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什么报什么成语

投什么报什么成语,第1张

中华成语大词典

投桃报李

拼音:tóu

táo

bào

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之必然也。

★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一个汉语词汇,简称投桃报李。意思是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寓意是要知恩图报。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也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1、出处:出自《诗经·大雅·抑》。《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意思是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2、原文: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3、释义:看你招待贵族们,和颜悦色笑盈盈,小心过失莫发生。看你独自处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休道“室内光线暗,没人能把我看清。”神明来去难预测,不知何时忽降临,怎可厌倦自遭惩。

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不犯过错不害人,很少不被人仿效。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扩展资料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创作背景如下:

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幽王昏庸残暴,宠爱褒姒,最后被来犯的西戎军队杀死在骊山。幽王死后,宜臼被拥立为王。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70年),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秦襄公等以武力护送平王到洛邑,东周从此开始。其时周室衰微,诸侯坐大。

平王施政不当,《王风·君子于役》、《王风·扬之水》就是刺平王使“君子行役无期度”,“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申国)”之作。而《大雅·抑》作者卫武公则是周的元老,经历了厉王、宣王、幽王、平王四朝。

厉王流放,宣王中兴,幽王覆灭,他都是目击者,平王在位时,他已八九十岁,看到自己扶持的平王品行败坏,政治黑暗,不禁忧愤不已,写下了这首诗。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来。

此成语没有具体的典故

因出自春秋时期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后人用投桃报李表示互相赠送东西,且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

示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外国朋友送他一本画册,他回送一件工艺品,以示投桃报李之意。

扩展资料:

投桃报李的近义词

1、桃来李答 [ táo lái lǐ dá ]出自《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他送给我桃,我拿李子回送他。

示例:自古礼尚往来,所以桃来李答本是应该。

2、互通有无 [ hù tōng yǒu wú ]出自唐·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译文: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为他买东西,与他进行交换,就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示例:这里家家互通有无,不分彼此,休戚相关,情同骨肉,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人人勤俭。

3、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出自宋·胡寅《斐然集》:“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

译文:别人给你帮助,应该在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有了感情,才能继续来往。

示例:我过生日时,他送我一个生日蛋糕,他过生日时,我也送去一份,礼尚往来嘛!

投桃报李的反义词

1、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出自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译文:他怎么能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你去雪堆里扶起他。

示例: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

2、背恩忘义 [ bèi ēn wàng yì ]出自《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译文:王沈等人都是受过宫刑的人,也都是背弃恩德,忘却道义的那类人。

示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背恩忘义,天地不容!

投桃报李

[tóu

táo

bào

lǐ]

[解释]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自]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以上就是关于投什么报什么成语全部的内容,包括:投什么报什么成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什么意思、“投桃报李”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77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