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东瓯国,越王勾践的后裔东瓯王的封地。大致在今日浙东南的温州市和台州温岭一带。
东瓯,现在仍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古称。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开始分封子弟为公侯,东瓯公被封在东瓯越地。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七世孙无强被楚威王战败被杀,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越国瓦解。史书称:“越王族受楚封者,惟瓯阳亭侯,余则散而内迁”。内迁的即后世蜀江欧阳氏的先祖。分散在江南海边,温州一带的越国王族与当地的瓯人(百越诸部族的一支)融合,史称“瓯越族”,首领为东瓯王。
温州古代有三种称呼,分别是:东嘉、东瓯、永嘉。
1、东嘉:
从唐宋一直到如今,从南宋状元王十朋、元代界画家王振鹏,到一代大儒孙诒让,都喜欢用东嘉来雅称自己的家乡。南戏鼻祖高则成,更被尊称为“东嘉先生”。
2、东瓯: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的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
3、永嘉:
西晋永嘉年间(307—311),八王之乱后,北方少数民族混战中原。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史称“永嘉南渡”。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当时,大量北方士民南渡对南方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温州地区也迎来了众多北方移民。“永嘉”得名,或与此有所关联。
温州古代叫东瓯国或是瓯地、鹿城、斗城、白鹿城等。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古代叫东瓯国或是瓯地、鹿城、斗城、白鹿城等。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位置 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
面积 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 平方千米。
人口 738万(2002年)
邮编 325000
区号 0577
代码 330300
驻地 鹿城区广场路184号
区划 辖3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6个县,18个街道、125个镇、142个乡、5个民族乡,151个社区、407个居民区、6116个行政村。
鹿城区 面积 294平方千米,人口 64万。邮政编码325000。区人民政府驻墨池坊1号。
龙湾区 面积 279平方千米,人口 30万。邮政编码325024。区人民政府驻永中街道。
瓯海区 面积 615平方千米,人口 38万。邮政编码325005。区人民政府驻娄桥街道。
瑞安市 面积1278平方千米,人口112万。邮政编码325200。市人民政府驻安阳街道万松东路154号。
乐清市 面积1174平方千米,人口115万。邮政编码325600。市人民政府驻乐成镇人民路2号。
永嘉县 面积2674平方千米,人口 89万。邮政编码325100。县人民政府驻上塘镇县前路98号。
文成县 面积1294平方千米,人口 37万。邮政编码325300。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25号。
平阳县 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 84万。邮政编码325400。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县前街6-8号。
泰顺县 面积1762平方千米,人口 35万。邮政编码325500。县人民政府驻罗阳镇东大街6号。
洞头县 面积 100平方千米,人口 13万。邮政编码325700。县人民政府驻北岙镇镇前路12号。
苍南县 面积1272平方千米,人口122万。邮政编码325800。县人民政府驻灵溪镇玉苍路。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4)》
沿革 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隶扬州,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民国3年(1914)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21年(1932)建立行政督察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37年(1948)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第五专员公署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后称温州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温州市古为瓯越地,也称东瓯,又称欧城。瓯为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西汉初年建为东瓯国,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温州别名斗城、白鹿城。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了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名人
王羲之:东晋『书圣』 ,著有《兰亭集序》 。 曾任永嘉(今温州)郡守。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派的创始人,曾任永嘉(今温州)太守。
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及政治家,曾在温州策划抗击元朝军队。
陈傅良:南宋学者,政治家,永嘉学派创始人之一
孙诒让:清代语言学家,第一个破译甲骨文的学者。
叶适:南宋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刘基: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的帝王师。
张璁:明朝嘉靖年间任朝廷首辅,世称『张阁老』。
夏鼐:中国著名考古学家。
刘英:革命烈士,生前为浙闽省委书记及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
夏承焘:中国现代『词学大师』。
苏步青:中国著名数学家。
郑振铎:中国著名学者。
>
瓯北城市新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一个具有较高的开发水平的城市新区。该新区位于温州市的中心地带,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东起乐清大道、南至泽安大道、西到瑞安大道、北到乐昆大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该新区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该新区以“前海后杭”两端连接杭州和宁波;以“前湾后海”四周围绕宁波和台州;以“前高后低”三部分形成一条中央凹圈脊。根据此特征,该新区成功打造出了一座国内最具开发优势的中央凹圈生态城市。
作为浙南重要的门户、骨干、核心都会之一,瓯北城市新区将承载整个浙南圈子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该新区正在加快正式开发进度,不仅将打造一座时尚耀眼的生态都会之都,而且还将成为浙南重要的门户、骨干、核心都会之一。_
以上就是关于温州地区是古代汉朝时期的东瓯国吗全部的内容,包括:温州地区是古代汉朝时期的东瓯国吗、温州以前叫什么名字、温州古代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