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理解

公共关系的理解,第1张

公共关系(PublicRelations,简称PR或公关)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

公共关系到底有几层含义,目前还未达成一个世界公认的看法,对其含义的理解和定义的表述是多层次的。人们普遍认为它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又可以是一种活动,还可以是一种学说,更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职业。

1.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

2.组织的公共关系活动是一个组织长期进行社会交往、沟通信息、广结良缘、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过程,它表现为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大类。

3.公共关系观念它影响和指导着个人或组织决策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公共关系活动,并间接影响实际的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此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社会观念等等。

4.就学科特点而言,公共关系学不仅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在理论上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的学科有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管理学、营销学、伦理学、心理学等等,是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基础建立起的新兴学科。

5.公共关系职业任务是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以促进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职业产生于1903年,人们通常把美国的新闻记者艾维·李尊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事实上,这里的“公共关系”主要是指公共关系职业。正是由于艾维·李在1903年开始从事为组织树立形象的公关工作,并于次年创办了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公开对外营业,才使社会上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

;      公共关系的六大特征是: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和以沟通为手段。

nbsp;     公共关系一直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的状态之中,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共关系的六大特征。

详细内容

      01

      以公众为对象

      公共关系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组织必须着眼一自己的公众,才能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必须始终坚持以公众利益为导向。

      02

      以美誉为目标

      塑造形象是公共关系的核心问题,组织形象的基本目标有两个,即知名度和美誉度;所谓知名度是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所谓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美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所以在公众中树立组织的美好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

      03

      以互惠为原则

      公共关系是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要得到相关组织和公众的长久支持与合作,就要奉行互惠原则,既要实现本组织目标,又要让公众得益。

      04

      以长远为方针

      一个社会组织要想给公众留下不可磨灭的组织形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及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艰苦努力。

      05

      以真诚为信条

      以事实为基础是公共关系活动必须切实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组织必须为自己塑造一个诚实的形象,才能取信于公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诚可以移山;热诚能成万事;真诚能产生最大的说服力,唯有真诚,才能赢得合作。

      06

      以沟通为手段

      没有沟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存在,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也无从产生,互惠互利也不可能实现;要将公共关系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只有双向沟通的过程,才是公共关系的完整过程。

定义见下面: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关系的理解全部的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理解、公共关系的六大特征、公共关系是指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16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