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第1张

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 (条件为加热,即“△”)

CaCl2+2NH3↑+2H2O.

亲,了解

用固体铵盐制取氨气、用氮化物制取氨气和用浓氨水制取氨气。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氨气其实也是一种碱性气体,氨气溶于水后,水溶液是碱性的,所以氨气遇到酸性的液体或者气体在一定环境下是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所以在干燥氨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干燥剂的选择。因此上面所说的干燥剂都是避开酸性这个条件的。

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在实验室制取环境中,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若不能保证装置气密性,那么空气很容易通过缝隙进入装置从而污染了氨气,同时制取的氨气就不纯净干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气

实验装置

由反应原理可知,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反应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应采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铁架台,铁夹,酒精灯,两个大试管,棉花;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

实验原理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注意:

a 一般用Ca(OH)2,而不用NaOH,因NaOH碱性太强,对大试管腐蚀比Ca(OH)2强。

b 选用Ca(OH)2时要检验消石灰是否变质, 因经过长期存放后消石灰部分变成碳酸钙,最好用新制的消石灰。

c NH4CL与Ca(OH)2质量比5:8为宜,如用 (NH4)2SO4代替NH4CL,则质量比为1:1,消石灰过量,以防止生成氨合物。

a 试管口(盛固体药品的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b 固体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

c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d为使氨气收集更多,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收集氨气的试管,在试管口防一块,但不能堵死

e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先均匀加热,后对固体加热。

收集方法: 用向下排气法取气法收集。因氨气极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干燥氨气: 用碱石灰,不能用浓硫酸和氯化钙干燥氨气。 检验氨气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室制取氨气也可采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来制氨,只要将浓氨水滴入盛有固体烧碱的烧瓶中,待冒气泡较多时,即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

实验室制氨气方程式。

实验室有三种常见制氨气方法,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加热浓氨水制取:NH3·H2O==NH3↑+H2O(加热条件下);

2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制取:NH4Cl(固态)+Ca(OH)2(固体)=CaCl2+2NH3↑+2H2O(加热条件下);

3用氮化物制取:Li3N+H2O=3LiOH+NH3↑。

实验室制氨气方程式。

实验室有三种常见制氨气方法,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加热浓氨水制取:NH3·H2O==NH3↑+H2O(加热条件下);

2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制取:NH4Cl(固态)+Ca(OH)2(固体)=CaCl2+2NH3↑+2H2O(加热条件下);

3用氮化物制取:Li3N+H2O=3LiOH+NH3↑。

实验室制氨气方程式。

实验室有三种常见制氨气方法,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加热浓氨水制取:NH3·H2O==NH3↑+H2O(加热条件下);

2加热固体铵盐和碱的混合物制取:NH4Cl(固态)+Ca(OH)2(固体)=CaCl2+2NH3↑+2H2O(加热条件下);

3用氮化物制取:Li3N+H2O=3LiOH+NH3↑。

1、铵盐与碱加热制取氨气,常用nh4cl与ca(oh)2反应,固体与固体反应,试管要向下倾斜。

2、在浓氨水中加碱或生石灰,因为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

nh3·h2o

nh4++oh-加入碱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

3、加热浓氨水,加快氨水挥发。

以上就是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全部的内容,包括: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是什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342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30
下一篇 2023-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