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第1张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彝族人民能个善舞,民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彝族人都要用自己的歌声和舞蹈来助兴。

那么,彝族的 传统节日 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二月八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是巍山彝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隆重而热烈。各村寨都要举行活动,其中“栅大路”、“祭密枯”是共同的活动。这天,各村寨都要砍些树枝把进入村寨的各条路口封栅起来,不准外人进入村寨。祭密枯活动在本民族内举行,并且不准妇女参加。活动过程中,都说彝族话,不讲汉语。活动先是叫“地脉”接“密枯”,然后举行祭祀密枯活动,再由阿毕(彝族宗教人员)和童子以及青壮男人守密枯树三天三夜,而打歌是各村寨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彝族人民为什么要在农历二月初八日这一天举行如此隆重、热烈的活动呢?传说过去巍山彝族村寨中有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老人,名叫密枯,住在离寨子一里外的窝棚里。有一年二月初八的中午,青壮劳力都下地干活去了,寨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密枯突然发现两只饿虎向寨子里扑来,老人、孩子危在旦夕。在千钧一发之际,密枯老人不顾自身的危险,口中一边大喊“孩子们快跑!”一边用随身带着的砍刀将路边的树枝、刺芭砍倒堆在路上栅封大路,拖延老虎进寨,在精疲力竭时,毫不犹豫地迎着老虎站在大青树下,将饿虎引向自己。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老虎被射杀死了,村里的人得救了,但密枯老人却倒在血泊中。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将密枯老人的尸骨葬在大青树下。此后,彝族人把大青树叫做“密枯树”,“密枯树”成为密枯老人的化身。彝族过“二月八”的习俗也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2007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初九),在巍山召开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第十二次协作会”,会议确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中华彝胞共同祭祀南诏大土主的主祭日。

密士节

密士是树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全村杀一头猪敬献树神。祈求树神降福消灾,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彝族的非常看重传统节日,每年的传统节日都要大兴庆祝,但切记戏耍动头,众人面前说脏话,说死伤病之类的话,也忌杀猪。下面一起来看看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百姓反抗暴虐土司而起义,为了庆祝胜利丹参的节日,火把节一共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还会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通宵达旦的篝火晚会。

2、 补年节(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

这也是彝族的新年接,彝族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这一天等于彝族要过的第二个年,也叫做“麻龙火”。

3、 跳公节(农历四月上、中旬)

跳公节是彝语,跳公节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也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区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跳公节据说是先祖率领彝族人保卫疆土,被困山林,在情况危急下用竹子制造弓箭,奋起反击最终胜利回家。

4、 花脸节(农历二月初八到初十)

花脸节流传于丘北县境内,节日期间,彝族家村寨男女青年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吃饭,然后众人团团围坐,互相敬酒吃肉。

5、 密士节(弄里四月初八)

密士是树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全村会杀一头猪敬献树神,气球消灾降幅,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关于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彝族年、火把节、跳公节、补年节、赛装节、庆年节等。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而每一类又包括5—10个节日。如以发展、促进生产为目的生产性节日有剪羊毛节(流行大凉山,一般为农历六月中旬)、采药节(流行云南小凉山,每年农历五月初日,主要是采、卖药材)、黑井灯会(流行于云南牟定县黑井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是祈求多生产盐)、羊年(云南牟定每年农历除夕晚上和初一给羊吃年饭,贴对联)、巴乌节(流行于云南鹤庆县东西山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主要是欢庆和祈望狩猎丰收)、颂牛节(云南西北山区彝族每年立冬举行)、拉麻节(拉麻彝语意为贺牛神,彝族支系黑话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和护山节(流行于广西隆林彝族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日举行);又如以歌舞、游艺、集会形式进行交往娱乐为目的的社交游乐性节日有赛歌会(云南九江县彝族支系腊鲁人每年农历二月举行)、情人节(广西那坡县彝族支系白彝人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情人互送礼物)、姑娘节(云南金平彝族姑娘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到街场上展示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赛马节(贵州威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装节(云南永仁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姑娘都着盛装,比试谁的服饰漂亮)、赶花街(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三县交界处的彝族支系勒苏人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二次,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机会)、串会节(云南漾濞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人们聚集篝火旁跳舞对歌)、搭清节(云南曲靖市白水区彝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马日。妇女们打扮后带上食品聚集于当地的密集山上,一边唱歌,一边品尝食品,直到明月当空才各自离去)、开新节(云南峨山彝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集日,过完节日就要春耕了)、拜姑爷节(云南峨山一带彝族每年正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邀请3—5年内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接回本村进行团拜)和斗牛节(每年农历六月一日各地彝族都要举行);再如以追念民族英雄、纪念某个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节日有插花节(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以纪念传说中为妇女除暴安良的女英雄咪依鲁)、服装节(云南大姚县三台山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以纪念心灵手巧的女服装师阿米尼、二月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期三天,以纪念智斗强敌英雄密枯)和牟定三月会(云南楚雄彝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举行,节期3—5天,以纪念传说制服蛟龙的胜利);以喜庆丰收、祝贺人畜兴旺、平安幸福为内容的庆贺性节日有彝年、老年节、尝新节、新米节、沙户比节等;最后就是以祭祀神灵、祈禳凶邪的祭祀性节日有火把节、密枝节、祭公节和跳公节等。其中以彝年和火把节为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

彝族节日有彝族年、火把节、跳公节等。

1、彝族年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

2、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3、跳公节

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史至少有上千年,后人一直沿袭下来以示纪念。 跳公节即跳弓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跳弓舞”,也称“孔够”,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跳弓节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区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彝族的礼仪习惯:

彝族热情好客,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彝族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

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待客的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坨坨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

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

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传说古时撒尼(彝族支系)百姓为了反抗一个暴虐的土司而起义,为了庆祝胜利,把这一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补年节: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每当农历二月初十这天上午,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然后由家庭主妇给自家男子敬一杯酒,接着全家共进午餐。到中午时,男人不论大小都集中到两位“麻公巴”家喝酒。

“麻公巴”据说是祖先打仗时首领的化身,人们在他家只喝酒不吃饭。第二天,男女老少都集中在舞坪上,由两位“麻公巴”领头,按“拉么”(老主人)和“萨南”(开腔人)划定的路线跳铜鼓舞。舞毕,“仰巴”(吹五笙的人)再吹一阵五笙,接着人们就地吃午饭,大家互相敬酒,共庆佳节。

3、庆年节:年节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彝族人民都要过庆年节,并相互拜祝,载歌欢舞,祝贺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

1、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2、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

3、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4、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5、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6、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7、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扩展资料:

关于藏族的传统节日:

1、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2、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3、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4、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5、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6、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7、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热闹的民族节日,时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一般持续15天。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以上就是关于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41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