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狱卒是如何欺压犯人的

香烟的成分2023-04-28  21

明清时期的监狱应该算是那个时代最为黑暗的一个地方了,在里面有钱你能勉强算个人,没钱你连人都不是。

可以说明清监狱的犯人是要有多惨有多惨,具体可以借鉴下《水浒传》,因为作者也是明代的人物,他描写的监狱也其实就是明代监狱的真实写照!

进了大牢要是没有钱,那你那条小命就别想保得住,谁能抗住那不给钱的一百仗棍?要知道那都是往死里打啊!

这还只是前菜,进去了以后还有种种酷刑等着你,听上去就让人毛骨悚然。

比如“吊盆”,听名字根本联想不到它的实际意义,就是把你困得死死的,用干草把你的七窍堵住,然后用破席子把你整个人卷起来,倒放在墙边,人哪能扛得住啊,不一会就断了气。

还有“土布袋”,听这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可爱的动物呢,这就是用装黄沙的袋子,把那整块放你脑袋上,在把你捆起来动弹不得,黄沙把人的呼吸通道都堵上了,人要是想呼吸就得吸沙子,这也没人扛得住啊,那不就得死吗?

这些手段还只是九牛一毛,监狱头子有的是办法折磨穷人。你要是没钱贿赂他,他就给你“点香”。

点香听上去没什么问题,这还能有香薰多享受啊,那你知道这香的真正用处吗?

他能让伤口愈合不了,牢里住的都是什么人啊,每天都有大刑伺候的,你让人家伤口一直愈合不了,那不就是让人流血而亡吗,真的是歹毒心肠。还有的,把犯人的衣服脱了,这种虽然看上去挺仁慈的,可看着犯人一个个冻死在牢里头,你也不会觉得他是什么好人了。

只要你没钱,他们就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你吃苦受罪,监狱里有两种死不了人的搞法,一种是把你脚捆住,就这样活生生的干吊着你,还有一种就是把你装进袋子里,对着地上摔打。

在监狱里受罚也就算了,还不给你饭吃,活生生的饿死你。有些当官的进去,他们就更有搞头了,为了要更多钱,他们下的功夫也就更多。人的四肢一共二十指,两人就扯着这二十指,把犯人举高再往下摔。还有锁铐也是重得要死,当官的那吃过这种哭,不惜变卖家产求这些牢头松松脚链,多照顾照顾。

明清的监狱一直都是这种恶劣的状态,到了清末监狱就更黑暗了,那活着进去就不见得能活着出来了。很多有钱人进去,不倾家荡产也混不下去,牢头和监狱头子也是串通一气,收的钱多多少少监狱头子得有一份,跟官官相护一样,只有利益当头。

明朝中期以后,高级官僚和地方官僚把皇帝权力几乎完全架空,皇权被精英官僚瓜分,已经几乎达到现代君主立宪国家的标准。 虽然大多数皇帝安于享乐,平平安安的当太平天子,但是少数皇帝不甘心大权旁落,使用特务机关东厂/西厂/锦衣卫来监察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类似美国FBI,CIA,国安局等部门。 虽然初期有些许斩获,但后期特务机关权力过大,而且名声极坏(特务机关在任何国家任何年代都里外不是人),明末思宗对其有所约束,但还是无法完全放弃利用特务管理国家。

可以说明朝的政治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是高度发达的:利用科举选拔精英官僚,下放权力让其管理民生经济,再通过特务机构对官僚体系实行监察,这是欧美到了近代才有能力尝试的方法。 当然,特务机关的保密性,以及皇帝个人能力常常不足,必然会造成特务滥用权力扰乱政治。

你可以再问具体一点,我试着回答。

中国是个有造神传统的国度,各种神明品种齐全,应有尽有。即使在监狱里,也有所谓狱神存在。因年代久远,古代监狱今天已多不复存在,狱神自然也不易见到了。但有一处狱神至今总算安然无恙,他就在大名鼎鼎的山西洪洞县苏三监狱里。

这座监狱的出名也与京剧《玉堂春》的流传有很大关系。戏中写的是明代名妓苏三(即玉堂春),与吏部尚书的公子王金龙之间的曲折爱情故事。其中有一折《女起解》,是演苏三被诬杀人,囚于洪洞县狱中之事。《玉堂春》原本取材于明代小说《玉堂春落难逢夫》,这一故事和戏剧的流传,使得洪洞县大狱——人们习惯叫它“苏三监狱”,名扬四海。

这座监狱建于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监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监狱。可惜1973年被毁掉,10年后才又重新修复。苏三监狱是指狱中的死囚牢,当地人俗称“虎头牢”。

死囚牢在普通牢房的南尽头,迎面墙上画有一个龇牙咧嘴的巨大“虎头”,下面有个十分低矮狭小的门洞,恰似虎口。“虎头门”仅高3尺,墙壁却有8尺厚。双门双墙,坚固异常。进入此门,不仅要大弯腰,还得屈腿下蹲。牢门顶上的“虎头”,其实并非老虎,而是一种传说中的猛兽——狴犴。明代学者杨慎说:“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四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古人说它“平生好讼”,所以把它的尊容画在狱门之上。

“虎头门”对面就有个狱神庙。说是庙,其实不过是在高墙的半腰里,嵌着一个用砂石雕刻好的神龛,龛里有砖刻的3尊小小的神像,中间坐着的是位老者,表情还算和善,形态也还端庄。两旁是两个小鬼,则凶神恶煞,面目狰狞,鬼模鬼样。中间的老者,即所谓狱神了。过去监狱里有一条规矩,允许犯人们每天去参拜狱神。《女起解》中,解差崇公道要押送苏三去复审,苏三请求道:“请老伯稍等,待我参拜了狱神再走。”她的唱词有几句是:

低头出了虎头牢,狱神庙前忙跪倒,

望求爷爷多保佑,我三郎早日得荣耀。

狱中的犯人们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求告无门,只有可怜巴巴地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狱神身上。

这位狱神到底何许人也?不少谈苏三监狱的文章,都说“不清楚”。这位狱神,应是尧时的大臣皋陶。有史书记载,皋陶据说是当时的最高法官,他制定了法典,用刑法断决案件,史籍载:“皋陶造狱,法律存也。”就是说,他是牢狱的首创者,皋陶任大法官时,“天下无虐刑”,实属难得。

有趣的是,这位华夏第一位大法官,被说成长着马嘴——“皋陶马喙”。这种形象被认为是至诚至信,体察人情,断案十分明白公正。有人认为,他或许最初就是马的化身,是尊奉马为图腾的氏族之神。用图腾动物来充当审判官,这在上古社会是并不少见的习俗,如秘鲁的莫索部族审案时,巫师就用美洲豹来考验当事人。

自汉至宋,监狱普遍供祭皋陶。《后汉书·范滂传》载:

(范)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

看来,当时的狱吏及犯人都敬奉皋陶,以其为狱神。

到了宋代,皋陶更是得到普遍供奉,州县监狱中无不建有皋陶庙。宋·方勺《泊宅编》卷中载:

今州、县狱皆立皋陶庙,以时祠之。……皋陶大理善用刑,故后享之。

宋·袁文《瓮牖闲评》卷2亦载:

今州、县皆立皋陶庙,以时祀之。盖皋陶,理官也,州、县狱所当祀者。

除皋陶外,还有一位著名的狱神,即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萧何被奉为狱神,是因为他曾辅佐刘邦建立了汉初法制,制定了汉朝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法典《九章律》,被称为“定律之祖”。萧何跟着刘邦造反前,在县衙里当过刀笔吏,以后又研究过秦朝刑法,制定出了汉朝的《九章律》。萧何“定律令,平刑狱”,在建立汉初法律上有大功劳,所以被后世奉为狱神。萧何又称“青面圣者”、“青面神”,《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写宋江、戴宗被绑赴法场前,被狱吏“驱至青面圣者神案前,各与了一碗长休饭、永别酒”。萧何在宋代成为主要被供奉的狱神。

到了明代,又出了一位著名狱神叫亚。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狱卒,甚至连他真正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亚不过是他的小名,他是广东人,亚在当地方言读作“阿”,放在名字前是一种爱称,有亲昵的意味;音nái,广东方言,指最小的儿子或女儿。所以,亚只是这位狱卒的乳名或小名。

亚作为一个小小的狱卒,地位之低自不用说,而且这种职业往往充当着统治阶级的爪牙和打手的凶恶角色,但亚却与众不同,判若天渊,他有着极大的慈悲心和魄力,做出了惊人之举。史称:

明万历戊午岁(1618年),增城县狱卒名亚者,素称朴健。是年十二月逼除,狱有重囚五十余人,号哭不止,声闻于外,亚亟止之,兼问其故。众曰:“岁朝降临,合邑之人无不完聚。我等各有父母妻子,不能相见,且系重犯,势不可出,是以悲耳。”

亚俯首良久,忽曰:“无难也。我与尔等约,今夕各还尔家,俟正月二日齐来赴狱。我释尔罪应死;尔俱不来,我亦死;尔来而或失一人,我亦死;尔人人来,我至寿尽亦死。等死耳,何如行此善事而死也。”

是时法网少疏,且值改岁,不甚严稽,悉放回家。明年初二日,前囚陆续至,而按名呼入,不少一人。亚鼓掌大笑曰:“善哉。”遂趺坐而逝。

狱众感德,浣濯其体而加漆焉。以其事言于县,县上巡按御史,请为县狱之神。今肉身尚在狱中,凡有疾病瘟疫,祷无不应。尊之曰“亚爷”。

亚冒着生命危险,以善德感化重罪囚犯,这在狱卒中是罕见的。死后被奉为狱神也当之无愧。清代刑部大狱中也有阿公祠,供奉亚,可见其影响不小。

苏三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其时妓院已有两妓女,她排行第三,遂改名为苏三,“玉堂春”是她的花名,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一见钟情,过往甚密,并立下山盟海誓。在那里不到一年, 王景隆床头金尽, 被老鸨赶了出门。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就准备带苏三回故里。 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得知苏三已犯死罪,便密访洪洞县,探知苏三冤情,即令火速押解苏三案全部人员到太原。王景隆为避嫌疑,遂托刘推官代为审理。刘氏公正判决,苏三奇冤得以昭雪,真正罪犯伏法,贪官知县被撤职查办,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苏三有幸,传奇般地同王景隆团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以上就是关于明清时期,狱卒是如何欺压犯人的全部的内容,包括:明清时期,狱卒是如何欺压犯人的、从明代监狱和锦衣卫印可以看到明朝什么样的政治状况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狱神的古代监狱和狱神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135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