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什么是“壮志饥餐胡虏肉”而不是“壮士饥餐胡虏肉”

满江红为什么是“壮志饥餐胡虏肉”而不是“壮士饥餐胡虏肉”,第1张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飞的“满江红”。大意就是饿了吃胡人的肉,渴了喝匈奴的血。英雄气概,壮志表明了他的志向,再说“壮志”与“笑谈”相对,这句话本来就是对偶句,你若改成“壮士”,岂不涉不妙了于情于理都不能改

壮志饥餐胡虏肉下一句:笑谈渴饮匈奴血

作品原文:

满江红·写怀

[作者]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勃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致不肯一泻直下,方见气度渊静,便知有异于狂夫叫嚣之浮词矣。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耸听,必定搜索剑拔弩张之文辞 古诗文网>>

《满江红》词是否系岳飞所作?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满江红》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爱国将领岳飞。他在写作《满江红》词时,正是中原地区遭受女真奴隶主贵族的铁骑践踏和蹂躏的岁月。岳飞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他一生征战,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学严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到一个高度,故《满江红》一词,一直作为爱国主义的绝唱和岳飞本人的高风亮节一起在中国神州大地传颂,很少有人怀疑《满江红》是伪作或托名之作。

作者介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宋朝岳飞所写,词名为《满江红·写怀》。

原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词作赏析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动人心的爱国词。靖康耻,指宋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挟掳徽宗、钦宗北去的国耻。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自治区交界处。

词中表现了英雄岳飞不愿虚度年华、迫切要求建功立业、报仇雪耻、收复国土的雄心壮志,是古典诗词的名篇之一。

上片抒怀。起句“怒发冲冠”突兀不凡,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势不可遏。“抬望眼”三句壮怀激烈,交织着对敌人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不满,透露着作者内心抑郁难申、壮志难酬的愁怀。“三十功名”以下回顾自己的战斗历程,表现了作者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为复国大业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

下片述志。作者牢记靖康之耻,誓欲“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对战胜强敌充满了自信。全词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作结,抒发了报仇雪耻、还我河山的爱国壮志,气足神完。整首词笔力沉雄,情致深婉。

解释 我满怀壮志地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出处 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满江红·怒发冲冠》

当时岳飞击敌即将胜利,解救被俘的两位前皇帝。报国壮志即将实现,却被执政皇帝召回不让继续攻敌,悲愤之下写了这首诗。那两句就是他壮志的体现,胡就是指北方的人,匈奴就是蒙古人,他们都是宋朝北方的国家,经常侵犯宋朝,岳飞想击破他们,解除他们对宋的威胁。

全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解释 我满怀壮志地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

出处 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满江红·怒发冲冠》;

全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评价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匈奴是古代蒙古戈壁草原的游牧民族,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发左衽的北方民族,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 。 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以上就是关于满江红为什么是“壮志饥餐胡虏肉”而不是“壮士饥餐胡虏肉”全部的内容,包括:满江红为什么是“壮志饥餐胡虏肉”而不是“壮士饥餐胡虏肉”、壮志饥餐胡虏肉的下一句是什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谁说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66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