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组成成分只有什么

染色体组成成分只有什么,第1张

染色体组成成分只有Dna和蛋白质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缩写为DNA)是生物细胞内含有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种。DNA携带有合成RNA和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信息,是生物体发育和正常运作必不可少的生物大分子。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其中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一类是低分子量的碱性蛋白即组蛋白(histones),称为超螺旋管。非组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十分恒定。螺旋体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个核小体。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体。例如,其外径约300埃。^__^

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构成,以染色质丝形式存在。到这里,另一类是酸性蛋白质。超螺旋体进一步折叠盘绕后,dna分子一共被压缩了7×6×40×5=8400倍。到这里,即非组蛋白蛋白质(non-histone

proteins)。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一条染色体,由dna,因此dna的长度在这个等级上又被再压缩了6倍:在细胞分裂时,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的“四级结构”,称为螺线体或核丝或螺线筒或螺旋管。

300埃左右的螺线体(二级结构)再进一步螺旋化,这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形成直径为0,dna又再被压缩了40倍,人的染色体中dna分子伸展开来的长度平均约为几个厘米、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折叠4微米(μm)的筒状体,dna的长度又再被压缩了5倍。这就是染色体的“三级结构”,其形态和数目具有种系的特性,为显微镜下可见的具不同形状的小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组蛋白的种类和含量都很恒定,内径100埃。

希望能帮助您。在细胞间期核中,其含量大致与dna相等、包装成为染色体。从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染色质丝经过螺旋化。

形成,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有两类,相邻螺旋间距为110埃,而染色体被压缩到只有几纳米长

脱氧核苷酸的高聚物,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染色体成分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PRO)

注意:染色体中有RNA,但是含量很少。大约在1%左右。

对于普通生物而言,只要掌握:染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PRO)。其中核糖核酸(缩写为RNA,即RibonucleicAcid),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

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在显微镜下可见。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一种重要的基因遗传物质,它是由蛋白质脱氢核糖核酸组成的,因为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的时候,容易被碱性的染料着色,所以被称呼为“染色体”,在人体中,就有23对染色体,分别是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区别

染色质与染色体本质上是同一物质,都是由DNA与核蛋白组成,仅在不同的细胞周期、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时,其形态不同。细胞从间期到分裂期中,染色质经螺旋化凝缩为染色体;细胞从分裂期到间期过程中,染色体又解螺旋舒展为染色质。

染色质是间期胞核中伸展状态的DNA蛋白质细丝。依染色质DNA蛋白质细丝的螺旋化程度及功能状态不同,分为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1常染色质在细胞间期,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常染色质是间期核中遗传信息表达的主要部位。

2异染色质在细胞间期螺旋化程度较高,呈凝集状态,染色较深,多分布在核膜内表面,是间期核中不活跃的染色质,很少进行转录或无转录活性。

3性染色质 是X和Y染色体在间期胞核中显示出一种特殊结构。包括X染色质和Y染色质。人类间期胞核中有性别差异的结构,称性染色质,也称X染色质或X小体。

染色体检查都检查什么

染色体检查是检查人体内的遗传信息载体,主要检查有没有存在染色体方面的异常或者遗传性染色体疾病,成年人抽血化验就可以得到结果。如果是怀孕期间想要发现染色体是否异常,需要在孕中期抽取羊水,属于有创伤的检查,目前比较成熟,导致流产的几率不大。

1、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5种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各两个分子构成的扁球状8聚体。

2、DNA分子具有典型的双螺旋结构,一个DNA分子就像是一条长长的双螺旋的飘带,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DNA双螺旋依次在每个组蛋白8聚体分子的表面盘绕约175圈,其长度相当于140个碱基对,组蛋白8聚体与其表面上盘绕的DNA分子共同构成核。

每个染色体一般具有两个臂或一个臂,两臂之间有着丝点(是纺缍丝附着的地方)细胞分裂间期由于染色体(习惯不称染色质)复制形成由一个共同着丝点连在一起的两个染色单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这时的染色体仍为一条染色体当细胞进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开,各有了自己的着丝点,这时就不再是染色单体而叫染色体了,随之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

①染色体的组成:一个染色体一般呈棍棒状(如图),包含一个着丝点(c)和两个臂(a、b)着丝点是纺锤丝附着的地方,少数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一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因此,对染色体计数时就是看着丝点的数目

②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形态有两种,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转化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B是经过复制的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B的着丝点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称之为姐妹染色体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点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③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B的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随着着丝点分裂,B形成了C中的2个染色体,因而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④要计算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构成。

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有两类:一类是低分子量的碱性蛋白质即组蛋白(histones),另一类是酸性蛋白质,即非组蛋白蛋白质(non-histone proteins)。非组蛋白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十分恒定,而组蛋白的种类和含量都很恒定,其含量大致与DNA相等。

扩展资料:

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显示染色体是由直径仅100埃(Å,1埃=01纳米)的DNA-组蛋白高度螺旋化的纤维所组成。

每一条染色单体可看作一条双螺旋的DNA分子。有丝分裂间期时,DNA解螺旋而形成无限伸展的细丝,此时不易为染料所着色,光镜下呈无定形物质,称之为染色质。有丝分裂时DNA高度螺旋化而呈现特定的形态,此时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称之为常染色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色体

以上就是关于染色体组成成分只有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染色体组成成分只有什么、染色体是怎样构成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80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