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一中的校情校史

新会一中的校情校史,第1张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1905年10月20日。一百年来,历经时代风雨洗礼,学校不断成长壮大。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该校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中学,被誉为“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 的新会示范性重点中学、省市窗口式文明学校,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扬“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经二十多年来主动、自觉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 “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规,立典示范”的治校原则;“升学为主,争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立足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的教育内容;“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优出”的质量品牌。 新会一中校长梁卫东是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新会名校长、名教师。 该校是广东省职业道德优秀集体、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现有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1人,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7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人。先后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和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样本高中教师培训的有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100%。 2003年4月新会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设施已达广东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艺术、图书等方面设备齐全完善。现有5个多媒体专用室,6个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室。建成1000兆校园网,所有教室都设有多媒体平台。建有可容纳2500名师生集会、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验大楼两座、专用室25个。建成了江门地区学校一流的电教中心,电脑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径(足球)场是江门地区中学首家经国家田径协会认证为二类标准运动场。新会一中是师生读书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现有高中学生3000多人,达到国高规模。 该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该校在省的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获新会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以及省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团体第三名、新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每年高、初中参赛学生都取得全国、省和国际级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居江门市前列。多年来,该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多项荣誉嘉奖。 新会一中是育人的学府,英才的摇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目前,该校正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态走上了扩模发展、做大做强的新里程。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决心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而奋斗。 新会一中,百年辉煌从头越 百年教育强国梦,世纪学府薪火传。 “废科举,兴学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弱的东方大国图变革,求生存,乡贤梁启超为此振臂高呼;1905年,会城马山下,富有改革精神和勇气的新会人民得风气之先,创办官立中学堂,新会一中由此开始了艰难曲折而光辉灿烂的100年。 百年办学,根深叶茂发新枝 新会一中名片:1958年被定为佛山地区重点中学,1960年被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1978年再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县市重点中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持续发展,蒸蒸日上,1994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天,新会一中是一所拥有107个教学班、6000多名学生、350多名教职工的重点中学,已成为享誉五邑、全省知名的学校,并朝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目标迈进。 美丽校园,几代葵乡人心血凝聚 流金十月,走进新会一中美丽的校园,浓阴蔽日的校道上,翠色如茵的绿地旁,窗明几净的大楼里,清晨书声琅琅,傍晚灯火通明。运动场上,虎跃龙腾。绿阴花间,笑语声声。置身其中,静心感受校园中洋溢着的浓浓文化气息:风采堂,古朴典雅;图书馆,书藏丰盈;《风华正茂》的雕塑,鼓舞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遨游远航。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标准的图书馆、勤奋楼、苏周玉珍纪念楼、健德堂、黄克竞博士教育楼、黄克竞博士科学楼、梁荣教研楼、电教馆等一座座楼馆拔地而起,建成了标准游泳池和江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的全塑胶田径场;还建成了计算机教学中心、多媒体电教中心,有语音教室2间、网络教室7间,拥有计算机500台,每个教室都配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教学设备达到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 漫步校园,这些典雅大方、错落有致的楼宇,仿佛让人看到当年黄球名誉校长、黄克竞名誉校长、苏澄洲先生等擅长仁翁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透过这些参天的树木,又隐约让人听到新会一中几代创业者们艰苦奋斗的呐喊。 师资雄厚,办学思想一脉相承 如果说,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施是育人的基础,那么,“求实开拓,素质育人”则是新会一中上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学思想最浓厚的凝淀。一个世纪以来,在源远流长的冈州文化滋养下,新会一中栉风沐雨,自强不息,虽三迁其址,十一次易名,爱校报国、兴学育才之风仍代代相传。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亮点 推进素质教育有方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成人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步履坚实,创建国家示范高中 经过近3年努力,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目前已正式递交督导验收申请报告,以此向新会一中百年校庆献礼。 2002年,新会区委、区政府作出了要在百年学府新会一中率先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决策。2003年4月17日,是新会一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新会区人民政府对新会一中和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2004年7月,经新会区人民政府同意、江门市教育局批准,由新会教育基金会和新会一中联合举办的新会葵城中学正式成立,这棵培育人才100年、根深叶茂的大树,又发出一枝新芽;今年秋季,新会一中完全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形成了独立高中建制,并通过连续三年扩招,在校高中学生达到3100多人,达到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高初中分离,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标准。 校舍、设备、师资、质量,是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几个核心指标。几年来,新会一中在这几方面都有大动作,取得了大成效。学校相继建设了教研楼、总务楼、体卫教研楼和新教学大楼,装修了“新会书院”、电教馆,铺设了全塑运动场,全面美化了校园环境,增添了大批常规设备和电教设备,总投入已超过1700万元。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因分离初中而建设葵城中学的投入等,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为新会一中创建国家示范高中的总投入将达5000万元。 高水平的管理和办学质量是名校的根本标志。新会一中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一批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8%,其中本科率达784%,重点率达477%,都大大超过了国家示范高中督导验收方案中有关学生发展水平的指标要求。 百年育人,情牵母校赢声誉 每一次花开的记忆,都是辉煌成就的累计。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一中学生以母校为骄傲,他们在新会一中历经了最美好、最重要的岁月,形成了超越时空、永恒的友谊,新会一中就是他们生命的底色。这种以母校为骄傲的情怀,是新会一中永远的财富。 一个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全体师生与时俱进,团结拼搏,振兴教育;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15000多名高中毕业生。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不乏像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王坚等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卓越,彪炳史册。

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纵然有很多的机会和诱惑,然而想留在这些地方却是难上加难,光是房价就让许多渴望安定的人望而却步。

所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要逃离北上广深,而南宁,已经成为这些人的主要流向城市之一。

不过其实不止是现在,南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接纳的城市,接受着从四面八方来这里落地生根的人~

所以,生活在南宁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从哪里来的捏?

其实在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邕江两岸就已经出现原始人类活动的痕迹了。专家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掘、调查中,在南宁市周边发现了数十处古人类活动遗址,可以说是南宁最早的“土著”了。

这群原始人类住在洞穴里,打制石器,还学会了捕鱼打猎,而且有证据表明他们当时已经发现了撩螺的乐趣!这么说南宁人的撩螺历史十分久远的窝~

顶蛳山的原始人在撩螺king嘢(在南宁博物馆拍摄)

人口多了,生活好了,就想做做生意互通有无嘛,这也让一些部落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汇拢形成了骆越古国。

在2010年时,考古人员在大明山四天坪上发现了一个古骆越人的祭祀坛,初步考察认为,广西大明山地区是骆越古国最早的中心!这不仅仅是个“市中心”,而是个国都!

大明上骆越古国祭祀坛

所以现在生活在南宁的友仔友女,肯定有一部分人是从那时起就祖祖辈辈生活在南宁这片土地上的真“土著”。

到了商周时期,骆越文化与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楚(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滇(今云南一带)交流越来越频繁了。

可以猜测那时的骆越国跟这三个地区的人有不少的经济文化往来,从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就可以看得出~

宾阳出土的西周云雷纹编钟(云雷纹是中原地区青铜器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方法)

战国靴型钺(兵器的一种,是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武鸣出土的战国水波纹陶罐(水波纹是当时楚国制作器具最为流行的自然纹样之一)

不仅如此,商周时期南宁附近的元龙坡、安等秧墓葬群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这说明此时各个部族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频繁和激烈。要知道,战争会带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南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定也经历了“大洗牌”。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统一岭南,并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当时的南宁属于桂林郡管辖,这也是岭南地区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国版图中。

可能是觉得那时候的岭南还比较落后难搞,秦始皇统一后让那些犯了罪的人从中原迁徙到这里,跟越人杂居了十三年。于是那时候的“南宁人”中,又多了许多中原“被贬”来的新面孔。

(网络配图)

到了秦朝末期,秦二世的暴政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都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本来是被秦王派来平定岭南的副将赵佗趁机带兵拿下南海、桂林和象郡,建立南越政权,自封“南越王”,开始“开发”岭南。

赵佗(图河北新闻网)

赵佗用了一种“和辑之治”的政策来治国,不仅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还鼓励汉越通婚,甚至在王权力量薄弱的地方让越人自治。

(图摄于南宁博物馆)

虽然小圈不知道这算不算最早的“自治区”,但是小圈觉得赵佗的这一举措肯定是给南宁“引进”了一批中原来的汉族妹纸

到了汉朝,汉武帝平定了南越,这回设置了6个郡,南宁则变成了郁林郡的地方县辖地。郡县的设立,也带动了城池的兴起。

特别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北部),经过乌蛮滩时,在这里疏通水渠,让这里得以通航,不管是对外贸易还是人口流动都更加方便。

马援将军南征(摄于南宁博物馆)

不仅如此,马援的南征还带来了一次人口的迁移,因为许多士兵后来在南宁定居下来且跟我们当地人结婚了。

今天,马援已经化身成为惩恶扬善、镇妖避邪的“伏波大神”,伏波庙就是为了纪念他的了!

唐朝设了邕州都督府,南宁的简称“邕”就是源于这个时候了,当时的邕州已经成为了唐朝南疆的重要边镇城市。

在唐开元二年(714年)的时候,邕州司马吕仁开始在南宁挖壕、修筑城墙。据《永乐大典》记载,那时的邕州城墙一圈大概33公里,高5米,外面还环绕两条深33米的壕沟。

右下角的区域就是当时的邕州城了(图摄于南宁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石埠镇,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了僚市、马会的所在地,又叫“石埠圩”,在这里出售的有农副产品、布料、山货、水产品、马匹、食盐和生产工具等,在当时是俚、僚等少数民族贸易的重要场所,远近闻名。

有意思的是,之所以叫“僚”是因为那时的生活在南宁的很多族群都喜欢唱歌,歌中有“嘹嘹”之声,于是被称为“僚”人。嘿撩撩螺~

除此之外,因当时宋朝频繁地与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大规模战争,北方的生产遭到破坏,经济重心南移,于是在广南西路设置了横山寨、永平寨和钦州三大博易场。其中横山寨博易场(今百色田东县)、永平寨博易场(今百色宁明县)隶属于邕州。

横山寨博易场当时最重要的货物莫过于“蛮马”,即大理、自杞、罗甸等地出产的马,宋王朝当时为了在这里买马,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买马官”,西南部的大理、自杞、罗甸等地的各个民族也都把各自生产的麝香及诸药、胡羊、长鸣鸡、披毯、云南刀等特产带来这里,与内地的各个民族交换锦、缯、豹皮、文书及其他奇巧之物。

宋邕州城模型(摄于南宁博物馆)

而永平寨博易场交易的主要商品则是武缘县(今武鸣)壮族生产的狭幅布,据说当时一罗盐可换布一匹,吸引了许多交阯峒落(今越南)的人来拿他们各种名香、犀角、象牙、金、银、盐、钱等来进行交易。

两只小金龟,其实只比纽扣大一点,雕刻得十分精致(摄于南宁博物馆)

当时这些博易场有多兴盛?《邕州化外诸国土俗记》里写“官私岁所市锦率数千疋([p]:同“匹”),他杂彩不胜计”,仅自杞一国(南宋时期滇东、黔西南地区的一个以“乌蛮”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岁有数千人至横山互市”,“每年所得银、锦二十余万”。

宋邕州城(摄于南宁博物馆)

除此之外,当时的邕州城附近也涌现出大量的民间商贸集会,想必当时邕州城内一定住着不少国内各族甚至国外的商人,厉害了我的南宁!

到了元朝,上思州、来安路壮族首领接受朝廷招抚,派遣使节进京朝贡后,南疆的战事逐渐平息。在泰定元年(1324年)9月,当时的元统治者为了庆祝南疆绥服,将邕州路(元朝的“路”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专区)改为南宁路,意为“南疆安宁”。

因为南宁是西南边陲重镇,也是广西水陆交通要冲,在明清时期,邕江沿岸的那莲、亭子、扬美等圩镇因为商贸而兴盛起来。

从南宁溯左江上行可通安南(今越南);逆右江可直达贵州、云南;沿郁江、桂江可以到柳州、桂林。

这时的南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桂西南和云贵川地区的流通中心和主要物资集散地,不止上面说到的这几个地方热闹,南宁城区也是热闹繁荣的商埠,工商业繁盛。

当时的瓷器真是美翻了啊~

因为从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福建和广西各县到南宁经商和谋生人数增多,南宁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房屋成排,街道林立,“繁华不亚于中原城市”。

(摄于《南宁旧事》,南宁市文化局、南宁市博物馆编)

清末的南宁,商贸繁盛的同时,匪徒也猖獗,当时的商贾巨富都会把自己的宅子修成下面这样封闭式的大院落,而且在院子四周还设计有炮楼,就像一个防御堡垒。

新江团阳杨宅复原模型(摄于南宁博物馆)

明清时期的南宁市各省商帮云集,并设立同乡会馆,作为谈生意、老乡聚会和商讨议事的活动场所,可以说是明清时期的“club”了。

新会书院(图青青菌)

粤东会馆

当时比较有名的有粤东会馆、新会会馆(又称新会书院)、安徽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和玉林五属会馆等。可见当时来南宁的外地人十分多了。

十九世纪末,闭关锁国的清朝逐渐被西方列强打开,随着北海、龙州、梧州等地被迫开放,广西巡抚黄槐森审时度势,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1898年12月)奏请自开商埠。光绪三十三年二月(1907年3月),南宁关成立。

(摄于南宁博物馆)

西方文化一时间不断从南宁关涌来,与南宁本地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想要跟外国人做生意的外地商人也纷纷到南宁来,让南宁更加繁盛。

(摄于南宁博物馆)

宣统二年(1910年),据官方的人口统计,南宁城内和郊区人口总数为36542人,而南宁专区的人口数为677241人[ 数据来源《广西地方志》中《清末五年(1907—1911)南宁社会发展状况扫描》],有“天南一大都会”之称。

(摄于南宁博物馆)

南宁的开放不仅吸引了很多外国商人来做生意,还有传教士,南宁开始出现了教堂,在之后抗日战争时,教堂曾帮助过不少受难的南宁人

南宁共和路教堂,它的前身是美国宣道差传会清同治年间在南宁建立的宣道会(图少女蕉)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南宁的宁静,自1938年8月起,日军频频空袭南宁,同时派军队侵占南宁。

日军占领南宁(摄于《南宁旧事》,南宁市文化局、南宁市博物馆编)

烧杀掳掠,肆意妄为,历时一年半,日军炸死炸伤和屠杀南宁军民达5万多人,如今南宁市沙井乡乐贤村南面的黄章岭上的“千人坟”就是一个永远不可抹杀的历史见证。

千人坟,是1939年至1940年期间在南宁沙井一带被日寇杀害的死难同胞的合葬坟。(图南宁晚报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总人口不到10万。而这些人,基本就是现在南宁人的祖辈了。

(摄于南宁博物馆)

随着南宁不断的发展,不断地有外地的人来到南宁上学、工作,特别是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后,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了南宁发展、定居。

现在的南宁市地图(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

南宁的流动人口从1985年的52万人,每年以175%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约68万人,2010年初,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经接近100万人。(数据来源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广西精神”推动首府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2017年为止,南宁已经有140多万流动人口,流入人口74万人。(数据来源《南宁日报》)

(网络配图)

到这里,南宁人从哪来的问题也基本得到解答:南宁市的原住民来源于骆越古国,并且历经战乱、商贸往来、迁徙交流残忍的、和平的交融都在南宁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我们对于这些元祖的原住民的追溯,也只能是一个大体的、模糊的界定。

顶蛳山遗址墓葬区(蒲晓东摄)(图南宁博物馆官网)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告诉大家,南宁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择水而居”“逐林而栖”且特别具有“水”的特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群体。这么多不一样的人来到南宁,为南宁的历史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让南宁吸取各个地方的优秀文化,变得更加美好。

民生广场晨练(图小七)

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南宁人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不单是说“从哪里诞生”,还有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到哪里去”。南宁在不断的发展,生活在这里的南宁人和即将来到南宁生活的人,将要塑造一个怎样的南宁,书写怎样的历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南宁的未来,能有幸被你们书写。

(摄影李廷展)

PS:此文为小圈根据南宁博物馆和一些参考资料做的浅显解读,如果大家有更深刻的研究或者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给少女空(ID:area0771)投稿或在评论区指正哦!

参考资料:

1、南宁博物馆

2、广西网,《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

3、南宁晚报

3、广南网,《邕州僚市,西南大集》

4、廖寅、肖崇林,《宋代博易场研究——以广西博易场为中心》,刊《宋史研究论从》,2012(1)

5、《南宁旧事》,南宁市文化局、南宁市博物馆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新会,古称冈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隶属广东江门,新会地处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洲湖畔,扼粤西南之咽喉,据珠三角之要冲,濒临南海,毗邻港澳。

新会有两千多年历史,秦、汉时属南海郡地,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官府以今司前镇河村乡附近为治所置平夷县,这是新会设立行政区划的开始。(东)晋末(420年)置新会郡,隋开皇十年(590年)设新会县。隋唐间曾改称冈州,与广州、潮州并称“岭南三大古州”。新会是南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长期作为四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992年撤县设市。

新会人文璀璨,是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发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文物古迹极多,有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的贝丘遗址,有隋朝的古塔、唐朝的陶瓷和窑址,有宋朝的孔庙、宋元崖门海战遗址和崖山祠,有明清的古炮台、古塔和媲美广州陈家祠的新会书院,有广东四大丛林之一的圭峰山玉台寺,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故居等。新会风光绮丽,风景名胜众多,小鸟天堂、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海内外闻名,叱石岩、公坑寺、玉湖度假村、古兜度假村、银湖湾等是旅游好去处。

新会是广东历史上文风最鼎盛的地区,素有“东莞拳头新会笔”之美誉。 从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中国产生进士、举人和两院院士最多的城市之一,曾造就不少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可谓英才辈出,学者如云。其中有南北朝的“三世刺史”冯业、冯融、冯宝(冼夫人丈夫); 元、明学者张伪、黎贞和一代大儒陈献章同出都会,世称“一里三贤”;当代陈垣、陈乐素、陈智超祖孙三代,人称“一门三史家”,还有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和中国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冯钢百等,早为世人传颂。

作为见证邕城百年商业繁华的老街区,南宁市“三街两巷”片区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风貌的骑楼建筑,以及新会书院等蕴含老南宁历史文化的会馆建筑。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三街两巷”逐渐成了“老”“旧”“乱”的代名词。据了解,通过对“三街两巷”核心区项目进行保护修缮、整治改造,将再现繁华邕州圩市骑楼景观,老字号集体回归,明年10月正式开街,市民可以去逛新城隍庙,欣赏民清古建筑群,再去圩市体验新商圈的繁华,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9月12日《南宁晚报》)

南宁市“三街两巷”片区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让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今人面前,无疑是一道保护难题。只有得到精心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再发展中保护,“三街两巷”的历史文化价值,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为城市注入传统文化灵魂。

保护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投入,还包括文化遗产各个方面研究、保存、保护和传承等等。据了解,“三街两巷”项目保护与修复实施原则为:保护优先,修建结合。切实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沿街骑楼建筑,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和修建。还力争把“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的神韵传承下来,做到历史文化保护的“神形兼备”。

坚守这样的保护原则,才能在保护“三街两巷”外在建筑的同时,留住其附载的文化。而文化恰是“三街两巷”的生命所在,失去文化的“三街两巷”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空壳,无法“神形兼备”。正因此,保护“三街两巷”关键在保护文化,难点也在保护文化。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包括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在一天天消失。这种消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破坏,如地震、海啸、台风等极端灾害气候。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为原因,如在城市拆迁中没有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导致一大批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

基于此,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到保护文化遗产中。在保护文化遗产上,有两个关键,一是避免文化遗产的人为消失。这是再也不能重演的“文化悲剧”。须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推土机顷刻之间就能毁掉一栋古建筑,人为因素导致文化遗产消失令人痛心。

二是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这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文化遗产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历史、人文、风土、民俗等方方面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不能局限于保护文化遗产本身,而要将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风土、民俗等元素一同精心保护好。我们欣慰地看到,在“三街两巷”的保护中,正是坚守这样的保护原则。同时我们也期待,其独特文化魅力,在现代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中,传承历史文化韵味,为南宁的城市发展注入灵魂。(孙维国

以上就是关于新会一中的校情校史全部的内容,包括:新会一中的校情校史、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新会有什么历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19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