傕读音李傕郭汜怎么读

傕读音李傕郭汜怎么读,第1张

傕用在人名中读作:jué,声母j,韵母ue,声调2

简体部首亻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2画

五笔WPWY,仓颉OOBG,郑码NWNI

一、què:姓。

二、jué:古人名用字。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没有。

同音字:绝

拼音jué

1、断:绝种。

2、尽,穷尽:绝命。

3、极,极端的:绝妙。

4、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绝色。

5、一定的,肯定的:绝对。

1、李傕(lǐ jué,一说“傕”读音“què”,但“què”音一般用在姓氏傕上)。

郭汜(guō sì,一说“汜”是“氾”通假字,读音为“fàn)。

2、李傕(?—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3、郭汜(?-公元197年),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

郭汜出身马贼,投靠董卓部下,善于用兵。董卓被杀后,采用谋臣贾诩计策,和李傕联兵攻破长安,击败温侯吕布,杀死司徒王允,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加号扬烈将军。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迁后将军,册封美阳县侯。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加号车骑将军。

李傕、郭汜两人原本在董卓的西凉军中地位是比较低的,而正是因为董卓被杀,李傕、郭汜两人听从了贾诩反攻长安的计谋,最终才在历史的舞台上出了名。

董卓作为西凉军的首领,他的手下有六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董旧就是依靠这六大中郎将来管理整支西凉军及所属军队。

而当时的李傕、郭汜两人都是中郎将牛辅手下的校尉,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同时也是董卓的心腹,受到董卓的信任,牛辅手下自然也是精兵强将,除了李傕、郭汜两个校尉外,牛辅手下还有张济、樊稠等校尉。

张济是张绣的叔叔,樊稠与李傕、郭汜都是后来祸害朝廷的奸臣。

董卓是被吕布和王允合谋杀死的,董卓死的时候,他的手下大部分都被派到长安以东防御或打击关东联军,比如中郎将牛辅驻守安邑,中郎将段煨驻守华阴、董越驻守渑池,这三个地方都是中原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

由此可见,董卓将自已的主要军事力量放在长安以西用来防备关东地区可能对关西及关中地区的威胁,当时的校尉李傕、郭汜两人正在河南中牟、陈留、颖川等地,与汉末名将朱儁交战,并击败了朱儁。

董卓被杀的消息传来,整个前线一片哗然,西凉军乱成一团,中郎将段煨、胡轸、徐荣投靠了朝廷,而中郎将牛辅与董越不肯投降,董越找牛辅商量如何行动时,牛辅还把董越给杀了。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西凉军中只有牛辅这一支没有投降朝廷,而西凉军中又数牛辅的实力最大,因此牛辅一下子成了西凉军不愿意投降朝廷的首领,牛辅杀了董越之后,又担心自已手下的士兵哗变,于是牛辅干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只带了亲信和财物抛弃了军队独自逃亡。

牛辅由于是独自逃亡,没有军队保护,于是跟随牛辅逃亡的亲信,一是为了贪财牛辅的财物,二是因为这个牛辅成了朝廷的通缉犯,于是牛辅的亲信杀了他,投靠了朝廷。

牛辅一死,西凉军再次群龙无首,当时的李傕、郭汜等人还在河南中牟一带带兵作战,河南中牟离长安将近500分里,就算李傕、郭汜想投靠吕布,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可能,这么远的路,骑马也要十几天。

牛辅没死的时候,李傕、郭汜还是牛辅的手下,牛辅是坚决不愿意投降的,理由很简单,牛辅是董卓的女婿加心腹,他担心王允与吕布主导的朝廷清算他,所以牛辅不会投降。

所以李傕、郭汜作为牛辅的手下校尉,也是没胆子跟牛辅作对的,牛辅死了之后,李傕、郭汜就面临选择,到底如何选择自已的将来,是投靠朝廷,还是另作打算?

而在这个时候,远在长安的朝廷已是王允主导,王允对于西凉军如何处理的态度决定了西凉军如何应对的方式,王允原本也打算赦免西凉军,毕竟他们的首领董卓死了,赦免西凉军有益于团结各方势力,维护稳定,但王允却因为担心赦免西凉军而招致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的不满,所以犹犹豫豫,最终没有赦免西凉军。

由于朝廷迟迟没有下旨赦免这些群龙无首且凶悍善战的西凉军,所以谣言马上就满天飞,有人说朝廷要杀光西凉人,这就引起了西凉旧部的极端恐惧,毕竟没有人不怕死。

由于朝廷没有赦免西凉军,当时也属于西凉军牛辅部手下校尉的贾诩为了自保,在西凉军余部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出了一个计谋,就是劝说李傕、郭汜联合西凉军余部一起进攻长安,如果大家不联合起来,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灭亡我们。

最终李傕、郭汜就听从了贾诩的这个建议,并且联合其他的校尉,如张济、樊稠等人,联合西凉军余部起兵进攻长安,并在西进路上不断接收西凉军余部,一路攻打。主导朝廷的王允听说后,派出投降的董卓旧部徐荣与胡轸抵抗李傕、郭汜等人。

结果董卓手下最能打的徐荣战死,胡轸又投降了李傕、郭汜,中郎将居然打不过校尉,看来确实是李傕、郭汜能打。

等这帮西凉叛军打到长安时,已经有十万人,后来因为长安城中的益州兵私自打开城门迎接李傕、郭汜进城,于是与吕布进行巷战,吕布战败逃走,当时在长安城北,吕布还和郭汜单挑了一把,这可是正史中记载的为数极少的单挑,郭汜单挑输给了吕布,但吕布大势已去,还是从武关逃离了关中。

李傕、郭汜二将从头到尾都没有投靠吕布的机会,再说了,吕布是并州人,李傕、郭汜都是凉州人,在得知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了董卓后,西凉军中的凉州人杀死了军中所有的并州人,只因为怨恨吕布杀死了董卓的行为。

就算李傕、郭汜二将有投靠吕布的机会,他们也不会跟随吕布的,他们可是杀了并州人啊,杀了吕布的同乡,这些并州人当中难免有吕布的亲戚或老部下,并州人与凉州人已经结下了梁子,更不可能投靠了。

两人差不多吧,李傕应该郭汜比厉害一些,先看看两人的资料吧:李傕(-198)字稚然,北地(治今宁夏灵武市西南,一说在现在甘肃庆阳市环县东南部)人。汉献帝时权臣,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军阀;汉大司马、司隶校尉、池阳侯;性诡谲残忍。原本是董卓部下武将,在董卓被杀之后,成为凉州军的首领,与同党郭汜、张济等人结盟攻进长安,在击败吕布杀了王允之后,控制司隶地区和凉州东部,挟持汉献帝,辅政四年,短暂的掌握了汉王朝,后来与郭汜反目,自相残杀。后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中诸将段煨等讨伐李傕,夷其三族。配偶杨氏(侍中杨奇之女),子李式,侄子李利(兄子)、李暹(兄次子),从弟李応(李应),外甥胡封,李傕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三国志》记载李傕性喜鬼神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又于朝廷省门外为董卓作神坐,数以牛羊祠之。”(《献帝起居注》)郭汜(-197),又名郭多,董卓的部下,被派往陈留、颍川等地劫掠。董卓被杀后,郭汜归无所依,于是采用贾诩之谋,伙同李傕、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长安,击败吕布,杀死王允等人,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后诸将不和,李傕在会议上杀死了樊稠,又与郭汜分别劫持了汉献帝和公卿,相互交战,张济率兵赶来和解,于是二人罢兵,李傕出屯池阳,郭汜、张济等人随汉献帝东归前往弘农。后来,李傕、郭汜、张济反悔,联合起来追击汉献帝,与杨奉、董承等人几翻交战。汉献帝一路逃亡,狼狈不堪,到达安邑,与李傕等人讲和。不久,汉献帝被曹操迎往许都。几年后,郭汜被部将伍习杀死。余部被李傕兼并。郭汜曾与吕布单挑,其武力可能较高。《英雄记》:“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191年 初平二年,阳人之战后,董卓派李傕为使者来游说孙坚,欲与孙坚和亲,并许以高官厚禄,被孙坚拒绝。192年 初平三年,李傕采纳了贾诩的建议,于是同郭汜、张济等人结盟,率军几千人,日夜兼程,攻向长安。李傕等人占领长安后,挟持汉献帝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同年九月,又进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县)。194年 兴平元年,李傕派郭汜、樊稠以及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在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韩遂大败,斩杀一万多人,马腾、韩遂退回凉州。195年 兴平二年,李傕等人相互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激化。二月,樊稠欲带兵向东出关,向李傕索要更多的士兵,李傕顾忌樊稠勇而得人心,又因为当初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于是让樊稠过来参加会议,使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刺死了樊稠,兼并了樊稠的部队,诸将更加相互猜忌。李傕经常在自己家设酒宴请郭汜,有时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有的文章说董卓的侍婢貂蝉在“长安兵变”吕布败走后和唐姬都落入了李傕手中,貂蝉成为了李傕的婢妾,并设计挑拨李傕郭汜的关系)给郭汜而夺己之爱,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使郭汜起了疑心。过几天李傕再宴请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粪汁催吐解酒。于是率兵相攻,交战连月,死者万计。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汉献帝派人劝解,没有成功。同年三月,安西将军杨定害怕李傕谋害自己,就与郭汜合谋劫持汉献帝到自己的营中,但计划被人泄漏给了李傕,李傕抢先下手,派侄子李暹劫持汉献帝到自己营中,郭汜随后劫持了前来劝和的公卿,二人继续交战。李傕对汉献帝多有怠慢,汉献帝敢怒不敢言,进封李傕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同年七月,汉献帝出长安东归,李傕引兵出屯池阳,张济、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汉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开府如三公;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皆封列侯。又以董承为安集将军。沿途诸将屡有争端。197年 建安二年,左将军刘备诱杀杨奉。张济因军中缺粮,出兵到南阳掠夺,攻打穰城,战死。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198年 建安三年四月,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下诏召集关中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傕,灭其三族。李傕的首级被送往许都,高悬示众。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首先,李傕比郭汜有政治头脑一些。董卓被杀后,李傕是西凉军的头号首领,郭汜是二号首领,李傕是反攻长安的盟主。攻入长安后,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同年九月,朝廷又进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傕的官位“车骑将军”高于郭汜的“后将军”,且李傕又“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而郭汜是后将军,只有部分军事权而没有太多的政治权力。汉代“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及弘农七郡的官员。初置时能持节,表示受君令之托,有权劾奏公卿贵戚。司隶校尉除监督朝中百官外,还负责督察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和河东、河南、河内、弘农七郡的京师地区,起到和刺史相同的作用,但它比刺史地位高。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东汉时司隶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惮。司隶校尉对京师地区的督察也有所加强,京师七郡称为司隶部,成为十三州之一(见两汉州部)。司隶校尉成为政权中枢里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董卓称之为“雄职”。曹操在夺取大权后,也领司隶校尉以自重。李傕领“司隶校尉”则可以完全控制朝政,“假节”得杀犯军令者。第二,从两人的事迹来看,李傕比郭汜应该聪明一点,李傕的初次出场是董卓派将军李傕为使者来游说孙坚,欲与孙坚和亲,后被孙坚拒绝,可见李傕有一定的辩才和谋略,不然不会被董卓派去游说孙坚。郭汜比较武勇,曾与吕布单挑,被吕布以矛刺中,后来被手下救走。郭汜中了自己老婆的离间计和李傕自相残杀还不知道,郭汜和杨定妄图劫持天子又被李傕识破,李傕抢先动手把天子劫走,最后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而李傕虽然也多次有部下叛变,但每次都能识破部下的叛乱,在自身安全受威胁时设计杀死了樊稠,兼并了樊稠的部队,李傕多次在家中设宴拉拢郭汜,李傕的部将杨奉与军吏宋果欲谋害李傕,被李傕及时发现。汉献帝出长安东归,李傕引兵出屯池阳,没有和天子一起东归,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窝在关西,一旦离开了关西就只有死路一条,而张济、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最后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下诏召集关中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傕,关中诸将联手才把李傕打败。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郭汜是有勇无谋型的武将,而李傕是有勇有谋型的将领,当然,李傕的谋略也不是很厉害,比起曹操来要差较多。

以上就是关于傕读音李傕郭汜怎么读全部的内容,包括:傕读音李傕郭汜怎么读、郭汜李傕怎么读 郭汜李傕分别是谁、董卓被杀,他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为何不投降吕布与王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80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9
下一篇 2023-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