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清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具体指几点钟夜晚的上夜、下夜、深夜、凌晨具体指几点钟

白天的清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具体指几点钟夜晚的上夜、下夜、深夜、凌晨具体指几点钟,第1张

1、清晨: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

2、早上: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3、上午:一般指是早上八点到十二点这段时间,但广义上也指凌晨间。

4、中: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5、下午:从正午十二点到半夜十二点的一段时间,一般也指从正午十二点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6、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指日落左右的时间,即日光至晚上的过渡时刻。由于冬夏时间差异,所以傍晚一般是指18:00-20:00。

7、上夜:指天黑至夜间十二时以前的一段时间。

8、下夜:指夜间十二时至天亮这段时间。

9、深夜:指半夜以后,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10、凌晨:时间大约为24:00-06:00。

扩展资料

二十四小时制比起十二小时制有很多优点:

不会混淆上午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在十二小时制中7点钟既可以指早上也可以指晚上)。在日程表或类似的文件中,一眼就可以看清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这对于需要全天二十四小时服务的机构尤其重要,例如航空公司、铁路和军队。

能够精确描述某一天的时间。比如:“2月3日午夜12:00”就很难确定是“2月3日00:00”还是“2月4日00:00”(即“2月3日24:00”)。

午时是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午时为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12个时辰的具体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中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左右,为一天的正中。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下午与上午相对,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中午的气温比早晚要高,且午后14时左右气温为一天中的最高值。

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而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是,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中午,又名正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为一天的正中。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午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11:00至13: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上午11时至下午1时。

早晨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辰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早晨为一天之始,往往被视为充满朝气的时刻,因此中国古语亦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晚上是指日落后至明天日出前的时刻,在这时份太阳位于地平线下。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制里,晚上被划分为五更,一更为戌时(19:00-21:00)、二更为亥时(21:00-23:00)、三更为子时(23:00-01:00)、四更为丑时(01:00-03:00)、五更为寅时(03:00-05:00)。

1、凌晨是指0点到6点。

2、早上是指6点11点。

3、中午是指11点13点。

4、下午是指13点18点。

5、傍晚是指18点20点。

时间的概念:当一个点相对于某坐标系运动时,其运动所形成的直线或线段或曲线就是相对于该坐标系静止的点的时间之一。每个点对应多个时间。相对于某一个时间,静止的点开始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越慢,当速度与该时间中运动的点一样时时间停止,速度超越该点时相当于正回到过去。

/iknow-piccdnbceboscom/d009b3de9c82d158a66d43b78f0a19d8bd3e42cc"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009b3de9c82d158a66d43b78f0a19d8bd3e42c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世界时间是通过天体测量来测量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原子会有微小的误差。为了协调世界时间和原子时,科学家们正在处理协调世界时间。

世界时间秒以下数字的协调是以原子时数据为基础的。当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差达到一秒时,就会出现跳跃的第二秒或负跳跃的第二秒。

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24分钟。

参考资料来源:

/baikebaiducom/item/%E6%97%B6%E9%97%B4/25651fr=aladdin#2_1"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时间">百度百科-时间

/baikebaiducom/item/%E5%87%8C%E6%99%A8/2638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凌晨">百度百科-凌晨

/baikebaiducom/item/%E6%97%A9%E4%B8%8A/3800481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早上">百度百科-早上

/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8/4358834"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中午">百度百科-中午

/baikebaiducom/item/%E4%B8%8B%E5%8D%88/2262877"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下午">百度百科-下午

/baikebaiducom/item/%E5%82%8D%E6%99%9A/2263166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傍晚">百度百科-傍晚

/baikebaiducom/item/%E6%99%9A%E4%B8%8A/103156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晚上">百度百科-晚上

中午的时间:11时至13时,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白天的清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具体指几点钟夜晚的上夜、下夜、深夜、凌晨具体指几点钟全部的内容,包括:白天的清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具体指几点钟夜晚的上夜、下夜、深夜、凌晨具体指几点钟、午时是几点到几点、中午指的是几点到几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821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