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怎样转移

电子怎样转移,第1张

依靠,摩擦起电呀~~~ 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干净的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靠近小纸片, 梳子会把它们吸过来。这种物体经过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摩擦起电只是一种现象。近代科学告诉我们: 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跟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整个物体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荷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却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使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目改变。当物体失去电子时, 它的电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就显示出带正电;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时,它就显示出带负电。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其中必定有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如用玻璃棒跟丝绸摩擦, 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用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毛皮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着等量的负电。 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使客观上存在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铁在这个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二价铜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电子应该是从铁流向了铜。或者从原子角度分析,原子本身是不带电的,因为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性相反,电量相等,所以对外不显电性。在这个反应中,铁置换出了铜单质,铁失去了电子,核内外正电荷数大于核外负电荷数,所以铁显正价,而铜离子得到了电子,核内正电荷数少于核外负电荷数所以铜显负价,这样就可以理解为电子是从铁流向了二价铜离子。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先要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而电子是从还原剂流向氧化剂,此时只需找到变价原子,算出转移数量,这个反应就迎刃而解了。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一些特殊的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这个反应中:氧在反应物中显负二价,在生成物中显0价,所以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去电子;而锰正好相反,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电子。+7价的锰变成了+6价和+4价,-2价的氧变成了0价,所以电子是从KMnO4中的氧转移到了锰上。

电子转移和电荷转移有什么区别

因为电子带有负电荷,所以电子转移本质上是负电荷的转移;而电荷转移包括正电荷的转移和负电荷的转移,比如阳离子带有正电荷,阳离子的移动可以看作是正电荷的移动,此时就与负电荷有区别了,也就不能说成是电子的移动。

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得或失电子。

整个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与失去的电子守恒。

只要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就是电子转移反应。

同种元素也可以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得到电子的化合价降低,失去的升高。

1、转移电子数=还原剂失电子数=氧化剂得电子数。

2、2Al+6HCl====2AlCl3+3H2。

3、比如这个反应,转移电子数=铝失电子数=H+得电子数。

4、铝失电子数:一个铝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变成铝离子,两个铝原子失去六个电子变成两个铝离子,铝失电子数=6。

5、H+得电子数:两个氢离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一个氢气分子,六个氢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氢气分子,H+得电子数=6。

6、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三者共同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相对于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电子的质量极小。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40倍。

7、当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在其它原子中自由移动时,其产生的净流动现象称为电流。

8、各种原子束缚电子能力不一样,于是就由于失去电子而变成正离子,得到电子而变成负离子。

以上就是关于电子怎样转移全部的内容,包括:电子怎样转移、如何理解电子转移(高一化学)、电子转移和电荷转移有什么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73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