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是什么民族呢

辽国是什么民族呢,第1张

辽国是契丹,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后来随着辽国的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还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

契丹民族的社会与风俗,本不同于汉人:

契丹在统治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则同于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则依旧俗生活;介于混杂地区,就呈现两种混合型态。契丹人的仪俗很多,如拜日仪、柴册仪、再生仪、祭山、射鬼箭等。特别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时的“捺钵”,辽朝皇帝带领百官的中央政权,随着一年四时,到各地巡狩,其宫帐的所在地就是“捺钵”。

其他还有“头鱼宴”、“头鹅宴”等生活习惯。契丹饮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饯、果脯等,是用蜜蜡浸渍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东北仍有以欧李(野果)“渍以饧蜜”之俗,今日北京特产果脯,也是与契丹人的“蜜渍山果”“蜜晒山果”之类一脉相承。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都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其创建者为耶律阿保机(汉名亿)。

辽国共历九帝,前后二百一十年。

其疆域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个民族。

历史文献上有关契丹族的确实记载,始于北魏登国四年(公元389年)。

其主要活动地区是在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一带,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狩猎。

该族不断地发展壮大。

唐朝初年,契丹八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有兵四万,接受唐朝统辖。

唐朝衰落后,契丹族不断向外扩张,俘掠外族人口,实力大增。

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击败了的剌葛、迭剌等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八仙筒附近)称天皇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

神册三年(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潢河以北正式建都城,称为皇都(后改称上京)。

随后,降服甘州回鹘,攻灭渤海国。

会同元年(公元947年),辽太宗灭亡后晋,改国号大辽。

统和元年(公元983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曾改国号契丹。

以后辽道宗咸雍二年(公元1066年),又恢复大辽国号。

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辽国从石敬塘的手中得到了燕云十六州。

以此为基础,辽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扩张。

耶律德光数次对中原进兵,希望征服整个中国,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使其计划搁浅了下来。

在太宗之后,经历世宗阮(947——950年在位)和穆宗璟(951——969年在位)两代,辽的统治内部出现了激烈的纷争,直到景宗贤(969——982年在位)时,其统治才渐渐稳定下来。

景宗死后,其子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

由于圣宗年龄尚小,所以由其母萧太后摄政,萧太后是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她谴耶律休哥为大将,于圣宗统和四年(987年)进兵攻宋,大败宋军。

此后,辽国连年发兵攻宋,至圣宗二十二年,辽国攻至澶州城下,与宋真宗签定了“檀渊之盟”,迫使宋朝年年向辽国进贡“岁币”,辽宋两国从此相对安定下来。

辽圣宗依靠宋国的进贡,使辽的经济发展起来,此时辽国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经过圣宗、兴宗(1031——1055年)的盛世之后,辽国开始走向衰亡。

公元1101年,辽天祚帝即位,此时随着女真族的兴起,辽国的统治逐渐受到威胁。

公元1115年,金兵攻占辽国重镇黄龙府,随后又与宋朝订立“海上之盟”,共同攻辽。

金兵在几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包括东京辽阳府在内的大部分辽国土地,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被金军俘虏,辽国自此灭亡。

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原辽国大臣耶律大石在楚河流域重建国家,仍沿用辽国号,史称西辽

辽国采用「因俗而治」的统治制度,其特点是根据不同地域,各民族不同的发展水平,而制定独特的统治制度。

其内容包括有部族制、奴隶制、渤海制和汉族封建制,采用南、北两套官制进行管理。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 」(《辽史.百官志》)。

「国制」是指契丹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职统称南面官。

南、北面官的称谓,与契丹习俗有密切关系。

「辽俗东向而尚左」,因此,辽朝皇帝的宫帐都坐西朝东,文武百官的牙帐(官署)分列宫帐两旁。

辽朝尚左,皇帝的左面即北面官署。

因此,北面官地位优于南面官。

北南两面官的区别还在于管理的范围不同。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史.百官志》)。

北面官主要管理北面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南面官主管南面从事农业经济的汉族等。

北面官制是在契丹氏族部落制基础上发展来的一套官制。

因此,北面官职多保留部落联盟制的痕迹。

如大于越府、北南大王院、北南宣徽院、大内惕隐司、大国舅司、大林牙院、敌烈麻都司等机构。

辽南面官制实际上是从中原王朝移植过来的制度。

最初,辽太祖仿唐制在中央设立三省,但是当时还未完全具备后来南面官三省的职能。

朝中另设汉儿司,主管 事务,官员为总知汉儿司事,由汉族大臣担任。

辽朝得燕云十六州后,对中原制度进一步吸收,汉制逐渐完备。

辽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前期由于国力主要用于向外扩张,采取奴隶制的掠夺式经济,使辽初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对某些地区经济造成破坏。

直到辽圣宗时期,辽朝的经济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无疑是封建化改革的结果。

辽朝统治者管理经济的办法与政治制度相同,也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

由于这一方针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北方社会经济在这一时期处于上升阶段。

从生产性质划分,辽代经济大体可划分为三大区域:渔猎区、牧区和农区。

以渔猎为基本生产方式的是居住在潢河、土河之间的契丹族以及东北部女真等族。

以畜牧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是北方草原各民族。

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是南部地区的汉族以及东部渤海人。

三个地区的社会组织形态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政体之内,加速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推动了辽代经济向高层次的发展。

早已进入封建门坎的南部汉族地区经济,在辽代起主导作用,带动着北边地区,使牧区、渔猎区在不同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步伐向封建经济过渡。

辽国的文化发展及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方面。

辽国历法不仅吸收了中原汉族历法的优点,而且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契丹民族特色。

辽国的医学成就也很显著,其针炙、切脉诊法、妇产医科、尸体防腐等技术都具有较高水平。

辽国名医直鲁古所著《针炙脉决书》,在当时很有影响。

辽代的建筑受唐代建筑的影响,并糅合契丹尚东之俗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辽代主要通行的文字是契丹文和汉文。

辽代的历史故事有很多,比如说和宋朝之间的檀渊之盟,这个就是出现了辽国和宋代的长达百年的和平时间,是在宋真宗和辽圣宗时期,这一事件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力,并且是对于以后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是有一个先导作用。

或称大辽或辽国,又称契丹,简称辽,是由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 辽原称“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辽”字在契丹语是镔铁的意思。 辽国的原名为契丹国,于916年建立,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是当时与北宋对峙的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王朝。直到1125年辽为金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1年,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辽代被蒙古所灭。辽代在与中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 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融合。为开发蒙古地区和中国东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唐末乘中原之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于907年即可汗位。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声势浩大不同凡响。916年(辽神册元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契丹国,建年号为神册。辽太祖多用汉人,康默记、韩延徽、韩知古等皆为佐命功臣。掠夺中原的财富和人口,在草原上按照中原模式建立城郭以安置掠来的汉人。 918年(辽神册三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920年(辽神册五年),创制契丹大字,下诏推行。922年(辽天赞元年),封耶律德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925年(辽天赞四年),辽太祖率兵亲征服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926年(辽天显元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摄政,其间屠杀政敌数百人。 926年(天显元年),耶律阿保机回师途中病倒,其妻述律平摄政,耶律德光总揽朝政。927年(天显二年)十一月,在述律氏的支持下即位。930年(天显六年),割据原渤海国疆域的东丹王耶律倍南逃后唐,耶律德光统一了契丹。936年(天显十一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其后,更率军南下上党,助石敬塘灭后唐。石敬塘向太宗自称儿皇帝。 割取燕云十六州后,为了怀柔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于938年(会同元年)把民族色彩浓厚的契丹国改为大辽,改元会同。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将燕云十六州建设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 944年(会同四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上表称孙不称臣。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947年(会同七年)正月十日,攻克后晋首都东京,灭后晋。二月,以晋国称大辽,改年号为“大同”。因“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遗诸节度还镇”大失民心而招中原人民反抗,无法巩固统治,四月,被迫引军北返,在河北栾城病逝。

古代的辽国是现在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等,还有蒙古全境、内蒙古中东部、朝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西至新疆,北至北京、天津和山西部分地区,以及河北,总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

辽国起止于公元916年到公元1125年,几乎与北宋同时结束,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辽国由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疆域非常的辽阔。唐朝衰落后,中原朝廷无力控制塞北,当时部落联盟军事长耶律阿保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击败对手,成立了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辽国的分布

辽国的初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把首都建立在上京临横府,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后来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不断的对外扩张,征服了奚(现在的河北北部)、黑车子室韦(现在的内蒙古东部)、乌古和渤海国等。也就是现在的东北一带,其中还包括内蒙古、山西、河北,另外还有黄河以北的一些地区。

辽太祖去世后,辽太宗耶律德光继位。辽太宗也是野心勃勃,在中原内乱时,辽太宗南下,逐渐迎来了全盛时期的辽国。此时的辽国疆域更是广阔,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南至天津市梅河以及山西雁门关一代,北到大兴安岭。当时整个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蒙古高原、朝鲜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都是在辽国的统治范围。而我国的东山省、内蒙都是疆域面积非常大的地区,所以辽国的整个国土面积高达489万平方公里。

当时的辽国是在我国北方建立的非常具有规模的政权,虽然契丹族常年征战,但是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辽国仍然深深的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辽国是什么民族呢全部的内容,包括:辽国是什么民族呢、历史上的辽国现在是那国啊、辽朝的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67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