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棍法的种类

古代棍法的种类,第1张

棍是历史最悠久的长兵器,最早被叫做“殳”(古时的殳有棱无刃)。棍有多种,从形制上分,有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性,较轻便。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三节棍是将三节短木棍用铁环连在一起,可收可放,夭矫多变。梢子棍是在棍之末端以铁环连一短棍,在应敌时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三节棍和梢子棍都比较难练,稍有不慎,容易伤着自身。

双截棍的原型是梢子棍,是墨子受到连枷的启发,出于战争中防守城池的需要而发明出来的,墨子还将梢子棍写入了《墨子兵法》之中。还有说双截棍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称为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敌人甲兵和硬兵器,使敌人丧失战斗力。

精彩回答

罗杰

回答时间:2022-02-09 02:53:04

双截棍的原型是梢子棍,是墨子受到连枷的启发,出于战争中防守城池的需要而发明出来的,墨子还将梢子棍写入了《墨子兵法》之中。还有说双截棍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称为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敌人甲兵和硬兵器,使敌人丧失战斗力,后来这种兵器由南传至菲律宾,由东传至日本。

看你练得什么武术吧

少林棍:棍的一种。木制,长八尺至八尺五寸,通体一般粗细。相传为明代少林寺武僧习武所用。

齐眉棍:棍的一种。常以白蜡杆制成,粗有盈把,棍竖直与人眉高度齐,故得此名。

盘花棍:因其棍身刻有花纹,故得其名。盘花棍的用法主要有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

拐棍木制:在棍身中间有一突出横拐,长约七八寸,故名。其主要击法有劈、拦、挑、挂、戳、点、拨、撩、绞等。

连珠棍: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组成。每根棍的两端各有一铁箍,箍上有铁环,互相连接。用时双手挥动长棍,同时带动二短棍。其主要用法有劈、拦、挂、甩、绞、绕、点、拨、等。

三节棍

水火棍:古时供差役使用之棍。形如短棍。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故名。

长梢子棍:棍的一种。由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棍以铁环相连接而成。短棍的长度是长棍的一半,练时单手握住长棍的端部,舞动时以长棍带动短棍。梢子棍的击法有劈、扫、挂、甩等,亦可双手持棍。

两头梢子棍:一根长棍,两头各一根短棍,以三个铁环与长棍相连接,三环的中间一环两侧也可以另加两环为响环,配有响声,舞动起来首尾相顾。

连珠双棍: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相互连接而成。棍头之间三个铁环扣连。

三节棍"与"双节棍"是赵匡胤发明的。

双节棍古代名曰梢子棍,据说是戚继光战争时代发明的用来打马腿用的,当时的结构是一个齐眉棍,棍梢接上一个小短棍棍链很短发展到后来,每根棍棍身大约70---80公分,棍链仍然很短现在的三节棍的结构还是延续那时两节棍的结构近代,双节棍传到韩国和日本,经过改良,后来就是李小龙在**中展示的那种结构,一直延续到现在。

连枷棍的形状决定了它的技术风格、执法特点。因其形制特别,故兼长、短、软、硬、双诸器械的特点,大连枷棍的基本技法有抡、劈、戳、甩、砸、拦、摇、挂、缠、拨、圈、摆、扫、云、绞、摔、舞花、撩等;手连枷演练时一般无舞花动作,其套路一般都短小精悍,演练时勇猛泼辣,左右连环,狂逼暴击,软中带硬,边走边舞,其棍急势厉,气势磅礴。因有铁环相接,故挥舞起来叮当作响,较之粗犷勇猛的棍术更要威猛 悍。

连枷棍的主要动作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金鸡过岭、背后插花、野马分鬃、朝天开花、地下十八滚、朝天一柱香、滚塘梢、乌龙摆尾、狮子大张口、白马献蹄、怪蟒翻身等。主要步法有跃步、跟步、弧行步等。步型主要有马步、半马步、虚步、仆步、跪步、丁步、弓步等。腿法有侧踢、弹腿、撩阴腿等。套路有梅花梢、连环梢、地趟梢、泼凤十八打、虎尾梢等。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棍法的种类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棍法的种类、扔出去成两半的木棍叫啥、棍或者鼠尾棍准确长度是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66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