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出自哪里 豁然开朗的出处

豁然开朗出自哪里 豁然开朗的出处,第1张

1、豁然开朗出处——答案: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豁然开朗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解释: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 表示“豁然开朗”的诗句有哪些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处: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处:唐代·李白《将进酒》

释义: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3、“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释义:形容经人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的诗句。

4、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作者: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出处:《新唐书》中的《陆象先传》。

释义:比喻常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处:唐朝·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释义: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2 表达豁然开朗的诗词有哪些

1、《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2、《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释义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4、《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3 描写豁然开朗的诗句有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游山西村》

赏析: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表现了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注释

选自《陆游集》。陆游(1125~121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人。主要作品:《示儿》《钗头凤》《夜游宫》《鹊桥仙》《沁园春》《沈园》等。

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4 心情豁然开朗的诗句

表达豁然开朗的诗句,比如: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豁然开朗后而劝学)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后有所领悟,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4“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形容经人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的诗句)

表达豁然开朗的词语

比如:室始洞然、洞若观火、洞开、别有洞天。

注音一式 ㄏㄨㄛˋ ㄖㄢˊ ㄎㄞ ㄌㄤˇ 汉语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出处 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释义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形容开阔明亮。(2)形容领悟了解。如亦作「豁然大悟」。 例句 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这个成语很难,等查过字典以后,我才豁然开朗。 这题数学想了很久,豁然开朗,马上就算出答案了。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相似词 豁然大悟,豁然贯通 相反词 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相关词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的成语

大彻大悟 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顿开茅塞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贯通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开雾睹天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如梦初醒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以上就是关于豁然开朗出自哪里 豁然开朗的出处全部的内容,包括:豁然开朗出自哪里 豁然开朗的出处、关于豁然开朗的诗句、豁然开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6604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