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猿类分为几种

古代猿类分为几种,第1张

“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a原始古猿:原始的古猿是在埃及发现的。有一种古猿,叫做渐新古猿或小古猿,属于渐新世的动物。它生活在距今大约3300万年前。它身体比较小,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在它身上还不突出;

另一种古猿叫做埃及古猿。它生活在距今大约2800万年前。从它的一根尺骨化石的构造看来,它是一种树栖古猿。

上面说的这两种古猿,由于材料不多,彼此的血统关系怎样,现在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它们大概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一些代表。

b另一类古猿曾经被叫做森林古猿,也叫林猿,包括许多个种。它们生活在距今2000万年前到500万年前。在非洲、亚洲和欧洲都有它们的踪迹。森林古猿最早是在法国发现的,后来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交界的西瓦利克山区,也发现了森林古猿的化石。

c再一类古猿叫做拉玛古猿,首先也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西瓦利克山区发现的,后来在非洲的肯尼亚和亚洲的巴基斯坦、土耳其、我国的云南以及欧洲的希腊、匈牙利也有所发现。它们生活在距今大约1400万年前到800万年前。

d南方古猿:在遥远的非洲南部,人们发现了另一类古猿的化石,叫做南方古猿或南猿。这是一种新类型的古猿,是从原始古猿过渡到人类的类型。

总结:主要有四种--原始、森林、拉玛(腊玛)、南方古猿四种

以上信息均为个人整理,参考百度百科与大学世界历史课本

望采纳,花了一些时间呢,因为资料不多好找啊~~主要是分类不明确啦

选取吧LZ~~

有的。在地球上现存的四种类人猿是: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类人猿简称猿,是灵长目中智力较高的动物,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猿是灵长目猿科动物的通称,包括两个科。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为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猴有尾巴,而猿没有。在分类学上,人类是类人猿的一种。类人猿是指无尾、类人灵长类的动物,分有两大科:长臂猿科(较小的类人猿:长臂猿和合趾猿)和猩猩科(较大的类人猿:黑猩猩、猩猩和大猩猩)。猿常栖息于非洲西部、中部,以及南亚的热带森林中。与猴类不同,猿无尾,有阑尾,脑更复杂。类人猿一般藉摇荡的方式移动,偶尔两脚直立而行。类人猿智力较高,较其他现存的灵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

早期猿类起源于旧世界猴,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现代小猿在一千八百万年前出现,猩猩则出现于一千四百万年前,大猩猩出现于七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则在三百-五百万年前出现。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目,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

类人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它们是比猴子更进化、与人类更相似的物种。类人猿智力很高,在亲缘上比其它灵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因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亲缘关系与人最为接近,故称类人猿,为灵长目中的高等动物。化石类人猿通称“古猿”,在中国南方曾多次发现长臂猿及猩猩的化石。

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智力最高、最进化的动物,智力是人类的五分之二。具有复杂的大脑。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盲肠蚓突、胸廓、血型等均与人类相似。怀孕期7至9个月,寿命相当长,可达30年至50年不等,是人类的一半甚至一半多。而且无尾、无颊囊和臀疣(长臂猿例外)。其中黑猩猩与人类99%的基因是相同的。

类人猿的前肢较后肢长一点,且后肢力量不足,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这又与

人类有显著区别。在我国南方曾多次发现长臂猿及猩猩的化石。

早期猿类起源于旧世界猴,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现代小猿在一千八百万年前出现,猩猩则出现于一千四百万年前,大猩猩出现于七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则在三百-五百万年前出现。

早期猿类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现代小猿在一千八百万年前出现,猩猩则出现于一千四百万年前,大猩猩出现于七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则在三百——五百万年前出现。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

虽然人们常把猿猴并称,有时候将猴也称为猿,而猿有时也会称做是猴,不过他们在生物学上是不同的动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猴有尾巴,而猿没有。在分类学上,人是猿的一种。

最著名的为普通黑猿,它最早为人们所知。黑猿的平均体重为50千克,平均脑量为400毫升,身高达15米,雌雄两性的差异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

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欢在树上活动,能在树上构筑临时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觉用。善于臂行,有时下地活动可以勉强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时需用前肢撑地。

喜群居,每群可达10只以上,最多时可达30~40只。杂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鸟兽吃。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热带森林中。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 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 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注: 中国“曙猿“比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猿猴类还要古老,基本属于早期原猴,也就是说所谓“曙猿“实际上还是猴子,根本谈不上人类的起源,如果说“曙猿“是猴子的起源还差不多

约2500万年前,猴类开始了向猿类的进化,原始猿类出现并逐渐从猴类分离出来此时准确而言尚不属人类范畴

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约1,200万年前, 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条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为东方和西方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 大裂谷这个阻隔成为人和猿分道扬镳的关键, 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湿润的树丛, 猿类为适应改变不大的环境, 它们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 就注定了它们的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 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东由于地壳变动, 降雨量渐次减少, 林地消失出现了草原, 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灭绝, 其中一小部分惯于攀爬的猿类适应了新环境, 学习在地上活动在开阔的环境中生活, 形成了独特演化模式, 避开了灭绝的危机 约600万年前, 出现了一种大型的, 勉强以双足着地, 双手作辅助的灵长类动物-----古猿, 由于祗分布于非洲大陆南部, 故名为南方古猿

早期智人(early Homosapiens) 约3万到25万年,旧石器中期起源于非洲,后向欧亚非各低中纬度区扩张(除了美洲),这是人类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尼安德特人都属于早期智人) 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近东 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后来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过一段时间 随着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来,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独立演化成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竞争中失败,之后约6万年前,随着冰河期的到来,生存环境愈发困难,终于在约3万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灭绝

我查了很旧才有的啊 希望给我那宝贵的10分

现代猿类有4种:长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种为小型猿,后三种为大型猿。大型猿由于似人又被称为“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最接近,被称为是人类的“表兄弟”。

①原载《崛起的文明——人类起源的文化透视》,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长臂猿(Hylobates)。它是一种低等猿,身高1米左右,体重约10千克,毛色驳杂,脑量不超过100~120毫升,纯树栖生活。长臂猿,顾名思义,它们的前肢很长,可接近身长的两倍,是臂行的能手,在树枝间摆荡跃进的速度之快,可以攫捕飞鸟。偶尔下地活动时,能直立起来,此时双膝弯屈,用前肢张开或高举在头顶上来维持平衡。它发出的声音犹如歌声,委婉动听。

长臂猿广泛分布于印度支那和马来西亚地区。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和海南岛热带雨林中也有分布,但数量极其有限。除了上述的普通长臂猿外,还有一种第二趾和第三趾长在一起的合趾猿,它们形体较大,毛色黑亮,而且拥有发声时起共鸣作用的喉囊,这种长臂猿只栖息在苏门答腊一地。

2.褐猿(Pongo)。这种猿身体较大,雄性体高可达14米,体重为100~120千克,雌性明显小得多,还不及雄性的一半大。雄性与雌性的区别还表现在:雄性两颊有大肉疣,呈内凹的隆凸状;雄性的头骨上还有发达的矢状骨脊;成年雄性的喉囊特别大,一直延伸到胸部,可用它来支持沉重的头部。褐猿的脑量为300~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红褐色(有些人称它为“红猩猩”)。前臂较长,可触及到脚踝处。褐猿主要在树上活动,手脚兼用,攀缘于树丛中。下到地面时,手指攥成拳头,以指背着地支撑着身体,半直立姿态行走,脚掌以外侧部着地呈“反踵状”,行动缓慢,很少直立。褐猿主要以果实、嫩叶为食,常用强大的口齿来咬破坚果外壳。

褐猿现在只有一种,分布在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地区。目前褐猿在我国已无踪影,但在地史上的更新世时期,它们曾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南地区。

3.大猿(Gorilla)。这是身体最大的一种猿。雄性的身高达18米以上,最高的可达2米,肩宽1米,体重在200千克左右,雌性相对小些。大猿的脑量为400~600毫升。由于身体过于庞大,已不适应树上生活,故多数时间在地面上活动。它以半直立姿势行走,并以前肢作为支撑,以指节背面着地,像撑着拐杖似的。大猿可直立起来,此时整个脚掌着地,脚趾不弯曲。有时还站起来拍打胸部,外表显得很凶猛,实际上性情是较为温和的。基本属素食性。大猿通常结成不大的群体,群体内包含着若干个家庭小群体,后者常由一只雄性带领数只雌性生活,但这种群体是临时性的。

大猿主要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热带森林中,只有一个种,这个种可分布两个亚种,一个为沿海大猿或叫低地大猿,主要栖息在西非的喀麦隆和加蓬地区;另一个为高山大猿,栖息在非洲的刚果和乌干达交界处3000米以上的山地里。

4.黑猿(Pan)。黑猿数量最多,共有三个种。最著名的为普通黑猿,它最早为人们所知。黑猿的平均体重为50千克,身高达15米,雌雄两性的差异要比大猿和褐猿小得多。毛色一般呈黑色,喜欢在树上活动,能在树上构筑临时用的巢,以供晚上睡觉用。善于臂行,有时下地活动可以勉强地直立行走,但快跑时需用前肢撑地。喜群居,每群可达10只以上,最多时可达30~40只。杂食性,除素食外,常捕捉小鸟兽吃。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热带森林中。

还有一种栖息在刚果河中游东面(扎伊尔)大约200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矮种黑猿,它被称为“卑格米黑猿”。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称号是错误的。因为实际上它们的个子并不矮,体重为25~48千克,普通黑猿为40~50千克。它们的平均身高为116米,平均脑量为350毫升,普通黑猿为400毫升。它们的头小,面黑色,唇呈粉红色,眼眶狭,面部突出。脚的第二、三趾间有蹼。一般也称它们为波诺波黑猿(Bonobos),这个名字是来自一个小镇的名称“Bolobo”,因最初就是从这个小镇上获得其标本的。由于它们在1933年才被定名,故又被称为“最新的猿”。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取食,有时到地面上用四足行走,50%的时间用双足行走,此时是为了携带食物和其他物品。近年来它们被科学界所看重,认为它们的许多习性可能与人类的远祖相近。

另外,还有一种秃头黑猿,它的头上几乎没有头发。

过去,我们对这些猿类的行为、习性和群体生活的内容所知甚少,有时也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传闻所迷惑,得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结论。例如,认为大猿极其凶残……现在对它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因为自60年代以来,一支研究野生猿类和猴类的队伍异军突起,他们通过艰苦的实地考察,有时甚至生活在猿群之中,揭示了以往为人们所少知或未知的猿类群体生活的种种奥秘。这些实地考察,不仅进一步论证了人与猿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且也为探索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和人类远祖的早期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猿,英文ape,13种大型高智能灵长目哺乳动物的总称。猿外形与猴相似,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中。大约3千万年前,猿类开始出现。现代猿类有4种:长臂猿、褐猿、黑猿和大猿。第一种为小型猿,后三种为大型猿。大型猿由于似人又被称为“类人猿”。它们与人类最接近,被称为是人类的“表兄弟”。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猿类分为几种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猿类分为几种、现在地球上还有没有类人猿、类人猿是怎么出现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60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