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三者区别是什么

长三角珠三角2023-04-26  72

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三者区别表现在建筑特点和风格不同。

1、建筑特点:

巴洛克在建筑上将建筑与雕塑、绘画结合起来。此外,巴洛克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艺术成分。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洛可可建筑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2、建筑风格不同: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 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 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 的最确切的表述。

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尘嚣、逃避现实的倾向,如一些巴洛克作品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巴洛克建筑代表作有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堂以及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等。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主要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洛可可建筑的外型满足於有节奏的布局、自然的建材或加上一层简单的色调,而内部装潢则五彩缤纷,形式多样。最大特点是明显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它是人生现世享乐生活的舞台,主要体现在王宫贵族为自己修建的宫殿上。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比较: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量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的效果。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与挂毯、非洲珠宝、义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

室内装潢通常以白色为底,利用花朵、草茎、棕榈、海浪、泡沫或贝壳等作为装饰的图案,带来一种异常纤巧、活泼的趣味,但却破坏了建筑的均衡、庄重和安定的感觉,尤其是使用金、白、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撩乱,这种繁琐、矫揉造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代表作品

巴黎“苏比兹宅底”(内部的公主大厅)。

德国费斯堡(Wurzburg)住宅内的“凯瑟大厅”由建筑师诺曼(BNeumann,1687~1745)领导兴建,提埃波罗(GTiepolo,1696~1770)负责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

丹麦皇宫也是标准的洛可可式建筑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Rococo Style),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叶呈锯齿状的叶子, 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十八世纪被看成是「理性的时代」或「启蒙运动」的时代,哲学家从过去假设上帝存在进而推论所有事物的工作,转换为依据实验和观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论世间的万象,几乎将神学从哲学中剔除,选择倾向世俗的路线,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艺术的风格,在音乐家莫札特、海顿,文学家蒲伯、伏尔泰,画家华铎、康斯博罗中,贯穿著一种共同主题,它把理性与优美趣味同轻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来。 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 洛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启蒙运动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产阶级的日渐兴盛有关。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洛可可的总体特征为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纤弱娇媚。

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其工艺、结构和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的特点,其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以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刻为主,造型的基调是凸曲线,常用S形弯角形式。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明快,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洛可可艺术的发展:

18世纪30年代,洛可可艺术在法国高速发展,并逐步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装潢扩展到家具、油画和雕塑领域。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风格复杂的形象和精细的图纹,并逐步与大量其他的特征和元素相融合,其中就包括东方艺术和不对称组合等等。

这种艺术形式随后从法国蔓延到德国、西班牙等地区,并与当地的这种风格相融合,18世纪的英国将洛可可风格视为“法国品味”,较少使用在建筑上,更多地运用在银器和陶瓷上。当时由意大利移民的艺术家。

百度百科—洛可可艺术

什么是洛可可艺术风格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亥著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18世纪法国艺术是洛可可的天下,而且,已经成为欧洲近代文明中心的法国宫廷,把这种靡丽之风传出国界,甚至传到中国的圆明园。

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一些不严格遵循法国古典主义法则的因素而产生的,它并不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必然后果。它的遵循理论是“师法自然”。人们都在谈论“师法自然”,但是,我们从现代角度去看,他们所谓的对自然的模仿只是让自然服从于社会的心血来潮,而这个社会并未完全做好使人真正感受到生活在自然之中,并且充满著对生活的神秘醉意的准备。这时的艺术家们对贵族俯首帖耳,同时贵族阶级又要求他们唯命是从。法国人的这一发明使教会中心真正转向沙龙中心,而这时的沙龙已与过去不同,各种绘画展览都被称之为“沙龙”。画家、雕塑家、木刻家、铜板画家、珠宝商、金银器皿商、细木家俱商、理发师、裁缝、制靴匠,所有的人都对洛可可这种在结构脆弱的高雅文化基础上绽开的美艳之极的花朵趋之若鹜。在每个角落,在高谈阔论的男子和楚楚动人的女子周围,从木器、水晶器皿、糕点、大理石、地毯到陈列柜及里面的餐具,从四轮马车到轿子,从前厅到卧室,洛可可风格无所不在。这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它滥用着并且吸干了艺术家们的殷勤,用窃来的爱情和移植的花朵分散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力。这种不断向上攀缘的结构尽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但它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周围,渐渐地疏远了其天然的源头。令人遗憾的现象出现了:这种蜿蜒缠绕的曲线,限制了装饰师们在空间中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并且总是把它导向为使人难以摆脱的社交活动服务的轨道,而这种装饰艺术正是顺应这一需要才得以问世的,它成了王公贵族的俘虏。

洛可可艺术的灵魂式人物是绘画大师弗朗索瓦·布歇。他在天花板、屏风、车把手、门的正面、首饰盒和瓷器上,可以说在任何地方,都绘制了牧歌式和田园曲式的爱情神话故事题材。布歇和蔼可亲,慷慨大方,注重享乐,受到男男女女的喜爱。他和自己的时代不断地交换看法,询问个人和这个时代应该做些什么来爱这些男女,并获得他们的热爱。他因此获得“皇家首席画家”的称号。

洛可可风格是什么风格

1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2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 3洛可可风格在法国上流社会无处不在,它在服装上的表现也吻合了上流社会的需要,极尽奢侈华美,花纹以曲线居多,纹样多以植物为主,色彩娇艳 ,细节烦琐装饰意味浓郁使其体现出轻快柔美、漂亮精致的特色,多带有一种迷幻、罗曼蒂克的色彩建筑上也以贝壳为装饰体现一种精致浪漫的感觉 服装结构上表现出一种怪诞的,富丽堂皇的宫廷风格,用各种曲线花样配合大量的蕾丝羽毛,珍珠等制作出的犹如艺术品一样的服装,甚至连男装上也不能免俗为了迎合这种效果,头饰与化妆也极夸张,无论男女都带款式花样奇异的假发,佩带复杂高叠的发饰,脸上擦上白粉,腮红,配合精致的蔓藤花纹、贝壳等来装饰建筑、生活物品以及艺术作品一种整体的奢侈风格 这种不断向上攀缘的结构尽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但它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周围,渐渐地疏远了其天然的源头。后期的洛可可风格变得僵化,过分追求繁复精致,加上法国贵族极度糜烂奢侈的生活作风,终于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这种风格也随着法国贵族的覆灭走到了尽头

洛可可风格服装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

洛可可服饰在色彩和装饰上的特点

(一)柔和艳丽的色彩和自然形态的装饰

洛可可服装的显著特点是柔媚细腻、 纤弱柔和,这使整个服装风格趋于柔美化、繁复化。 在服装中大量运用夸张的造型、柔和艳丽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态的装饰,给人以奢华浪漫的视觉效果。 洛可可时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红、粉绿、淡黄等娇嫩的颜色。 服饰上的色彩也表现为柔和艳丽的色调,例如甜美的香槟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饰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服装上的装饰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 来自大自然的装饰题材的运用,使洛可可装饰艺术充满了女性惬意的轻松感,处处体现著新兴资产阶级上升阶段强调满足自身感官愉悦的审美趣味。 自然形态在服饰上的体现就是大量自然花卉为主题的染织面料。 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就好似花的帝国——曼妙而唯美。 当时主要采用的花卉是蔷薇和兰花, 在处理上采用写实的花卉,再用茎蔓把花卉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蔓延的动感,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崇尚。洛可可服装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 路易十五时代和路易十六时代三个时段。洛可可服装在装饰上也极其纤弱柔和,多处使用金线、彩绘、蕾丝、穗子等装饰手法。 例如:在室内装饰风格的影响下, 法国式罗布衣袖比早期更加合身,袖口制作更是不同寻常,精细而复杂,并且带有边饰。 在华托式罗布中带翼的袖口被细丝褶边所取代。 这种褶边通常是两层,上面镶有穗子、金属饰边和五彩的蕾丝。 袖子下边露出内衣袖口双层或三层褶边。 褶边由细而宽,边缘装饰有蕾丝,这就是当时最迷人的“荷叶边皱褶袖”的经典造型。

(二)对装饰效果的注重与表现

洛可可女装由内部的紧身胸衣、倒三角形脚片(斯塔玛卡)、裙撑(帕尼埃)和罩在裙撑外华丽讲究的衬裙以及最外面的罩裙(罗布)组成。 紧身胸衣和裙撑这对孪生姐妹在很大程度上缔造了洛可可女装浪漫、迷人的华贵风情。 作为洛可可女装最具代表的灵魂,其夸张的造型、超大的服装表面给设计师足够的装饰空间,使精致温婉的服饰艺术表现得栩栩如生。紧身胸衣一直是西方女装造型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穿着紧身胸衣时,胸前通常配有呈倒三角形的胸兜,这是独立制作的服装部件,穿着时把它系在前开紧身胸衣的带子下面,也可以遮挡胸衣的开口,可以说是洛可可女装装饰的重要部分。 肚兜上面常有精美的装饰,这个部位是细节装饰美和工艺美的表现。裙撑作为洛可可女装的重要部分,和紧身胸衣一起把女人塑造成完美的 X 型。初期“帕尼埃”为钟形,后来“帕尼埃”越变越大,逐渐变成椭圆形,前后扁平、左右宽大。 “帕尼埃”外层面积的增大给表层的装饰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前部敞开的罩裙以及裙子层次繁多是西方近代女装的重点。 在外裙下通常有内裙、衬裙和底裙。 层层叠叠的裙子以它细腻精致、变化丰富的装饰形成著层叠的视觉效果,成为 18 世纪追求娇柔矫饰和官能享乐的象征。这种立体饰褶、服装面料的缝缀再造增加了服装在视觉上浮雕感、立体感。蕾丝是一种有透孔的网眼花边的织物, 通常织有图案。 最早是手工编织的织物,18 世纪由于纺织技术的进步,蕾丝的生产制造进入鼎盛时期。因为其华美的材质、 精致的手工和昂贵的价格是穿著者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蕾丝荷叶边的装饰是洛可可艺术的装饰经典。 洛可可时期女装的袖子由肩部到肘部是窄紧贴体的,蕾丝边饰由肘部垂下,自然的张开。蕾丝袖边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有造型功能,使袖子整体呈现倒三角型的外观。这样的袖型在倒三角的躯干和矩形的下裙之间起到很好的视觉调和作用,与服装整体造型轮廓相搭配,从而把蕾丝从最初是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演变为代表女性性感的服饰符号。花朵这个主

什么叫洛可可风格啊

什么是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是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俱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曾风靡欧洲。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巴洛克风格于17世纪盛行欧洲,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它在形式上以浪漫主义为基础,装修材料常用大理石、多彩的织物、精美的地毯,精致的法国壁挂,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

洛可可风格,其爱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欧洲的皇宫贵族都偏爱这个风格。(洛可可是在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多运用贝壳的曲线。)

——凡尔赛宫里头的钟室内部装饰即为一处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

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 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洛可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如“C”“S”或涡券形曲线、弧线,并常用大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室内装修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

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俱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与巴洛克风格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

巴洛克与洛可可都很繁复,奢华,。

巴洛克 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总的来说,巴洛克比较有宗教色彩,比较辉煌大气,洛可可相比女性的色彩多一些,比较温和柔美。

这个是罗马教堂,巴洛克风格

这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的风格特点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俱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洛可可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啊

洛可可艺术形成于十八世纪初的法国,精致、甜美、幽雅为其主要艺术特色。洛可可的原意是由贝壳或小石头制成的装饰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现代流行的说法,即为“细节”。十七、十八世纪以后,欧洲由于自然科学日渐发达,且受到当时各种民主学说与中国思想、又化的 影响,有了「启蒙运动」的诞生:进而造成工业的发达,民主思潮的高涨,于是先后又有产业革命的发 展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势的转变,对于当时艺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十八世纪初叶,巴洛克风格的艺术虽然继续在欧洲各地流行,但同时则有一种叫做「洛可可」 〔Rococo〕的艺术风格在法国产生,并且逐渐盛行,取代了巴洛克风格。Rococo 一字是从法国字 rocaille 演变而来,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洛可可风格虽保有巴洛克风格之综 合特性,但却缺乏巴洛克风格之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尤其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 。洛可可的建筑外观,与巴洛克的建筑相近,着重内部繁复的装饰。雕刻则与家俱等成为室内装饰的 一部份,缺乏独立的机能。以法国为例,洛可可式建筑于路易十五时代极为流行于室内;室内平坦之表面范围较广,花状纹、 彩带状等装饰甚受欢迎。大型之建筑物转变为小公寓式或紧密之房间。家俱之中,贝形、卷曲形以及上 述之花状纹、带状纹等均甚流行。凡尔赛宫里头的钟室内部装饰即为一处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由于当时人们对路易十四的严肃风格失去兴趣,改而追求实用亲切的空间,因此许多洛可可的绘画以风 俗画为主。这些画用色清淡、甜美,充满了幽雅、华丽的感觉。洛可可的绘画题材,除了豪华的贵族生 活以外,还有肖像、风景、神话以及平民生活等。洛可可绘画风格代表作之一,可以法国画家华铎〔Antoine Watteau〕为代表。华铎大部分作品均与 巴黎贵族阶级的豪华生活情形有关。他的绘画方法是不打草稿,直接将颜料绘于画布上。华铎受鲁本斯 〔Rubens〕之影响甚深,人物之尖鼻、小嘴、细指等均重现于华铎之绘画中,颜色亦极鲜艳。在光线的 应用上,华铎不似巴洛克画家将明暗对比部分之范围加以限制,即传统巴洛克绘画之明亮部分不会太广 ,随着即为阴暗部分。但在洛可可的画派中,明亮之范围颇大。此种处理光线之方法,可见于另外两位 洛可可派之画家,如布雪〔Boucher〕及根兹巴洛〔Gain orough〕。洛可可艺术流传区域不广,于十八世纪中叶逐渐衰微,而为新古典主义所取 代。 当时各国重要画 家包括:法国的华铎、夏丹〔Chardin〕、布雪〔Boucher〕、福拉哥纳尔〔Fragonard〕等 ;意大利的 提也波洛〔Tiepolo〕户英国的霍加斯〔Hogarth〕、雷诺兹〔Reynolds〕、根兹巴洛等。

怎么区别洛可可风格和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与洛可可都很繁复,奢华,。 巴洛克 有豪华的特色,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 总的来说,巴洛克比较有宗教色彩,比较辉煌大气,洛可可相比女性的色彩多一些,比较温和柔美。 这个是罗马教堂,巴洛克风格 这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的绘画风格是什么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著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18世纪法国艺术是洛可可的天下,而且,已经成为欧洲近代文明中心的法国宫廷,把这种靡丽之风传出国界,甚至传到中国的圆明园。

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这种风格是由于当时一些不严格遵循法国古典主义法则的因素而产生的,它并不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必然后果。它的遵循理论是“师法自然”。人们都在谈论“师法自然”,但是,我们从现代角度去看,他们所谓的对自然的模仿只是让自然服从于社会的心血来潮,而这个社会并未完全做好使人真正感受到生活在自然之中,并且充满著对生活的神秘醉意的准备。这时的艺术家们对贵族俯首帖耳,同时贵族阶级又要求他们唯命是从。法国人的这一发明使教会中心真正转向沙龙中心,而这时的沙龙已与过去不同,各种绘画展览都被称之为“沙龙”。画家、雕塑家、木刻家、铜板画家、珠宝商、金银器供商、细木家俱商、理发师、裁缝、制靴匠,所有的人都对洛可可这种在结构脆弱的高雅文化基础上绽开的美艳之极的花朵趋之若鹜。在每个角落,在高谈阔论的男子和楚楚动人的女子周围,从木器、水晶器皿、糕点、大理石、地毯到陈列柜及里面的餐具,从四轮马车到轿子,从前厅到卧室,洛可可风格无所不在。这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它滥用着并且吸干了艺术家们的殷勤,用窃来的爱情和移植的花朵分散了艺术家们的注意力。这种不断向上攀缘的结构尽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但它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周围,渐渐地疏远了其天然的源头。令人遗憾的现象出现了:这种蜿蜒缠绕的曲线,限制了装饰师们在空间中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并且总是把它导向为使人难以摆脱的社交活动服务的轨道,而这种装饰艺术正是顺应这一需要才得以问世的,它成了王公贵族的俘虏。

洛可可艺术的灵魂式人物是绘画大师弗朗索瓦·布歇。他在天花板、屏风、车把手、门的正面、首饰盒和瓷器上,可以说在任何地方,都绘制了牧歌式和田园曲式的爱情神话故事题材。布歇和蔼可亲,慷慨大方,注重享乐,受到男男女女的喜爱。他和自己的时代不断地交换看法,询问个人和这个时代应该做些什么来爱这些男女,并获得他们的热爱。他因此获得“皇家首席画家”的称号。

代表洛可可雕刻最高成就的是受蓬帕杜夫人赏识的两位艺术家:皮加尔和法尔科奈。

让-巴蒂斯特·皮加尔(1714~1785)访问过意大利,是争取罗马大奖——王家绘画雕刻学院为优秀学生提供赴设在罗马的法兰西学院进修而设立的竞赛奖,失败之后自费去的,足见他对意大利艺术的向往。他在罗马作的《系鞋带的墨丘利》小稿,在他1741年回巴黎时,为他赢得进入王家绘画雕刻学院成为院士的荣誉,而且以此稿完成的云石像连同他的另一件作品《要墨丘利传信的维那斯》一起,被路易十五当作礼物赠给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他为蓬帕杜夫人工作了十年,以她为原型作寓意像的《妆扮友谊之神蓬帕杜夫人像》和《爱神拥抱友谊之神》非常精彩,他把这位艺术保护人表现得既高贵又亲切,既聪慧又迷人,他有别于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和文学领域。

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 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别称为「路易十五式」,一度风靡欧洲。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洛可可风格装饰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1722,让·奥贝尔设计)、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1732,热尔曼·博夫朗设计)和德国波茨坦无愁宫。而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参与军事外交事务,还以文化“保护人”身份,左右着当时的艺术风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的一个金融投机商家庭,后被路易十五封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导下,产生了洛可可艺术风格,使17世纪太阳王照耀下有盛世气象的雕刻风格,被18世纪这位贵妇纤纤细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洛可可世俗建筑艺术的特征是轻结构的花园式府邸,它日益排挤了巴罗克那种雄伟的宫殿建筑。在这里,个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宫廷社会打扰,自由发展。例如,逍遥宫或观景楼这样的名称都表明了这些府邸的私人特点。尤金王子的花园宫就是一个节奏活泼的整体,由七幢对称排列的楼阁式建筑构成,其折叠式复斜屋顶从中间优美匀称地传至四个角楼的穹顶处。上面有山墙的单层正厅具有几乎是中产阶级的舒适,两个宽展的双层侧翼则显示出主人的华贵,却又没有王公贵族的骄矜。两个宽度适中的单层建筑介于塔式的楼阁之间,而楼阁的雄伟使整个建筑具有坚固城堡的特点——总之,极为不同的建筑思想,却又统一在一种优雅的内在联系中。正是这种形式与风格简直相互矛盾的建筑群体漫不经心的配置,清楚地体现出了洛可可艺术的精神。

沙特尔大教堂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遍布彩色玻璃大宙,几乎看不到墙面。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法国盛期的著名教堂还有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它们与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

科隆大教堂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歌坛和圣殿同亚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厅内部高达46米,仅次于法国博韦主教堂。西面双塔高152米,极为壮观。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洛可可式建筑

洛可可风格装饰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亲王沙龙(1722,让·奥贝尔设计)、巴黎苏比斯饭店的沙龙(1732,热尔曼·博夫朗设计)和德国波茨坦无愁宫。而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宫廷:枫丹白露宫、鲁佛尔宫(卢浮宫)、丢勒里宫、凡尔赛宫

古典主义教堂:恩瓦立德新教堂,

洛可可室内设计: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客厅

城市广场:旺道姆广场(古典主义),南锡广场、调和广场(洛可可)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具体坐标为48°24'750"N 2°41'5740"E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由“fontaine belle eau”演变而来,“fontaine belle eau”的法文原义为“美丽的泉水”。枫丹白露风景绮丽,森林茂盛,古迹众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最美的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画廊。室内有众多的寓意画、水果装饰品、花环彩带和丰富的石膏花饰、雕塑品,是带意大利风格的法国文艺复兴艺术的典范。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这座16世纪的宫殿,直到19世纪它的修缮扩建都未停止过,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众多著名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参与了这座法国历代帝王行宫的建设。

又译罗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国库及档案馆。但于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莱斯柯在国王委托下对卢浮宫进行改建,从而使这座宫殿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后又经历代王室多次授权扩建,又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完成。

继“贤王查理”建设了重要的图书馆而声名远播之后,16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又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卢浮宫的收藏已十分充实。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卢浮宫已经成为经常展出各种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一个场所。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凡尔赛宫少数厅堂为洛可可式风格。

又称残废军人新教堂,造在巴黎市中心的残废军人安养院,是为了表彰“为君主流血牺牲的人”。建筑师阿·蒙萨特摒弃了仿罗马耶稣会教堂和仿哥特式教堂的陈习,而采用了正方形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四角是四个圆形的祈祷室。

建筑顶部用有力的鼓座高高举起饱满有力的穹顶,构成了集中式的纪念碑。穹顶高达105米,是教堂垂直构图中心。穹顶由三层壳体构成,顶上还加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惯用的采光亭。穹顶面上12根肋之间铝制贴金的战利品浮雕,在绿色底上衬托出,辉煌夺目。也点出建筑主题:不止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为了炫耀路易十四的辉煌伟业。

恩瓦力德内部明亮,装饰很少,不外加饰面。柱式组合表现出严谨的逻辑性,脉络分明,庄严而高雅,没有宗教的神秘感和献身精神。

简介

南锡(Nancy)是法国东北部城市。在摩泽尔河同马恩-莱茵运河的交汇处。洛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96万,包括郊区278万(1982)。交通枢纽。附近有铁、岩盐和煤等资源。冶金和金属加工业中心。有钢铁、机械、化学、精密仪器、烟草、水晶玻璃等工业。有大学(建于十四世纪末)、博物馆、图书馆等。多十八世纪古迹。

[编辑本段]概述

南锡位于法国洛林大区的中心,南锡是洛林大区的首府,同时也是默尔特-摩泽尔省的省会。距巴黎350公里,距欧洲议会所在地斯特拉斯堡150公里,城市居民约35万人,是法国东部仅次于斯特拉斯堡的第二大城市。南锡是历史文化名城,欧洲金融中心之一,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同时拥有现代文明。这个城市因拥有地区歌剧、国家剧院芭蕾、国家戏剧中心、交响乐剧团、民族音乐学校、博物馆、**院等而成为一个文化中心而闻名世界。南锡约有18万多家企业,约16万企业员工,它以其众多的工业企业与活跃的商业氛围为洛林省的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南锡还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中心,是法国东北部最大的大学城,有三所公立大学(南锡一大、南锡二大、国立工艺学院)坐落在这个城市,拥有几百个实验室,科研人员3前多人,接受并培养了45多个大学生。南锡市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人们可以散步、骑单车,到孚日山(Vosges,开车到南锡一小时)滑雪。南锡市区几乎没有什么高楼,至多也就在火车站那儿有那么几座,因此,城市的天空格外开阔,几乎站在随便什么路口,都能看见远处的山丘和森林,令人压抑的摩天大厦与这儿的天空是无缘的。街道不宽,大多仅供两辆车对驶,和巴黎一样,市中心红绿灯密度奇高,这倒是一个限制车流的好方法。一座座风格独特、装饰着花纹和雕像的楼房随处可见,主人家还喜欢把房屋的建筑年代刻上去,古老在这儿绝对是一份荣耀。许多街道小巷都铺着石头,并禁止车辆入内,在雨中漫步其间,经常能听见高跟鞋敲打石头的声音。在大街小巷中,走不多远,总能碰见一座座哥特式或巴洛特风格的教堂;而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见某个教堂那高耸云天的钟塔。

南锡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位于南锡市中心的斯塔尼斯拉斯广场由法王路易十五的岳父——波兰国王洛兰公爵斯塔尼斯拉斯于1761年至1769年主持修建。19世纪时改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并以其雕像取代了路易十五的雕像。它融中世纪城市和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为一体,是皇家广场和国民广场相结合的杰作。广场出口由城墙遗址改建的凯旋门是新旧城的连接点。这一建筑群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锡还是20世纪初欧洲“新艺术流派”的发源地。现在这里每年都组织有各种文化节。南锡的各类博物馆、多媒体图书馆、国家音乐保护中心远近闻名。

南锡现代工业发达,如机器人工业、电子业、人工智能、机械工业、电机工业、造纸、纺织、冶金和印刷工业等。该市共有3所大学,其中有上千名研究者、数以百计的实验室和45000名学生。

希望能帮到你

以上就是关于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三者区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三者区别是什么、哪些建筑是洛可可式风格、洛可可风格建筑的特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854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