生路比作万里行舟的精辟论断这就是中国画中,景中借景,画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国画中山水画时常将主景的绘画中,在画“眼”这样的位置,画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这样一些点睛之处,而这样的点睛之处反而有别于泼墨渲染这样的大写意往往于细微处更见细微,而这幅画的主题,大部分便出于此中国人的含蓄,诗人与画家在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上的笔调,从这些大道相通的艺术观点上,都体现了出来

若是将“门”外的景色当作“窗”景的画中画,是递进的景致那么二字“泊”字与三句中颈字的“含”却有不同的意义“泊”有停泊、停靠的意思是船总要行舟,是泊总要有航的开始,所以,一个“泊”字给读者以将行的动的期待而“含”字具有包含、涵盖的意思这是一种静的状态,静止千年的雪,是诗人一生的清白与孤独诗人用“含雪”来表明他暮年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用“泊船”来抒发自己归家心切,报国心志的感触

“东吴”作为泛指一个地区的名词,和上句中“西岭”的山脉名词相对,给人以时空感这首诗是杜甫在五十四岁时写成的,诗人在这年正月三日辞官幕府,返回成都老家此时,杜甫一生中最后一个官职也辞掉了,但诗人抑郁寡欢的心情在看到春日美景时,也不自禁开始心中萌发感慨从“东吴之船”将行的人生万里路,到“西岭之雪”未泯的心愿千年志诗人借景把动与静的两种现实状态和自己人生的两种境地给读者充分展露了出来

在下阕的两句诗文中,诗人描写了两处景“窗”、“门”,两种状态“含”、“泊”,两个地理位置“西岭”、“东吴”,两种物质“雪”、“船”这十四个景物,却远比上阕的单纯写景,更加清晰地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大家,作为与诗仙李白齐名的唐代诗圣,其晚年五十多岁后才有大量的诗词问世,这首诗作为其晚年作品,用词简练,用字精准,用意单纯,用情至真,是杜甫作品中精华作品之一

杜甫一生,从出生伊始,武则天驾崩归天,唐代进入末代战乱时期,到诗人中晚年的“安史之乱”经年的人生磨难,使杜甫看尽人间离苦,红尘悲情此时的文学史上唐诗,由于有李白、杜甫的在世,进入了盛唐诗时代

这段时期,诗仙与诗圣用大量的诗歌从三个方面开始记录了盛唐时期人文、政治、社会等史诗第一、抒写拯物济世的理想抱负;第二、批判现实黑暗;第三、歌咏自然山水李白的诗继承了屈原以来的浪漫传统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飘逸奔放而杜甫的诗继承了《诗经》以来的写实传统,直面现实人生,内容博大精深,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性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绝句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绝句是什么意思、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古诗绝句的意思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46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