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水平的标准是什么

小康水平的标准是什么,第1张

小康水平是指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程度。

其主要标志是: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2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在数量上已经得到满足,生活比较舒适和安逸。

3消费结构有了显著的改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4消费形式多样,消费质量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采,人的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扩展资料:

一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社会”目标。

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一构想是以当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53美元为基数,到世纪末翻两番即1000美元左右,以10亿人口计算总额为一万亿美元(后来考虑到世纪末人口将达到12亿,则人均为800美元)。

这就是最初的小康社会标准的提法。以后,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还应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

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小康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小康水平

百度百科-小康标准

百度百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的标准: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转型后,正式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战略之一。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的标准:

1、国力大幅增强,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

2、人民生活更殷实,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3、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物联网广泛应用;

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治霾取得明显进展;

5、城乡区域差距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

6、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高铁里程达3万公里;

7、发展新体制逐步形成,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扩展资料

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

如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经过了多年的探索。

早在1989年6月,邓小平同志就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

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发展目标。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六大报告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

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在"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小康的基本标准: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什么是小康标准?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从198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从此,“小康”,一词了国人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那么,什么是中国的小康水平呢,什么是小康标准呢?

概括地说。小康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水平出发,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的小康标准进行了科学地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1990年价格计算,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为2500元(按 198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跨过900美元)。

(2)按1990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元。

(3)根据小康阶段的生活要求,结合现实的生活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定为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有显著提高。农村要着力提高住房质量,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15平方米。

(4)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2克。

(5)城市居民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8平方米,同时提高路面标准和质量;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5%以上。

(6)成人识字率达到90%,超过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80%的现代化标准;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 16%。

(8)森林覆盖率达到159%。

(9)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到85%。

(10)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3张.

小康水平

小康生活的界定,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包括物质生活状况——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包括空气、交通、水质、绿化等方面;社会环境状况——包括社会秩序、生活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内容。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把小康社会界定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小康的社会属性方面,即“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其二是小康的实现水平方面,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全面小康的标准是: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小康社会的标准是让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得到保障,最终都要让广大人民都达到小康生活。

一、民人均收入1200元,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标志。

二、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让人们安居乐业。

三、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切实保证人民的出行问题。

四、短时间内让城镇化率达到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大学入学率达到2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等,让大家生活更加的幸福。

扩展资料:

作用

全面小康实质是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涵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在五个方面中,有些可以量化,如经济、社会方面的一些目标;有则些难以量化,如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些目标。所以,衡量小康社会的标准应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状况。

要防范有限指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误导,要全面、正确认识全面小康“五位一体”的目标任务,重视量化指标,但不迷信、滥用量化指标,既重视定量指标,也重视定性标准,真正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到实处。因此,全面小康的标准应该是定量与定性目标的结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康标准

小康标准是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1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不是我国自己提出来的?

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的标准是我国自己提出来的。“小康”这个词从古代就有,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要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后来小康发展到仅仅是低于“大同”社会的以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社会。

到了现代,从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时候提出来“中国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一个小康之家。到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0多美元,已基本实现总体小康。

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全面小康,因此,从古代小康到总体小康到现在的全面小康,充分反映了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国情,所以小康的概念是中国自己提出来的。

2请问如何界定“小康”标准的?

经常有人问:你“小康”了吗?”其实“小康”标准也是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我们今天的标准是讲全面小康的标准,全面小康是一个社会标准,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和家庭的财富标准。

所以这次开论坛把全面小康的指标提出来,就是需要社会各界对全面小康的标准有更好的理解,个人小康跟小康社会的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全面小康实现了,那个人小康肯定能够实现,但是个人小康实现了,不等于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小康的标准是涵盖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和谐等内容,目前,就这个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都有自己的不同版本,国家统计局联合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早也有相关的小康版本,各地方,比如浙江和江苏,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小康标准,这些标准总体上比原来的总体小康更完善,内容更丰富,社会发展要求更高。

但是,这一标准体系还需要继续地完善和提高。比如,全面小康指标体系随着时代变化内容?在不同地区如何适用?如何去衡量?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3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小康了吗?城乡是否要有两个小康标准?

我们广大农村地区还远远没有实现小康,有句话叫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村”,目前我国城乡差别比较大,城乡贫富差距较大,收入比已经达到33:1。应该说,全面小康只能有一个标准,但是城乡之间还是有差别,我们的目标就是城乡往一个标准努力。

以上就是关于小康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小康水平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小康的标准指的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50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