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是怎么灭亡的

东晋是怎么灭亡的,第1张

义熙十五年(419年)一月二十八日,刘裕派王韶之杀害晋安帝。刘裕本人有意自称皇帝,但由于图谶所言“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于是刘裕为符合图谶所言,便于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元熙。

元熙二年六月壬戌(420年7月5日),刘裕见时机成熟,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司马德文欣然接受,执笔抄写诏书,并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

因为有刘公(刘裕),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两天后,司马德文退居到琅邪王府,百官向晋帝告别,东晋至此灭亡。

扩展资料

走向灭亡

东晋朝重要地区用大族作镇将,因而形成割据的局面。刘裕改用皇子作镇将,特别是荆州江州两镇,所统兵甲占全国兵甲的半数,更非选皇子不可,从此建康朝廷不再受大族重镇的威胁。

刘裕完成了上述军事上政治上的措施,东晋朝显然再没有存在的余地了。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439年北魏统一华北后,至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刘裕所创的宋朝,皇帝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寒门,原来的高门大族,只能做名大权小的官员,难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宋朝国内的统一程度远非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能比拟,政权大大增强了。

当时鲜卑拓跋部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消灭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晋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园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西晋的历史仅有五十二年,但它却结束了三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280年司马炎灭吴),为当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短期的良机。西晋继续沿用曹魏时建立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但却弊端百出,成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形成了等级性的士族门阀制度。西晋还以法令确定官僚贵族的经济特权,即官品的占田权和隐客制。西晋虽然只有五十二年,但中间却有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矛盾。

西晋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医王叔和著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著《三国志》即由西晋时的陈寿所著。

西晋的建立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

司马懿,河内温县(河南温县)著名的士族。曹操开始起用他,至曹丕时地位逐渐显要。明帝时,他是指挥对蜀作战的主将。238年,他又率兵平定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成为魏国有声望的大臣。明帝死,年幼的曹芳继位,司马懿为太尉,与宗室大臣曹爽受遗诏共同辅政。曹爽上表推举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将他架空。司马懿表面称病,不预朝政,暗中却在布置力量,伺机消灭曹爽集团。

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

公元263年,司马昭利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时蜀将姜维驻军陇上沓中(甘肃临潭县南),闻钟会军已至汉中,诸葛绪至武街桥头(甘肃成县西)切断了他的后路,乃率军退回剑阁,抵抗钟会军。西路邓艾军从陇上轻装出阴平道(从甘肃文县经四川平武),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接连攻下江油、涪城(四川绵阳)、绵竹(四川德阳北),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亡。

265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西晋的统一

孙权病死,暴君孙皓继位,政治极端腐败。司马氏灭蜀以后,便在益州大造舟舰,准备伐吴,而孙皓却漠然处之。

279年(咸宁五年)十一月,晋大举伐吴,步骑二十余万分五路直指建业、夏口、 江陵等地。王浚率水军自巴蜀顺江而下,直逼吴都建业。280年(太康元年)三月,吴主孙皓向晋将王濬投降,吴亡。经过九十年的分裂混战,至此中国又重新统一。

西晋的灭亡

在各地流民不断起义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也相继起兵反晋,其中刘渊、石勒起兵最早。

刘渊字元海,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汉化程度很深。刘豹死后,他代为左部帅,惠帝时为五部大都督。当李特、张昌先后举兵反晋,宗室诸王混战于北方之际,匈奴贵族共推刘渊为大单于。

304年(永兴元年),刘渊开始起兵。很快发展到五万人,定都于离石(山西离石),建国号“汉”,自称汉王,“胡”、汉各族很多人归附他。他在军事上也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攻占了太原、平阳(山西临汾)等地,向南迁都于蒲子(山西隰县)。

石勒出身羯族,居上党武乡。曾被卖为家奴。刘渊称汉王时,他参加起义。

308年(永嘉二年),刘渊称帝,迁都平阳。接着派王弥、刘曜等率大军进攻洛阳。310年,刘渊死,子刘聪杀兄自立为帝。次年四月,石勒在苦县(河南鹿邑)宁平城消灭十余万晋军,晋军元气大伤。

六月,王弥、刘曜等攻下洛阳,杀王公以下三万余人,俘获晋怀帝。八月,又攻下长安。后来,晋将贾匹等在关中汉人的支持下夺回长安,迎司马邺为帝,是为愍帝。

316年(建兴四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

晋朝是分西晋和东晋,他们灭亡的原因不一样。

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主要是同化中的异族)矛盾

具体过程则先是司马炎选出了弱智统治者司马衷,同时埋了大量隐患没有解决给了他(最大的隐患就是开历史倒车,企图用已经死亡的分封制拱卫王室而给各位王爷军队。与此同时,司马代曹得位不正的问题也得不到天下支持。)

待到司马衷弱智尽显的时候,从外戚到各王爷很快就有了想法,于是拉了自己队伍狠狠干了两架(分为两段的八王之乱),非常显著地削弱了自身经济军事实力。其中就有一人,为了达到干架的目的,拉了一个别有野心的匈奴人刘渊入伙。

自汉朝南匈奴内附,同化过程中的异族就没少受过歧视,到了三国魏时期开始,上升通道被堵死,以门第论那更是苦不堪言,基本不是充军就是只能当最贱的奴隶,甚至遭遇人口贩卖。于是被托以重任的刘渊很快高举反晋大旗建立伪汉(前赵)。

前赵后来攻入两都,活捉并处死了西晋最后两任皇帝,西晋灭亡。晋室的一支和大量豪族衣冠南渡。建立东晋。

东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这主要还是当年司马炎埋的制度缺陷引发的一连串恶果。

东晋依靠南迁士族共治,皇权就没压过士族权利,甚至不乏有野心的人觊觎权利。于是整个东晋从王敦叛乱开始,犹如慢性病人一样隔着几年大乱一次。中间还夹杂着依靠宗教的农民起义。

最终,历史的机遇给了一个叫刘裕的。寒门出生的他抓住了平孙恩卢循之乱,同时北伐后秦等战功,在朝野上下得到广泛赏识好评。最终逼迫末帝禅让逊位,完成王朝更迭。

晋王朝走向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就是司马炎的继任者太过昏庸,在此之前,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灭掉了蜀汉政权,司马炎继承司马昭的位置后,取代了曹魏,改国号为晋,最终灭掉了三国的最后一个国家,东吴实现了大统一。

然而之前连年征战,已经令晋国大伤元气,需要好好的调养生息,虽然经历了短暂的恢复,不过继承人晋惠帝却是著名的白痴皇帝,在百姓闹饥荒的时候说出,何不食肉糜就是他。皇帝都如此昏庸了,百姓更加民不聊生,八王之乱也因此而起,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晋国的内部战争,国力有所下降,再也无法抵抗外族,所以接下来又出现了五胡乱华之乱,最终西晋被匈奴人所灭。

第二,在此之前,西晋所继承的地盘是曹魏蜀汉加上东吴,司马睿所建立的东晋领地有所变动,不过更多的是在曾经的蜀汉和东吴的基础上,所以他们丢失了北方。北方的匈奴人本就擅长骑兵,再加上地势高,一马平川,所以东晋数次进攻都无法恢复领地,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东晋王朝也开始逐渐腐败起来。

最后,同一时期慕容氏又开始兴起,建立了前燕,前秦的政权也不稳定,这正是反攻北方的好时机,东晋王朝却又开始了内战,经历了朋党之乱后大权旁落,被刘裕掌控了朝廷,一步步将其蚕食,最终取而代之。

综上所述,晋朝的灭亡主要因素是外族胡人的入侵,加上腐败和内斗,导致国力下降,再加上连续天灾,虽然总有中兴之主,但其在位时间非常短,继任者又昏庸无比,一代人的努力并不能改变晋朝覆灭的命运,所以最终走向了灭亡。

主要原因应该是东晋的皇帝没有培养忠臣,没人保他所以被别人灭了。东晋灭亡时,满清忠心耿耿。其实东晋不是刘松贤篡位,而是桓玄篡位。他凭借已故父亲傅桓温的威望和留下的政治资本,篡夺了东晋江山。大亨元年,逼晋安帝赐其禅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桓楚政权,改国号为“永”。汉献帝和晋安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傀儡皇帝。

东晋灭亡没有忠臣。什么是刘裕?桓篡夺东晋后不久,吴悼帝桓玄赏赐了当时镇守边境的刘裕以安抚他。刘裕率领来自江苏镇江、扬州的北府兵,被东晋复辟的军队推为首领。他们一起指责南京,然后桓玄皇帝逃跑了,失败而死。刘玉英回到晋安皇帝身边。为了奖励刘裕重建晋室的努力,朝廷任命刘裕为仆从、车骑将军和都督,掌管内外军务,掌握国家大事。

桓温和桓玄的父子可以看作是曹操和曹丕的父子,司马昭和司马燕的父子。桓温执政多年,朝鲜所有重要的军事重镇都掌握在桓党手中。东晋时,南朝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谢安勉强制衡桓温,否则桓温可能篡夺东晋。就没有后来刘裕发生的事情!16年间,东征西征两次击败北朝的胡人政权。北伐时,北朝胡人手下的中国人都支持刘裕率领的东晋军队,自愿提供粮食。刘裕的个人威望已经达到顶峰。看来南朝还是有机会统一中原,帮助九州的。即使他不想当皇帝,他的官员、文武官员和官员都想让他当。

由于公刘的和平部队,金朝又延长了20年。今天,我愿意冥想。我没有怨恨。而且,刘崧篡夺东晋后,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的汉人心态发生了变化。东晋是汉人正统政权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刘裕把它撕下来。东晋时,北方士绅和汉人也希望王师北上恢复中原。刘宋东晋以后,北方的汉人不再视南朝为正统,胡人政权也统治北方百余年。经过石勒、傅坚、孝文帝等皇帝不懈的汉化改革,胡人与汉人之间的仇恨不断被消解、融合、认可。

以上就是关于东晋是怎么灭亡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东晋是怎么灭亡的、西晋的建立与灭亡的过程是怎样的、晋朝为什么会灭亡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139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