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三步两桥的来历

南京三步两桥的来历,第1张

三步两桥!”记者拦下一辆出租车,的哥似乎很熟悉此地,没有多问一句。当小车穿梭在中山北路时,记者与司机攀谈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叫三步两桥啊,这个名字好奇怪。”司机爽朗地笑了:“咱们南京是江南水乡,走三步看见两座桥,也是正常的啊,所以名字就这么叫了吧。”“到了,这条巷子就是了。”小车在虹桥附近停下,在路口,记者看到一块“三步两桥”的门牌。走进去,巷子很宽,大约四米,东起中山北路,西至水佐岗,沥青马路,可以通行汽车。在小巷内,记者问了好几位居民,他们所说的与司机的解释差不多,“这里曾有两座小桥,架在一条河上,因两座桥靠得很近,相隔仅三步之遥,故称三步两桥

建筑意义:

洛阳桥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为我国现存最早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  开创了“筏型基础”架造桥墩的历史。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两桥介绍:

洛阳桥,横跨洛阳江入海口处,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安平桥位于晋江县安海镇西畔与南安水头镇交界处,是中世纪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安平桥东西走向,全长2255米。卧木为基,条石纵横相间筑成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墩计362个,上架1300余条石板,每间6~7条不等,净跨最大达86米。 “桥绳直抵平”,上置三亭,两侧筑有护栏,并雕有狮子、蟾蜍望柱。桥两侧水中建有四方石塔4座,圆塔1座,桥首与中亭存有石将军4尊,并有历代维修碑记14方,中亭石刻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桥之入口处筑砖塔1座,高2055米。

以上就是关于南京三步两桥的来历全部的内容,包括:南京三步两桥的来历、洛阳桥安平桥两桥的建筑意义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82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