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在我们中国的哪个方位

南斯拉夫在我们中国的哪个方位,第1张

在中国的西方。 南斯拉夫地理位置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尔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英文Yugoslavia,是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由原本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争取独立的斯拉夫民族各族组成,1992-2003年间陆续解体,成为历史名词。中文名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已解体)英文名称:Yugoslavia所属洲:欧洲国歌:《嗨,斯拉夫人》货币:第纳尔目录原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成立南斯拉夫行政区划南斯拉夫简史国旗国徽国歌国花其他最后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和黑山塞尔维亚前南国家与欧盟展开 编辑本段原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英文:Yugoslavia)(1963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1992年),历史上的国名,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现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编辑本段南斯拉夫的成立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二战后,南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情报局。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入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1974年,再次修改宪法,宣布实行“联合劳动”和“代表团制议会”,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编辑本段南斯拉夫行政区划 1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2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 3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 4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铁托格勒,现改名为波德戈里查; 5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包括两个社会主义自治省: 5a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普里什蒂纳; 5b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 6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首都卢布尔雅那。 在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解体之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及至20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之后,南斯拉夫作为国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编辑本段南斯拉夫简史 所谓南斯拉夫,也就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公元五至六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今天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纪开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外,大都信奉东正教。梦想成真 第一南斯拉夫 1398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今天的科索沃地区打败塞尔维亚军队,从而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1878年,在经过长期反抗斗争后,塞尔维亚、黑山获得了独立。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则处于当时的奥匈帝国统治下。1912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使马其顿摆脱了土耳其的铁蹄。巴尔干开始产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的愿望,尤其是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更是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 一战中,塞尔维亚站在协约国一方。战争结束后,奥匈帝国的崩溃,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有了自决的机会;以法国为代表的协约国也主张在巴尔干建立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以对德形成牵制。这样,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的梦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在中欧偏东南位置。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东面是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南面是阿尔巴尼亚,西面隔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相望。北面是匈牙利、奥地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几个共和国。

南联盟全称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又译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简称南斯拉夫),其前身是成立于二战后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也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由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国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为前南斯拉夫面积的3994%。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以及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

1991年东欧剧变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2003年,南联盟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南联盟不复存在。2006年6月3日塞黑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各自成为共和国。至此,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完全肢解。

南联盟地图

上图中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加起来,就是曾经的南联盟。

纳粹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的第7航空军首先参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希特勒因为南斯拉夫的背叛而大怒,他命执行惩罚计划(Strafgericht)。

4月6日早上7时正,德国空军进行对南斯拉夫的攻击,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饱和轰炸,300架飞机从奥地利及罗马尼亚的机场起飞,共中四分之一是Ju87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护航下进行攻击,俯冲轰炸机孤立了南斯拉夫的防空力量,而中型轰炸机主要包括道尼尔-17轰炸机及德国JU-88轰炸机则轰炸市区,第一轮的3波轰炸每次中间有15分钟间断,而最后一波则有20分钟,因此,整座城市在接近个半小时时间内便被炸毁,德军集中轰炸市中心的政府建筑物。中型轰炸机战斗群在整天继续轰炸,而俯冲轰炸机则转而轰炸机场。

在轰炸期间,超过17,000名平民被炸死,轰炸破坏了南斯拉夫高层与军队之间的通讯系统,虽然一部分高阶将领能避开第1轮轰炸,但对军队之间的配合及控制已不可以做到。

摧毁了敌人的神经中枢后,德国空军转而攻击其他目标如敌人机场、通讯系统及军队集中地,和对陆军之行动作出空中支援。南斯拉夫空军及不足够的防空炮火非常快就被消灭,这容许德军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空横行。

当德军开始入侵南斯拉夫时,南斯拉夫皇家空军拥有64架德国制的DO-17轰炸机(其中的30架在德国生产,其他则全部由南斯拉夫自个制造),它们是南斯拉夫在1940年秋季时购入,这个唯一的轰炸力量是属于第3轰炸航空团,包括2个轰炸大队;第63轰炸大队驻扎在斯科普里附近的彼得罗瓦茨机场和第64轰炸大队驻扎在普里士提纳附近的米莱舍沃。

战斗中,在克拉列沃的飞机厂又赶制了三架此型轰炸机,其中两架在1940年4月10日交到了空军手中,还有一架也在4月12日完成了交付。

德国空军在最初的轰炸中炸毁了26架此型飞机,南斯拉夫空军的飞机共有4架在空中被击落及有45架被击毁在地上。

在4月14、15日这两天,幸存的七架Do-17轰炸机飞到了尼卡斯克机场,将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和政府官员,全部撤往希腊,国家的黄金储备亦由这7架飞机运往希腊。这壹次任务后,五架飞机毁于义大利空军对希腊波罗蜜机场的空袭,另两架则撤往埃及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序列。4月15日下午4时,第4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航空兵上将收到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命令停止轰炸及将大部分轰炸力量调往支援在希腊的军事行动

三方进军

3支不同的入侵部队从不同方向向贝尔格莱德进击,它们进军路线如下:

第1装甲集团 (第12军团)

4月8日早上,德军第1装甲集团从索菲亚西北出发,在皮罗特附近突破防线,其中德军第14装甲军由德军第11装甲师为前导,跟着德军第5装甲师、德军第294步兵师及德军第4山地师向西北面的尼什开进,虽然天气恶劣、众多道路障碍物及南斯拉夫第5军团的抵抗,第11装甲师在强大炮火及空军支援下,在战事开始的第1天,已突破了敌人防线,南斯拉夫军方司令对德军这个行动的成功大感震惊及命令在摩拉维亚一带的军队撤退,但撤退行动不可以在4月9日之前准时实行,德军的坦克开入尼什及立即开向贝尔格莱德,在尼什西北面,对德军很有利,因为装甲部队能沿摩拉维亚河谷向南斯拉夫首都前进。

在帕拉钦以南及克拉古耶瓦茨西南的南斯拉夫第5军团阻止德军进攻,但非常快就被击溃,超过5,000人被俘。

同时,第5装甲师在皮罗特附近因恶劣的路面而暂时受阻,当此装甲师再次发起进攻时,它被命令向南越过尼什及在莱斯科瓦茨附近切断敌人,当在尼什前线的敌人崩溃时,它被转入德国第12军团的建制下及加入第50装甲军参加希腊战役。

4月10日,第54装甲军通过摩拉尔河河谷以追击向首都撤退的敌军,第2天德军进攻予头突然指向撤退中的南斯拉夫第6军团之南翼,4月12日晚上,第1装甲集团的坦克到达贝尔格莱德东南不到40英哩的地方,2个南斯拉夫军团由于误会而没有尝试切断由边境至此地长达125英哩的德军补给线。

第51装甲军 (独立部队)

当第54装甲军从东南开进时,第51装甲军通过巴纳特东南及进攻贝尔格莱德,这进攻由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大德意志摩托化旅为前锋,当越过芙厦斯北部,进攻部队于4月11日进入潘切沃,当前进到贝尔格莱德以北45英哩时,第51装甲军之主力于继续向敌人首都前进时才遇到较顽强之抵抗。

第56装甲军 (第2军团)

当纳粹德国空军在4月6日发起进攻时,德国第2军团开始将进攻部队部署在南斯拉夫北部边境,准备在4月10日发起进攻,为了完善进攻计划,部分单位在中间的时间沿边界发起一些有限目的的进攻,军队司令员要保持隐蔽以防止过早显露主要进攻方向,这会限制行动自由及减低行动风险。

军团司令决定占领在第56装甲军战斗区域内的一条重要桥梁,因此,早在4月1日,部队便占据了Bares附近的一条重要桥梁及在科普里夫尼察西北大约10英哩的一座铁路桥梁。

4月6日傍晚,由于抵抗微弱及局势显示南斯拉夫军在边界的防守没有协调一致,第56装甲军在穆尔河及德拉瓦河上建立桥头堡,军队对本地居民的攻击加剧了军队之间的互相不和,负责防守此地的南斯拉夫第4军团中的士兵大部分是克罗埃西亚人,克罗埃西亚士兵在德拉瓦河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发动叛乱及拒绝抵抗德国人,因为他们以为德国人是来将他们从塞尔维亚人手中解放出来,在4月10日早上当德军在Bares附近踏上德拉瓦河桥及突破桥头堡时,防守的南斯拉夫军队立即崩溃,在强大的空军支援下,德军第8装甲师及之后的德军第16摩托化步兵师带领第56装甲军向西南面在德拉瓦河及萨瓦河之间的地区推进,向贝尔格莱德进攻,4月10日晚上,虽然道路及天气情况恶劣,第8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在没有什么抵抗下到达Slating,德军加快收紧包围网,而这2个师通过奥西耶克向首都进发,而此地的道路状况更为恶劣。

因此,在杜尚·西莫维奇将军的以下广播下,困境的敌军决定孤注一掷:"所有军队必须攻击遇到的及排列在面前的敌军,不需期待任何直接命令,只需要根据你们的判断、主动性及道义心。"

4月11日,第8装甲师到达奥西耶克地区,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已超越纳希采,数座桥梁被破坏及道路状况恶劣令2个师的前进受阻,它们希望进攻面对第54装甲军的南斯拉夫军队侧翼,及与第1装甲集团建立接触。

4月12日凌晨,第8装甲师进入米切维察,该师继续前进,攻占贝尔格莱德以南20英哩的拉扎雷瓦茨。

4月12日早日,第56装甲军接到新的命令,第8装甲师继续向东进攻以攻占在贝尔格莱德以西在萨瓦河上的桥梁,下午6时30分,装甲师主力向东南面的瓦列沃开进与第1装甲集团之左翼在贝尔格莱德东南会合,同时,第16摩托化步兵师转向南面渡过萨瓦河及进攻兹沃尔尼克,因此这2个师从它的原本目标贝尔格莱德转而参加进攻萨拉热窝的行动。

同时间,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及第2军团司令部均等候攻占贝尔格莱德的军事行动,在3支部队中,第51装甲军是最后一支报告接近首都的部队,它当时已到达贝尔格莱德以东10英哩,在贝尔格莱德以南,第11装甲师正带领第1装甲集团逼近首都。

贝尔格莱德陷落

因为3支进攻部队向贝尔格莱德方向趋于会合,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未能立即决定那一支部队首先开入贝尔格莱德,但4月12日早上,武装亲卫队第2摩托化师的弗立茨·克林根伯格上校发现德拉瓦河上的桥梁被炸毁,带领一队巡逻队乘坐一艘橡皮艇淑河,巡逻队没有遇到抵抗便进入首都,在下午5时在德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升起一面有纳粹党党徽的旗旌,2小时后,贝尔格莱德的主要官员将首都移交给克林根伯格上校。

在第2军团总部,没有任何有关第8装甲师的讯息,24小时前它还报告在贝尔格莱德西郊,最后,在4月13日早上11时52分,装甲师有关人员通过收音机发报以下资讯:昨天晚上第8装甲师开入贝尔格莱德、占领市中心及升起纳粹党旗。

不过,因为第2军团及第1装甲集团之间有较佳的通讯渠道,在第8装甲师之讯息到达前,它们收到以下讯息:

冯·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已从南面夺取贝尔格莱德,大德意志摩托化旅已从北面进入贝尔格莱德,在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领导下,第11装甲师在清晨6时32分进入首都。

因此,为夺取贝尔格莱德的竞赛在3支进攻部队会合下结束,之后第1装甲集团被从第12军团转入第2军团的建制下,而第56装甲军则在第1装甲集团指挥下参加战役之下一部分:追击及澈底消灭南斯拉夫军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属于战胜国阵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合并,同时吸收了战败的奥匈帝国几个以斯拉夫人为主要居民的行省。黑山失去1878年以来的主权国家地位。

 1929年,新国家更名为南斯拉夫。

1941年,纳粹德国横扫南斯拉夫,宣布塞尔维亚为被占领土,在克罗地亚族和波斯尼亚族聚居区建立傀儡政权。南斯拉夫其余领土为德国盟友瓜分。

1945年,在铁托领导下,建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6个加盟共和国获得自治地位。塞尔维亚境内阿尔巴尼亚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族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成为拥有较多自治权的自治省。

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宣布独立,遭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

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宣布为主权国家。由于穆族和克罗地亚族赞成独立,塞尔维亚族抵制投票,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

同年,在全民公决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5年,代顿波黑和平协议签署,宣告波黑战争结束。

1998年,南联盟政府指责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子多次发动暴力袭击,造成大量平民和警察伤亡,派遣军队进入科索沃。

美国及其盟国指责南联盟在科索沃杀害了大批阿族居民,制造了“人道主义灾难”,恢复对南联盟的部分制裁。

1999年,以南联盟政府拒绝执行西方国家主导的和平协议为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空袭78天。6月,米洛舍维奇接受和平协议,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0年,米洛舍维奇在总统选举中败给反对党塞尔维亚民主党***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

2002年,米洛舍维奇被引渡到荷兰海牙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受审。为了避免巴尔干半岛继续分裂,欧盟促成塞尔维亚和黑山建立松散的国家共同体。

2003年,南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松散的国家共同体。除了共同总统、统一的军队、外交等国家权力,两个共和国有不同的法律、海关、货币乃至边防部队。

宪章还规定,3年后,两个成员国有权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另立门户,分别成为独立国家。

2006年,塞尔维亚和黑山正式分成两个国家。

英国--伦敦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法国--巴黎 波兰--华沙

瑞士--伯尔尼 瑞典--斯德哥尔摩

意大利--罗马 德国--柏林

摩纳哥--摩纳哥 拉脱维亚--里加

希腊--雅典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

挪威--奥斯陆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保加利亚--索非亚 荷兰--阿姆斯特丹

爱尔兰--都柏林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葡萄牙--里斯本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马其顿--斯科普里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梵蒂冈--梵蒂冈城

比利时--布鲁塞尔 马耳他--瓦莱塔

丹麦--哥本哈根 卢森堡--卢森堡

西班牙--马德里 圣马力诺--圣马力诺

匈牙利--布达佩斯 列支敦士登--瓦杜兹

冰岛--雷克雅未克 安道尔--安道尔

芬兰--赫尔辛基 俄罗斯--莫斯科

乌克兰--基辅 白俄罗斯--明斯克

法罗群岛--曹斯哈恩 摩尔多瓦--基希讷乌

以上就是关于南斯拉夫在我们中国的哪个方位全部的内容,包括:南斯拉夫在我们中国的哪个方位、原南联盟在地球哪个位置、南斯拉夫战役经过:德军八天就攻陷贝尔格莱德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33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