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盆子的习俗在北方的葬礼比较多见,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至于摔盆子的起源和含义,因为习俗足够古老,各种说法都有。
摔盆子发生在下葬之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负责摔盆子的必须是长子长孙,女儿不行。如果老人没有儿子,一般会选择侄子等血缘比较亲近的男性家族成员来担任。
我觉得这一仪式主要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人死灯灭。一个人去世了,入土为安,那么他在世家的一切也就随之消散了,只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如这瓦盆一样,四分五裂。
第二个含义是指让去世的人带走他在世时期的物品。
传统认为人死了就会去阴间,人在阴间和阳世一样,需要吃穿用度。所以古代的皇帝贵族们死了需要陪葬,需要修建宏大的地宫,就如兵马俑一样,表示秦始皇在另一个世界仍然统帅千军万马。
普通百姓虽然没有条件拥有陪葬品,但是亲人也会给死者烧些纸扎的车马轿子,到了清明和寒食,还要烧纸钱祭奠。
摔盆子也是这个意思,意思是将死者生前使用的东西摔碎,那么这些东西就会跟随死者进入阴间,供死者使用。然而在物质生活不宽裕的古代,将死者生前所有的物品陪葬给死者在经济上不可行,于是只能以摔碎盆子作为代表,表示已经将死者的财富送往阴间。
这点也能从长子长孙负责摔盆子看出来。长子长孙是家族财产的继承者和处分者,而摔盆子代表的是对死者财产的处置,因而也只有长子长孙行使。
人往生后,要在头前放一个瓦盆用来烧纸钱,出殡的时候,这个盆要由所有的后代共同拿到门外,在棺材头前摔碎,传统民俗中叫“摔老盆”。
摔老盆是后代行孝道和参与继承遗产的依据。
有的人终身无子女,家族里的晚辈谁愿意摔,遗产就归谁;要是没有人愿意,那么就用棺材把这个盆压碎。
有的地方不把盆摔碎,而是把盆留下喂猪用,认为这样猪养的旺。
摔碗,一定是摔供往生之人米饭的那只碗,意思跟“摔老盆”是一样的。
如果往生之人的年纪很大到八九十岁了,这只碗就叫“寿碗”,是要被众人争抢的;抢到了就叫“讨着寿”了,这个碗要给家里最小最受疼爱的孩子使用。这是个传统习俗,叫做“摔盆”,详细如下:
旧时出殡,将起动棺材时,先由主丧孝子跪在灵前将一瓦盆摔碎,这一习俗叫做“摔盆”。又称“摔老盆”或“摔尸盆”,亦称“摔丧”。瓦盆是放在灵前烧纸用的,它由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来摔。要是由别人摔,这一特殊的丧仪将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一举拉近,甚至确立了继承的关系。摔盆有个讲究,要一次摔破,越碎越好,因为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
摔盆这一习俗古已有之。到明清时期则非常盛行,且一直沿袭到近代。《北平指南》第七编有“摔丧驾灵”的记述:“出殡时刻,率于清晨行之……柩出堂,孝子手执纸幡导于前,诸晚辈随之,均齐声号哭。及外门,上小杠;至大街,上大杠。上大杠时,孝子跪摔丧盆(形如扁缶,底正中有一孔,置砖上。砖糊以纸,作书套形,摔时必使粉碎)。”明清古代小说中述及“摔盆”这一习俗的地方也很多。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风协理宁国府》,谓秦可卿生前无子,死后,她平时身边侍奉她的有个叫宝珠的丫环,“万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贾珍为此很高兴,“即时传命,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姑娘’。”出殡之日,“宝珠行未嫁女之礼,摔丧驾灵,十分哀苦。”(第十四回《林如海灵返苏州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没有儿子,所以,其妾李瓶儿死后,出殡之日,“那女婿陈经济跪在柩前摔盆”(第六十五回《愿同穴一时丧礼盛,守孤灵半夜口脂香》)。第八十回《潘金莲售色赴东床,李娇儿盗财归丽院》写西门庆死后出殡之日,“临棺材出门”,又是女婿陈经济在灵前“摔破纸盆”。
我们要了解的是出殡之前,摔盆儿这种行为其实不仅仅仅限于农村。这种习俗甚至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而摔盆的这个人一般都是由长子或者长孙来担任的,也就是说摔盆的人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甚至是这个家庭的继承人才有资格摔盆儿。
各种习俗在各个地方也会有不一样的习惯,有的地方是一定要在瓦盆当中烧过烧纸,以后才能把这个盆摔碎,而有的地方瓦盆的底下要有个洞才能把瓦盆摔碎,这主要是各个地方的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但是无论方式怎样改变,一般都不会有这个家庭的女性来进行摔盆这种行为,因为让女性摔盆会给这个家族带来不幸。当然这只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并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那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摔盆呢?其实是有两种意思蕴藏在里面,第一种,古人云为送死,以当大事,要知道出殡在古时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摔盆儿就是通知大家一声这个家庭有了丧事,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帮助。第二种的寓意也就是代表着岁岁平安把盆摔碎,而且摔得越碎越好,也就代表着虽然家里的一位重要亲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晚后的日子依然要过得岁岁平安,这也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寓意而已。
当然了对于摔盆这种行为还有很多个版本的说法,我们在这里也就不详加介绍了。在丧礼当中摔盆是一种很重要的仪式跟过程,所以一般都是由孝子进行操作的,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殡葬一些事宜也应该更文明化。所以摔盆这种行为,也是时候应该得以制止,有的时候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而有的时候一些糟粕也是需要摒弃的。
山东人通常把亲人去世称为“老了”,所以摔盆子就变成了摔老盆,突出强调的是一个老字。通常认为,亲人去世后“三天不离家“,三天后出殡时,老盆摔得越碎越好,声音足够大,就是提醒亲人该上路了。
老话说“十里变风俗”,可是葬礼上摔盆子到是没有太大的差距。首先要知道,一般都是在家中的长子家进行送殡,在棺椁或者骨灰盒从家里请出来的时候,还有最后一个程序,那就是路祭,就是死者所有的亲人,子女等五服之内的人,进行最后的一次祭拜。在所有的祭拜都结束后,棺椁“上路”的之前,一般要由家中的长子进行摔盆。
盆里面装的是死者从死亡到“上路”这段时间内,所有烧的纸钱。“盆子一摔,从此不在吃阳间饭,穿阳间衣”。摔的那个盆蚌埠一带叫摔老盆,学名聚宝盆,基本全国各地都有。在出棺前,这个老盆一直放在棺材前头。亲朋来吊孝的都要在盆里烧纸。出棺那天,老盆要跟着棺材走。在亲朋摆过路奠仪式后,宣布死者要上路了,这时由死者长子将老盆摔碎。
为防有的人力气小一摔不碎的尴尬,所以会事先找块大点的石头放在盆边,照着石头掼。山东部分地区还有在老盆下垫三块石头的习惯,把盆支起来如同过去架锅烧饭。所以,老盆摔掉后意味着死去亲人也要去阴间生火做饭了。没有子嗣的,就由过继之子摔老盆。古代帝王驾崩,由皇子摔老盆,谁摔,江山就是谁的。
摔盆取义‘岁岁(碎碎)平安’。当然是摔得越碎越好。
摔盆得在起棺(亦即要抬棺材去埋)时摔;
摔盆是家中长子摔,长子不在则长子长孙摔,无长子、长子长孙则次子,若无次子以其它各子长幼轮序、嫡庶伦序
无子由同姓亲族中血缘最近的堂侄子摔,但条件是要其人未婚。若其已婚,则由未婚亲族堂侄摔,以此长幼轮序(当然亲生儿子不论已婚未婚,堂侄要论是因为已婚者是要承继本家宗佻的)。
婿不可摔!
摔者谓之‘孝子’,按旧例,可以承继死者的大部分家产,这也就是为何已婚堂侄不可摔盆的主要原因----继承别人遗产的同时也是要尽做别人“儿子”的义务的。
无子无侄不属善终不摔。以及所谓的无人送终也。
盆儿,又叫“吉祥盆”、“阴阳盆”“老盆”等,直径4寸左右,深1寸有余,正中有一圆孔,瓦质。
据说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昏迷,以至不能超生。丧家儿要准备有眼儿瓦盆,有眼儿的瓦盆可将迷魂汤漏掉,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盆儿在起杠时由长子摔碎,父死用左手,母死用右手,如果盆儿没摔碎忌摔二次(由抬扛者踩碎)。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葬礼一般都要摔盆子,摔盆子意味着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葬礼一般都要摔盆子,摔盆子意味着什么、摔碗、摔盆是为什么、农村流行出殡前“摔盆”,这是为什么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