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接字的成语有哪些

时辰表2023-04-30  27

接有继续,连续,连成一体等意思,你知道哪些带有接的成语接下来网我将带来接字成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接的基本解释

1连成一体:~合。~骨。~壤。衔~。 2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 3靠近,挨上:~近。邻~。~吻。 4承受,收取:~受。~收。~纳。~管。 5迎:~风。~生。~待。 6姓。

接字相关成语有:

青黄未接 接二连三 应接不暇 接连不断 一接如旧 汗流接踵 连昬接晨 移花接木 接风洗尘 传宗接代 连三接二 短兵相接 摩肩接踵 踵接肩摩 肩摩毂接 趾踵相接 连墙接栋 冒名接脚 踵武相接 接三连四 交头接耳 敬上接下 比肩接迹 后手不接 连昏接晨 青黄不接 连舆接席 连三接五 再接再厉 巧不可接 比肩接踵 袂接肩摩 踵趾相接

带有接字成语解释

1 攀高接贵: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2 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3 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亦作“趾踵相错”。

4 再接再砺:接:交战;砺: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5 连舆接席:行并车,止同席。形容亲密友爱。

6 添枝接叶:比喻接连不断地附加。

7 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8 架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拥挤。

9 接三连四:接连不断。

10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1 接踵比肩: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12 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13 肩摩毂接:肩相摩,毂相接。本形容行人车辆拥挤,后亦借指人才辈出,络绎不绝。

14 肩摩袂接:人肩相摩,衣袖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15 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16 交头接耳: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17 连三接二:犹言接连不断。

18 接风洗尘: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19 接连不断: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20 接袂成帷: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线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

21 接二连三:接连不断。

22 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23 连畴接陇:指田地连片。

24 连昏接晨: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25 连昬接晨:昬,同“昏”。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接字有关成语意思

1 连甍接栋:指房屋连片。

2 连墙接栋:形容房屋连片。

3 连三接四:犹言接连不断。

4 连三接五:犹言接连不断。

5 冒名接脚:假冒别人的名,接替他。

6 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7 山 上,应接不暇:山 :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8 片接寸附:比喻生拼硬凑。

9 骈肩接迹:形容人多拥挤。同“骈肩累迹”。

10 巧不可接: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11 后手不接: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亦作“后手不上”。

12 汗流接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13 风马不接: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14 短兵相接: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5 短兵接战: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6 待人接物: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17 传宗接代:宗:宗教,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18 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9 兵连祸接: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20 兵不接刃: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21 比肩接踵: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22 驾肩接迹:形容人多。同“驾肩接武”。

23 再接再历: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24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5 直接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接字相关成语的人也喜欢:

接住的接笔顺:横、竖钩、提、点、横、点、撇、横、撇点、撇、横。

康熙字典:

《唐韵》子叶切。《集韵》《韵会》《正韵》即涉切,并音楫。《说文》:交也。《广韵》:合也,会也。《易·蒙卦》:子克家,刚柔接也。疏:阳居卦内,接待羣阴。

又《晋卦》:昼日三接。《礼·表记》:君子之接如水。疏:如两水相交寻合而已。

又持也,受也,承也。《礼·曲礼》接下承弣。注:接客手下也。《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

又《增韵》:接,续也,连也。《礼·曲礼》:堂上接武。注:武,迹也。迹相接,谓每移足半蹑之。《前汉·西域传》:乌秅国民接手飮。注:自高山下溪㵎中飮水,故接连其手。

又近也。《仪礼·聘礼》:宾立接西塾。

又捷也。《礼·曾子问》: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又反接,谓反缚两手也。《前汉·平传》:樊哙受诏即反接。

又姓。《史记·孟子荀卿传》: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集韵》:或作擑。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疾叶切,音捷。《礼·内则》:国君世子生,接以太牢。注:接读为捷,胜也。谓食其母,使补虚强气也。

又《荀子·大略篇》:先事虑事谓之接。注:接,读为捷,速也。

又测洽切。音锸。与扱同。《周礼·地官·廪人》:大祭祀,则共其接盛。注:接读为扱,扱以授春人春之。疏:颁扱与春人。

又《集韵》色甲切。音霎。与翣同。《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注:故书翣作接。

又檄颊切。音协。与挟同。亦持也。

连接是一个工业术语,指用螺钉、螺栓和铆钉等紧固件将两种分离型材或零件连接成一个复杂零件或部件的过程。

连接的分字解释:

连:

1、相接: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牍。

2、带,加上: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3、就是,既使,甚至于:连我都不信。

4、联合:外连东吴。

5、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连长。

6、姓。

7、古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

8、古同“链”,铅矿。

接 :

1、连成一体:接骨。

2、继续,连续:接二连三。

3、靠近,挨上:接近。

4、承受,收取:接受。

5、迎:接风。

6、姓。

连接近反义词:

1、近义词:不断、勾结、团结、延续、持续、接续、接连、毗连、毗邻、相接。

2、反义词:拆开、脱节、间断。

连接的例句:

1、一条高速公路把两座城市连接起来。

2、工人们正在连接被风刮断的电线。

3、这座大桥连接着浦东和浦西。

4、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无数根银线,连接着天空与大地,连接着云朵与庄稼,连接着希望与农民。

5、我部知道电脑怎么上不了网了,而且还没有连接的信号。也许是因为网络没有连接好,也许是因为系统出了问题,也许是因为中了木马病毒,哈哈一切都无从知道。

6、连接不断的山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7、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的眼睛会连接到别的什么空间之类的。

8、可能是你连接的进程太多了。系统分页到了最大。尝试不要做过多连接,并且问问管理员。

9、这条铁路连接南北,堪称祖国的大动脉。

10、人群连接不断地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连接的解释

[connect;join;link]

相连邻接 一座连接这个城市的两部分的桥 详细解释 (1)互相衔接;相连。 《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将士诸为 俭钦 ( 文钦 )迫胁者,悉归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文钦 《与郭淮书》 :“仆於国大分连接,远同一势,日欲俱举,瓜分 中国 ,不愿偏取以为己有。” 唐 韩愈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诗:“ 周 楚 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明 吴 承恩 《贺阎双溪令嗣 登科 障词》 :“秋榜高魁,行魁春榜,嘉事 自然 连接。” 巴金 《在尼斯》 :“作品一发表,就像一根带子把我同读者连接起来了。” (2)结交;交往。 唐 李商隐 《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 :“比 王 谢 之子弟,诚有轻重;在 稽 吕 之友朋,夙常连接。”

词语分解

连的解释 连 (连) á 相接: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 丈夫 之间 的 亲戚 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噄 )牍。 带,加上: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 家属 、亲族、 邻居 连带受 接的解释 接 ē 连成一体:接合。接骨。接壤。衔接。 继续 ,连续: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 靠近 ,挨上:接近。邻接。接吻。 承受,收取:接受。接收。接纳。接管。 迎:接风。接生。接待。 姓。 交送

以上就是关于带有接字的成语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带有接字的成语有哪些、连接的接怎么写、连接的正确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344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