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式解法

方程式解法,第1张

(1)概念:将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 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3] (2)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①选取一个系数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②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在代入时,要注意不能代入原方程,只能代入另一个没有变形的方程中,以达到消元的目的 );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①中变形后的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用“{”联立两个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组的解; ⑥最后检验(代入原方程组中进行检验,方程是否满足左边=右边) 例 把第一个方程称为①,第二个方程称为② 由①得 ③ ③代入②得 把 代入③ 得 则: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扩展资料。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

有例题练习讲解

希望对你有用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若a=b,c为一个数或一个代数式。则:

(1)a+c=b+c

(2)a-c=b-c

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若a=b,则b=a(等式的对称性)。

(4)若a=b,b=c则a=c(等式的传递性)。

方程的一些概念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1移项; 2等式的基本性质; 3合并同类项; 4 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解方程的步骤:1能计算的先计算; 2转化——计算——结果

例如: 3x=56

3x=30

x=30/3

x=10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根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方程有整式方程和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5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会学到,冀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会学到,苏教版5年级下第一章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次数是一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形式是kx+b=0(k,b为常数,且k≠0)。

一般解法:

⒈去分母 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⒉去括号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但顺序有时可依据情况而定使计算简便。可根据乘法分配律。

⒊移项 把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其余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时别忘记了要变号。

⒋合并同类项 将原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⒌系数化一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⒍得出方程的解。

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

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⒈认真审题

⒉分析已知和未知的量

⒊找一个等量关系

⒋设未知数

⒌列方程

⒍解方程

⒎检验

⒏写出答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 15%后,还剩余42 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 500,

所以 x=50 000.

答:原来有 50 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PS:在列方程时要使等式两边相等

例卷: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 -2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绝对值是 。

2 若|x|=6,则x= 3. 计算: =

4 x比它的一半大6,可列方程为

5.一艘潜艇正在-50米处执行任务,其正上方10米有一条鲨鱼在游弋,则鲨鱼所处的高度为 米。

6用“度分秒”来表示:831度=_____度______分_____秒

7.1-2+3-4+5-6+…+87-88=

8.已知 ,则代数式 的值是 。

9.现定义一种新运算: ,则 。

10、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第一排多1个座位,则第n排座位有 个

二.细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1“神州”五号飞船总重7790000克,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用科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8

12 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3X+a=0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 )

A –6 B –3 C –4 D –5

13如果 表示有理数,那么 的值( )

A 可能是负数 B不可能是负数

C必定是正数 D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正数

14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是 ,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 B C 或 D 或

15.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x-(y-z)=x-y-z B.-(x-y+z)=-x-y-z

C.x+2y-2z=x-2(z+y) D.-a+c+d+b=-(a-b)-(-c-d)

16直线a、b、c中,a‖b,a‖c,则直线a与直线c的关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确定

17.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9cm,BC=4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OB=( )cm

A.2.5 B.15 C.35 D.5

18.根据“x减去y的差的8倍等于8”的数量关系可列方程( )

A、x-8y=8 B、8(x-y)=8 C、8x-y=8 D、x-y=8×8

19长方形的一边长等于3a+2b,另一边比它大a-b,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4a+6b B.7a+3b C.10a+10b D.12a+8b

20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大幅度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30%,2003年降价70%至 那么这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的价格为:( )

A B

C D

三.用心答一答(共40分)

21.本题共三小题,每题4分

(1)计算 (2)解方程:

(3 )先化解,再求值: ,其中

22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 求这个角的度数。(5分)

23.已知如图,AO⊥BC,DO⊥OE。(5分)

(1)不添加其它条件情况下,请尽可能多地写出图中有关角的等量关系(至少3个);

(2)如果∠COE=35°,求∠AOD的度数。

24.下表是对光明中学初一(2)班的同学就“父母回家后,你会主动给他们倒一杯水吗”情况调查结果:主动倒水的30人,偶尔倒水的20人,不倒水的10人。

(1)计算各类人数所占各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分)

(2)制作扇形统计图,并标上百分比。(3分)

25.图①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②;再分别连接图②中间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③

⑴图②有_____个三角形;图③有_____个三角形(每空格2分)

⑵按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第 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用 的代数式表示结论)(2分)

26 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10棵,则剩6棵未种;如果每人种12棵,则缺6棵。有多少人种树?有多少棵树?(6分)

[编辑本段]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会学到,冀教版7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会学到。

二元一次方程定义: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都指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般解法,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

消元的方法有两种:

代入消元法

例:解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

解:由①得x=5-y③ 把③带入②,得6(5-y)+13y=89,解得y=59/7

把y=59/7带入③,得x=5-59/7,即x=-24/7

∴x=-24/7,y=59/7

这种解法就是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例:解方程组x+y=9① x-y=5②

解:①+②,得2x=14,即x=7

把x=7带入①,得7+y=9,解得y=-2

∴x=7,y=-2

这种解法就是加减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

1有一组解

如方程组x+y=5① 6x+13y=89②的解为x=-24/7,y=59/7。

2有无数组解

如方程组x+y=6① 2x+2y=12②,因为这两个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亦称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此类方程组有无数组解。

3无解

如方程组x+y=4① 2x+2y=10②,因为方程②化简后为x+y=5,这与方程①相矛盾,所以此类方程组无解。

[编辑本段]三元一次方程

定义:与二元一次方程类似,三个结合在一起的共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二元一次方程类似,利用消元法逐步消元。

典型题析:

某地区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的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10吨按09元/吨收费;超过10吨而不超过20吨按16元/吨收费;超过20吨的部分按24元/吨收费某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缴水费16元,乙用户比丙用户多缴水费75元已知丙用户用水不到10吨,乙用户用水超过10吨但不到20吨问:甲乙丙三用户该月各缴水费多少元(按整吨计算收费)

解:设甲用水x吨,乙用水y吨,丙用水z吨

显然,甲用户用水超过了20吨

故甲缴费:0910+1610+24(x-20)=24x-23

乙缴费:0910+16(y-10)=16y-7

丙缴费:09z

24x-23=16y-7+16

16y-7=09z+75

化简得

3x-2y=40----(1)

16y-9z=145-------(2)

由(1)得x=(2y+40)/3

所以设y=1+3k,3<k<7

当k=4,y=13,x=22,代入(2)求得z=7

当k=5,y=16,代入(2),z没整数解

当k=6,y=19,代入(2),z没整数解

所以甲用水22吨,乙用水13吨,丙用水7吨

甲用水298元,乙用水138元,丙用水63元</CA>

[编辑本段]一元二次方程

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会学到,冀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九章会学到。

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由一次方程到二次方程是个质的转变,通常情况下,二次方程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解法上都比一次方程要复杂得多。

一般形式:ax^2+bx+c=0 (a≠0)

一般解法有四种:

⒈公式法(直接开平方法)

⒉配方法

⒊十字相乘法

⒋因式分解法

(由于精力有限,不举例说明如何解,望有人能帮忙)

1、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用直接开平方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 (n≥0)的

方程,其解为x=m±

例1.解方程(1)(3x+1)2=7 (2)9x2-24x+16=11

分析:(1)此方程显然用直接开平方法好做,(2)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3x-4)2,右边=11>0,所以

此方程也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1)解:(3x+1)2=7×

∴(3x+1)2=5

∴3x+1=±(注意不要丢解)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解: 9x2-24x+16=11

∴(3x-4)2=11

∴3x-4=±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 (a≠0)

先将常数c移到方程右边:ax2+bx=-c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分别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x2+x+( )2=- +( )2

方程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x+ )2=

当b2-4ac≥0时,x+ =±

∴x=(这就是求根公式)

例2.用配方法解方程 3x2-4x-2=0

解:将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3x2-4x=2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x2-x=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x+( )2= +( )2

配方:(x-)2=

直接开平方得:x-=±

∴x=

∴原方程的解为x1=,x2=

3.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的值,当b2-4ac≥0时,把各项

系数a, b, 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4ac≥0)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例3.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8x=-5

解: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8x+5=0

∴a=2, b=-8, c=5

b2-4ac=(-8)2-4×2×5=64-40=24>0

∴x= = =

∴原方程的解为x1=,x2=

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

两个一次因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

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例4.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x+3)(x-6)=-8 (2) 2x2+3x=0

(3) 6x2+5x-50=0 (选学) (4)x2-2( + )x+4=0 (选学)

(1)解:(x+3)(x-6)=-8 化简整理得

x2-3x-10=0 (方程左边为二次三项式,右边为零)

(x-5)(x+2)=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5=0或x+2=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5,x2=-2是原方程的解。

(2)解:2x2+3x=0

x(2x+3)=0 (用提公因式法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x=0或2x+3=0 (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x1=0,x2=-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有些同学做这种题目时容易丢掉x=0这个解,应记住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解。

(3)解:6x2+5x-50=0

(2x-5)(3x+10)=0 (十字相乘分解因式时要特别注意符号不要出错)

∴2x-5=0或3x+10=0

∴x1=, x2=- 是原方程的解。

(4)解:x2-2(+ )x+4 =0 (∵4 可分解为2 ·2 ,∴此题可用因式分解法)

(x-2)(x-2 )=0

∴x1=2 ,x2=2是原方程的解。

二元二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

[编辑本段]附注

一般地,n元一次方程就是含有n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次数是1的方程,一次项系数规定不等于0;

n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几个n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一元a次方程就是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一元a次方程组就是几个一元a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n元a次方程就是含有n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最高次数是a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n元a次方程组就是几个n元a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除外);

方程(组)中,未知数个数大于方程个数的方程(组)叫做不定方程(组),此类方程(组)一般有无数个解。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095

扩展阅读:

1参考答案

2一、每题3分

31、2, ,2 2、 3、 4、 5、

46、8,18,36 7、-44 8、-17 9、13 10、

5二、每题3分

6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B A B C D B A B A D

8三、21(1)解:原式= ……2分

9=

10= …………1分

11(2)解:方程两边都乘以15,得

12…………2分

13去括号得:

14移项得:

15合并同类项得: ……………1分

16两边都除以-2,得X=-2…………1分

17(3)解:原式= ………1分

18= ……………1分

19当X=2,Y=-1时,原式= ……2分

2022、解:设这个角为X度,则它的补角为(180-X)度

21余角为(90—X)度,由题意得:………1分

22180-X=4(90-X)…………2分

23解得:X=60…………1分

24答:这个角的度数为60度………1分

2523、解:∠DOA=∠EOC、∠DOB=∠AOE、∠AOB=∠AOC、

26∠AOB=DOE、∠AOC=∠DOE(写出一个得1分,共3分)

27(2)∠AOD=35º………2分

2824、解:(1)主动倒水占180º,偶尔的120º,不倒水的60º…‘3分’

29(2)略……3分

3025、(1)5,9 (2) ………每空2分

3126、解:设有X人种树,则有(10X+6)棵树,

32由题意得:…………1分

33………………3分

34解得X=6 所以10X+6=66…………1分

35答:有6人种树,有66棵树。………1分

使得方程中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也可以说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叫方程的根。

x=2 是方程2x-4=0的解,也是该方程的根。

扩展资料

通过给出的图我们可以看出,一共有9个,左边是x个,右边是3个,两者之和就是9,所以可以得到一个式子:x+3=9。我们这里是借助天平来讲解,等号左边相当于天平的左边,等号右边相当于天平的右边,利用等式的型之一:等式两边同时加或者减去相同的数,等号不变。

所以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x+3-3=9-3,因为要求x是多少,所以可以利用天平把左边已知的3个减去就只剩下x了,所以要减去3,而且是同时减去3.最终得到x=6。

这里要明白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具体数值,而解方程是求出方程的解这个数值的过程。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解方程的最后一步,检验。检验的方法是把求解的答案带回原来的式子检验,也就是方程的左边=x+3=6+3=9=方程的右边,这样就说明我们之前解方程的过程是正确的。例1学习的是利用等式的性质一进行解方程,两边同时加或者减的问题。注意:解方程先写上解、等号要对齐。

解方程式一般有四个步骤:

1、去分母,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首要步骤,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首先要去分母,当然如果方程中没有分母,省去此步骤。

2、去括号,去除分母之后,就该完成括号的去除了,如果有分母,先去分母再去除括号,没有括号的话可以省去此步骤。

3、移项,每个一元一次方程都会有的一步,就是把同类项的数据移动到同一边,把未知数移动到等号的左边。

4、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临门一脚,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合并同类项的时候要遵循合并同类项法

五年级方程式的解题步骤主要有:

去括号(当方程式中有括号时)、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写出解这几个步骤,如果要求验算,需进行验算。

以:3(x-5)+8=14为例,进行讲解。

方法/步骤

1当方程式中有括号时,首先去掉括号。根据乘法分配律,去括号,并注意括号前面的运算符号,当前面为减号,去括号时,需要注意符号变化情况。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将常数值移动同一边。

3然后合并同类项忌芬败,根据左边只含有未知数,截醒右边只有加减运算。此时只需要对左边,根据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4由左边未知数的系数为3,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3后,等式不变。

5故此时得到方程的解。

6将x=7代入方程中,根据得出的结果,通过判断左右是否相等,来判定x=7是否为方程言悦的解。

注意事项

注意括号前面的运算符号,当为减法时,需要注意符号变化,即由+变为-,由-变为+。

当移项时,常数项前面的符号变化。

解方程怎么学如下。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出现的方程分为三大类:一般方程,特殊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形如:x+a=b,x-a=b,ax=b,x+a=b这几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般方程。形如:a-x=b,a+X=b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特殊方程。形如:ax+b=c,a(x-b)=c这两种方程,我们可以称为稍复杂的方程。我们知道,对于一-般方程,如果方程是加上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减去a,同样,如果方程是减去a,在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时,会在方程的两边加上a,乘和除以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加减乘除是相反的,并且加减乘除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总结--句话就是:-般方程很简单,具体数字帮你办,加减乘除要相反。对于特殊方程,减去和除以的都是未知数x,求解时,减去未知数那就加,上未知数,除以未知数那就乘未知数,符号也是相反的,这样方程也就变换成了一般方程,总结为:特殊方程别犯难,减去除以未知数,加上乘上变一般。

对于稍复杂的方程,我教给孩子们的方法是,“舍远取近”的方法,意思是,离未知数x远的就先去掉,离未知数x进的先看成整体保留,通过变换,方程就变得简单,一目了然。总结为:若遇稍微复杂点,舍远取近便了然。

如何学会解方程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解方程是依据四则运算中已知数与得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解方程。

一、直接根据四则运算中已知数与得数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的值。

例如:36÷x=09。这是除法式子,x是除数,表示x除36的商是09。根据除法中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关系,求x的值。

解方程: 36÷x=09

解: x=36÷09

x=4

二、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成是一个数,逐步求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2x-6=14。把含有未知数的项(2x),看成是一个数。这样6是减数,2x是被减数,14是差。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进一步求出x的值。

解方程: 2x-6=14

解:2x=14+6

2x=20

x=20÷2

x=10

三、通过计算,先把原方程化简,再逐步求出方程的解。

例如:3x-25×4=5;先计算25×4,然后再依照前面的方法求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 3x-25×4=5

解: 3x-10=5

3x=5+10

3x=15

x=15÷3

x=5

又如:45x+55x+3=30;先计算45x+55x,然后再依照前面的方法求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 45x+55x+3=30

解: (45+55)x+3=30

10x+3=30

10x=30-3

10x=27

x=27÷10

x=27

练习:

解下列方程。

12-x=04 25x=63x+5=20 6x-14=10

7x-2x=5 (8+x)×8=120 54-3x=2×21 5x-2x-7=14

解方程怎么解

解方程的步骤(1)有括号就先去掉(2)移项:将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另右边(3)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变形为单项式(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未知数的值例如:3+x=18 解: x =18-3 x =15 ∴x=15是方程的解—————————— 4x+2(79-x)=192 解:4x+158-2x=192 4x-2x+158=192 2x+158=192 2x=192-158 2x=34 x=17 ∴x=17是方程的解—————————— πr=628(只取π小数点后两位)解这道题首先要知道π等于几,π=31415926535,只取314,解:314r=628 r=628/314=2 不过,x不一定放在方程左边,或一个方程式子里有两个x,这样就要用数学中的简便计算方法去解决它了。有些式子右边有x,为了简便算,可以调换位置。 一元三次方程求解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绎思维是作不出来的,用类似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配方法只能将型如ax^3+bx^2+cx+d+0的标准型一元三次方程形式化为x^3+px+q=0的特殊型。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的解法只能用归纳思维得到,即根据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特殊的高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归纳出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归纳出来的形如 x^3+px+q=0的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应该为x=A^(1/3)+B^(1/3)型,即为两个开立方之和。归纳出了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形式,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求出开立方里面的内容,也就是用p和q表示A和B。方法如下:(1)将x=A^(1/3)+B^(1/3)两边同时立方可以得到(2)x^3=(A+B)+3(AB)^(1/3)(A^(1/3)+B^(1/3)) (3)由于x=A^(1/3)+B^(1/3),所以(2)可化为x^3=(A+B)+3(AB)^(1/3)x,移项可得(4)x^3-3(AB)^(1/3)x-(A+B)=0,和一元三次方程和特殊型x^3+px+q=0作比较,可知(5)-3(AB)^(1/3)=p,-(A+B)=q,化简得(6)A+B=-q,AB=-(p/3)^3 (7)这样其实就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化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问题,因为A和B可以看作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而(6)则是关于形如ay^2+by+c=0的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韦达定理,即(8)y1+y2=-(b/a),y1y2=c/a (9)对比(6)和(8),可令A=y1,B=y2,q=b/a,-(p/3)^3=c/a (10)由于型为ay^2+by+c=0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为y1=-(b+(b^2-4ac)^(1/2))/(2a) y2=-(b-(b^2-4ac)^(1/2))/(2a) 可化为(11)y1=-(b/2a)-((b/2a)^2-(c/a))^(1/2) y2=-(b/2a)+((b/2a)^2-(c/a))^(1/2) 将(9)中的A=y1,B=y2,q=b/a,-(p

请问怎么解方程?用计算器

参考TI84 Plus 中文说明

wenkubaidu/=51NaN

怎么做?????解方程 比例

解:设能做a根

126:x=9:5

9x=1265

x=630/9

x=70根

8+x等于20怎样解方程,

8+x=20

等式两边同时 - 8

x=20-8

x=12

以上就是关于方程式解法全部的内容,包括:方程式解法、方程式的解法、方程式怎么解 数学 五年级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239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