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恐龙有哪些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恐龙有哪些,第1张

天上飞的恐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体形巨大的翼龙是怎么飞上天的?对此,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那些巨大的翼龙根本就不会飞,它们不能像鸟儿一样振动自己的翅膀,但是它们可以先爬到高处,迎风张开巨大的双翼,这样就可以借助上升气流,使自己在空中滑翔。另一些人认为,翼龙翅膀上的膜非常坚硬,而且翅膀的外侧有像框架一样的筋骨相连,所以它们能像鸟儿一样扇动翅膀。由于它们的翅膀非常大,稍稍拍动一下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使自己飞起来。这两种观点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目前还没有结论,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可以破解它呢。 地上跑的恐龙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 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这类恐龙很多,有兽龙类,如异齿龙;剑龙类,如剑龙;甲龙类,如森林龙;角龙类,如三角龙;雷龙类,如雷龙等等。 异特龙是是一种凶猛可怕的食肉恐龙,它的一张大嘴可以一下子吞下一头小猪。它的牙齿全都向里弯曲,猎物被它咬住就休想逃出来。 原角龙生蛋时往往是几只雌龙共用一个窝,大家轮流一圈一圈地产蛋。看来它们很讲团结呢。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上有一只角,像犀牛,眼睛上有两只角,又像牛。这三只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栉龙的头上长着一个引人注目的管子,里边有细细的通道。空气经过时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可以用来吓跑敌人。也有人认为,那是它们在潜水时用来通气用的,究竟是做什么用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甲龙的皮肤非常坚硬,像铠甲一般。身上和尾部长着骨刺,像狼牙棒一样,谁也不敢碰它们。 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长达30米以上,有6层楼那么高。它们都是食草或树叶的动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一些恐龙化石,大多就是这种恐龙。 水里游的恐龙 在恐龙统治陆地的时候,海洋也同样被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占领着。它们与陆地上的恐龙和空中的翼龙是近亲,也用肺呼吸空气,一般也产卵。它们是海洋中的霸主,有些长着锋利的牙齿,为的是捕食其他鱼类。这些爬行动物多多少少长得有些像今天的鱼类,有人就认为它们是鱼变的,也有人认为今天的鱼是它们变的。这些海中巨怪也有不少种类,像我们今天有的鳗、龟、蛇、鳄等等,过去也都有相似的种类。如鳗龙,如蛇颈龙等等。薄板龙是最长的蛇颈龙,全长可达15米。它的脖子大约为躯干的两倍。鳗龙是蛇颈龙的一种,在日本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经测量,它们的身长约7、8米。而且它们有锋利的牙齿。

有的

BBC 有一套虚拟纪录片

可以去找来看看

有化石证据

恐龙这个词指的是出现于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 陆栖 脊椎动物,所以应该没有所谓水生的恐龙。

恐龙生存的时代是中生代,在之前的古生代末期二叠纪到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纪,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灭绝事件,导致大部分生物消失。此后恐龙崛起,霸占陆地,一直延续到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再次发生灭绝事件,恐龙消失。

在生物学分类上,恐龙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恐龙总目。跟恐龙总目同时存在的水生爬行动物主要有鱼龙类、蛇颈龙类、沧龙类,但这三类水生物种跟恐龙不属于一个目,它们分别属于鱼龙目、蛇颈龙目与有鳞目。

很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认为也属于恐龙,比如翼龙、蛇颈龙、沧龙、鱼龙,但从严谨的生物学分类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其中翼龙和恐龙是关系最近的近亲,都属于鸟颈类,翼龙独立出了翼龙目,而蛇颈龙、沧龙和鱼龙虽然与恐龙都属于爬行纲,但从演化支分类上看,它们是关系相当远的类群。

听一些专家们说,恐龙本来就是海洋动物进化而来的,现一些海洋大型动物与恐龙是同祖同宗,由于年代久远,依据早已无法可寻,专家们说的算。[捂脸]

形成化石的前提,是动物在含水量丰富地带,被快速掩埋。

容易被掩埋的动物是行动迟缓和活动范围受限的动物,根据这一说法,水里的动物与爬行动物容易被掩埋地下,再者是,最大的动物是在水里。

有…看侏罗纪[捂脸]

会游泳的恐龙是棘龙。

棘龙,一般指棘龙属恐龙,是一类著名的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约1亿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

一种成年体长11-15米,体重4-1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长的兽脚类恐龙。

棘龙是目前已知的最长的肉食性恐龙,它生活在海滨和河流附近。研究认为棘龙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亲水习性。这或许是为了减轻体重并提高行动速度,也或许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季能有效地降低体表温度。

食性:

棘龙以中小型鱼类为食,也会食用腐肉。

在2009年,达鲁·沙索等人对编号MSNM V4047标本进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发现棘龙的上颌下颌有疑似感应器官的小孔。达鲁·沙索等人推测,棘龙可能会将身体浸泡在水中,头部半露出水面,并感应周围的鱼类的动静,而进行猎食。

在2010年,一项针对棘龙科牙齿的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棘龙是半水生动物。这项研究分析棘龙、重爪龙、激龙、暹罗龙的氧同位素组成,并与同时代的其他兽脚类恐龙(例如鲨齿龙)、乌龟、鳄鱼互相比较。研究人员发现棘龙牙齿的氧同位素组成,较接近同一地区发现的乌龟、鳄鱼,而不类似同一地区的兽脚类牙齿。

海鳗龙的一种脖子较短蛇颈龙,身体扁平,尾短,四肢鳍状,能灵活地在海水中游泳,也能爬到岸上活动,生活方式很像今天的鳍脚动物,如海豹、海狮和海象等。它们常游弋在离岸不远的海水中,将脖子抬起,脑袋露出水面,一旦发现猎物,即迅速插入水中,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咬住猎物。

蛇颈龙是海中爬虫类的一种,海中爬虫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这些中形的爬虫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维生。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古生物学家对於Plesiosaur与其他海洋物种的关系,意见分歧。

在侏罗纪时代伪龙类和板齿龙类都绝种,但鱼龙存活了下来,生活在浅海中的动物还有一群四肢己演化成鳍形肢的海鳄类和硬骨鱼类。其他的海洋生物还有蛇颈龙和短龙。到了晚期,鱼龙和海鳄类逐渐步向衰亡。

鱼龙

(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今天的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

有,水里生活的有鱼龙、蛇颈龙、沧龙。

1、鱼龙

在三叠纪中期今天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在白垩纪它们作为最高的水生食肉动物被蛇颈龙取代。

2、蛇颈龙

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属双孔亚纲鳍龙目,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3、沧龙

生活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第一具化石于18世纪末期在荷兰默兹河附近的白垩岩层中被发现。曾经被归类于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沧龙属的一个次异名。

扩展资料

鱼龙形态特征:鱼龙外形酷似一些大型快速游泳的鱼类,纺锤形的身体,皮肤裸露,三角形的头向前伸出似剑的长吻,嘴内长满锥状的牙齿,牙齿有迷路构造。在德国侏罗系的海相地层中盛产鱼龙化石,保存情况非常好。

在粘土板岩上,常从侧方印出清楚的身体软体部分,可清晰见到一个肉质的背鳍和尾部由一串下折的尾椎骨构成的上叶小,下叶大的倒歪形尾。鱼龙的这一体现快速游泳的适应型式从三叠纪延续到白垩纪,仅有量的改变。例如它们的个体变大,歪形的尾鳍加大,前肢鳍脚变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沧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蛇颈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龙

以上就是关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恐龙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恐龙有哪些、恐龙世界有水里生活的恐龙吗有何依据、会游泳的恐龙是什么恐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906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