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情六欲

什么是七情六欲,第1张

■医家的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六欲:眼、耳、鼻、舌、身、意。

■佛说六识:眼、耳、鼻、舌、身、意。

产生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故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佛学大词典》: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据大智度论卷二记载,系指凡夫对异性所具有之六种欲望: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或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

今所用‘七情六欲’一语,即套用佛典中之‘六欲’,泛指人之情绪、欲望等。

■何谓七情?《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情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而欲是七情之一。奇怪的是,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中医理论稍有变化,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思七种感情或情绪;六欲:人的六种生理欲望,即由眼、耳、鼻、舌、身、意所生的欲念。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

读音:[qī qíng liù yù]

引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一百三十一回:但凡得道的神仙他的那七情六欲俱都消灭,心如铁石,巍然不动。

例句:七情六欲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但表现的形式或许有所不同。

近义:五情六欲

成语典故

七情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按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而医家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一、古时候的七情六欲

根据古籍记载,最开始出现七情六欲的书是儒家中的《礼记·礼运》,这篇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其中的七情,指的是人们的喜,怒、哀,惧、恶,善,欲这七种。

除了在《礼记·礼运》有记载之外,在《三字经》当中也有记载。根据两篇书籍记载的内容,我们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七情六欲是人从出生以来就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只不过在日常用语当中,我们把七情六欲用口头用语表达出来就是喜,怒,哀,乐。

七情的演变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过程的,在最原始的时候,古人们认为人类只有四种情感,那就是喜,怒,哀,乐,这并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在一些史书当中记录着七情的演化史,这喜,怒,哀,乐是有来源的;比如说人遇到开心的事情,就会感觉 “喜”,遇到自己很讨厌的事情,就会觉得“怒”,遇到自己所喜好的东西就会“乐”,遇到令人失望的时刻,就会感觉到“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们的情绪慢慢丰富,就渐渐的总结出了许多之前没有的情绪,他们说“乐”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爱”,之所以会 “怒”是因为 “恶”,所以便在原本的“喜怒哀乐”的前后边加上了“爱”和 “恶”。再后来慢慢的人们还发现,在得到与失去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情绪,那就是“哀”。从此情感就被人们分成了7种,这就是七情的来源。

在这里我们说的 “欲”与 “乐”是一个意思,因为当时古人们认为,这两者的意思是相通的,就是当你的欲望的得到满足的话,这个开心的情绪就会随之而来,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欲望并不是一种贬义的意思,而是说对生活的渴望,比如说你饿的时候想吃一个东西,困的时候想睡觉,是这样的一个满足生存必需的欲望。当可以满足这些欲望的时候,人自然就会开心,这样就会产生“乐”的情绪。

二、目前的七情六欲

时至今日,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人类对生活的需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今天的七情六欲与古代的七情六欲是不一样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的给大家说一下今天的七情六欲主要是什么。

今天的七情主要是从喜,怒,哀,乐,惊,恐,思就这几方面来说的,分别就是喜爱、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惶恐、思念。可以看出,古代与现代的共同点就是说,七情都是人与外界联系的所产生的产物,脱离了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产生七情。

而今天的六欲分别指的是:食欲、性欲、情欲、求知欲、占有欲、超群绝伦欲。

七情六欲是一个心理反应。一般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

1、拼音:qī qíng liù yù

2、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3、近义词:欲壑难填、五情六欲

4、反义词:清心寡欲、四大皆空、无思无虑

5、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译文:什么是人的情感?高兴、愤怒、哀痛、恐惧、爱好、厌恶和欲望,这七个是不用学而每个人都具有的。)

扩展资料 

七情六欲反义词

一、清心寡欲

1、拼音:qīng xīn guǎ yù

2、释义:指保持心地宁静或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

3、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心地清净,词性中性词。

4、出处:南朝·范晔编《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译文:任隗字仲和,年轻时喜好黄老,少生欲念。)

二、四大皆空

1、拼音:sì dà jiē kōng

2、释义:指道空、天空、地空、人空。

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4、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译文:出家后,心无牵挂,不姓在家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情六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心寡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皆空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七情六欲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指的是什么、什么是七情六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705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