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回族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第1张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我们一般称其信徒为穆斯林,意为归顺者。穆斯林的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即大开斋和小开斋,小开斋也称宰牲节。在我国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穆斯林除保有自己特色的节日外,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情有独钟的。最有代表意义的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他们大都以喜庆祥和的方式来对待,只是他们在过这些节日时纯粹用改善饮食的方式,而不注入任何宗教色彩。比如汉族人大多在除夕午夜吃饺子,并且供奉祖先牌位。而穆斯林则不屑于这种做法,只在白天的一日三餐中改善一番,诠释着九州同喜,普天同庆的真正内涵。在中秋节、元宵节亦是如此。

而到了伊斯兰历的10月1日——大开斋节,和伊斯兰历的12月10日——小开斋节,穆斯林便非常隆重地举行一系列宗教活动,除了在清真寺做礼拜,有条件的穆斯林还要在古尔邦节宰羊宰牛向真主献牲,甚至还有的在这一天远赴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去朝觐天房。

依据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族不过汉族的传统节日包括中秋、春节、元宵节等,但依据回族的风俗习惯当地群众过的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回族人释义:

即回民,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因为民族整体信仰伊斯兰教,故全民主要的生活方式为伊斯兰,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以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为主,后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民。

过中秋的诗句: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不贴对联。

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但是回族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现在一般回民只记本民族的节日时间,不大注意伊斯兰教的元旦时间,也不过元旦节。回族人民始终不讲究过年,即使是中国全民性的传统节日——春节,回族一般也不过。城市里跟随过春节的人,春节期间,家门上不贴对联,晚上不放鞭炮,不给孩子压岁钱,也不让孩子叩头拜年。

以上就是关于回族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回族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回族人过中秋节吗、回族过年贴对联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25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