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金城战役

朝鲜战争金城战役,第1张

金城战役,1953年7月13日爆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朝鲜战争金城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金城战役简介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阵地攻坚战,也是最后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促使朝鲜停战早日实现,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于1953年5月,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夏季进攻战役。在5月13日~6月23日实施第一次和第二次进攻中,共歼灭“联合国军”45万余人,使北汉江以西,金城以南地区的伪军防御阵地更加突出,处于不利态势。在中朝人民军队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停战谈判中僵持已久的遣返战俘问题,终于达成协议,并于6月15日重新修正了停战后的双方 军事 分界线。正当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订之际,南朝鲜李承晚统治集团在美国纵容下,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了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约27万余人,企图破坏朝鲜停战。

为了打击李承晚统治集团,促进朝鲜停战的早日实现,取得停战后的有利态势,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又组织了夏季进攻战役中的第三次进攻。在金城以南地区,对伪军的坚固防御阵地进行了主要突击,即金城战役。经过激战,突破南朝鲜军约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向南扩展160余平方千米,拉直了战线,并先后击退“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总共约8个师兵力的大小反击1000余次。至7月27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歼敌5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金城战役过程

金城以南地区,从金化东北上所里至金城川与北汉江汇合处,是“联合国军”防线的突出部。东北部山高坡陡,易守难攻;北部、西北部山势较低;金城西南地形开阔,不易隐蔽。突出部以东有北汉江,水深达5米;以西有南大川,位于双方阵地之间;金城川从金城以西折向东南与北汉江汇合,平时水深不足1米,但雨季水涨时,大部不能徒涉,成为纵深战斗的较大障碍。在这一突出部担任防御的是伪军首都师和第6、第8、第3师。其基本阵地普遍构筑了坑道、半坑道工事和大量的明暗火力点、地堡群,并以堑壕、交通壕相连接;在阵地前还设置了3一15道铁丝网,并在其间埋设有各种地雷,纵深达150—300米,是比较完整的、支撑点式的坚固环形防御体系。但其纵深阵地工事较薄弱。

志愿军集中第20兵团第67、第68、第60、第54、第21军和第9兵团第24军担负金城进攻战役任务。第20兵团5个军,编成西、中、东3个作战集团。除东集团位于北汉江以东的1个军就地钳制当面的伪军不使其西调,保障主力左翼安全外,其余部队在牙沈里至北汉江一线,采取正面突击和翼侧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从几个方向向梨船洞地区实施主要突击。第9兵团1个军由上所里、杏亭一线向注字洞南山、新木洞方向实施辅助突击,保障第20兵团右翼安全。各参战部队于6月下旬开始调整部署。为有效地摧毁坚固筑城地域,保障步兵的顺利突破和战役的胜利,志愿军集中了火炮约1100门,抢运了各种炮弹70余万发,炸药12万多公斤和各种渡河器材以及充足的粮食。同时还集中约6个工兵营和先后使用13个步兵团的兵力抢修或加宽战役纵深内的道路。在前沿,除利用坑道和秘密构筑屯兵洞外,在地形开阔的中间地带,还选择了潜伏区和秘密修筑了接敌道路。经过充分准备,志愿军于7月13日21时发起金城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防御,攻占金城以南突出部地区。13日21时,第20兵团各部及第9兵团第24军,在1000余门火炮支援下,向对方防御阵地展开猛烈突击,一小时内即全部突破其前沿阵地。

西集团突破后,迅速向纵深发展。其右翼第203师迅速歼灭5221高地守军1个营,继之。师主力向芳通里方向发展进攻。该师渗透迂回支队于14日2时袭歼伪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为该师迅速完成第一步任务起了重大作用。尔后,迂回支队乘夜暗堵截溃逃之伪军,又歼灭了美第555榴炮营大部和伪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大部。至14日6时,该师占领了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下榛岘一线以北地区。左翼第204师突破后,迅速歼灭5528高地守军1个营,于14日4时30分进抵月峰山下。第130师一部攻占4242高地后,因未能肃清坑道内守军,延缓了向烽火山的攻击。

中集团突破后,左翼第199师因遭对方顽强抵抗,进展迟缓,右翼第200师于23时歼灭官岱里西南高地守军1个营后向纵深发展,于14日6时占领了龙渊里、东山里,割裂了伪第6师防御,使轿岩山和烽火山伪守军侧后受到威胁,发生动摇。东集团(2个军另1个团)因准备时间不足,进攻正面狭窄,又是横越山脊进攻,突破后发展缓慢,14日6时仅占领北汉江以西汝文里至4723高地一线,未能迅速进至细岘里和控制金城通华川公路。

第9兵团第24军于14日零时歼灭了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守军2个营、4个连另1个营大部,继之向桥田里、4328高地发展进攻。至14日拂晓,志愿军在进攻正面的西段、中段突破了伪首都师和伪第6师左翼的基本阵地。第20兵团为扩大战果,遂以西集团向月峰山进攻;中集团迅速攻下轿岩山;东集团迅速占领5852高地和细岘里。中集团第200师向南疾进,8时,由龙渊里、东山里分路涉过金城川,于18时占领梨船洞。第199师于10时25分全部占领轿岩山,将守军大部歼灭。东集团于12时占领了5852高地,17时,一部西渡金城川,在梨船洞与中集团会合,另一部攻占了4619高地。西集团于17时40分先后占领了烽火山、月峰山。第9兵团第24军于13时30分占领了4328高地及杨谷以北地区,控制了上、下九井间公路。至此,第20兵团在第9兵团一部配合下,经21小时激战,占领了伪军3个多师的防御地带,歼伪美军14万余人,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完成了战役第一阶段任务。

第二阶段,志愿军主力转入防御,一部向对方防御纵深扩张战果。14日17时,志愿军首长鉴于战役第一步发展顺利,为贯彻“稳扎稳打”的指导方针,巩固既得阵地,电令第20兵团以主力控制现占领线,准备粉碎敌之反扑,而以若干有力支队,乘敌混乱之际,分别向南发展。东集团以第二梯队第180师2个团南渡金城川,迅速向南发展。至16日,相继占领了黑云吐岭、白岩山至北汉江一线阵地,又向南推进了约8公里,对伪第2军团防区南北交通干线金城至华川公路构成严重威胁。中集团以第135师1个团另1个营继续发展进攻,15日晨占领了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西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在击退伪军一部兵力反扑后,亦将阵地推至新木洞、北亭岭、间榛岘公路北侧。16日,第9兵团第24军则攻占了金化以北5377高地、葛洞北山和5979高地。这时,第20兵团鉴于进攻任务已经完成,连日下雨河水未落,金城川上的桥梁全部被敌机炸毁,而敌正纠集兵力准备大规模反扑等情况,遂停止了战役第二阶段的进攻行动。

第三阶段,坚决抗击“联合国军”的反扑,巩固既得阵地。志愿军金城以南进攻战役的发展,对“联合国军”极为不利。侵朝军总司令克拉克和美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飞抵前线,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声言要发动最大反攻,夺回失地。并于当日纠集伪军4个师,美军第3师和伪军3个师的残部,全力展开反扑。17日,美伪军集中6个团的兵力,在100多架飞机和大量炮兵支援下,向志愿军东集团黑云吐岭、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线猛攻。东集团与其激战竞日,歼其3000余人,仅失守867高地。西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也击退了美伪军1个团和1个营的反扑。18日,美伪军的反扑重点转向中集团正面之6022高地、巨里室北山一线阵地,先后展开1—3个团的兵力,在480余架飞机、30多辆坦克和大量炮兵掩护下,进行连续猛攻。中集团各部顽强防御,阵地屹立未动。在东集团正面,美伪军以营以下兵力反扑,企图夺占4619高地,未能得逞。在西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正面,双方仅有小的接触。至7月27日,各集团共击退美伪军反扑1000余次,美伪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占去巨里室北山一个阵地。27日,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

金城战役结果

截至7月27日,志愿军20兵团基本全歼南朝鲜首都师,给予其他3个师以毁灭性的打击,共歼敌52783人,其中俘敌2836人,击落敌机85架,缴获飞机一架,坦克34辆, 汽车 231台,各种火炮245门和大量弹药等战利品。

志愿军通过抗美援朝中的这最后一战,向前推进了1926公里,给南朝鲜军以致命的一击。此役历时15天,志愿军第20兵团迅速突破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宽达25公里的坚固阵地,向南扩展阵地140多平方公里,将战线拉直,毙伤俘敌52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作战中,第20兵团伤亡23万余人。

1、韩国汉江的源头也在同样名为“太白山”的山脉下。楚国的丹阳位于汉江上游,汉阳则是汉江下游终点的著名古城。在韩国,属于忠清北道的丹阳竟然也在汉江上游,

2、汉江朝半岛著名河流,发源于太白山脉西坡五台山,大体向西流经江原道、京畿道和忠清北道,在中游两水里处与北汉江(317公里)汇合,穿南韩都城首尔市,于河口处与临津江(254公里)、痢成江(174公里)相汇,注入黄海的江华湾。河口形成溺谷,呈喇叭状。

朝鲜半岛著名河流,发源于太白山脉西坡五台山,大体向西流经江原道、京畿道和忠清北道,在中游两水里处与北汉江(317公里)汇合,穿韩国首都首尔市,于河口处与临津江(254公里)、礼成江(174公里)相汇,注入黄海的江华湾。河口形成溺谷,呈喇叭状。 全长514公里汉江流过首尔,其中320公里通航,自古(尤其是在李朝时代[1392∼1910])视为运输要道,流域面积26,000平方公里(一说34万平方公里)。生产各种农作物。下游有岛屿。沿岸各城市民用及工业用水均取自此江。上游用于水力发电。20世纪70年代又兴修了三座多用途水坝。 流量大,冬季结冰。沿岸河港和渡口众多。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电站,中下游平原广阔,是重要农业区。航运和灌溉价值大,航程330公里。 20世纪70年代后围绕汉江韩国经济腾飞,出现汉江奇迹,与朝鲜形成鲜明对比。

《金刚川》这部**是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志愿军的英勇斗争,它是以金城战役为原型创作的。剧情由三重奏与四镜头反复强调志愿军的无畏与顽强,从不同的细节与视角去刻画事件与人物。其中弘扬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下面我来一一介绍:

1  无畏生死、大局为重的牺牲精神

在高炮班篇中,关磊和张飞这两个角色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只拥有两架高射炮,一个明一个暗,在装备差、弹药少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在弹药耗尽前将敌机击落,明处的人大概率会牺牲,但关磊依旧坚持要去明炮位,将生存的希望留给别人。在关磊牺牲后,张飞与其他战士视死如归,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依旧点燃了周边的火堆,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只为给修桥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最后高炮班的14位战士都英勇就义,且大多血肉横飞。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防线,只为支援部队能顺利度过金刚川。

2  永不言弃、不屈不挠的坚持精神

贯穿全片的就是美军不断炸桥,志愿军不断修桥这件事,志愿军永不言弃的信念让美军觉得这仿佛是一座炸不烂的桥。尽管敌人隔三岔五的炸桥,但是每次工兵连都能完整地修好,这不仅让美军都感叹“我们3天才能修好的桥,他们居然只需要半个小时”。尽管最后还是被美军的延时炸弹摧毁了部分桥面,但是志愿军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援军架起了一座桥,一座通往胜利的桥。正是志愿军们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才使中国在一次次艰难战役中取得胜利

3  保家卫国、舍我其谁的民族精神

在**中有一个细节,很多志愿军的口音都不同,比如张飞说陕西话、关磊说北京话、高福来说江西话等。这些方言大杂烩说明了志愿军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为了保卫国家才聚集到一起并肩作战。在桥篇中,志愿军们争先恐后地用身躯架起桥梁。舍我其谁,中国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保驾护航,任凭旁边炮火横飞,依旧无法阻挡他们那颗爱国的心

我们美好的今天都是先烈们用血与肉换来的,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当下,勿忘国耻

汉中也就是汉中市在陕西省的西南部西边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西南面与四川省广元市接壤,东南边和四川省巴中市接壤东边与陕西省安康市接壤东北边和西安市接壤,北边和陕西省宝鸡市接壤。

区域在秦岭山脉以南,大巴山脉以北汉江上游汉江发源地也在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市包括以下区县,汉台区,南郑区,勉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镇巴县,佛坪县,留坝县,略阳县,宁强县。

汉中市的地理坐标东经105度29分14秒致108度16分49秒和北纬32度08分52秒至32度52分46秒之间东西长度2615公里南北宽度1926公里,区域面积27246平方公里。

汉中市面积27246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十月,汉中市人口37965万人。

汉中市在1994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市政府设在汉台区。汉台区是汉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公元7世纪,大唐猛将李勣冲入朝鲜半岛,成功帮助新罗攻灭朝鲜南部的高句丽、百济两国,让朝鲜半岛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此后的朝鲜虽然久经风雨,仍旧是一个稳定的单一民族大一统国家。

及至清朝末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俄国双方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入朝鲜半岛,朝鲜民族的厄运就此开始。

甲午中日海战战败之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第一款写道:

第一款:

自此,藩属华夏王朝几个世纪的朝鲜正式从中国脱离,成为日俄双方相互争夺的牺牲品。

刚刚发展起来的日本,希望以北纬38划分疆界,互不侵犯。

沙俄拒绝。

随着日本军力的迅猛发展,沙俄一看势头不对,主动提出让步,希望以北纬39划分疆界。

此时的日本全无和谈的耐心,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沙俄势力从朝鲜半岛彻底驱逐出去,自己独占朝鲜半岛。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大败,不仅失去了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权,还割让了库页岛。

此后的朝鲜,沉沦30余年。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剑指朝鲜半岛,很快将战线推进至朝鲜北部。

美国此时忙于太平洋战场,无法估计朝鲜半岛局势,又恐朝鲜半岛被苏联完全占据,遂马上制定计划,送往苏联。

最终双方以北纬38线作为美苏部队分割线、日军投降收降分界线。

1945年,8月15日。

日军宣布投降。

美国、苏联遵守约定,各自占据朝鲜半岛一半之地,双方互不交流,切断铁路、通讯,两个军事强国顺利分割了朝鲜半岛。

在这两大势力角逐中,朝鲜半岛相继建立起彼此扶植的政府。

朝鲜这个单一民族国家,在两个军事强国的裹挟下,成为宿敌。

而随着美国和苏联冷战愈加猛烈,恐分身乏术,双方最终约定,同时放弃对朝鲜半岛的军事干预,仅留下相关专家、顾问,宣告撤军。

两大军事强国撤军之后,朝鲜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工业基础,迅速反攻,准备统一朝鲜半岛。

朝鲜八万多军队已经悄无声息的集结在边境,伺机而动。

而这一切,韩国对此一无所知。

大战之前,双方单师兵力配置大抵相同,其军事实力却层次不齐。

朝鲜军队整体以第1军、第2军为核心,全力南下,快速解决战斗。

朝鲜军制定好大的战略规划之后,开始了更加详尽的作战部署。

其战略核心便是直接打崩汉城东翼的的两条重要交通要道:

东豆川公路、抱川公路。

1950年6月25日。

金日成正式宣告,对韩国发动进攻。

开战第一天,朝鲜便节节胜利,各线军队顺利冲入了韩国境内。

瓮津半岛、开城、涟川 全线溃败,韩军前线军队退守临津江,防御朝鲜军。

在临津江南岸的韩军,拼命死守,总算拖住了朝鲜大军。

朝鲜军最精锐的 第3师、第4师 配合装甲旅开路,从中部战场强行突入,两个师部以 议政府 为主攻,对韩国北部边境中的两条重要交通要道发起进攻。

镇守在汉城北部的为为 韩军第7师 ,帅部设在 议政府。

韩军第7师的第1团率先在38线一带被击溃,随后朝鲜两路精锐军分别对镇守驻守 抱川 的第9团和 东豆川 的第3团,发动进攻。

及至黄昏时分,第1团、第3团相继后撤至东豆川一带,仅留第9团死守抱川公路。

事发当天,在汉城的韩国总参谋长 蔡秉德 召开紧急会议,商讨防御北部边境事宜。

然而,会议还未 召来 ,蔡秉德便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位于南部腹地大田的重要师团韩军第2师受困于驻地,无法及时北上支援。

蔡秉德想要保住北部防线,只能暂时调动北部边境的一切有生军事力量。

在会议上,他和第二师师长李亨根在反攻问题上发生争议。

蔡秉德的目的是利用东豆川、抱川这两条公路,依托这两条公路,对朝鲜军发起反扑。

第2师师长李亨根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深知第2师驻地大田距离汉城有140多公里,想要利用第2师反攻压根不可能。

更何况,第5师的距离更远,这种配合作战完全不可能实现!!!

蔡秉德当时拍板计划,不管时间,第2师必须按时到达指定的目的地,配合第7师联合发动反攻。

当天夜晚,南部韩军全面北上。

所有军队全部动员,韩军第7师回防议政府北部一带,重整军队镇守东豆川公路。

但是其下辖的第9团却守卫在第2师应守卫的抱川公路。

第7师为了完成预定的计划,在后半夜下令让其撤离,全部回防东豆川公路。

如此一来,抱川公路一带却有了空隙,成为无人守卫之地。

议政府所在地为一条较为宽阔的走廊,其横向宽度大约呈现500-1000米递增幅度,这个宽度完美的为朝鲜军的坦克团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5月26日,一大早。

紧急北上的第2师虽然按时抵达,但真正到来的只是 司令部和两个营 ,其核心主力仍旧在北上的路上,最终配合第7师防守抱川公路的行动也未能完成。

朝鲜军第4师第二天继续朝着东豆川进攻时,早已经准备好的韩第7师,突然发起反击,杀敌1500多人,摧毁坦克50多辆,成功打击了朝鲜军队的嚣张气焰。

他们在拍手庆祝的时候,却忘记了那条无人防守的抱川公路。

朝鲜军第3师不费摧毁之力顺利从抱川公路突入到了议政府。

如此一来,韩军第7师虽然击退了朝鲜军第4师,却因为抱川公路防守空虚,陷入了朝鲜第4师、第7师的南北包围中。

韩军汉城防线崩溃,中部的 春川 一带同样岌岌可危。

春川地区是韩国内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它能够直接贯通原州、汉城、大田、大邱等韩国核心腹地。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朝鲜军攻破原州,便能够配合此前的几个师团合力包抄汉城,直接切断汉城一带的主力军队。

镇守在这里的为韩军第6师,帅部设在原州,其下辖的三个团分别驻守在春川的外翼据点。

进攻春川一带的为朝鲜军 第2师和第7师。

这两支军队中,战斗力最爆表的为第7师,因为军部专门为其配备了拥有雪地之王的T-34型坦克团,战斗力不容小觑。

这两支军队联合行动,第2师负责从正面进攻春川,第7师则从侧翼进攻麟蹄,随后威逼洪川,从洪川一带北上直接联合包抄春川一带的韩军。

可春川一带的地形险恶,虽看似一个小型盆地,却到处山头林立,第2师首次进攻受阻。

朝鲜 第2师 便决定,以第4团从正面进攻牵制,第6团从北汉江突袭进攻。

两团联合进攻,部队损失惨重,春江仍旧不为所动。

与此同时,在原州方向的 韩军主力第6师 及时增援,朝鲜军第2师完全受阻于春江。

与之相反的是,从侧翼突入的第7师凭借强悍的装甲军队进展神速,这支军队冲破 麟蹄 ,准备南下进攻 洪川

朝鲜军部电令,让 第7师 沿着原路返回麟蹄,配合 第2师 拿下春江之后,然后合力南下进攻。

两个师团集结所有兵力猛攻春江,韩军愈战愈勇,朝鲜 第2师 差点为此全军覆灭。

然而,正当第6师兴高采烈时,前线、东翼相继传来消息

--- 汉城失守,东线海防崩塌。

韩军第6师 成为孤立于前线战场中的唯一一个完整编制的主力师。

陆军部下令让其马上南撤,掩护从东线海岸线败退的第8师,合力南下。

七月星火,黑色幽灵。

一支从大洋彼岸组建的联合国军缓缓进入韩国北部釜山,驰援韩国战场。

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先是寄希望于韩国本土军队,希望他们能够将朝鲜军队拦截在汉城北岸,阻止他们顺利渡过汉江。

没想到,几近溃败的韩军各师部早已溃不成军,汉江防线同样被朝鲜军瓦解。

朝鲜七大师部如狂风巨浪般席卷而下。

西翼左部战线中 ,第4师以107坦克团作为先头部队,急速沿着大田方向挺进,第3师、第6师后续跟进。

第4师 凭借坦克团一路冲击,面对前来驰援的 美军第24师 毫不畏惧,相继攻下 水原、乌山、平泽、天安 直奔大田。

几乎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瞬间开启了狂暴模式。

主攻东翼海域战线的 第5师 顺利抢占东海沿岸公路,沿着江陵、苍洞里、平昌、宁越、春阳、蔚珍行进,将 小白山山脉 东翼一带全部占据。

朝鲜军各路大捷, 第1师、第2师 又分别从 龙仁、利川 两个据点冲出,威逼小白山山脉。

朝鲜各个师部可谓进展神速,唯有主攻东翼陆地战线 第7师 屡屡受阻于 春川公路 一带。

金日成严厉斥责第7师。

主帅 崔仁 被撤,番号被除。

第7师 被整编改番为新 第12师 继续挺兵南下。

及至七月中旬,朝鲜军队主力已经全部平推南下至 大田、忠州、蔚珍 一线,韩国这个由美国扶植的新兴国家,国土已经沦丧大半。

7月16日。

朝鲜 第4师 逼近大田,这支军队一路奔袭而下, 美军第24师 被直接打残。

韩国西翼左部战线崩塌之后,麦克阿尔急调 美军25师、骑兵1师 奔袭前线驻防。

美军的这支骑兵1师全称 美军第1骑兵师, 对外号称百年从未战败的王牌一师。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华盛顿组建了第二骑兵团,这也是美军第1骑兵师的雏形。

后来,这支军队整合 第7骑兵团、第3骑兵团 ,扩编为了一个完整编制的骑兵师,此后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被誉为"开国元勋师"。

上世纪五十年代,骑兵1师为适应现代化作战的需要,整编部队又兼并 第11空中突击师、第2步兵师,保留原有骑兵番号,却 顺利进行现代化军队大换血 ,成为一支具有 攻击机、炮兵、直升机、坦克、步兵 联合作战能力的强悍军队。

不过,初入韩国战场的 美军第1师 同样无法瞬间扭转战场局势。

19日,深夜。

朝鲜 第2师、第3师、第4师 分别从 天安、论山、清州 方向合力包抄韩国中部重镇 大田

大田防守战,朝鲜军的前锋坦克军团遭受到了参战以来的最大重创,损失战坦15多辆,但还是顺利攻入大田,第24师残部退往 锦江 防守,骑兵第1师退往 永同

然而,负责统帅24师的 迪安将军 在撤退迷路,不仅再度被击溃,迪安也最终被俘虏,当了整整三年的俘虏。

大田战役结束之后,美军的核心防御力量全部布置在了以 永同、咸昌、小白山山脉

可美军却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通道。

--- 全罗通道。

这条通道分为 南北两段 ,其主要的防守力量却仍旧是已经屡战屡败的美第24师残部。

这也为后来的釜山防御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大田战役结束之后, 朝鲜第2师 损伤严重,退出前线休整。 第4师、第6师 成为南下全罗通道的王牌主力。

朝鲜 第3师 全力追击撤退至永同的美骑兵第1师。

与此同时,在进攻小白山山脉时,新加入的朝鲜 第15师 以自损一半战力的代价,打穿 闻庆山口 ,攻占 咸昌、尚州

撤番换号的 新12师(原第7师) ,新任师长 崔春国 战死,几乎以和第15师同样的代价击溃在此驻防的韩军第8师,打穿 丹阳山口 ,顺利穿过小白山山脉。

原7师师长 崔仁 又重新担任师长。

此时,美军忽略的 西部战线 果然出现了问题。

此前在前线第一冲锋的美第24师被打残之后,战力几乎全无,朝鲜 第4师、第6师 一路沿着全罗公路南下, 攻顺天、破晋州

釜山危急!!!

7月底战事结束。

从月初前来增援的美军已经在战场中节节败退,在韩国南部大片战场中,韩国军队几乎已经溃不成军,唯一的核心防守力量完全寄托在了前来增援的美军身上。

美军第一次意识到,朝鲜军队并非一群草包,他们是一群几乎具有完整编制的现代化军队。

而且,从三八线一路平推下来,朝鲜军队虽然进攻有事受阻,士气却一直很高昂。

因为,胜利在望。

因为,乾坤在手。

因为,所谓的美军王牌军队,也不过如此。

八月,美军再度调兵增援。

--- 仁川登陆

一场发生在朝鲜半岛的绝世浩劫即将诞生~

1953年5月,在朝鲜代理第20兵团司令员的郑维山本来已完成自己的任务,杨勇已奉命入朝接任指挥,郑维山只需要做好交接就能回国。

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找到郑维山,对他说:二十兵团正面为战役重点,杨勇刚到时间不长,你可以在兵团多待些日子。

这不是对杨勇不放心,而是因为战场形势,这时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阶段即将开始,有已在朝鲜指挥部队近两年半的郑维山与杨勇配合,保险系数就多了一层。

郑维山不愿争功,他说:我再呆下去,杨勇就捞不着打这一仗了。20兵团的情况他熟悉,前一阶段的进攻他看到了,下一阶段的计划他也清楚。杨勇有经验,肯定能比我打得更好。

杨得志则对郑维山说:“那你也别急着回去,交待完了,你到志司来,等我们一起把这台压台戏唱完,再给你喝饯行酒”

就这样,郑维山答应留了下来。

6月4日,20兵团召开作战会议,郑维山、杨勇、许世友、萧文玖、王平等兵团领导和各军军长都参加了会议。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共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朝军队攻下“联合国军”连以下兵力防守的阵地20处。

在第二阶段,志司计划仍按之前计划,以夺取敌人连排阵地为目标。

会议前,志司的作战方案是这样的:

在会议上,郑维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应该扩大作战规模,把歼敌范围扩大到敌人的团级兵力防守阵地,这样能改善东线防御,拉直战线,让敌人不敢反扑,有利于停战线的确定。

对这个看法,志司的几个领导都是表示同意的,但金城这个突出部地形上对敌人防守有利,敌军修筑起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坚固环形防御体系,要攻坚难度很大,选择哪里进攻既有把握又能达到目标是个问题。

郑维山早有打算,他在地图上指出了三点:8837、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

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这三点都在金城以东,是敌人在金城地区防御最强的点,自然也就是最难攻击的点,要选这里攻击,难度被认为是最大的。尤其我军阵地离敌军阵地距离较远,从出发到到达预计需要六七个小时,到时敌人必定早有准备,以逸待劳之下,攻坚将更加困难。

郑维山并不是心血来潮,他早有打算,给大家解释道:

正因为是防御强点,守敌心理必定存在轻敌情绪,这正好为我军所利用,打个出其不意。

打下这三个地方,我军即占据极大战略优势,可选择向纵深发展,扩大战果。如果敌人反扑,又可以以逸待劳凭险固守,达到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的二亩地。即是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害之地。

怎么打,郑维山也考虑好了,根据三点的地形,他都制订了相对应的战术。

8837高地是个陡坡,坡下树丛浓密,可以预先在这里设下伏兵。

9492高地和8837高地前方中间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可以将炮兵提前隐蔽在这里,能实现炮火对敌阵地全覆盖,轰他个措手不及。

而在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前,第60军已各有一条坑道接近敌人阵地前沿,可以把兵员和弹药囤积在这里,第二梯队加入战斗的距离也大大缩短。

郑维山还提出了自己的部署: 以六十军攻打8837、9492、973高地,六十七军主攻十字架山,六十八军为第二梯队。

郑维山讲完,会场人员也陷入了沉思,这个计划确实大胆,不仅出乎敌人意料,也超出了许多在场将领们的想象。思路虽好,却有些冒险,大家一时陷入了沉默。

第60军军长张祖谅打破了沉默,他首先表态支持这个方案。

60军的表态意义特殊,在第五次战役里60军由于回撤时指挥不当,其180师陷入重围,损失达到7000余人。

战役后,第60军军内因此大动手术,还有人提出要裁撤180师的番号。

第五次战役并不是张祖谅指挥的,但他是60军老军长,在1952年7月重掌60军后,他找到上级极力陈述,保住了180师番号,但60军上下都憋了一股气,一心想打个翻身仗。

第五次战役后,战线趋于稳定,60军没有发挥的机会,在夏季反击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中,60军也打了不少胜仗,不过对手多是敌军小股部队。张祖谅对此并不满足,他要让60军打一个翻身大仗,现在郑维山要扩大作战规模,又要以60军为主力,正合张祖谅心意。

张祖谅支持方案,并不是不管不顾一心只要为60军翻身,作为一线指挥员,他的一番分析更加详细:

兵团参谋长萧文玖也同意张祖谅的分析,他认为如果按部就班发起进攻,阵地之间的大川深谷不便行军,也不利于炮兵发挥火力和步兵集结。但敌阵地前沿和侧翼的大片树林是个可以利用的条件。

张祖谅继续分析兵力配比问题,守敌为一个团,根据60军之前的反击经验,不需要集中数倍兵力,只要3500人左右就够了,完全能隐蔽下来,做到出其不意。

张祖谅的一番分析有理有据,郑维山、张南生等都表示同意,其他人员也打消了疑虑,赞同这次潜伏作战的计划。

3000多人的大潜伏,要做的功课不少,会后郑维山立即进行准备,与各军长反复研究,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方案上报给志司后,邓华起初也有疑虑,认为打高地条件不成熟,郑维山立下军令状:决心已定,错了我负责。

了解郑维山的志司领导都知道,这员将军的特点就是善打险战、恶战,从红军时代起,郑维山的部队就始终是主力,二过草地,两翻雪山,再取懋功,西征二马,立功无数。

红军时期,郑维山担任红30军第88师政委,在陕南消灭王老虎旅的战斗中,他就采用过潜伏突袭的战术。战士们准备充分,把可能发出声音的装备都包好,从敌人疏于防备的陡壁攀上敌军阵地,神兵天降一般打了王老虎旅一个措手不及,“夜老虎”吃掉“王老虎”成为红军中广为流传的佳话。

在关键时刻,郑维山从不含糊,既大胆负责又有勇有谋,聂帅曾称赞他打仗心细如绣花一样。

看到郑维山如此自信,那就必定有其把握,志司决定支持,邓华又调炮7师配属给第60军,加强他们的火力。

郑维山在龙门山紧靠六十军临时指挥所的南北贯通的坑道内,开设了兵团前方指挥所。这里距敌阵地不足2000米,能直观战场情况。6月9日晚,郑维山下达命令,令张祖谅指挥六十军15个步兵连、4个机炮连、4个营部、1个团指挥所共3500余人,秘密向距敌前沿300米的有利地形和树林内隐蔽潜伏。 至10日凌晨4时,所有人员全部潜伏完毕。

10日上午平安无事,下午出现几个敌人散兵,也被炮兵用炮火驱散。

10日18时,六十军的潜伏部队距离敌人8837高地前沿最近处仅300米。阵地上静悄悄的,战士们忍受着饥渴、蚊虫和蛇鼠的侵扰,始终没有暴露目标。

就这样,3500余人的庞大队伍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了19个小时而未被敌人察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由于潜伏的成功,发起战斗仅一个多小时,便全部占领了南韩第五师第二十七团全部防御阵地约10平方公里的地区,创造了阵地战以来一次歼敌一个团的范例,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志愿军司令部在通报表扬这次作战的电报中称,这次作战 “真正做到充分周密的准备和细致的组织,步炮协同得好,并把指挥的技巧与部队的英勇顽强相结合。”

古老的伏兵战术,在现代战场被运用到了极致。

次日,正如战前的推演,南韩第五师和预备队第三师以三个团的兵力进行连续猛烈的反扑,但因我军预有准备,每次反扑均被粉碎,至14日敌再也无力反扑。我军按计划以第180师及203师一个团转向已失去右翼屏障的9492高地至水洞里一线发起进攻,至15日晨,占领了南韩第五师北汉江以东全部阵地。

此战更是180师和第60军雪耻之战,他们憋了快两年的怒气,全部倾泻到了战场上。南韩第27团1营营长崔奎宣中校战后心惊胆战地回忆到:

在北汉江以西,第六十七军则在6月12日向北汉江以西的座首洞南向十字架山发起进攻。他们采取在敌阵地前秘密构筑屯兵洞的办法,也获得了成功。不同的是,攻占敌表面阵地后,又进行了数小时坑道作战,将守敌南韩第八师第二十一团的2个营又1个连及另1个营大部歼灭,然后乘胜扩张战果,占领了该团的全部阵地,这一战斗也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

这样,至14日止,郑维山将军指挥的第二十兵团已攻占了敌军1个师又 1 个团的阵地,加上配合作战的战果,共收复土地56平方公里,毙伤敌军3万余人,从而在北汉江东西地区将敌军战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完全改变了我军阵线原来的不利态势。

这就证明了,在没有空军配合下,处于装备劣势的我军,能够打破装备优势坚固设防的敌军阵地,并且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许世友在战后跟郑维山聊天:“老郑啊!你想过没有,这仗如果打败了,你怎么交代?!”郑维山说:“我不会失败,我了解对手,我相信自己的决心和计划,更相信张祖谅同志和六十军的指战员们!”

这是身经百战的郑维山将军指挥的最后一次作战,是他的战争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也是他的作战风格和指挥特点的集中表现。

在事关成败的当时,要做出大规模敌前潜伏的决心,是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略!

1955年授衔,郑维山被授予中将军衔。

回国后,郑维山又先后在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任职,在军政方面继续为国兢兢业业,呕心沥血。

1998年4月,83岁的郑维山查出肺部肿瘤,手术后病情又发生变化,2000年4月19日,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郑维山口述遗嘱,大意是:死后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遗体交医院解剖后火化,骨灰撒在他小时放牛的山上。

5月1日,郑维山身体已极度虚弱,他一边用一只手吃力地拉着前来探望的军委同志的手,一边用另一只手在空中比划着,当时在场人员不解其意。大儿子郑勤找来纸笔递给父亲,郑维山写下:我军现代化加快

5月9日晚21时10分,一代名将郑维山病逝,享年85岁。

去年,有一部名叫《金刚川》的**在内地上映,主演张译、吴京等人扮演的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断地抵御敌机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木桥。

这一部**的背景,这一段鲜为人知的 历史 ,就是在金刚川上展开的,也就是所谓金城战役。

金城战役 。这是 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该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唯一一次战役规模的阵地进攻作战, 共歼敌53万余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 ,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这场战役,也是热播** 《金刚川》 的 历史 原型。

金城战役发生在1953年。此时,抗美援朝战争接近尾声,在中朝两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下,战争大局已定,中美双方都已经做好了和谈的准备。

然而美国的认怂惹恼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非常愤怒,他不甘心自己的野心就这样破灭。正当朝鲜停战协定即将签订之际,南朝鲜 李承晚 统治集团在美国纵容下,以 “就地释放” 为名,强迫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约27万余人,企图破坏朝鲜停战的实现。

李承晚嚣张的态度也惹恼了志愿军,志愿军司令彭德怀于6月20日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再给南朝鲜一次打击。毛主席于21日指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城战役开打了!

面对南朝鲜集团的负隅顽抗,志愿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有效地摧毁敌坚固工事,确保步兵顺利突破和纵深战斗,从6月下旬开始,志愿军在金城布防。

据统计,我军正面集中 各种火炮1100余门、坦克20辆;动用2000辆 汽车 昼夜抢运物资15万吨,并向参战部队配发渡河器材 。军火补给充分,将士士气高涨,3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就要来到尾声,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以最饱满的状态,让南朝鲜输得心服口服。

1953年7月13日 ,浩浩荡荡的金城战役正式开打了。下面让我们跟着视频来重新回顾一下这次完美的收官之战。当天21时,第20兵团首先发动了攻势,各部及第9兵团第24军,在1000余门火炮支援下,向对方防御阵地展开猛烈突击,我军势如破竹,一小时内即全部突破其前沿阵地。

西集团突破后,迅速向纵深发展。其右翼第203师迅速歼灭5221高地守军1个营。接着,师主力向芳通里方向发展进攻。这次大家采取了迂回战术,逐渐渗透,于14日2时袭歼伪首都师第1团团部,为该师迅速完成第一步任务起了重大作用。

之后,迂回支队乘夜暗堵截溃逃之伪军,又歼灭了美第555榴炮营大部和伪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大部。直到14日6时,该师已经占领了 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下榛岘一线以北地区

左翼第204师突破后,迅速歼灭5528高地守军1个营,于14日4时30分进抵月峰山下。第130师一部攻占4242高地后,因没有肃清坑道内守军,延缓了向烽火山的攻击。

中集团突破后,左翼第199师因遭对方顽强抵抗,进展迟缓。右翼第200师在23时歼灭官岱里西南高地守军1个营后向纵深发展,于 14日6时占领了龙渊里、东山里,割裂了伪第6师防御 ,使得轿岩山和烽火山伪守军侧后受到威胁,发生动摇。

东集团(2个军另1个团)因准备时间不足,进攻正面狭窄,又是横越山脊进攻,突破后发展缓慢,14日6时仅占领北汉江以西汝文里至4723高地一线,未能迅速进至细岘里和控制金城通华川公路。

第9兵团第24军于14日零时 歼灭了注字洞南山、杏亭西山守军2个营、4个连另1个营大部,继之向桥田里、4328高地发展进攻 。至14日拂晓,志愿军在进攻正面的西段、中段突破了伪首都师和伪第6师左翼的基本阵地。

第20兵团为扩大战果,遂以西集团向月峰山进攻;中集团迅速攻下轿岩山;东集团迅速占领5852高地和细岘里。中集团第200师向南疾进,8时,由龙渊里、东山里分路涉过金城川,于18时占领梨船洞。第199师于10时25分全部占领轿岩山,将守军大部歼灭。

东集团于12时占领了5852高地,17时,一部西渡金城川,在梨船洞与中集团会合,另一部攻占了4619高地。西集团于17时40分先后占领了烽火山、月峰山。

第9兵团第24军于13时30分占领了4328高地及杨谷以北地区,控制了上、下九井间公路。至此,第20兵团在第9兵团一部配合下,经21小时激战,占领了伪军3个多师的防御地带,歼灭美军14万余人,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完成了战役第一阶段任务。

这一次,志愿军从整体战势格局出发,并考虑到之后的谈判问题,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纵深进攻,而是贯彻“稳扎稳打”的指导方针,一方面巩固既得成果,另一方面随时应对敌人的反扑。

14日17时,彭总司令命令第20兵团在现有战地做好迎敌准备,之后又派出其他几支部队,乘敌混乱之际,分别向南发展。

事实证明,我军的决策是正确的。这支南进的奇兵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至16日,他们先后占领了 黑云吐岭、白岩山至北汉江一线阵地 ,又向南推进了约8公里,对伪第2军团防区南北交通干线金城至华川公路构成严重威胁。

中集团以第135师1个团另1个营继续发展进攻,15日晨占领了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西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在击退伪军一部兵力反扑后,亦将阵地推至 新木洞、北亭岭、间榛岘公路北侧

16日,第9兵团第24军则攻占了 金化以北5377高地、葛洞北山和5979高地 。胜利的天平,已经明显向志愿军倾斜。

志愿军金城以南进攻战役的发展,对“联合国军”极为不利。虽然明知败局已定,但不死心的联合国军还是想在最后时刻放手一搏。

侵朝军总司令 克拉克 和美第8集团军司令 泰勒 飞抵前线,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声言要发动最大反攻,夺回失地。并于当日纠集 伪军4个师,美军第3师和伪军3个师的残部 ,全力展开反扑。

17日,美伪军集中 6个团的兵力,在100多架飞机和大量炮兵支援下 ,向志愿军东集团黑云吐岭、白岩山至867高地一线猛攻。我军迅速作出回应,东集团将士浴血奋战,歼其3000余人,与此同时,西集团和第9兵团第24军,也击退了美伪军1个团和1个营的反扑。

至7月27日,各集团共击退美伪军反扑1000余次,这让美伪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占去巨里室北山一个阵地。而志愿军20兵团基本全歼南朝鲜首都师,给予其他3个师毁灭性的打击,在这次战役中,我军 共歼敌52783人,其中俘敌2836人,击落敌机85架,缴获飞机一架,坦克34辆, 汽车 231台,各种火炮245门和大量弹药等战利品

志愿军通过抗美援朝中的这最后一战,向前推进了1926平方公里,给南朝鲜军以致命的一击。

在这场历时15天的战斗胜利后,1953年7月27日,长达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正式告一段落,双方从战场走到了谈判桌上,开始了停战和谈。

在当天,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

参考文献:

《金城战役》搜狗百科

《金城战役简介》师伟

《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百度文库

以上就是关于朝鲜战争金城战役全部的内容,包括:朝鲜战争金城战役、韩国汉江的源头在哪里 韩国汉江的源头在什么地方、请问关于韩国的汉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51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