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小米2sc2023-04-28  313

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四个措施。

1、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要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现代经济体系。

2、强化创新引领,加速转换经济增长核心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3、布局先导产业,培育世界级的先进产业集群: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航天产业等未来先导产业,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从规模优势转向创新优势。

4、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群: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城市群的全球竞争实力。

五位一体指的是: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可持续长远的发展战略。要想高质量发展,比如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设计,并且内容一定是可持续的,是有实际意义的。不管是传统型企业还是新兴企业,要想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

高质量发展需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团队,作为企业,要不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为企业量身打造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和目标。

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效率,高效率的生产、营销和产品研发、内部管理等,都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成绩,争取更多的时间。效率高了,企业的发展就更偏向于优质化和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内涵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表现为增长的稳定性。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速度和规模的优势依然重要。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必须保持经济增速稳定,不能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

二是表现为发展的均衡性。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依旧重要,但是强调在更加宽广领域上的协调发展。就经济体系而言,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要合理,需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要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目的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在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着眼有效解决突出瓶颈和深层次问题,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

“高质量发展”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以进求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那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推动高质量的供给,就是要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产业体系和配套网络,但许多产品仍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关键技术环节仍然受制于人。要提高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日益提升、日益丰富的需求,跟上居民消费升级步伐。

二是促进高质量的需求,要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平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养老、医疗、教育等给居民带来的负担还比较重。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释放被抑制的需求,进而带动供给端升级。

三是实现高质量的配置,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制度,理顺价格机制,减少配置扭曲,打破资源由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配置的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四是实现高质量投入产出,就是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扭转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逐年下降的态势;在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的同时,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红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矿产、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五是实现高质量的分配,就是要推动合理的初次分配和公平的再分配。

六是促进高质量的循环,就是要畅通供需匹配的渠道,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逐步缓解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三大失衡——供给和需求的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确保经济平稳可持续运行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

要正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真正含义,就是从高质量提出的历史背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等方面解决深入理解。

一、提出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历史背景

高质量发展,是在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发展的环境和外部的需求等都发生了变化,进入了新了发展阶段,既过去的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益激励,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难以为继,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发展更安全、更环保、更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过去的低质量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历史发展在一定阶段必须的产物。

在过去短缺的时代,更多考虑的和需要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不在乎技术含量的高低。同时,贫富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在当时也未充分显出来,自然也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而现在进入了一个产品相对充裕的发展新阶段,主要问题已经变成“好”和“不好”的问题,改变为如何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阶段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愈发变得严重和突出,会使发展的风险增大,亟需防范化解。要清醒地认识到,若再一味地追求增长速度,已经不可能实现,转向高质量发展才是正确的战略选择,才能避免落入发展的陷阱。

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告别过去过度注重数量、规模、速度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而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所涉及的质量是“发展质量”,而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其内涵和范畴远比产品质量更为丰富。产品质量是最狭义的发展质量,而发展质量,除了产品质量以外,还包括 发展结构、发展模式、发展层次、发展形态、发展动力、发展活力、发展的福利效应 ,以及发展的 全面性、充分性、均衡性、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等,所以不能把高质量发展简单等同于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有很多解读。其中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田秋生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发展状态,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是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持续和优化、发展动力接连变革的动态过程,是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形态不断跃升的动态过程,是持续实现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的动态过程,是持续实现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的动态过程。这意味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经济工作会议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总体来说,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创新能力更强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更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增长有时是在高污染与高消耗条件下实现的,但这种高速增长绝不会长久。高质量发展与这种以高污染与高消耗资源为基础的所谓高速增长是相对立的,高质量发展强调节能环保,是一种绿色增长。在盲目扩张与粗放方式下,虽然也可以实现高速经济增长,但往往不可持续,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因此,盲目扩张与粗放方式的高速增长是不可取的。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增长。

3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更优的发展。 外向型企业由于世界经济环境复苏缓慢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而内需市场正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的企业跟不上节奏。并且由于国际市场分工的不同,我国部分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4产品和服务供给品质更好的发展。

5综合效益(经济增长效率)更高的发展。 经济增长如果用效率指标来评价,可分为高效率增长与低效率增长。高效率增长是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低效率增长则是指以较大的投入却只获得了较少的收益。高质量发展是指高效率增长。

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

高质量发展就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定不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

1要首先实现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有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之后,路径的选择就成为决定的因素。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则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摆脱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把创新摆在首位,强调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内生增长理论表明,知识和技术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而知识和技术,要靠人去掌握它才有价值。所以高质量的发展的第一位,应服务于人力资源的发展。因为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通过掌握技术创新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通过劳动创造丰富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同时通过劳动获取的劳动价值,可转化为消费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人在高质量发展中处于核心位置,如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2要在配套的机制和制度作支撑

机制和制度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配套的机制和制度包括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

补充知识:

1原则上讲,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则需要实现从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要素数量的扩充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2对照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比如一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面临技术积累欠缺、科研人才流失等问题,高端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一些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一些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缺乏相应人才和管理机制体系,等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位。如果说此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主要解决的是短缺问题,那么高质量发展则是在新的方位下,更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近五年来,我国经济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增速保持稳中有进的同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主导和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初步显现,不过,也要看到,当前仍有相当数量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沉淀在产能过剩、效率不高的产业中,拖累了经济转型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高质量发展,是更多依靠新动能的发展。这要通过三大变革来实现。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竞争优势建立在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优势方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要素结构的升级,这既包括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包括用创新、科技等带动要素结构的升级。从投入产出来看,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实现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面分别是物的高质量发展、人的高质量发展、环境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方面

物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商品服务等供给的高质量;人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人口、劳动力素质、劳动者技能的提升;环境的高质发展量主要是生产生活所处环境的改善。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涵是结构升级,也可以说是结构的高阶化。

我们要的高质量发展是更充分更均衡的发展,并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从宏观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从产业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是指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著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

从企业经营层面理解,高质量发展包括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持续创新、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等。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雄厚的经济基础。

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以上就是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如何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7062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