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毛毛虫

怎么养毛毛虫,第1张

首先,找个容器,最好有盖子(防止逃跑)。然后,在底层铺一层介质(树皮、沙、石头、棉花等),在表层铺上树叶。喂食主要以树叶为主,养法跟养蚕宝宝差不多。

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有的幼虫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刚毛,人碰到的话皮肤会红肿。

不同种类的毛虫或蛹都带有一对眼睛状的标记,且颜色和形状多种多样,有圆的也有狭长的瞳孔形。这些各式各样的图案表明毛虫们并没有刻意针对某种掠食者进行拟态伪装,以逃脱被捕食。

扩展资料:

毛毛虫分布很广,各种树木上多生有这种小毛虫。到树下纳凉时应戴宽边草帽或遮阳帽,穿长袖衣服,不要在有毛毛虫的树下停留。若不慎身上落有毛毛虫,不要乱拍打,应轻轻抖动掉,皮肤上如沾有毒毛,可用医用胶布把毒毛粘去。

毛虫模拟树枝的技术非常高超,甚至在它与树的结合处竟没有一点差异或阴影。它趴在嫩枝上,利用尾足之间的装饰性毛毛达到上述效果。毛虫的颜色、质感和结构,这一切使它能够完美地与树枝融为一体。

1、外表颜色上。简单来说,色彩鲜艳。多数幼虫即毛毛虫没有防御能力,对于敌害,只是有很多逃避的方法。虽然毛毛虫的身体是软软的,但同样拥有外骨骼。毛毛虫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主要是靠着天生利齿大嚼蔬菜和树叶为食物。

2、毛毛虫分布很广,各种树木上多生有这种小毛虫。对行动迟缓,没有翅膀,毛毛虫有跟随的习惯,而且会边走边吐出一种丝,别的松毛虫便沿着丝走。

3、在自我保护上,善于伪装。毛毛虫精通伪装和防卫,毒毛蛰入人体皮肤后,往往随即断落,放出毒素。被毛毛虫蜇伤后,皮肤会出现刺痛烧灼感。

毛毛虫一般指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毛毛虫特征,在外表颜色上,色彩美丽,在体态形状上,毛毛虫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前翅大于后翅。在自我保护上,善于伪装。

毛毛虫是蝴蝶产卵,由卵变成的。

毛毛虫,是鳞翅目昆虫(蝴蝶或蛾)的幼虫。虽然它们称为“毛虫”,但不是每个种的毛虫都有毛。有些表面光滑,也有些长有肉角,还有些长有臭角。毛虫有三对前足,腹部和尾部大多有五对伪足。到变态为成虫时只保留三对前足。家蚕(蚕蛾的幼虫)是毛虫的一种。有些毛虫长有假眼或是色彩鲜明的花纹,可以吓退想吃了它们的动物。

毛虫破卵而出时被称为一龄虫,长约03厘米,之后经过多次蜕皮,直到变成终龄虫,结蛹,最后破蛹而出变成成虫。

扩展资料

毛虫多以植物的叶子为食,不同种类会吃不同的植物。有些吃有毒植物的毛虫会把毒素储存在体内,最后成为有毒的蝴蝶或蛾成虫;少数一些毛虫会以其他昆虫为食。

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双栉状、栉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幼虫也叫毛毛虫,蠕虫状,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

幼虫体上生有刚毛,对刚毛的排列和命名称毛序,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约有112000种,包括蛾类和蝶类。有些可作鱼饵、喂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毛虫

1、毛毛虫首先会在虫卵中渐渐的成长发育,等到幼虫成长到可以突破虫卵后,就会破卵而出。

2、破卵而出的幼虫需要营养,大多数幼虫会吃掉破卵而出的卵壳,再去吃掉身边的叶子、嫩茎等,直到身体生长得足够肥胖,积攒了足够的养分,才开始蜕变。

3、在蜕变之前,成虫会吐丝将自己固定在树枝上,然后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将自己的身体溶解掉,直到化成一袋富含营养的液体,细胞结构会在这个营养袋里成长蜕变,生长出脚、翅膀以及触须等身体结构。

4、身体结构生长完全时,就会开始积蓄足够的能量,当一切条件成熟的时候,就开始冲破外壳的阻力破壳而出。如果没有积蓄足够的能量,就会在外壳内死亡。破壳而出的蝴蝶会在外壳处停留一段时间,舒张自己的翅膀和身体,就可以飞向天空,穿行在树丛花朵之间。

体形特征

鳞翅目(Lepidoptera)是昆虫纲中最常见的一目。色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双栉状、栉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

幼虫也叫毛毛虫,蠕虫状,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幼虫体上生有刚毛,对刚毛的排列和命名称毛序,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约有112000种,包括蛾类和蝶类。有些可作鱼饵、喂鱼。

头部: 为下口式,口器为咀嚼式,有坚硬的牙齿,便于咬食各种植物; 头壳硬化而色深,两侧各有 6只黑点状的眼睛。胸部: 有 3节,每节生有 1对强健的胸足,便于爬行和攀援。部分潜叶蛾的幼虫因不需要爬行,导致胸足退化或消失。腹部: 通常 10节,每节两侧各生有 1个气门,用于呼吸。腹足通常 5对,着生于第 3~6腹节及第 10腹节上,腹足有时减少或退化。

毛毛虫在幼虫阶段属于害虫,而在成虫阶段属于益虫

毛毛虫不是完全的益虫或害虫,它在幼虫阶段属于害虫,因为它会危害植物叶片。但它在成虫时属于益虫,因为它这时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毛毛虫是蛾类和蝶类的幼虫,有的幼虫身会上长有有毒的刚毛,人碰到就会导致皮肤红肿,有些毛毛虫可做鱼饵喂鱼。

防治时可以利用幼虫4龄前结网危害的习性及时人工剪除网幕,彻底消灭网幕内的幼虫,还可以利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习性,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下树化蛹的幼虫,并将其销毁,灭杀幼虫。或者利用天敌防治。卵期天敌:草蛉、瓢虫。幼虫期天敌:蜘蛛、草蛉、螳螂。1-3龄幼虫期天敌:蜘蛛。蜘蛛引起的致死率约为30%-90%。蛹期天敌:寄生蝇。

在3龄前幼虫期可以喷洒BT,其效果对成虫毒力比较强。在高龄幼虫期可以利用苦参碱等进行喷烟或喷雾防治,或者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该病毒对人、畜安全,不杀伤天敌,防治效果高达90%。

毛毛虫身体柔软多汁,爬行缓慢,浑身都是毛,而且人触碰毛毛虫之后还会痒起红疹,毛虫大部分时间都在啃嚼植物叶子,当它们成群结队地在田里蚕食庄稼时,会毁掉成片的庄稼,对农业危害很大。

为下口式,口器为咀嚼式,有坚硬的牙齿,便于咬食各种植物;头壳硬化而色深,两侧各有 6只黑点状的眼睛。

扩展资料:

毛毛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虫子长的很肥,慢慢的身体表面变成绿色或棕色的硬壳,成为蛹,蛹不吃也不动,但在壳内发生着剧烈的体态变化。几天后,蛹变成了成虫,蝴蝶就从裂开的蛹壳里出来。

成虫完成产卵任务后便死去,卵经过发育又孵出毛毛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毛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虫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养毛毛虫全部的内容,包括:怎么养毛毛虫、毛毛虫的主要特点、毛毛虫是怎么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7049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